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顯然是招攬。
郭嘉也很想去龍王所謂的天下去看看。
但是郭嘉最後卻拒絕了。
並不是看不上龍王,隻是因為郭嘉是個驕傲的人,他認為,他自己除了兵法謀略外,別無所長,但是龍王卻根本不需要兵法謀略。
按照龍王現在的實力,任何人想要抵抗,直接莽過去就是了,兵法謀略根本用不上,既然是這樣,他郭嘉也沒有用處。
如果龍王弱點好了,這樣郭嘉會欣然效力,但是龍王太強大了,強大到了任何陰謀詭計都對龍王沒有用處的地步,郭嘉想不出他在龍王手下能有什麽作用。
聽完郭嘉的拒絕理由,龍王久久無語,這拒絕理由也太清新脫俗了,隻是因為我太強大?
但仔細一想可不是麽,現在在龍王手下最出名的應該是黃忠了,這樣一位三國時期排名前十的猛將,在蒼梧之戰中,居然都沒有出手一次,真是白瞎了黃忠的武藝,而且可以想像到,以後隻要黃忠跟龍王出戰,恐怕都沒有出手的機會,那麽,一個黃忠和一個小兵又有什麽區別?
不光是黃忠,以後所有為龍王效力的武將,短時間內恐怕都沒有展現武藝的機會,像郭嘉這樣的謀士同樣如此,他們不用為龍王謀劃先打哪裏,再打哪裏,要和哪個諸候交好,又得離間哪兩位諸候,這樣的計謀對龍王沒有什麽意義。
郭嘉很明智的懂得了這一點,所以,他拒絕了龍王的招攬。
龍王也明白了郭嘉的意思,他有點遺憾:“既如此,那本王也不勉強奉孝。”頓了頓,又有點玩笑的意思道:“不過奉孝你可以想想,擇一豪雄,為其效力,看以奉孝之能,能否抵抗本王。”
郭嘉也半是認真半是玩笑的道:“嘉倒也有想過,不過縱觀諸多豪雄,他們皆是人,而龍王,則是神,非不欲也,實不能也。”
“哈哈,奉孝之言,本王就收下了,對了,奉孝,本王聽說穎川地靈人傑,除了奉孝,還有何英才,不知奉孝可告知本王?”
“嘉有一義兄,名為戲誌才,不過誌才兄已經前往南海郡,不知龍王可曾見過?”
“戲誌才?本王聽過其名,卻未曾見過。”
“這倒是有點奇怪。”
龍王哪裏知道,戲誌才和郭嘉的想法差不多,上次南海郡選拔官吏,戲誌才考慮了許久,最終還是沒去參考,因為他並無把握通過,如今的戲誌才,正在清平縣學堂讀書呢,不過不是研習兵法謀略,而是農事和商業。
“等本王迴到南海郡,讓小吏們去探聽一下,若戲誌才確實去了南海郡,本王定能知曉。”
“謝龍王。”
“除了戲誌才,奉孝還知有誰?”
“荀氏荀彧,荀攸皆有大才,不遜於嘉,而且此二人皆擅內政,這點,嘉不如也。”
“既如此,那本王得去拜訪一下荀氏了,聞聽荀氏有八龍,本王想看看,他們有何能耐,敢以龍為號。”
郭嘉頓時苦笑,荀氏八龍,本來是一種美稱,但是眼前這位可是真龍,恐怕不會喜歡有凡人以龍為號,也不知對荀氏而言,是福是禍。
“嘉與荀彧頗有交情,不若就讓嘉代為地主,為龍王引薦如何?”
龍王看看郭嘉:“奉孝你倒是有心,行吧,看在奉孝的麵子上,本王不會對此事過多追究。”
“嘉謝過龍王。”
等郭嘉的父親郭錯迴來後,郭嘉跟父親說了一聲,跟著龍王走了。
..........
