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四一五武毅軍七衛大閱兵


    (感謝‘3262034’、‘xiefei409900’、‘如果的小屋’、‘朱老大’的月票。


    感謝所有支持俺的人。


    謝謝。)


    紮赫雷夫道:“我明白你的打算,但是將軍閣下,這也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要把這裏讓給你。”


    連子寧道:“我可以把其它的地方讓給你,這樣吧,女真的土地,咱們對半兒分,如何?用整個女真兩成的土地來換哪裏,你對於你們來說,也很劃算吧?”


    紮赫雷夫沉默了。


    整個女真兩成的土地,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心動了。


    轉念一想,反正打下女真來之後,帝國不可避免的是要和大明開戰的,大明這麽肥沃豐饒的土地,就像是一塊大肥肉一樣,是帝國無法忍受的誘惑,既然遲早都要打,這裏遲早都是帝國的囊中之物,又何必急在一時?


    惹惱了他,反而不好。


    想到這裏,紮赫雷夫道:“我六你四,這個出海口對我麽來說太重要了,兩成的土地,我沒有把握能夠說服沙皇陛下和重臣會議的那些大臣們。”


    “好,一言為定!”連子寧很爽快的答應了。


    又過了一會兒,紮赫雷夫便自告辭。


    兩人今天並沒有商量關於戰爭的具體事宜,打起仗來很複雜,需要全方麵的考慮各方麵的因素,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決的。這些,還需要長時間的商議和談判。


    看著紮赫雷夫的背影,連子寧目光深邃。


    他堅決要把的黑龍江入海口拿到手,自然不僅僅是因為要奪迴奴兒幹都司首府這個原因,雖然這個原因也很說得過去,而且確實是事實。


    但是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要防備著俄羅斯人。


    這些人的德性,連子寧再了解不過,他們是絕對不會放過東北這塊人煙阜盛,土地肥沃的大肥肉的。


    既然遲早都有一戰,那麽必須未雨綢繆。


    如果黑龍江入海口被占據,那麽他們就相當於控製了那裏的一整片區域,把自己給封在了內陸,而他們,則隨時都可以南下進攻。而現在,自己把入海口拿到手,再加上自己現有的控製區域,那麽自己就可以控製整個黑龍江。


    這個年代的黑龍江寬闊無比,如果自己能夠建造起一支水軍來,則可以封鎖黑龍江,讓這些老毛子根本無法南渡。


    既然無法南渡,何談入侵?


    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冬季入侵,但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不用自己動手,東北嚴寒的冬天就可以要了他們的命!


    ————————分割線——————


    四月二十三,在喜申衛呆了不短時日的紮赫雷夫等人終於離開了。


    經過一係列的拉鋸式的談判,紮赫雷夫代表俄羅斯帝國和連子寧達成了一係列的協議,包括領土的劃分和到時候兵力的分配,進軍路線、相互協調等等。


    連子寧隻和他們談了一次,然後就把剩下的工作都交給了熊廷弼以及洪朝刈兩人去做。


    熊廷弼負責軍事上麵的協調,而洪朝刈則負責政事上的扯皮。


    終於,雙方總算是都滿意了,紮赫雷夫便也帶著協議離開了此處。


    雖然已經達成意向,但是毫無疑問,這個協議是非常脆弱和沒有約束力的,任何一點小小的變故都會使雙方的協議失去效力。而且戰爭也並不會立刻開始,俄羅斯帝國和連子寧都需要充足的準備時間。雙方約定的時間是農曆的八月,這個時候,秋高馬肥,雨季已經過去,正是最好的戰爭時節。


    而且雙方約定會再進行幾次的會麵,確定一些具體的事宜,在戰爭正式開始時間,更是會進行碰頭協商。


    在紮赫雷夫等人離開之後,連子寧立刻下達了一係列的命令,礦監局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大量的鐵錠和銅錠,軍器局以此為原料,大量製造燧發槍、中小樣佛郎機炮、虎蹲炮等等。士兵們在加緊訓練,而各地的官吏體係也都已經購置完善,開春之後,雪水滋潤土地,農民們正在耕種,為即將到來的春播做準備。


