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這樣的傭兵團當然不能算作傭兵團了。


    事實上,先知根本不是以發展傭兵團為目標來發展的。


    他的目標是占領根據地,藉助人類的力量擴張實力,征服同盟,再借同盟的實力消滅帝國,消滅光明教會。


    其實先知最想做的,是把所有的人類都轉生為不死生物。隻可惜現在他們的實力還太弱,如果一下子暴露不死生物的身分,恐怕會成為人類公敵。而且他也沒有黑龍那種隨意轉生生命種族的能力。


    疾風傭兵團攻占沙裏克的計劃,讓先知有了目標。


    他先派遣氓族那些沒有轉生為不死生物的族人進入沙裏克,盡量加入那些當權者的府內,以便打探情況。


    如今兵荒馬亂,每一個有能力的家族都會想方設法的增強自身的實力,而氓族暗黑魔法師的招牌一打出來,沙裏克的權貴們簡直趨之若鶩。


    打探清楚沙裏克錯綜複雜的局勢後,趁著建城紀念日齋戒三天的習慣,先知親自出馬,把整個沙裏克所有掌權者一網打盡。


    轉生過程被眾多法師從七天縮短至三天,在已加入各家族的氓族法師們的掩護下,一切神不知、鬼不覺。


    沙裏克城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控製在黑龍傭兵團手上了。


    疾風傭兵團的計劃還沒開展,就被迫夭折,當先知等人堂而皇之的進入城主府,並在裏麵設宴請疾風和疾風七狼時,讓對方呆立在當場,久久說不出一句話。


    為了拉攏疾風傭兵團,先知表麵上放棄了部分權力。邀請疾風傭兵團共同駐守沙裏克,並把城防軍的部分職位讓了出來,同時還撥出部分稅收供他們支配。


    見證了先知的手段,疾風無奈的接受了這個邀請,他們實在太需要一個穩定的根據地了。


    疾風的正式團員隻有一千多人,但他們地親屬家人就有高達兩萬,駐紮在原來那個鎮上,在和平時期還無所謂,但在現在這種亂世之下,實在太危險了。沒有任務收入,光靠種地是養不活這麽多人的。


    現在有了一個穩固的城池,有了部分稅收收入,養家糊口不太難,安全也有保障了。


    所以,即使知道一答應先知的邀請,以後他們和黑龍傭兵團的命運就連到一起,疾風最終也隻能點頭。


    裏斯特製造了一批自然之心,分給那些需要出現在人類麵前的不死生物,比如沙裏克城的傀儡掌權者。分配了工作的氓族不死生物等等。


    他用純和的自然之力掩蓋他們身上的死亡氣息,不知不覺中,沙裏克城變成了一個生命種族與不死生物共存地城市。為了收攏民心。先知更把在橫斷山脈修行的娜娜接過來,以自然神使的身分駕臨沙裏克城。


    純正的自然之力證明了娜娜的身分,原來沙裏克自然神殿的祭司們,在戰爭開始後就陸續失去了力量,但被娜娜接見後,又紛紛恢複了實力。這終於讓人們確信。自然之神並沒有拋棄他的信徒。


    這個消息被先知要求祭司們暫時保密,但允許他們通過特殊的途徑,通知其它城市的自然神祭司和侍者們。


    一時間。無數的祭司、侍者。秘密地從四麵八方湧到沙裏克城來。


    自然之神隕落了,但他並沒有失去神格。失去的不過是吸取信仰元力的途徑而已。以前他實力全盛地時候,可以隨意的通過自然神殿來吸收信仰元力,但現在,他卻需要一個媒介,娜娜就充當了這種媒介的角色。


