安靜了,真的安靜了。
而且章楶知道王巨可能出現困難,刻意在捷報裏點評各人功績,王巨放在了首位,其次蔡挺,然後才是林廣趙明李三狗等人。當然,這也得到了蔡挺默許。反正他的獎勵也下來了,大順城之戰他也占據首功了,得救急啊。
那是幹掉了一個敵國皇帝之功,盡管這個功勞略有那麽一點勉強,但確實因為王巨在親自殺入敵軍中的及時調度,才引起敵軍大敗,李諒祚身亡。
再彈劾王巨,那就是自找沒趣了。
實際王巨真無所謂,功也好過也罷,還有幾十天,這所有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瞞不住了,京城的爆竹放得象落雨一般,前麵消息傳開,就開始一直響個不停。
這是大勢,大功勞,連韓琦都呆住了,況且這些七嘴八舌的中小臣子。
有一個人一直在注視著,那就是高滔滔,丈夫艱難地說了一個字:“用!”
高滔滔也知道要用,國家現在缺的不是文臣,而是真正會打仗的文臣,邊境不穩,國家如何安定?
不過這事兒高滔滔真有點不大好說,於是在暗中觀注,沒有表態,況且這形勢也很微妙,她最好得隱在幕後。捷報到了,高滔滔想了一會,看著麵色欣喜的幾個太監,說道:“派人將那王巨帶到宮中。”
連太監都高興成這樣,就不要說億兆大宋子民了。
王巨被帶到後宮。
高滔滔在簾後問道:“我聽聞司馬卿彈劾你販賣戰俘,可有此事?”
“皇後。是有此事。”
“咦。”高滔滔差一點驚倒在地上。這小子幹嘛主動承認了。不但她,就是在邊上坐著旁聽的趙頊也愣了神。不過她心思慎密,又問道:“說說理由。”
“啟稟皇後,臣這樣做有數條理由,第一條與薛仁貴坑殺戰俘不同,他們隻是去做了礦奴,那些礦主得到免費的勞力,不會苛待。這可以派人下去查的。第二條非是臣開的例子,西夏人擄走了我朝邊境大量百姓,不僅是蕃人,也有漢人,這同樣可以查的,還有曆年來因為交戰失敗,也得到了我朝大量戰俘,然除了釋放少數將領,如劉平等人外,餘下的人那個釋放迴來了?西夏先舉在前。我唿應在後。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也符合夫子所說的以德報德,以直報怨。臣並沒有做錯。”
這樣一說,似乎也是一條理由,高滔滔在簾後開始糊塗了。
“其三這些戰俘釋放迴去,沮喪我軍士氣,卻漲敵軍威風,並且一放,都是戰士,因此釋放不是一種明智的做法。但不放,西夏人痛,一迴痛,二迴痛,三迴痛,最後痛得深了,是戰是和,則由我朝決定了。其四是國家財政問題,若是按照以往這樣的大戰,我朝花費可能會以千萬貫為單位計算,少則兩三千萬貫,多則能三四千萬貫,四五千萬貫。但明知道大戰在即,韓琦也是上過前線的重臣,可在蔡公再三苦求下,朝廷隻撥出不足兩百萬貫錢帛,可見朝廷財政之困窘。那麽這一戰過後,朝廷也不會有多少財政撫恤與獎勵,但它一旦大捷,卻大漲我朝將士士氣與大宋的國威,一鼓作氣之下,我朝羸弱局麵將會改善,可因撫恤獎勵不足,而讓士氣沮喪憋屈,前功盡棄了。”
“朝廷不是撥出許多錢帛前往慶州嗎?”
“是啊,這些錢帛不僅是用來撫恤與獎勵,還有糧食的費用,器甲的費用,醫藥的費用,百姓的損失,以及其他種種費用,真正落在撫恤與獎勵上的並不多。再者,不放,這些戰俘在前方必然消耗大量糧食,所以臣才想出這個主意,但與蔡公無關,全是臣之所為。”
“為何你現在說實話?這些話不在中書袒誠說出來?”
