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近萬名明軍在宇久島秣兵厲馬,準備跨海兵伐朝鮮。
這消息在四月中旬傳入到朝鮮,漢城立時震動,大王大妃,大王李昪連夜召集群臣議事。
此時的朝鮮為李氏王朝。
憲宗十五年(1849年)六月六日,憲宗過世,得年二十三歲。因憲宗無子嗣,所以,純元王後命全溪君之第三子德完君繼位,承純祖大統,是為朝鮮哲宗,尊純元王後為母妃。純元王後便以大王大妃的身分垂簾聽政。
景德宮內,大臣們紛紛進言。
有人直言大明朝昔日對高麗有恩,而今複興重生,雖然隻占台灣一隅之地,但船堅炮利,必能重新一統江山,極力勸說脫離滿清,誠心實意向大明稱臣;
也有人慷慨激昂,說此大明非彼大明,隻是一幫洋盜海匪而已,鼓動嚴防死守,與大清朝聯手,與明軍決一死戰;
更有人虛與委蛇,打著太極,說些沒有營養的話語。
爭爭吵吵了一個晚上。
最終,領議政金左根提議,派遣全羅道水軍統禦使李永柱,進兵濟州島嚴防死守。倘若戰事不利,再考慮稱臣與否。
領議政,又稱領相,朝鮮李朝最高行政機關——議政府的最高領導人,為正一品位階,相當於中國的宰相或丞相。
垂簾聽政的大王大妃頜首稱是,當即頒發王旨。
濟州島位於韓國西南隅,北麵隔濟州海峽與韓國本土相距82千米,東麵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是韓國的第一大島。
整個濟州島是典型的火山島,島嶼的中心是海拔l190米的漢拿山。濟州島島形橢圓,由火山物質構成,土壤層比較薄,曆來是用來作為牧場和漁港。
因為濟州島偏離內陸,資源缺乏,也是韓國流放犯人的地方。下放到此處者均被貶為賤民與官婢,且未得到任何命令,被流放之人員終身不得離島。
四月下旬的一天,十數艘高麗板屋船滿載著二千餘精銳,在劍船、猛船等小型的快船的護衛下,徐徐駛入濟州港灣。
板屋船體積龐大,可乘載百餘人,航行速度較慢,但戰鬥時僅需數十人的水手便能靈活操作。李氏王朝的水軍常以板屋船為主力戰船,搭配劍船、猛船等小型的快船作為護衛,構成水軍戰隊。
全羅道水軍統禦使李永柱帶著手下昂然登岸,樂手立即開始吹吹打打,幾聲號炮震天動地。
濟州牧樸廷桓,判官薑昌一等官員控背躬身的迎候上去,“恭迎統禦使大人!”
“李大人正是我高麗國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
“有了全羅道水軍來援,我濟州島必定穩如泰山,安然無恙!”
樸廷桓、薑昌一看到李永柱的到來,就好像看到了親人一樣。
濟州島歸屬全羅道管轄,他兩人雖說官至濟州牧、判官,為濟州島文武官員第一人,但在濟州島當官,遠離內陸,信息不通,就幾乎跟流放無異,地位要遠遠低於全羅道水軍統禦使。
再說明軍就要兵伐濟州島,看到全羅道水軍來援,他們好像看到了救星降臨。
李永柱高視闊步,神采飛揚,“托福!托福!多謝大人們在這裏候著,我全羅道水軍這次全師來援,別的不敢說,這濟州府城必定安如盤石,固若金湯……”
碼頭上正這麽鬧騰,突然沿邊烽火台上狼煙滾滾。
濟州島作為對日海防的最前沿,李氏王朝在海岸邊一帶構築了密密麻麻的烽火台。
樸廷桓心一沉,“明軍來了!明軍真的來了!”
“區區洋匪海盜,冒充什麽大明軍隊!”李永柱輕蔑的哼了哼,“你們好好看看,看我全羅道水軍是如何把這幫蟊賊盜匪給剿滅掉的!”
