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淳,恭問吾皇聖安!”


    “朕躬安!孫尚書,可有好消息帶給朕?”


    劉毅見到孫淳後也不寒暄一句話,立即開門見山發問,同時伸出右手,打了一個請坐的手勢。


    孫淳對著劉毅拱拱手,順勢在靠近禦桌的椅子上坐了下去,隨後嘴角帶笑道:“臣不敢辜負陛下聖恩,特地挨家挨戶跑了一趟。”


    “哦?莫非都辦妥了?”劉毅十分好奇道。


    孫淳再次抱拳向劉毅拱拱手,恭聲道:“恭喜陛下,皇甫太尉、張副相、章尚書皆已表示願意把家中嫡女嫁給陛下!”


    劉毅知道孫淳口中三位朝臣的“家中嫡女”其實就是皇甫盼盼、張疏影、章珺檸,而孫淳沒有提到楊素,顯然是在楊素那裏遇到了阻礙,否則不會避而不談。


    “據朕所知,你與楊右相關係匪淺,即便他不同意,應該也會與你說明緣由吧?”


    孫淳以為會得到劉毅的誇讚,沒想到睿智的劉毅不按套路來,直接把他故意避開的問題挑了出來。


    “陛下神機妙算,楊右相的確表達了不願意的態度,隻是他給出理由太過荒謬!”


    孫淳側著身子,望著劉毅那張略帶期待之色的臉,尬笑道:“陛下,臣實在是,實在是不知該如何開口,臣若開口又恐汙聖聽,臣難做啊!”


    “朕不怕,你說!”


    看著孫淳扭扭捏捏的樣子,劉毅好奇到了極點,急迫的道。


    “陛下三思!”


    孫淳好似觸電一樣,從椅子上跳了起來,連忙拜道。


    劉毅豈會不知孫淳在玩欲擒故縱的把戲,不快的揮揮手,怒道:“孫卿,朕命令你說!”


    匍匐在地的孫淳還真怕劉毅就這麽放棄了,若是他能替劉毅把楊麗穎娶到手,必然大功一件。


    可是有些話皇帝不下命令,身為臣子的不能說,若是說了必然會遭到監察禦史的彈劾。


    現在有了劉毅的命令,孫淳慢悠悠從地上站起來,躬著身,低著頭,不敢看劉毅,低聲道:“陛下,楊右相親口告訴臣,淨澳法師說他的嫡女——命犯天煞,克夫克子。”


    劉毅聽著孫淳說的話,臉上的期待瞬間變成了厭惡,興致全無,拉著臉低聲問道:“淨澳法師?!可是慈恩寺寶掌大師的真傳弟子淨澳僧?”


    “正是此人!”孫淳急忙答道。


    這個大漢朝雖有各種寺廟、道觀,卻沒有和尚、道士,也沒有釋教、道教,有的隻是信仰浮屠道、太平道的道人。


    浮屠祠,又名浮屠仁祠,指祭祀佛陀之祠,即我國早期之佛寺,為東漢楚王劉英首造,是中國最早的佛寺(《後漢書》作浮屠之仁祠,《後漢紀》作浮屠祠)。


    在中國曆史上的東漢、三國時期,民間百姓多稱唿佛教為浮屠道,且信徒多被那時的百姓稱為道人,和尚的稱唿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


    漢聖祖橫空出世之後,曆史被改變,本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迅速發展壯大的佛教被名叫浮屠道取代了。


    本該引發黃巾大起義的民間太平道沒有了,太平道創始人張角被漢聖祖賞識,加入朝廷,變成了宗教署的侍郎。


    張角在漢聖祖的指點下對太平道進行改進,在以昊天上帝為創始主神的神靈體係下建立了新的太平道。


    在這個大漢朝,太平道可以理解為道教,浮屠道可以理解為佛教。


    漢聖祖當初製定的憲章規定,華夏族人有信仰自由,但各宗教必須在朝廷的管製下才能傳遍,不接受管製的一律為邪教。


    凡是漢帝國的國民,無論是在職的朝廷命官,還是鄉間尋常百姓,皆有選擇信仰太平道或浮屠道的權力。


    漢聖祖對宗教非常重視,早在四百年前他就製定漢律規定,禁止道人娶妻,沒有取得朝廷宗教署發放的度牒的道人視為邪道。


    宗教署每年每季度都會對天下各寺廟道觀進行一次檢查,不合格的道人統統依律強製還俗,嚴格控製道人的數量。


    漢聖祖不愧是聖君,非常具有遠見之明,近二百年以來,浮屠道尤為興盛,大有把太平道比下去的趨勢。


    雖然天竺早已成為漢帝國龐大疆域的一部分,但劉毅卻對源自於天竺的浮屠道沒什麽好感,不過卻也談不上厭惡。


    劉毅身為一名禦天下者,自然要提防宗教,免得其猥瑣發育,威脅到朝廷的統治地位。


    “有關選妃之事,先放一放,再過七天便是先帝的祭日,朕要去太平陵祭奠先帝,禮部仍有許多事要準備,孫卿先退下罷!”


    “臣告退!”


    孫淳此番來見劉毅,已經說了想說的話,做了想做的事,當下也不再多言,躬身退了下去。


    劉毅納妃可不是說他看上誰,把誰接進宮就了事了,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告期、親迎等娶妻六禮一樣都不能少。


    由於是同時納數名皇妃,並不是迎娶一名皇後,其中禮節可能還要複雜一些,涉及到的問題也很多。


    劉毅雖然急著想享受一下女人的溫柔鄉,但他沒到大腦被精蟲控製的地步,理智讓他決定暫緩選妃之事,先做到心中有數就行。


    再者,淨澳法師是寶掌大師的弟子,而寶掌大師是自漢聖祖到今天,大漢朝唯一一位獲得漢家天子欽封“大師”尊號的浮屠道大德高僧!


    不管如今活著的寶掌大師是不是當年漢聖祖見到的那個寶掌大師,劉毅現在都沒有精力也沒有資格對寶掌大師提出質疑。


    楊麗穎的事涉及到淨澳法師,等於變相的牽扯到了寶掌大師,這就不是劉毅三言兩語與孫淳能擺平的事。


    對劉毅來說,眼下要緊的事是趕快完成禁軍的改製,然後好放心大膽的與楊堅爭奪對政事堂的控製權,用他的人換掉楊堅的人。


    “陛下,皇甫將軍、朱將軍、辛將軍殿外求見。”


    虞世基送走孫淳後,返迴禦書房向劉毅稟告道。


    他對皇甫盼盼、朱長空、辛重貴的稱唿並沒有問題,這三人雖被革職,但身上的準將軍銜還在。


    “見!”


    劉毅正想了解禁軍重組改製的進度,聽到原禁軍三位統領求見,頓時喜上眉梢。


    ps:第二更到,跪求推薦票!收藏!書評!打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興八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驚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驚俗並收藏漢興八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