荀氏一族在穎川的穎陰。
穎陰同樣是一個大縣,一路行來,龍王著重觀察的是普通子民們的生活狀況,讓龍王有些欣慰的是,這裏的子民雖然不若南海郡富足,但最起碼也能保證衣食,而且這些子民大都知道荀家,並且對荀家頗多讚揚,說荀家家風甚好。
看到龍王心情不錯,郭嘉也就放心了,想必龍王不會對荀家怎麽樣。
事實上,在郭嘉心中,龍王殺了一些權貴也並不算是殺錯了,亂世當用重典,但是世家大族也有好有壞,荀家與他交好,郭嘉當然不想看到荀家滅門。
荀家不住在穎陰縣城中,而是住在穎陰縣城外,做為穎陰大族,荀家人丁龐大,當龍王帶著郭嘉一行大搖大擺的前來穎陰,荀家舉家出迎。
“荀緄攜荀家拜見龍王,龍王萬安。”
荀家現在的族長是荀緄,也是荀彧的父親,荀氏八龍排行第二,因為排行第一的荀儉這個時候已經死了。
荀家差不多是傾巢出動,隻要是在穎陰的,都來了,不來不行啊,龍王雖然久居南海郡,但對整個天下呈威淩之勢,所有人都相信,這天下遲早都是龍王的,荀家雖然人才輩出,但也不可能在這種時候拿大,任龍王過家門而不來參拜。
“免禮吧。”龍王看著將近一百來號的人,嘖嘖讚歎,這個時候的荀家真是人丁興旺,光是人丁興旺還無所謂,能生的家族太多了,關鍵是那麽多都能在後世留名的,這就相當不簡單了。
“穎川是華夏祖地,軒轅氏生於此,夏禹也在此建都,本王早就聽聞穎川地靈人傑,英才輩出,如今見到荀家,本王心甚慰之。”
荀家人恭聲聽著,麵上皆有自豪之色。
“本王自入豫州,看到流民甚眾,但這穎陰,卻在你荀家治理之下,子民安樂,你荀家,不錯。”
“謝龍王。”
“如今劉宏已死,董卓禍亂朝綱,朝廷威信不存,本王呢,也不想再讓劉家牧守神州了,所以本王決定,要一統神州,本王希望你荀家,也要為本王出力,為本王治理一方,讓子民安樂,不知荀家意願如何?”
荀緄恭聲答道:“龍王仁慈之名已天下共知,荀家如若能效力於龍王,附於龍尾,乃荀家幸事,龍王但有差遣,荀家無不遵從。”
“很好,荀爽何在?”
站於前列,一個看上去五六十歲的老者上前一步:“荀爽荀慈明見過龍王。”
“荀氏八龍,慈明無雙,你可有一國之才?”
荀爽這個時候可不會謙虛,“慈明敢當司空之位。”
“荀彧荀文若何在?”
站於後方的荀彧楞了一下,卻看到龍王身旁邊的郭嘉衝他擠眉弄眼,於是反映過來,趕緊上前:“學生荀彧拜見龍王。”
“奉孝言你有王佐之才,尤擅內政?”
荀彧也不敢謙虛:“學生確實精擅內政,可為龍王治理一方,讓龍王無憂。”
“荀諶荀友若何在?”
荀諶是荀彧的弟弟,也站了出來。
龍王一個個點名,一直點了五六個人,最後道:“本王現在要前往洛陽,你等皆隨本王前往。”
“喏。”
郭嘉也很想去龍王所謂的天下去看看。
但是郭嘉最後卻拒絕了。
並不是看不上龍王,隻是因為郭嘉是個驕傲的人,他認為,他自己除了兵法謀略外,別無所長,但是龍王卻根本不需要兵法謀略。
按照龍王現在的實力,任何人想要抵抗,直接莽過去就是了,兵法謀略根本用不上,既然是這樣,他郭嘉也沒有用處。
如果龍王弱點好了,這樣郭嘉會欣然效力,但是龍王太強大了,強大到了任何陰謀詭計都對龍王沒有用處的地步,郭嘉想不出他在龍王手下能有什麽作用。
聽完郭嘉的拒絕理由,龍王久久無語,這拒絕理由也太清新脫俗了,隻是因為我太強大?
但仔細一想可不是麽,現在在龍王手下最出名的應該是黃忠了,這樣一位三國時期排名前十的猛將,在蒼梧之戰中,居然都沒有出手一次,真是白瞎了黃忠的武藝,而且可以想像到,以後隻要黃忠跟龍王出戰,恐怕都沒有出手的機會,那麽,一個黃忠和一個小兵又有什麽區別?
不光是黃忠,以後所有為龍王效力的武將,短時間內恐怕都沒有展現武藝的機會,像郭嘉這樣的謀士同樣如此,他們不用為龍王謀劃先打哪裏,再打哪裏,要和哪個諸候交好,又得離間哪兩位諸候,這樣的計謀對龍王沒有什麽意義。
郭嘉很明智的懂得了這一點,所以,他拒絕了龍王的招攬。
龍王也明白了郭嘉的意思,他有點遺憾:“既如此,那本王也不勉強奉孝。”頓了頓,又有點玩笑的意思道:“不過奉孝你可以想想,擇一豪雄,為其效力,看以奉孝之能,能否抵抗本王。”
郭嘉也半是認真半是玩笑的道:“嘉倒也有想過,不過縱觀諸多豪雄,他們皆是人,而龍王,則是神,非不欲也,實不能也。”
“哈哈,奉孝之言,本王就收下了,對了,奉孝,本王聽說穎川地靈人傑,除了奉孝,還有何英才,不知奉孝可告知本王?”
“嘉有一義兄,名為戲誌才,不過誌才兄已經前往南海郡,不知龍王可曾見過?”
