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巫族攔路,帝嶽山腳有許多散修滯留此地,其中有當地散修,也有外地來的。
洛祖便是打從外地來的散修,所以收到特別照顧。
洛祖見此情況,自然是趕緊拿出自己的月巫部落的證明。
如此才沒有被區別對待,但也沒有獲得多好的待遇。
原因也簡單,此地散修半數都有巫族部落的證明。
所以洛祖並非特例,自然就不能特事特辦。
但也不至於像之前一個巫族部落那般被監禁起來,隻是要求他們繞帝嶽而行,或者在此等待,直到此間事了,他們才能放行。
眼見如此,部分散修便選擇繞路,而不少散修則停留在此,等著解封。
至於此山中有什麽大事發生。
此乃機密,但勢必與巫族對抗妖族有關。
畢竟祝融祖巫一直都是抗妖先鋒,巫妖之間的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有祝融祖巫域參與。
別的祖巫域與妖族小戰一場,祝融祖巫域立馬就遣派兵馬支援,即使兵馬支援來不及,也會支取物資支援他們。
而祝融祖巫域內,玄仙層次的鬥法都是尋常,金仙層次的鬥法更是家常便飯,大巫鬥法萬年間必有一出,至於祝融祖巫親自出動,那也是經常有,這位性情如火的祖巫起了惱火,直接就會打上天庭,邀鬥東皇。
東皇也不怵祂,不用混沌鍾就將祝融祖巫打落下界。
但祝融祖巫肉身強悍,修養幾日,便又要跟東皇鬥法。
當然,這也是這位祖巫掀起了好大的勢,世人才能看見,一般情況下,這些存在鬥法,洪荒眾生窺不見一點首尾。
帝嶽是祝融祖巫域的一座重要大山,其與不周山地脈相連,傳說當年盤古開天後,脊梁化為不周山,而其中有一塊骨頭因意外而從脊梁骨分離,落在大地上,化為這座帝嶽。
這傳說聽起來就很不靠譜,但在巫族卻很有市場,尤其是祝融祖巫域,那就更多巫族相信了。
因此帝嶽也漸漸成為祝融祖巫域的神山,在此地的巫族心裏,其地位僅次於祝融祖巫。
這事就是這麽離譜。
如今這些巫族將此山封鎖,洛祖便懷疑他們是不是要祭祀帝嶽,就好似上輩子的封禪什麽的。
當然,洛祖的這份猜想就更離譜了,但不管他怎麽猜想,這座帝嶽橫亙於此,將他逼停於此,實在不當人子。
但他也沒法,形勢比人強,繞遠路的話,恐怕又要繞幾千萬光年,帝嶽不止高,也延綿千萬光年之漫長,而此次封山恐怕有超過一百萬個巫族的大型部落參與其中,等於說至少三百萬名地巫鎮守在帝嶽山下(祝融祖巫域規定:一個大型巫族部落至少有三名地巫坐鎮)。
而這個數量還是祝融祖巫調集了大量兵馬前往支援雷澤後的結果,且隻是帝嶽附近的巫部被調派,祝融祖巫域之廣袤,其中的大型巫部可不止百萬,而且大型巫部之上還有天巫部落,大巫部落,其中聚集著巫族精英,更何況大巫部落上頭還有祖巫大庭,內裏的巫族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想想這還隻是祝融祖巫域,洪荒上還有十一個如此祖巫域……
所以,若是沒有將巫族的勢力落實在紙麵上,恐怕能嚇死一堆人,那片小小雷澤中的雷獸一族與之相比,就跟皓月之下的螢火一般渺小。
妖族之所以能與之抗衡,除了“有教無類”外,便倚仗了那滿天星辰。
這些星鬥不止能煉成周天星鬥大陣,更能用來培養妖才,儲備軍隊,采煉各類修行材料。
總之巫妖強橫,洪荒間無一族可與之比擬,隻能是他們兩個抗衡了。
在洛祖觀察前方巫族布陣之勢,暢想巫妖形勢之時,一尊長脖子的散修玄仙飛臨洛祖身周,並發來問候:“道友,可好。”