明朝征韓大軍的船隊,四艘海警船,三十艘薩摩戰船,抵達濟州島濟州府城近海。
全羅道水軍的十數艘高麗板屋船橫阻在濟州港的外麵。
板屋船前麵排著大批的民船,民船上麵裝滿了引火之物。板屋船的兩側由數十艘配劍船、猛船護衛著。
王文禮站在1001號海警船的船台上冷冷發笑,就這點船,還不夠老子幾通齊射的。
距離還有大約三裏多,高麗水軍就放出了大批的火攻船。
數十艘火攻船一齊燃燒起來,一時間水麵上火光熊熊,蔚為壯觀。
王文禮當即下令,“機槍掃射!”
機槍噴出一條條火舌,密集的子彈橫掃過一條條火攻船,打得火攻船船板支離破碎,在水麵上跳了起來。
李永柱坐鎮在一艘板屋船的船台上,看到海麵上火光衝天,他當即指揮十數艘板屋船,順勢殺了過來,數十艘配劍船、猛船拱衛在左右。
等殺到近前,李永柱方才發現,火攻船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變成了一團團在水麵上燃燒的殘骸。
一名副將氣急敗壞的向李永柱報告,“大人,火攻船無效!”
“衝過去!”李永柱一咬牙,明軍雖然兇殘,但全羅道水軍也不是弱者,狹路相逢,鹿死誰手也未可知!
看到全羅道水軍的船隊已來到射程之內,王文禮輕笑一聲,“開炮!”
“轟……轟……轟……”
明軍海警船上的大炮相繼開火,成串的炮彈在空中就爆開了。爆炸引起的衝擊熱浪刮向四周,無數絢爛的火星拖著尾巴飛向四麵八方,形成一片片火雨。
明軍發射的是裝填了火藥和凝固汽油的燃燒彈,延時兩秒在空中準時開爆。
從天而降的火雨,把全羅道水軍周邊的海麵全籠罩住了。
火雨紛紛落到了板屋船、配劍船、猛船等船上,借著獵獵海風,炙熱的火焰快速擴散開來,風帆、桅杆、甲板上的火苗轉瞬間變成了熊熊大火。
數十艘高麗戰船全都騰騰燃燒了起來,旗艦上麵也是烈火熊熊。
李永柱周邊全是火焰,就連身上的戰袍也燃燒起來。他無計可施、無路可逃,隻得一頭跳進大海之中。
李永柱水性不錯,以為到了水中,就可以脫身,卻沒想到海麵上也是火光熊熊,汽~油彈在水麵上照樣燃燒。
整個水麵儼然成了一片火海,海風卷起了層層熱浪,衝天的火焰隨著濃煙翻滾。海麵上到處都是淒慘的叫聲,空氣中隱隱還聞到烤人肉的味道。
隻有少許幾艘配劍船、猛船,船小掉頭方便,倉皇逃進了濟州港。
濟州牧樸廷桓、判官薑昌一就站在沿港炮台,海戰的情形他們看得是真真切切。
“太毒辣了!明軍也不怕有傷天和!”樸廷桓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還不到半個時辰啊!全羅道水軍怎麽就全軍覆沒呢?”
他原以為,來襲的明軍隻是海盜,全羅道水軍一到,濟州島必定安然無恙。沒想到,全羅道水軍剛剛接戰,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幾乎全軍覆沒。
“大人,明軍船隊對著炮台過來了!”判官薑昌一尖叫了起來,“這炮台年久失修,早就破舊不堪,絕對頂不住明軍的炮火。咱們快撤吧!”
守衛炮台的高麗士兵目睹海戰的慘狀,早就成了驚弓之鳥,他們在軍官的帶領下,“嘩”的一下,也跑進了濟州府城。
明軍戰船乘勝追擊,沿港炮台很快就被炸得粉碎崩裂。
薩摩水軍的船隊大模大樣的駛上海灘,船上滿載著經過短期突擊訓練的日本誌願兵,他們在班排長的帶領下,一隊隊的衝上了海岸,把濟州府城的幾個城門團團圍了起來。
濟州府城的幾個城門外,全都高高掛起了一麵“降者免死”的旗幟。高音喇叭也一遍又一遍的進行朝鮮語廣播,播送“大明朝告朝鮮百姓書”,勸說城裏的軍民投降,投效大明。
在幾個武將的勒令下,百多名毫無戰意的高麗士兵被迫上到了城牆。他們手持弓箭,探頭探腦的想要向城下放箭,趕走進行攻心作戰的明軍。
“射擊!”