“皇後,臣先說司馬公這個人,他是重臣,臣也知道,但五指各有長短,有的大臣懂軍務,有的懂經濟,有的懂水利,民生,農業,交通,司馬公也許在內政上做得不錯,仍對軍務不懂。他以為用錢能買到和平,遠的不說,臣就說南唐,李煜難道每年少了對我朝的進貢?錢帛糧草,甚至自己國家產銅,可為了收買太祖皇帝,銅錢一直不夠用,讓自己百姓用鐵錢,太祖有沒有因為他這個用錢買安,不混同江南?”
“王卿中的也。”
“殿下,不敢,不過殿下也要切記,做為一個國家,不能苟安,軟弱。就象一個老好人一樣,若是周邊都是好鄰居,老好人會受歡迎的,若周邊是惡鄰居,那麽隻能有挨欺的份,甚至能被歹人逼得家破人亡。國也如此,我朝顧念百姓,以和為貴,這個宗旨是好的,然而周邊鄰居除了大理外,那一個是好鄰居,就是大理還與廣南西路,巴蜀南邊的蠻子不清不楚呢。不過也不能盲目行事。”
“說說為何時不盲目行事?”高滔滔道。
“皇後,臣還是用西夏來比喻,先用這一戰來比喻。戰爭之前,臣與蔡公,以及章楶、張玉、趙明、姚兕等臣將反複商議謀劃過,敵人來勢洶洶,肯定不是為大順城而來,而是為了慶州,為何,慶州四麵環山,東有子午山,南有馬嶺山,隻要拿下,就可以當作第二個橫山,西夏吃定了,並且一旦拿下,隔絕鄜延路與涇原路,早晚延州與保安軍、鎮戎軍被隔成孤懸之勢,而陸續丟失,並且還能威脅我大宋的關中。但欲奪慶州,必先奪大順城。不過大順城易守難攻,那麽他們必分兵於荔原堡與柔遠寨。”
“這道奏子我也看過。”
“那臣就簡略地說一說,因此敵人到達大順城時,蔡公派了張玉將軍率五千精兵入駐柔遠寨。敵人強便守。敵人弱便反攻。主力戰場先放在華池縣。雖然華池縣兵力也不多,可在臣的訓練下,可以說是精兵猛將。華池縣一戰便是大戰轉機。後來臣僥幸擊敗兩萬多名敵寇,那一戰皇後也應當知道了,臣用的乃是水攻之計,這才以弱勝強,打敗敵寇的。因此黃公公帶殿下之信去了華池縣,臣說過一句話。這山這水,可當五萬十萬大軍。兵法上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這是在我境,臣熟悉,但在敵境呢,這種地形的優勢便能被敵人利用。”
“有道理,繼續往下說。”
“再說真宗時朝廷討伐李繼遷,之所以失敗,乃是白守榮護送輜重去靈州,李繼遷設伏浦洛河,大敗我軍。導致最終靈州孤城無援無糧,三軍將士全軍覆沒。包括名臣斐濟也沒於此役。遼興宗伐夏也是如此,於南河套黃沙大漠裏交戰,如何是西夏人的對手。西夏麵積是不大,人口也不多,可地形複雜,多是苦堿戈壁之地,更容易選擇這個地利。冒然進攻,必然再度會出現重創。因此臣說淺攻,先徐圖橫山葫蘆川,將兜嶺屈吳山與橫山拿下,敵人將再無天險可守,不用數年,西夏被能被我軍活活耗死。但就是淺攻,朝廷財政必須良好,三軍將士必須奮勇,還要有得力的大將,切莫是葛懷敏之流,否則依然會失敗。”
“王巨,你說得很好,”高滔滔終於有些動容,這不是激進了,而是一種冷靜。
“不敢,皇後,臣再說三國時一件事,曹操下江南,張昭勸孫權投降,孫權猶豫不決,忽然想起其兄孫策臨死前的囑咐,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於是將周瑜喊來,周瑜說道,主公,千萬不能聽張昭的話,主公降了,未必會有好下場,但張昭降了,到了北方仍是一名大臣,甚至有功,還能成為曹操手下的重臣。這才有了赤壁之戰。”
“孫策說過這句話嗎?”