這個散修洛祖也眼熟,以往不認識,但其在這片帝嶽山下百萬裏土地卻是個晃人眼的交際花。
在洛祖悄然散發出去的神識中,這位可是四處麵見散修,左右逢源,稱兄道弟。
因為他太跳了,所以洛祖也多看了他幾眼。
而他會找上自己也在洛祖的預料中。
他自號長春仙,本地散修,與附近的一個巫部友好為鄰,甚至還有領著自己的族群成為巫部附庸的想法。
之後就撞上了現在這件事。
“帝嶽封山已有千年,看如今這形勢,恐怕一時半會也不會解封,道友若有急事,繞道恐怕會更快些。”長春仙吐著分叉的信子說道。
其長了一顆白磷蟒蛇頭,而長長的脖子上附著一圈又一圈薄紗般的羽翼,下身則為一團蒼霞霧氣。
此乃其神魂仙身,非肉身。
這位散修舍棄肉身,全身心投入到神魂修行上,然後草草煉了一具仙身,便心神沉浸在大道之中。
此種修行之法也無錯處,準確而言世上並無錯的修行法,隻有錯的修行者在錯誤的時代修行了並非錯誤的法。
就比如撞上如今這個時代,卻還在習練先天之身的洛祖。
為此洛祖隻能將肉身暫存於元神洞天中繼續修行。
“既已千年,那想來也不會讓我等等太久了。”洛祖迴應著長春仙。
長春仙直搖頭:“道友不知,此番帝嶽封山將封萬載,這千年實在算不得什麽,你還是不要再等了,以道友的速度,繞行帝嶽一圈,應當也就千年,實在不必在此空耗時光,”
洛祖聽他這麽勸告,卻是不動聲色,畢竟不知其真實意圖是哪樣。
是得了巫族任務?所在在此勸退散修?
還是另有目的?
隻是先前被他勸告過的散修都沒有離開,怎麽就來勸洛祖。
“不知帝嶽因何封山?”洛祖傳音問來。
話音雖入秘,但卻又不算完全的秘密,若是金仙有心打聽,還是能聽聞全部。
但洛祖也是有意這麽做的,世上常有言法不傳六耳,但是麵前這位不相熟,其比六耳更容易泄密。
所以是否傳音入秘還真不重要。
隻要這位有心,洛祖此番話都將落入坐鎮此地的大巫耳中。
洛祖便是打從外地來的散修,所以收到特別照顧。
洛祖見此情況,自然是趕緊拿出自己的月巫部落的證明。
如此才沒有被區別對待,但也沒有獲得多好的待遇。
原因也簡單,此地散修半數都有巫族部落的證明。
所以洛祖並非特例,自然就不能特事特辦。
但也不至於像之前一個巫族部落那般被監禁起來,隻是要求他們繞帝嶽而行,或者在此等待,直到此間事了,他們才能放行。
眼見如此,部分散修便選擇繞路,而不少散修則停留在此,等著解封。
至於此山中有什麽大事發生。
此乃機密,但勢必與巫族對抗妖族有關。
畢竟祝融祖巫一直都是抗妖先鋒,巫妖之間的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有祝融祖巫域參與。
別的祖巫域與妖族小戰一場,祝融祖巫域立馬就遣派兵馬支援,即使兵馬支援來不及,也會支取物資支援他們。
而祝融祖巫域內,玄仙層次的鬥法都是尋常,金仙層次的鬥法更是家常便飯,大巫鬥法萬年間必有一出,至於祝融祖巫親自出動,那也是經常有,這位性情如火的祖巫起了惱火,直接就會打上天庭,邀鬥東皇。
東皇也不怵祂,不用混沌鍾就將祝融祖巫打落下界。
但祝融祖巫肉身強悍,修養幾日,便又要跟東皇鬥法。
當然,這也是這位祖巫掀起了好大的勢,世人才能看見,一般情況下,這些存在鬥法,洪荒眾生窺不見一點首尾。
帝嶽是祝融祖巫域的一座重要大山,其與不周山地脈相連,傳說當年盤古開天後,脊梁化為不周山,而其中有一塊骨頭因意外而從脊梁骨分離,落在大地上,化為這座帝嶽。
這傳說聽起來就很不靠譜,但在巫族卻很有市場,尤其是祝融祖巫域,那就更多巫族相信了。
因此帝嶽也漸漸成為祝融祖巫域的神山,在此地的巫族心裏,其地位僅次於祝融祖巫。