    當通過媒介,自然神的祭司、侍者們聯係上了裏斯特,立刻就可以從他那裏借用力量。


    恢複力量的自然神信徒們馬上拜倒在娜娜麵前,以最虔誠的心來待奉這位自然神地代言者聖女夏維安娜拉。


    橫斷山脈那些被裏斯特改造過地矮人,對付普通人能以一擋百,但麵對高手,他們一無是處。


    有能力深入橫斷山脈的人都不會是普通人,他們留在那裏沒有用。


    而在沙裏克,黑龍旗下數量最多、實力最強的亡靈法師,卻不能出現在世人麵前。…


    最終,先知和裏斯特商議後決定,調三百名亡靈法師到橫斷山脈,守護裏斯特存身地森林。讓那三千多名矮人調來沙裏克城,組建矮人步兵團。


    矮人身材矮小,力量卻驚人,三千人地矮人步兵團,衝散一萬人的人類步兵絕對不成問題。


    而且這隻是普通地矮人,如果讓人知道,這三千多矮人全是能冷靜狂化的狂暴矮人,保證會天下大亂。


    先知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整合手中的這些力量。


    他不愧是經曆了生死之戰,有龍神之稱的上古七階巨龍,除了龍族天性帶有的深入骨子裏的狂傲之外,他扮演任何角色都沒有問題。


    被奉為自然神殿大祭司的他,是一名超級神棍,以亡靈聖龍的身分,借自然之心模擬自然神術,逼真到讓最虔誠的自然信徒也看不出毛病。


    他暗中操控沙裏克城的掌權者,借那些人之手,把沙裏克城治理得井井有條,無論是治安、貿易、生產都狀況甚佳。


    如今南方各個公國,都在戰爭壓力下顯得混亂不堪,沙裏克城有如鶴立雞群、一枝獨秀,表現搶眼到與黑龍傭兵團關係最好的海圖家族,都忍不住派人前來取經。


    在軍事上,他整合了手上的所有力量,把沙裏克城防守的固若金湯,同時還猶有餘力的布下一個又一個的局。


    永恆要塞,就是其中的一個局。


    先知深知,光憑一個沙裏克公國,是不可能與占領了半個同盟的大帝國相抗衡。他首要地任務,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保住南方這尚未淪陷的半邊領土。


    但被帝國大軍打怕了的同盟人,對抵抗運動的信心不足,先知必須為他們樹立起這種信心。


    在同盟中地位超然、神秘又古老的氓族人,適時擔起了這個重任。


    氓族人盛產暗黑法師,暗黑魔法的特性,讓暗黑法師們普遍都不注意形象,所以沒有光明教會那種光輝的形象討喜。


    人類天性都喜美麗的東西,光從外形上。暗黑法師就要遜人一籌。


    而且暗黑魔法在普通人的心目中,都是與死人打交道地,沒哪個人喜歡褻瀆屍體的人。


    缺乏對暗黑魔法的了解,所以氓族人在普通人的心目中顯得神秘,讓人畏懼。


    這是暗黑法師的先天劣勢,同時也是優勢,因為越神秘的東西,越讓人覺得可怕,人們最害怕的東西,永遠是未知的力量。


    然而當這種神秘可怕的力量站在自己這一邊的時候。信心馬上就會蹭蹭蹭地往上爆漲。


    陣容強大的暗黑魔法師團,開始秘密出使各大公國,由阿古力托親自帶隊。圖克、魅,還有先知手下的幾頭不死巨龍擔任主角。


    當十幾位氓族魔法師隨便挑出一個,便能毫不費力地召喚出一個黑武士皇帝、一個神秘的亡靈元素體,甚至是不死巨龍,那些瑟瑟發抖的各公國權貴們,在恐懼的同時。信心也馬上爆增。


    因為。這些可怕的力量是站在他們一邊的。


    力量上震懾地地同時,信仰上也要拉攏。跟隨著魔法師團出使的自然神信徒們,適時展示他們重新擁有的力量。證明自然之神並沒有拋棄同盟。


    這些權貴頓時不管自己是不是真正地自然神信徒。都全部找到了主心骨。


    這個時候地永恆要塞已經在建了。在得到其餘公國的支持後,要塞地興建頓時再加快不少。


    數之不盡的物資。更源源不斷的輸送到永恆要寒,配合不知疲備的不死骷髏,終於造就了這個建築史上的奇跡。


    先知為永恆要塞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因為隻許成功,不許失敗。雖然獲得了其餘公國的支持,但這種支持並不穩固,如果再敗一仗,那好不容易才樹立起來信心,馬上會徹底崩潰,並且比以前更加不如。