“戲誌才?本王聽過其名,卻未曾見過。”
“這倒是有點奇怪。”
龍王哪裏知道,戲誌才和郭嘉的想法差不多,上次南海郡選拔官吏,戲誌才考慮了許久,最終還是沒去參考,因為他並無把握通過,如今的戲誌才,正在清平縣學堂讀書呢,不過不是研習兵法謀略,而是農事和商業。
“等本王迴到南海郡,讓小吏們去探聽一下,若戲誌才確實去了南海郡,本王定能知曉。”
“謝龍王。”
“除了戲誌才,奉孝還知有誰?”
“荀氏荀彧,荀攸皆有大才,不遜於嘉,而且此二人皆擅內政,這點,嘉不如也。”
“既如此,那本王得去拜訪一下荀氏了,聞聽荀氏有八龍,本王想看看,他們有何能耐,敢以龍為號。”
郭嘉頓時苦笑,荀氏八龍,本來是一種美稱,但是眼前這位可是真龍,恐怕不會喜歡有凡人以龍為號,也不知對荀氏而言,是福是禍。
“嘉與荀彧頗有交情,不若就讓嘉代為地主,為龍王引薦如何?”
龍王看看郭嘉:“奉孝你倒是有心,行吧,看在奉孝的麵子上,本王不會對此事過多追究。”
“嘉謝過龍王。”
等郭嘉的父親郭錯迴來後,郭嘉跟父親說了一聲,跟著龍王走了。
..........
荀氏一族在穎川的穎陰。
穎陰同樣是一個大縣,一路行來,龍王著重觀察的是普通子民們的生活狀況,讓龍王有些欣慰的是,這裏的子民雖然不若南海郡富足,但最起碼也能保證衣食,而且這些子民大都知道荀家,並且對荀家頗多讚揚,說荀家家風甚好。
看到龍王心情不錯,郭嘉也就放心了,想必龍王不會對荀家怎麽樣。
事實上,在郭嘉心中,龍王殺了一些權貴也並不算是殺錯了,亂世當用重典,但是世家大族也有好有壞,荀家與他交好,郭嘉當然不想看到荀家滅門。
荀家不住在穎陰縣城中,而是住在穎陰縣城外,做為穎陰大族,荀家人丁龐大,當龍王帶著郭嘉一行大搖大擺的前來穎陰,荀家舉家出迎。
“荀緄攜荀家拜見龍王,龍王萬安。”
荀家現在的族長是荀緄,也是荀彧的父親,荀氏八龍排行第二,因為排行第一的荀儉這個時候已經死了。
荀家差不多是傾巢出動,隻要是在穎陰的,都來了,不來不行啊,龍王雖然久居南海郡,但對整個天下呈威淩之勢,所有人都相信,這天下遲早都是龍王的,荀家雖然人才輩出,但也不可能在這種時候拿大,任龍王過家門而不來參拜。
“免禮吧。”龍王看著將近一百來號的人,嘖嘖讚歎,這個時候的荀家真是人丁興旺,光是人丁興旺還無所謂,能生的家族太多了,關鍵是那麽多都能在後世留名的,這就相當不簡單了。
“穎川是華夏祖地,軒轅氏生於此,夏禹也在此建都,本王早就聽聞穎川地靈人傑,英才輩出,如今見到荀家,本王心甚慰之。”
荀家人恭聲聽著,麵上皆有自豪之色。
“本王自入豫州,看到流民甚眾,但這穎陰,卻在你荀家治理之下,子民安樂,你荀家,不錯。”
“謝龍王。”
“如今劉宏已死,董卓禍亂朝綱,朝廷威信不存,本王呢,也不想再讓劉家牧守神州了,所以本王決定,要一統神州,本王希望你荀家,也要為本王出力,為本王治理一方,讓子民安樂,不知荀家意願如何?”
荀緄恭聲答道:“龍王仁慈之名已天下共知,荀家如若能效力於龍王,附於龍尾,乃荀家幸事,龍王但有差遣,荀家無不遵從。”
“很好,荀爽何在?”
站於前列,一個看上去五六十歲的老者上前一步:“荀爽荀慈明見過龍王。”
“荀氏八龍,慈明無雙,你可有一國之才?”
荀爽這個時候可不會謙虛,“慈明敢當司空之位。”
“荀彧荀文若何在?”
站於後方的荀彧楞了一下,卻看到龍王身旁邊的郭嘉衝他擠眉弄眼,於是反映過來,趕緊上前:“學生荀彧拜見龍王。”
“奉孝言你有王佐之才,尤擅內政?”
荀彧也不敢謙虛:“學生確實精擅內政,可為龍王治理一方,讓龍王無憂。”
“荀諶荀友若何在?”
荀諶是荀彧的弟弟,也站了出來。
龍王一個個點名,一直點了五六個人,最後道:“本王現在要前往洛陽,你等皆隨本王前往。”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