“大約說過吧……”王巨說高興起來了,竟然將三國演義當真三國誌在編排。
大約趙頊看過三國誌,並且熟悉,也知道王巨在編排,在邊上忽然笑了起來。但這句話確實有點意思,王巨又說道:“皇後,不管有沒有說過,臣的意思得問懂的人。就象做一個木工活計,問臣,臣哪裏明白?所以必須得問木匠。問軍務,軍務司馬公懂嗎,若是懂,他在豐州時就不會灰頭灰臉了。然而司馬公不自覺,偏偏什麽事都要管,他非要強詞奪理,顛倒黑白,臣隻好以直報怨,要桃報李,搪塞他了。不過官家乃是天下共主,皇後乃是天下之母,殿下乃是天下儲君,皇後問臣,臣還敢撒謊?若是臣有了這個心思,那就叫不臣之心,皇後必對官家稟報,無論臣有沒有能力,都不能用。”
“說得好,說得好。”趙頊在邊上讚道。
“王巨,聽說那個李諒祚死了?”
“他被我朝將士擊傷了多處,傷勢發作而死,也很正常。但皇後既然提到此事,臣也說一說。仁宗之時,我朝兵事最為沮喪,李諒祚之死,多少能一掃這個頹廢之氣,也能振作將士的士氣。不過不能以為西夏就危矣了,西夏自李元昊立國後,已經成了氣候,那個梁氏看似也不簡單,說不定就是蕭燕燕那樣的人物。”
“你在中書的議論,吾也聽說了,是有幾份道理。”
“但也用不著害怕,蕭燕燕是運氣,她手中正好有耶律休哥與耶律斜軫兩員虎將,若無,她也不過是一個武則天罷了。”
“武則天不簡單。”
“武則天是不簡單,可她長在權謀之術與內政,卻不長於兵事,又不愛惜大將,連斬幾員虎將,如果說流放王方翼還是因為王皇後之故,不能再用,程務挺與黑齒常之太冤枉了,雖然程務挺與裴炎交往密切,然武則天斬裴炎時,程務挺已上表忠心,李世民敢用魏征,為何武則天不能用程務挺?就算程務挺不能用,為何逼死黑齒常之?以至後來唐休璟與陳大慈殺掉了幾千吐蕃兵也能稱為大捷了,還不及臣在東澗穀那一場小小的戰役呢。然而一敗卻是幾萬十萬的大敗。”
王巨這句評價很中肯,有人拿平高麗,蘇定方等戰功往武則天身上強套,那是李治在世,掌握著大局好不好?
趙頊卟哧一下樂了。
“因此梁氏即便是蕭燕燕那樣的人物,也不可怕,她有一個漢人身份,可以利用的。以臣之見,朝廷必先修內政,將財政問題解決,至於西夏,可以稍稍緩和一下。等財政轉過來,便可以徐而圖之,但切不可以再指望以和為貴了。”
“你說得很好,看來以後國家若有軍務,可以問卿了。”高滔滔說道。
她也沒有問如何解決財政,當然,王巨同樣不能說,說給誰聽呢,是說給趙頊聽,那麽高滔滔會不會產生一個想法,俺丈夫還未死呢,你就向我兒子顯擺了。另外他的履曆與年齡也讓他不能說,太過妖異了。反正也不急,那就更不能說了。
但聽了這句話,王巨很緊張,連忙道:“若有軍務,還是問韓公吧,他在西北呆了很長時間。再者,臣還請求皇後切莫將臣定為武臣,臣是士大夫,不是武將,也不是武臣。”
這一條真的很關健,若不分清楚,那麽自己會很悲催的。(未完待續……)r861
而且章楶知道王巨可能出現困難,刻意在捷報裏點評各人功績,王巨放在了首位,其次蔡挺,然後才是林廣趙明李三狗等人。當然,這也得到了蔡挺默許。反正他的獎勵也下來了,大順城之戰他也占據首功了,得救急啊。
那是幹掉了一個敵國皇帝之功,盡管這個功勞略有那麽一點勉強,但確實因為王巨在親自殺入敵軍中的及時調度,才引起敵軍大敗,李諒祚身亡。
再彈劾王巨,那就是自找沒趣了。
實際王巨真無所謂,功也好過也罷,還有幾十天,這所有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瞞不住了,京城的爆竹放得象落雨一般,前麵消息傳開,就開始一直響個不停。
這是大勢,大功勞,連韓琦都呆住了,況且這些七嘴八舌的中小臣子。
有一個人一直在注視著,那就是高滔滔,丈夫艱難地說了一個字:“用!”