這事就是這麽離譜。
如今這些巫族將此山封鎖,洛祖便懷疑他們是不是要祭祀帝嶽,就好似上輩子的封禪什麽的。
當然,洛祖的這份猜想就更離譜了,但不管他怎麽猜想,這座帝嶽橫亙於此,將他逼停於此,實在不當人子。
但他也沒法,形勢比人強,繞遠路的話,恐怕又要繞幾千萬光年,帝嶽不止高,也延綿千萬光年之漫長,而此次封山恐怕有超過一百萬個巫族的大型部落參與其中,等於說至少三百萬名地巫鎮守在帝嶽山下(祝融祖巫域規定:一個大型巫族部落至少有三名地巫坐鎮)。
而這個數量還是祝融祖巫調集了大量兵馬前往支援雷澤後的結果,且隻是帝嶽附近的巫部被調派,祝融祖巫域之廣袤,其中的大型巫部可不止百萬,而且大型巫部之上還有天巫部落,大巫部落,其中聚集著巫族精英,更何況大巫部落上頭還有祖巫大庭,內裏的巫族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想想這還隻是祝融祖巫域,洪荒上還有十一個如此祖巫域……
所以,若是沒有將巫族的勢力落實在紙麵上,恐怕能嚇死一堆人,那片小小雷澤中的雷獸一族與之相比,就跟皓月之下的螢火一般渺小。
妖族之所以能與之抗衡,除了“有教無類”外,便倚仗了那滿天星辰。
這些星鬥不止能煉成周天星鬥大陣,更能用來培養妖才,儲備軍隊,采煉各類修行材料。
總之巫妖強橫,洪荒間無一族可與之比擬,隻能是他們兩個抗衡了。
在洛祖觀察前方巫族布陣之勢,暢想巫妖形勢之時,一尊長脖子的散修玄仙飛臨洛祖身周,並發來問候:“道友,可好。”
這個散修洛祖也眼熟,以往不認識,但其在這片帝嶽山下百萬裏土地卻是個晃人眼的交際花。
在洛祖悄然散發出去的神識中,這位可是四處麵見散修,左右逢源,稱兄道弟。
因為他太跳了,所以洛祖也多看了他幾眼。
而他會找上自己也在洛祖的預料中。
他自號長春仙,本地散修,與附近的一個巫部友好為鄰,甚至還有領著自己的族群成為巫部附庸的想法。
之後就撞上了現在這件事。
“帝嶽封山已有千年,看如今這形勢,恐怕一時半會也不會解封,道友若有急事,繞道恐怕會更快些。”長春仙吐著分叉的信子說道。
其長了一顆白磷蟒蛇頭,而長長的脖子上附著一圈又一圈薄紗般的羽翼,下身則為一團蒼霞霧氣。
此乃其神魂仙身,非肉身。
這位散修舍棄肉身,全身心投入到神魂修行上,然後草草煉了一具仙身,便心神沉浸在大道之中。
此種修行之法也無錯處,準確而言世上並無錯的修行法,隻有錯的修行者在錯誤的時代修行了並非錯誤的法。
就比如撞上如今這個時代,卻還在習練先天之身的洛祖。
為此洛祖隻能將肉身暫存於元神洞天中繼續修行。
“既已千年,那想來也不會讓我等等太久了。”洛祖迴應著長春仙。
長春仙直搖頭:“道友不知,此番帝嶽封山將封萬載,這千年實在算不得什麽,你還是不要再等了,以道友的速度,繞行帝嶽一圈,應當也就千年,實在不必在此空耗時光,”
洛祖聽他這麽勸告,卻是不動聲色,畢竟不知其真實意圖是哪樣。
是得了巫族任務?所在在此勸退散修?
還是另有目的?
隻是先前被他勸告過的散修都沒有離開,怎麽就來勸洛祖。
“不知帝嶽因何封山?”洛祖傳音問來。
話音雖入秘,但卻又不算完全的秘密,若是金仙有心打聽,還是能聽聞全部。
但洛祖也是有意這麽做的,世上常有言法不傳六耳,但是麵前這位不相熟,其比六耳更容易泄密。
所以是否傳音入秘還真不重要。
隻要這位有心,洛祖此番話都將落入坐鎮此地的大巫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