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來找朱厚照自然還是為了籌建京師大學的錢的事。


    朱厚照知道後便果斷下旨召見了王華。


    在王華向朱厚照行禮後,朱厚照便問道:“你這個戶部尚書是怎麽當的,連辦個京師大學的錢都沒有,那又花不了多少銀子?”


    “陛下,非臣不願意給,實在是沒有錢啊!自打修了乾清宮後,戶部就沒錢了”,王華迴道。


    “非是沒有錢,是你這個戶部尚書不會當,朕給你出個主意,你向皇家銀行貸款!”


    朱厚照給王華出了個主意。


    王華點頭稱是。


    朱厚照也知道王華這種書生不適合當戶部尚書,但沒辦法的是,人家是通過廷推這種所謂的“民主”選官方式選出來的,是當時文官集團內部各方勢力平衡後的結果。


    朱厚照還真不能輕易罷免之,而且也是對他這個皇帝最有利的,畢竟朝內勢力越平衡越好。


    好在王華雖然不善於管理大明錢法,但卻也不算頑固,對新鮮事物也能容忍,對叛逆的人也能容忍,要不然王陽明也不可能活到現在。


    這也是朱厚照還願意讓王華管著戶部的原因,找不到一個稱職的下屬,找個聽得進人話還不一根筋的下屬也是不錯的選擇。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真正能成為帝國棟梁的人才也還得慢慢培養。


    朱厚照有時候在想,或許京師大學就是一個契機,但他不知道的是,殿試恩科後,有多少文人進士願意先來京師大學深造。


    徐經最終和戶部尚書王華確定了貸款最終的協議,且也得到了內閣焦芳票擬批準與朱厚照的批紅批準。


    而且,朱厚照沒讓戶部隻借貸建立京師大學的銀錢,還借貸了一筆購買軍糧的準備金。


    這樣,朱厚照便也不用擔心糧食發下去會影響糧價。


    當然,對於戶部如何償還這筆貸款,朱厚照也替王華想好了,自弘治時期戶部尚書葉淇改鹽製開中法為納銀代米後,戶部便每年有一筆不下百萬兩的銀子進入太倉庫。


    而這筆錢理論上來說則是戶部購買軍糧用來供應軍隊的。


    當然,單單供應軍需自然花不了這麽多,尤其是在這種和平年代,因而很多時候,這筆錢就會被存下來。


    成為中央朝廷一項重要收入。


    將來戶部自然也可以用這筆銀子償還貸款,而現在他就可以用從皇家銀行貸款的錢在糧價較低的時候先購糧食充為軍需,避免了等納鹽銀到時因糧價被商人抬高而造成軍需成本增加,同時也平衡了物價,避免糧價過高或過低。


    朱厚照這麽一搞,等於讓大明中央財政的資金流轉變得更為靈活起來。


    ……


    搞定了戶部缺錢的問題後,朱厚照便前往內閣與司禮監的值房,準備開始一天的政務工作。


    但朱厚照剛一腳踏入內閣與司禮監值房,劉瑾就走到朱厚照麵前來,神色凝重地道:


    “陛下!吏科給事中左東修駁迴了內閣下達的關於實施中央文官選官考試的鈞旨,言其有悖祖宗成法!“


    “陛下!大事不好,北鎮撫司剛剛收到消息,吏部尚書王公於迴家途中被歹人襲擊!”這時候,錦衣衛都指揮僉事郭榮也突然出現在值房外,神色慌張地說道。


    “陛下!內閣剛剛收到一封奏疏,乃是禦史廖彝明彈劾文選司郎中趙博陶貪墨一事!以臣看來,這是他們在對中央文官選官考試表達不滿!”


    值班的內閣次輔焦芳也走到朱厚照麵前來稟報道。


    朱厚照聽到這三件消息後,整個人倒也有些出神。


    坦白講,他是很看重中央文官選官考試的,甚至比所謂的恩科還看得重,因為這是他對大明選官製度改革的一個嚐試,也是吏治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


    雖然改吏部選官為考試選官隻是針對官職較低的官員,但也正是這些官員組成了帝國官吏的大多數,也決定了大明吏治腐敗的程度。


    將吏部選官模式改為考試選官無疑能很大的遏製帝國基層吏治的腹部。


    所以,朱厚照才會趁著這次鏟除逆黨後朝廷大量官吏缺額的機會實行文官選官考試的製度改革,而且他也考慮到可能引起文官勢力的反彈,因而,他隻在中央層麵進行改革。


    可朱厚照沒有想到的是居然還是受到了阻礙!


    首先,居然還是被吏科言官給封駁了!


    其次,支持改革的吏部尚書王恕剛僥幸逃脫一死,如今到京城又被人刺殺,可見朝中的官吏有多麽容不下他!


    不得不承認,弘治皇帝讓王恕致仕未嚐沒有保護他的意思。


    而對於禦史廖彝明彈劾文選司郎中趙博陶貪墨一事,猶如焦芳所言,這就是趙博陶在向朝廷的選官考試製度表達不滿,因為一旦以考試來選官就會奪了他這個文選司郎中的權!


    不然這廖彝明是吃飽了撐的不成,突然彈劾文選司郎中貪墨幹嘛。


    雖然文選司郎中這個官職是容易貪墨且有很多油水,可權力也不小,而且一般能成為文選司郎中的,後台也很硬。


    這禦史廖彝明肯定得到了趙博陶的準許才會彈劾他,因為隻要趙博陶一被彈劾,這趙博陶就可以停職待問,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罷工,讓朝廷選官考試的改革進行不下去。


    而皇帝朱厚照甚至也拿捏不到趙博陶的錯處,因為人家是被彈劾才導致無法工作的。


    相當於,從表麵上看,趙博陶是受害者。


    對於吏科給事中左東修駁迴朱厚照和內閣改革選官製度的旨意就更不用說了,因為這是太祖朱元璋賦予他的權力,六科廊言官有封駁的權力。


    但也因此,即便朱厚照換一個文選司郎中也沒用,因為改革的旨意都被人家吏科的言官駁迴了!


    而王恕被刺無疑也是在警告一些想改變選官製度的文官們。


    “很好,很好!非常好!”


    朱厚照此刻確確實實感受到了改革的阻力,也確確實實很憤怒,他不由得問著郭榮:“王恕現在情況如何,可有大礙?”


    “暫無大礙,隻是右腳中了一彈,隻怕一時間不能上朝參政了”,郭榮迴道。


    “這可如何是好,一旦王公養病,那這選官考試的改革就隻能擱置了!”焦芳有些憂慮地說道。


    “誰說的要擱置!朕沒說擱置,那就沒有擱置!傳旨,將吏科給事中左東修和禦史廖彝明打入詔獄,嚴加審訊!審訊其可有陰謀勾結之嫌,是否有意阻攔朝廷新政且抗旨不遵,故意為難吏部官員,甚至暗害朝廷大佬!”


    朱厚照冷言吩咐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德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夕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夕秋月並收藏正德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