高滔滔也知道要用,國家現在缺的不是文臣,而是真正會打仗的文臣,邊境不穩,國家如何安定?
不過這事兒高滔滔真有點不大好說,於是在暗中觀注,沒有表態,況且這形勢也很微妙,她最好得隱在幕後。捷報到了,高滔滔想了一會,看著麵色欣喜的幾個太監,說道:“派人將那王巨帶到宮中。”
連太監都高興成這樣,就不要說億兆大宋子民了。
王巨被帶到後宮。
高滔滔在簾後問道:“我聽聞司馬卿彈劾你販賣戰俘,可有此事?”
“皇後。是有此事。”
“咦。”高滔滔差一點驚倒在地上。這小子幹嘛主動承認了。不但她,就是在邊上坐著旁聽的趙頊也愣了神。不過她心思慎密,又問道:“說說理由。”
“啟稟皇後,臣這樣做有數條理由,第一條與薛仁貴坑殺戰俘不同,他們隻是去做了礦奴,那些礦主得到免費的勞力,不會苛待。這可以派人下去查的。第二條非是臣開的例子,西夏人擄走了我朝邊境大量百姓,不僅是蕃人,也有漢人,這同樣可以查的,還有曆年來因為交戰失敗,也得到了我朝大量戰俘,然除了釋放少數將領,如劉平等人外,餘下的人那個釋放迴來了?西夏先舉在前。我唿應在後。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也符合夫子所說的以德報德,以直報怨。臣並沒有做錯。”
這樣一說,似乎也是一條理由,高滔滔在簾後開始糊塗了。
“其三這些戰俘釋放迴去,沮喪我軍士氣,卻漲敵軍威風,並且一放,都是戰士,因此釋放不是一種明智的做法。但不放,西夏人痛,一迴痛,二迴痛,三迴痛,最後痛得深了,是戰是和,則由我朝決定了。其四是國家財政問題,若是按照以往這樣的大戰,我朝花費可能會以千萬貫為單位計算,少則兩三千萬貫,多則能三四千萬貫,四五千萬貫。但明知道大戰在即,韓琦也是上過前線的重臣,可在蔡公再三苦求下,朝廷隻撥出不足兩百萬貫錢帛,可見朝廷財政之困窘。那麽這一戰過後,朝廷也不會有多少財政撫恤與獎勵,但它一旦大捷,卻大漲我朝將士士氣與大宋的國威,一鼓作氣之下,我朝羸弱局麵將會改善,可因撫恤獎勵不足,而讓士氣沮喪憋屈,前功盡棄了。”
“朝廷不是撥出許多錢帛前往慶州嗎?”
“是啊,這些錢帛不僅是用來撫恤與獎勵,還有糧食的費用,器甲的費用,醫藥的費用,百姓的損失,以及其他種種費用,真正落在撫恤與獎勵上的並不多。再者,不放,這些戰俘在前方必然消耗大量糧食,所以臣才想出這個主意,但與蔡公無關,全是臣之所為。”
“為何你現在說實話?這些話不在中書袒誠說出來?”