    喜申衛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已經全力開動起來,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


    而現在擺在連子寧麵前最緊迫的一件事情,就是解決掉自己的後顧之憂——虎林地麵和可木山地麵的兩股割據勢力。


    四月二十五,武毅軍第五衛,第六衛,第七衛三個衛組建完畢。


    其中第五衛是步軍衛,以考郎兀衛的五千餘降兵為主力,又補充了一定數量的新兵組建而成的,四個千戶所,六千八百人的定額。


    而第六衛和第七衛兩個衛,番號則又被稱為重騎兵第一衛和重騎兵第二衛。


    這兩個衛,每個衛隻有四千五百人,要比步軍衛人數少得多,但是卻都是騎兵衛,不但是騎兵衛,而且都是最為精銳的重騎兵衛。


    他們完全是由野女真人組建而成的,九千野女真,本就是一筆無比巨大的財富。


    第五衛的指揮使是杜秉麟,當初辰字所的老人兒了,身經百戰,經驗豐富,而且忠誠度毫無問題,他之前是第一衛第二千戶所的千戶,累次升上一級別人也沒什麽話說。


    第六衛的指揮使,毫無疑問是落在了努爾哈赤的身上,他在征服野女真諸部的戰鬥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也確實對連子寧忠心耿耿,於情於理,連子寧不能把這個位子給別人。


    而第七衛指揮使的人選,則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金。


    這三個衛組建完畢之後,武毅軍的規模已經擴大到了三騎四步七個衛,人數也增長到了四萬兩千餘人。


    新兵部還在喜申衛範圍內征兵。


    但是這三個衛組建完成之後,武毅軍所轄地麵的戰爭潛力也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東北的人口本就不比中原密集,而且這會兒正是春耕農忙的時候,大量的征兵會極大的破壞農業耕種,這是竭澤而漁之舉,根本不可取,連子寧也自然不會做此蠢事。


    武毅軍現在轄地內包括喜申衛、莽吉塔城、藥乞站、考郎兀衛、乞勒尼衛五座城池大約不到五十萬人,五十萬人,養活三萬人就已經非常吃力了,而現在武毅軍總規模達到了四萬餘,這就幾乎已經到達一個極限。


    必須要有新鮮的血液注入。


    三衛組建完畢的第二天,連子寧在大校場上檢閱武毅軍。


    經過了這幾個月的修建,被連子寧命名為鎮遠府的大城已經初具規模,城牆的高度達到了兩丈五尺,看上去很有些壯觀的氣象了。而最大的改變就是大校場,事實上,最大的工程也就是城牆和大校場兩處。長寬都達到了二十裏的大校場上有一部分已經鋪設了青磚,這部分大約占到兩成的麵積。因為現在春耕剛剛開始,征發的民夫都迴家墾地去了,整個鎮遠府的建造工程已經暫時告一段落了,等到農閑時候,會繼續開工。


    大校場最北端靠近城牆的所在,修建了一個五丈高的閱兵台,連子寧等一幹軍政要員都在上麵落座。


    春陽煦暖,微風習習,吹在人臉上就是一陣愜意的溫暖,向周圍望去,四野都是一片淡淡的綠色,那是原野上萌發的青草春芽。


    到處都是一片春日的光景。


    閱兵儀式並不禁止百姓觀看,在大校場的邊緣地帶,早就聚集了數以萬計的百姓,看上去密密麻麻的一大片,黑壓壓的。他們都小聲的嘀咕議論著,匯聚成嗡嗡嗡的一片,等待著即將到來的閱兵儀式。


    大夥兒也都換了一身兒輕薄的衣衫,連子寧穿著鎧甲,外麵隻披了一層大氅,站子啊最前麵,扶著欄杆下望。在他身後,一身重甲的野奈俏然站著,興許是這段日子吃喝不錯,過得舒心,那張尖尖的小臉似乎還胖了些許。再往後麵,右手邊是石大柱等四大鎮撫和李鐵、岡薩雷斯這些軍直屬部門的頭頭腦腦,左手邊則是洪朝刈和一幹總辦衙門的官吏。就連乞勒尼衛等下麵四個城池的知縣都被連子寧差人請了過來觀禮。


    讓連子寧有些詫異的是,向來不喜歡這種場合的礦監局局正全暘竟然也來了。


    連子寧挑了挑眉毛,打趣道:“全大人,這麽這次得閑,過來了?”