    所以修建要塞的這段時間,先知大力的支持同盟淪陷區的反抗運動,在裏斯特城、布格裏城等大城市製造混亂,盡量讓帝國無暇他顧。


    動用骷髏來修築要塞的目的,是盡量增加不死生物在平民中的曝光度,潛移默化的改變平民對不死生物厭惡的心理,更主要的原因是爭取時間。


    必須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帝國還沒反應過來之前樹立一道防線,一方麵展現自己的實力,一方麵執行他的計劃,陰帝國一把。


    不得不說,先知的時機把握的非常好。


    帝國內部內鬥不止,淪陷區的抵抗方興未艾,混亂不息,永恆要塞終於趕在帝國沒反應過來之前建成了。


    事實上並不能怪帝國的情報部門,為了隱藏信息,先知組建一支狙擊隊伍,由兩百名斯科特旗下的亡靈法師組成,負任狙殺帝國的間諜人員。


    兩百名中高級的亡靈法師,加上是天生擅長匿影藏形的亡靈,讓帝國的情報部門損失慘重,最後傳迴的零散情節卻沒能得到重視。


    畢竟,誰也不會認為,一座用半年時間修築而成的要塞,就能阻擋帝國大軍前進的步伐。


    知情的人,會認為那是建築史上的奇跡;不知情的人,反而會認為那是粗製濫造的豆腐渣工程。


    石頭城那種耗費幾千年時間,不斷修築加固的堅城,都擋不住帝國入侵的腳步,這種半年時間修來的小要塞更不可能。


    放著雄偉的塞茵城不用,把兵力空耗在這種小要塞的舉動,還惹來了同盟參謀部的一陣恥笑。


    然而,這隻不過是先知戰略部署地其中一個環節。


    塞茵城到裏斯特城的必經要道上,右側是塞茵河。左側是茂密的森林和山領,就連暗黑沼澤也在這邊。


    所以,普通軍隊根本不可能繞過塞茵河,繞過暗黑沼澤,繞過裏斯特城,繞到帝國大軍的身後。至少,帝國參謀部就是這樣想的。


    即使能繞得過來,但人數少了起不了作用,數量多了補給跟不上。所以帝**在南征時,都很放心後路。


    而太過放心了。防備就會鬆懈。


    不死騎兵團分出兩隊,每隊兩千人,分別由黑大、黑二率領,穿過暗黑沼澤,繞過裏斯特,深入同盟的北方。


    先知給他們安排的計劃,是攪亂淪陷區的局勢,越亂越好。


    那些在光明教會發動下,遷徙進同盟的帝國平民,成了不死騎兵團最好的目標。


    一個個定居點在不死騎兵團沉默地衝鋒中。被踏成廢墟。


    這種長途奔襲戰中,不死生物的優勢被體現得淋漓盡致,不知疲倦、無需補給。上山下海,哪裏都攔不住他們。


    這些由普通骨架組成的不死骷髏,本質上和那些白骷髏是一樣的,但外麵覆蓋上鮮活的肌肉,令它們多了一層保護,完全不像普通骷髏那樣一碰就散。加上精良的重甲。讓它們比人類最精銳的戰士更加強大。


    麵對這樣的一支騎兵團,帝國派出偵查的人少了,攔不住對方;人多了。又摸不到對方的影子。


    最可氣地。還是帝**可以不管,但光明教會不能不管。


    因為對方襲擊的。都是那些聽從教會建議而離鄉背井的信徒,如果光明教會見死不救,失去地會是信徒的虔誠。


    四萬名光明騎士被抽調出來,分成四隊,圍著黑大、黑二們死命的追,可是每次追得差不多時,對方往深山老林裏一鑽,就徹徹底底的消失了,等光明騎士團一退,他們馬上又從不知哪個角落裏鑽出來,繼續找普通信徒的麻煩。


