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之馬。


    焉知非福。


    周天知道這個典故,也知道這個典故所指的具體含義,可他不知道自己現在算不算塞翁之馬。


    但可以確定,自己應該是好人有好報。


    要不是自己好心買了小報童的報紙,並且給了小報童四毛錢,讓其買鞋,小報童說不定就不會告訴自己被人給跟蹤了,也就不會如現在這樣心平氣和的坐在咖啡館內,喝著咖啡,看著報紙了。


    周天麵前的報紙。


    是申報。


    上麵刊登著中日雙方就南京城爭奪激戰的消息。


    也就是說,之前被周天一直牽腸掛肚在心中的南京保衛戰,已經與今日拉開了帷幕。


    哎。


    心情莫名緊張的周天,想必是擔心的緣故,不由的重重歎了一口氣,隨即端起麵前的咖啡,喝了一口,且在喝咖啡的時候,還習慣性的用手翻了翻麵前的報紙。


    這一翻看。


    頓時驚呆了周天。


    驚呆周天的可不是報紙上麵的內容,而是報紙上麵的一句標題,該標題被大大的黑體字特意標注了出來。


    人在城在,人死城破,數十萬南京軍民誓與南京城共存亡!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二十幾個字,令周天一魂出竅,二魂升天,三魂破碎,四魂不知了所錯。


    幾乎下意識的,周天便將這篇報道的內容,與他之前破譯的南京城將被鬼子屠城的情報聯係在了一起。


    說句不該說的話。


    之前的周天,對於鬼子屠南京城的情報還是有五分懷疑的,但現在,看了這篇新聞報道,當即將心裏的那五分懷疑給丟到了一旁,改成十分相信了。


    他確信。


    鬼子看了這篇報道,即便沒有屠城的心思,也會因為這篇報道,而進行屠城的。


    或許刊登這篇報道的記者,是好心,是為了表達一種中國人民會拚死抵抗日寇進攻的決心。殊不知,他好心辦了壞事,這篇報道在激勵國人抵抗鬼子入侵的同時,也會徹底的激怒鬼子,使得鬼子惱羞成怒之下,果真動了殺雞儆猴的心思,繼而為了震懾國人,針鋒相對的進行屠殺。


    所以周天即看好這篇報道,又不怎麽看好這篇報道。


    如此。


    周天便愈發的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重,也迫切的曉得自己應該盡快的將南京城會被鬼子屠城的消息放出去,救那幾十萬無辜的南京城市民。


    當然。


    在這之前。


    有個前提條件。


    那就是他有途徑將鬼子屠城的消息給放出去。


    正因為沒有途徑放出去,周天才想到了通過報刊媒體將其刊登出來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沒想到。


    消息還沒有放出去,他反倒有了新的難題,那就是那個無言記者的真實性。要是對方真是冒著生命危險刊登鬼子暴行的記者無言,周天自然沒有顧慮了,他隻需坐等鬼子屠南京城消息見報,然後等著被人牢記救命恩情就行。相反,假如對方不是冒著生命危險刊登鬼子暴行的記者無言,周天除了將自己暴光露在外麵外,還救不了那數十萬無辜軍民。


    現如今。


    周天心裏對於無言的真是身份是比較懷疑的,也就是他趨向於無言記者是假冒的這一看法。


    不然他的身份為何會暴露?


    那些跟在他身後的尾巴又該如何解釋?


    要知道。


    周天今天隻跟名字叫做無言的記者表明過自己的身份。


    也就是說。


    除了無言向人吐露周天的真實身份外,是沒有其他解釋的。除此之外,也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周天在與無言交談,細說有關鬼子屠殺南京城軍民事情的時候,被人隔牆有耳的聽到了,那個聽到的人,將這個消息匯報給了鬼子或者其他部門的人,之後鬼子或者其他部門的人便派出了狗腿子,跟蹤起了周天,妄圖打聽到周天背後組織,然後將其一網打盡……


    結果。


    由於周天買了一份小報童的報紙,然後在小報童的好心提醒之下,意外使得他們的計劃泡湯了。


    兩種推測中,周天比較趨向於第一種推測,剛才他與無言交談細說情報的時候,是分外小心的。


    首先。


    周天談話之前,觀察過周圍環境,確認無人,才說與無言記者聽得。


    其次。


    周天與無言交談,細說鬼子屠南京情報的時候,為了不被外人聽到,故意用極其低沉的聲音說與無言的。聲音之小,就是站在他對麵的無言,也需要用心盡力去聽,才能聽得到。所以周天比較趨向於第一種推測,那就是與他接頭的無言,根本就是一個假冒的。


    但偏偏就是這個假冒的玩意,害的周天有眼無珠,將不該泄露的情報泄露給了對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秘碟二十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愚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愚任並收藏秘碟二十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