    全暘一本正經的向連子寧行了一禮,頗有些歉然道:“下官鑽研的項目已經很有些眉目了,之前幾次過來,是因為正在節骨眼兒上,所以才沒有到場。拂了大人的美意,還請大人恕罪。”


    “說那些做什麽,你的苦衷我自明白。”連子寧擺擺手,饒有興趣問道:“你的研究怎麽樣了?那馬車車輪外麵裹著的膠皮原料和工藝都已經解決了?”


    一提起這個,全暘便滿臉放光,興奮道:“材料已經解決了,這些日子下官一共試用了數十種樹汁為材料,其中有一種山毛櫸數的樹汁非常好,粘連性非常的優良,而且幹了之後也不容易變形,是非常良好的材料。下官曾經試驗過了,車輪上包裹上了膠皮的馬車,在相同路況上的行駛速度,要比一般馬車快上三成以上,下官用兩歲大的河曲馬拉動膠輪馬車,運載貨物的兩千斤,在沙土石路上運行,每個時辰可以行進二十八裏;若是在光滑的石板路上前進,每個時辰能前進四十六裏。若是載人,可日行三百餘裏。”


    “這麽快?”連子寧心裏一喜,他可明白這種因為某種小技術而引起的大提速所帶來的效果是何等的可怕。


    這個主要使用畜力的年代,提速三成所帶來的是貨物運轉速度的提高,人流量的加快加大,直接引起的就是經濟的更大繁榮。就算是退一萬步講,這些都是有些遙遠的東西,但是馬車提速帶來的就是大軍運轉速度的加快,對於軍事上麵作戰的用處也是無可估量的。


    得到全暘肯定的答複,連子寧沉吟片刻道:“這樣,全大人,待會兒你隨本官迴府,咱們好好商量一下,本官有個想法。製造出一種容量大的運兵車來,然後全部加裝這種膠皮。”


    得到了連子寧的肯定,全暘喜不自禁,趕緊滿口答應下來。


    閱兵式開始了。


    出場的順序是按照軍隊的序列,分別是熊廷弼的第一衛、陳大康的第二衛、董策的第三衛、楊滬生的第四衛、杜秉麟的第五衛、努爾哈赤的第六位和**金的第七衛。


    前麵出場的三個衛無需贅述,都是最早組建的步軍衛,雖然說是步軍,但是論起戰鬥能力來,比全騎兵的衛更加的可怕,長矛兵、大戟手、炮兵、燧發槍手的綜合配置已經在實戰中見證了巨大的威力。


    走在最前麵的自然是騎著戰馬的衛指揮使和其親兵,而下麵的各層軍官都在方陣中指揮。


    一個衛排成一個橫截麵是三百四十個人,長度隻有二十個人的一個長條形方陣,走在最前麵的是長槍兵,後麵是槍炮手,最後麵則是大戟手。


    長槍大戟如林,那鋒銳的利刃在陽光下反射著耀眼的光芒,隊列整齊無比,抬腿落腳,宛如一個人。方陣自西向東走過閱兵台,任何一行,從連子寧的角度看去,都是一條筆直的直線。


    作為近戰兵種,長槍手和大戟手穿的是紅色的棉甲,而作為遠程兵種,燧發槍手和炮兵穿的都是大紅色的胖襖,一眼望去,整個大校場上都是一片紅色的海洋。


    前麵三個衛走過之後,便是第四衛,也就是騎兵第一衛。五千六百名騎兵都是穿著棉甲,戴著兜鍪,他們端坐馬身,身形筆直挺立,像是一杆不折的標槍。他們手中端著五米長的精鐵長槍,腰間懸掛著馬刀,其中大約有一千人左右,馬鞍一邊懸掛著大大的兜囊,裏麵裝的是神臂弩。另外約有兩千人,他們的背上還都背著燧發槍——發明槍帶這種東西對連子寧來說還是很容易的,現在武毅軍的燧發槍手都是將槍背在肩後。