“皇後,臣先說司馬公這個人,他是重臣,臣也知道,但五指各有長短,有的大臣懂軍務,有的懂經濟,有的懂水利,民生,農業,交通,司馬公也許在內政上做得不錯,仍對軍務不懂。他以為用錢能買到和平,遠的不說,臣就說南唐,李煜難道每年少了對我朝的進貢?錢帛糧草,甚至自己國家產銅,可為了收買太祖皇帝,銅錢一直不夠用,讓自己百姓用鐵錢,太祖有沒有因為他這個用錢買安,不混同江南?”
“王卿中的也。”
“殿下,不敢,不過殿下也要切記,做為一個國家,不能苟安,軟弱。就象一個老好人一樣,若是周邊都是好鄰居,老好人會受歡迎的,若周邊是惡鄰居,那麽隻能有挨欺的份,甚至能被歹人逼得家破人亡。國也如此,我朝顧念百姓,以和為貴,這個宗旨是好的,然而周邊鄰居除了大理外,那一個是好鄰居,就是大理還與廣南西路,巴蜀南邊的蠻子不清不楚呢。不過也不能盲目行事。”
“說說為何時不盲目行事?”高滔滔道。
“皇後,臣還是用西夏來比喻,先用這一戰來比喻。戰爭之前,臣與蔡公,以及章楶、張玉、趙明、姚兕等臣將反複商議謀劃過,敵人來勢洶洶,肯定不是為大順城而來,而是為了慶州,為何,慶州四麵環山,東有子午山,南有馬嶺山,隻要拿下,就可以當作第二個橫山,西夏吃定了,並且一旦拿下,隔絕鄜延路與涇原路,早晚延州與保安軍、鎮戎軍被隔成孤懸之勢,而陸續丟失,並且還能威脅我大宋的關中。但欲奪慶州,必先奪大順城。不過大順城易守難攻,那麽他們必分兵於荔原堡與柔遠寨。”
“這道奏子我也看過。”
“那臣就簡略地說一說,因此敵人到達大順城時,蔡公派了張玉將軍率五千精兵入駐柔遠寨。敵人強便守。敵人弱便反攻。主力戰場先放在華池縣。雖然華池縣兵力也不多,可在臣的訓練下,可以說是精兵猛將。華池縣一戰便是大戰轉機。後來臣僥幸擊敗兩萬多名敵寇,那一戰皇後也應當知道了,臣用的乃是水攻之計,這才以弱勝強,打敗敵寇的。因此黃公公帶殿下之信去了華池縣,臣說過一句話。這山這水,可當五萬十萬大軍。兵法上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這是在我境,臣熟悉,但在敵境呢,這種地形的優勢便能被敵人利用。”
“有道理,繼續往下說。”
“再說真宗時朝廷討伐李繼遷,之所以失敗,乃是白守榮護送輜重去靈州,李繼遷設伏浦洛河,大敗我軍。導致最終靈州孤城無援無糧,三軍將士全軍覆沒。包括名臣斐濟也沒於此役。遼興宗伐夏也是如此,於南河套黃沙大漠裏交戰,如何是西夏人的對手。西夏麵積是不大,人口也不多,可地形複雜,多是苦堿戈壁之地,更容易選擇這個地利。冒然進攻,必然再度會出現重創。因此臣說淺攻,先徐圖橫山葫蘆川,將兜嶺屈吳山與橫山拿下,敵人將再無天險可守,不用數年,西夏被能被我軍活活耗死。但就是淺攻,朝廷財政必須良好,三軍將士必須奮勇,還要有得力的大將,切莫是葛懷敏之流,否則依然會失敗。”
“王巨,你說得很好,”高滔滔終於有些動容,這不是激進了,而是一種冷靜。
“不敢,皇後,臣再說三國時一件事,曹操下江南,張昭勸孫權投降,孫權猶豫不決,忽然想起其兄孫策臨死前的囑咐,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於是將周瑜喊來,周瑜說道,主公,千萬不能聽張昭的話,主公降了,未必會有好下場,但張昭降了,到了北方仍是一名大臣,甚至有功,還能成為曹操手下的重臣。這才有了赤壁之戰。”
“孫策說過這句話嗎?”