    這還不算完,淪陷區的抵抗運動在先知地支持下,開展得越發轟轟烈烈了。


    同盟南方盛產鐵礦,最不缺地就是兵器鎧甲,光是沙裏克城,就有三座大型的露天礦藏、十九個中型的礦洞,小型礦坑更是數不勝數。


    道路被封鎖?不怕,先知有重型運輸機,不死巨龍能把裝備運到任何一個地方去,武裝所有地平民。


    一時間,帝國情報部發現,有越來越多裝備精良地遊擊隊,在淪陷區此起彼伏的出沒。搞得帝**焦頭爛額,再次出征地時間一延再延,等到帝國大軍重整南征步伐時,已經是六個月之後了。


    在這六個月內,在自然神殿大祭司,也就是先知的率領下,南方十八個公國重新組建了長老會議,統一了軍政體係,團結一切力量,準備一齊抵抗帝國主義。


    先知取得了長老會議中常務理事的席位,成為長老會大長老之一,擁有提案權、投票權和否決權。


    黑大在六個月前的永恆要塞一戰中一舉成名,被封為右路軍統帥,統領這支稱為黑甲騎兵團的不死騎兵,還有三萬名人類步兵。


    至於大元帥,是同盟一個成名已久的將領,可是如今注定沒有讓他表演的舞台,先知不會讓權力脫離自己的掌握,要繼續掩飾他們不死生物的身分,就需要有更大的權力,至少也需要更高的自主性。


    與此同時,潛移默化的工作也在持續地進行著。


    一時間,同盟南方各大城市出現了大量的暗黑法師,這些暗黑魔法師操控著數量不等的不死骷髏招搖過市,有的充當搬運工人,有的充當礦工,隻要是力所能及的工作,都可以聘請暗黑法師來做。


    由一開始的驚恐到後來的追捧,廉價、好用、不知疲憊的不死骷髏,漸漸的成為資產階級最喜愛的勞動力。


    死亡召喚術運用在戰爭上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直到現在人們才發現,在生活生產中,死亡召喚術同樣好用。


    在巨大的利益麵前,資產階級能拋棄一切顧慮,什麽褻瀆死者,什麽死靈邪惡之類的,全然不顧。


    光是南方大大小小的礦區業主,都清一色的把作業人員全部換成不死骷髏。


    這些不受光線影響,不需要食物,勤勞能幹,就算礦洞塌方,砸壞了也不需要賠償的作業人員,不僅讓礦產主人節約了夥食費、住宿費、醫療費、撫恤金等等大量的費用,還帶來更高的效率。


    這樣的誘惑沒人能拒絕,也不能拒絕。


    別人都使用這樣的勞動力而導致生產成本的降低,若是有業主沒使用這種勞動力,而導致成本高居不下,最後終會被擠垮。


    而且因為暗黑法師的數量不多,並不至於引起因工作機會被骷髏占據,而導致人類失業等社會問題,反而因為生產效率的提高,貨物增多,造就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常規戰爭是敵我雙方綜合國力的較量,人口、資源缺一不可。


    同盟和帝國原本的綜合國力相差不大,之所以輸,是因為這原本並不是一場常規戰爭,而是兩方神間的大戰。


    先知如今要做的,就是把這場戰爭拉迴到常規戰爭的範疇,依靠同盟人口最多、資源最豐富、財政最富裕的南方,和勞師遠征的帝國比拚國力,最終把帝國拖入戰爭的泥沼。


    時間拖得越長,對同盟越有利,拖個幾年就能把帝國的經濟拖垮。


    阿裏斯托菲力克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他雖然不通軍務,但戰略方麵的問題他卻看得很清楚。


    帝國不怕打持久戰,至少七、八年時間,帝國都撐得起。


    但時間拖得越長,帝國的損失就越大。損失越大,他的威望下降得也越快,當他的威望不足以服眾的時候,麻煩就來了。


    而且他也不希望等自己加冕後,得到的隻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


    所以阿裏斯托菲力克開始催促維亞倫斯,加快南征的步伐。


    而麵對太子的催促,維亞倫斯無可奈何,淪陷區的亂勢已讓他忙得焦頭爛額。


    等到他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搞定,已經是半年之後了,在阿裏斯托菲力克迫不及待的命令下,第二次南征拉開了帷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骷髏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情終流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情終流水並收藏超級骷髏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