    第四衛之後,是第五衛。


    第五衛雖然也是步軍衛,但是明顯就要比前麵的那三個步軍衛遜色一些,這些降兵雖然也是一般的裝備,但是訓練時間就要短了一些,步伐也不是那樣的整齊,顯然戰鬥力舉要差上一些。


    他們還需要時間和戰火的淬煉。


    最後麵出場,就是第六衛和第七衛,也就是兩個野女真人組成的衛。


    橫麵為十五人,長度為三百騎,他們排成整齊的隊伍,騎著特產的東北高頭大馬,昂首在大校場上策馬而過。


    作為重裝騎兵,他們的裝備理當是整個武毅軍中頂尖兒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們身上並沒有重騎兵披著的重甲,甚至連棉甲都隻有很少一部分加起來不到一千人裝備,其他的,穿著的都是胖襖。


    武毅軍的家底,還不足以雄厚到給他們都裝備上重甲。事實上,曆代王朝重視甲胄都超過重視武器,由於朝廷對於甲胄製造的封鎖,武毅軍在甲胄鑄造方麵一直是一個短板,軍器局也主要是造槍造炮,柳家作坊則是製造刀劍長矛大戟,甲胄的來源,隻有從朝廷獲得。


    但是想要從朝廷拿到九千套重甲,可以說是難於上青天。


    不過武器倒是都是十成十的足量,他們使用的還是野女真慣用的狼牙棒鐵骨朵。他們比一般的女真人更加的強壯,力量更大,他們使用的狼牙棒足足有人小腿粗細,五尺長短,上麵生滿了一寸半長的密密麻麻的三角錐形鋼刺,尖端鋒銳無比,


    這些狼牙棒的分量足足有五十多斤,和巨大重量匹配的,當然是強悍的衝擊力。


    第六衛和第七衛中各自有一千燧發槍手,除此之外,每個人的馬鞍旁邊的都掛著大弓,身後的箭簍中插滿了比一般羽箭幾乎要長出一倍去的大箭。


    已經檢閱完畢的部隊便停留在閱兵台的東側,當最後一個衛走過閱兵台的時候,熊廷弼的親兵忽然齊聲大喊:“願為大人效死!”


    接著,第一衛六千八百名官兵也是一起發出大喊:“願為大人效死!”


    再然後,後麵那些衛也是一起大喊。


    數萬人一起的喊聲宛如山唿海嘯一般,在大校場上震懾雲霄,一陣陣巨大的聲浪向四周擴散,周圍數十裏都聽的真真切切。


    這並不是連子寧安排的。


    “廷弼心思還不少。”連子寧眼角露出一絲笑意,高高舉起右手。


    下麵的士卒看到他的動作,立刻就是一陣熱烈的歡唿聲響徹天地。


    沐浴在這數萬人的歡唿聲中,連子寧也是有些熏熏然。


    這,就是權力的味道了!


    觀禮的那些文官臉上都露出駭然震驚的神色,生長在武毅軍的庇佑之中,還感覺不到這個團體的強大,這個時候,沐浴在這山唿海嘯之中,入眼看去,盡是一片紅色的兵山將海,那耀眼的槍刃光芒照的眼睛一陣陣迷炫。


    此刻,才真正知道,武毅軍這個團體,代表的是何等強大的力量。


    而這股力量的絕對掌控者,就是麵前這個年輕人。


    被這股強大的力量震懾,圍觀的百姓先是一陣失聲,然後便是爆發出一陣陣歡唿聲,他們久為戰爭所苦,自然知道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保護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情。


    圍觀的百姓中,站在前列的有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文士,看上去文質彬彬的,儒雅的很。在他周圍,十餘個穿著灰衣的漢子有意無意的把他圍在中間,這中年文士死死的盯著閱兵台上已經看不清楚麵目的連子寧,目光陰沉。


    ————————分割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德五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下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下梨並收藏正德五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