“大約說過吧……”王巨說高興起來了,竟然將三國演義當真三國誌在編排。
大約趙頊看過三國誌,並且熟悉,也知道王巨在編排,在邊上忽然笑了起來。但這句話確實有點意思,王巨又說道:“皇後,不管有沒有說過,臣的意思得問懂的人。就象做一個木工活計,問臣,臣哪裏明白?所以必須得問木匠。問軍務,軍務司馬公懂嗎,若是懂,他在豐州時就不會灰頭灰臉了。然而司馬公不自覺,偏偏什麽事都要管,他非要強詞奪理,顛倒黑白,臣隻好以直報怨,要桃報李,搪塞他了。不過官家乃是天下共主,皇後乃是天下之母,殿下乃是天下儲君,皇後問臣,臣還敢撒謊?若是臣有了這個心思,那就叫不臣之心,皇後必對官家稟報,無論臣有沒有能力,都不能用。”
“說得好,說得好。”趙頊在邊上讚道。
“王巨,聽說那個李諒祚死了?”
“他被我朝將士擊傷了多處,傷勢發作而死,也很正常。但皇後既然提到此事,臣也說一說。仁宗之時,我朝兵事最為沮喪,李諒祚之死,多少能一掃這個頹廢之氣,也能振作將士的士氣。不過不能以為西夏就危矣了,西夏自李元昊立國後,已經成了氣候,那個梁氏看似也不簡單,說不定就是蕭燕燕那樣的人物。”
“你在中書的議論,吾也聽說了,是有幾份道理。”
“但也用不著害怕,蕭燕燕是運氣,她手中正好有耶律休哥與耶律斜軫兩員虎將,若無,她也不過是一個武則天罷了。”
“武則天不簡單。”
“武則天是不簡單,可她長在權謀之術與內政,卻不長於兵事,又不愛惜大將,連斬幾員虎將,如果說流放王方翼還是因為王皇後之故,不能再用,程務挺與黑齒常之太冤枉了,雖然程務挺與裴炎交往密切,然武則天斬裴炎時,程務挺已上表忠心,李世民敢用魏征,為何武則天不能用程務挺?就算程務挺不能用,為何逼死黑齒常之?以至後來唐休璟與陳大慈殺掉了幾千吐蕃兵也能稱為大捷了,還不及臣在東澗穀那一場小小的戰役呢。然而一敗卻是幾萬十萬的大敗。”
王巨這句評價很中肯,有人拿平高麗,蘇定方等戰功往武則天身上強套,那是李治在世,掌握著大局好不好?
趙頊卟哧一下樂了。
“因此梁氏即便是蕭燕燕那樣的人物,也不可怕,她有一個漢人身份,可以利用的。以臣之見,朝廷必先修內政,將財政問題解決,至於西夏,可以稍稍緩和一下。等財政轉過來,便可以徐而圖之,但切不可以再指望以和為貴了。”
“你說得很好,看來以後國家若有軍務,可以問卿了。”高滔滔說道。
她也沒有問如何解決財政,當然,王巨同樣不能說,說給誰聽呢,是說給趙頊聽,那麽高滔滔會不會產生一個想法,俺丈夫還未死呢,你就向我兒子顯擺了。另外他的履曆與年齡也讓他不能說,太過妖異了。反正也不急,那就更不能說了。
但聽了這句話,王巨很緊張,連忙道:“若有軍務,還是問韓公吧,他在西北呆了很長時間。再者,臣還請求皇後切莫將臣定為武臣,臣是士大夫,不是武將,也不是武臣。”
這一條真的很關健,若不分清楚,那麽自己會很悲催的。(未完待續……)r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