密集的火槍噴射出雨點般的槍彈,十多個士兵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沒死沒傷的守城士兵全都嚇壞了,扭頭就往城下跑。
海警船抵近海岸,炮火向著濟州府城延伸。一枚枚高爆彈如雨點般的落在城牆上,滿天霧火硝煙。
“大人,明軍炮火太厲害啦!”薑昌一情知,這城池守不住了。明軍船堅炮利,與那傳說中的英咭唎戰艦相仿佛,不管是海戰,還是堅守城池,絕對無法抵禦。
他一咬牙,“咱們還是投降了吧!”
“薑大人,您是武將,府城安危全係您一人之身!”樸廷桓看著薑昌一身後的十多個精銳牙兵,強作鎮定,“咱們官職在身,總不能投降海匪賊盜吧!”
薑昌一一揮手,幾個牙兵立即走上前去,把樸廷桓結結實實的捆綁了起來。
“府城已被團團圍住,不投降,那就隻能是殉城!”薑昌一已經變得無所顧忌,“薑大人,說得好聽,咱們是在濟州島當官,實際上是被趕出內陸繁華之所,遠遠發配在這貧瘠的不毛之地,難道你真的甘心嗎!”
他一揮手,“打出白旗!”
這消息在四月中旬傳入到朝鮮,漢城立時震動,大王大妃,大王李昪連夜召集群臣議事。
此時的朝鮮為李氏王朝。
憲宗十五年(1849年)六月六日,憲宗過世,得年二十三歲。因憲宗無子嗣,所以,純元王後命全溪君之第三子德完君繼位,承純祖大統,是為朝鮮哲宗,尊純元王後為母妃。純元王後便以大王大妃的身分垂簾聽政。
景德宮內,大臣們紛紛進言。
有人直言大明朝昔日對高麗有恩,而今複興重生,雖然隻占台灣一隅之地,但船堅炮利,必能重新一統江山,極力勸說脫離滿清,誠心實意向大明稱臣;
也有人慷慨激昂,說此大明非彼大明,隻是一幫洋盜海匪而已,鼓動嚴防死守,與大清朝聯手,與明軍決一死戰;
更有人虛與委蛇,打著太極,說些沒有營養的話語。
爭爭吵吵了一個晚上。
最終,領議政金左根提議,派遣全羅道水軍統禦使李永柱,進兵濟州島嚴防死守。倘若戰事不利,再考慮稱臣與否。
領議政,又稱領相,朝鮮李朝最高行政機關——議政府的最高領導人,為正一品位階,相當於中國的宰相或丞相。
垂簾聽政的大王大妃頜首稱是,當即頒發王旨。
濟州島位於韓國西南隅,北麵隔濟州海峽與韓國本土相距82千米,東麵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是韓國的第一大島。
整個濟州島是典型的火山島,島嶼的中心是海拔l190米的漢拿山。濟州島島形橢圓,由火山物質構成,土壤層比較薄,曆來是用來作為牧場和漁港。
因為濟州島偏離內陸,資源缺乏,也是韓國流放犯人的地方。下放到此處者均被貶為賤民與官婢,且未得到任何命令,被流放之人員終身不得離島。
四月下旬的一天,十數艘高麗板屋船滿載著二千餘精銳,在劍船、猛船等小型的快船的護衛下,徐徐駛入濟州港灣。
板屋船體積龐大,可乘載百餘人,航行速度較慢,但戰鬥時僅需數十人的水手便能靈活操作。李氏王朝的水軍常以板屋船為主力戰船,搭配劍船、猛船等小型的快船作為護衛,構成水軍戰隊。
全羅道水軍統禦使李永柱帶著手下昂然登岸,樂手立即開始吹吹打打,幾聲號炮震天動地。
濟州牧樸廷桓,判官薑昌一等官員控背躬身的迎候上去,“恭迎統禦使大人!”
“李大人正是我高麗國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
“有了全羅道水軍來援,我濟州島必定穩如泰山,安然無恙!”
樸廷桓、薑昌一看到李永柱的到來,就好像看到了親人一樣。
濟州島歸屬全羅道管轄,他兩人雖說官至濟州牧、判官,為濟州島文武官員第一人,但在濟州島當官,遠離內陸,信息不通,就幾乎跟流放無異,地位要遠遠低於全羅道水軍統禦使。
再說明軍就要兵伐濟州島,看到全羅道水軍來援,他們好像看到了救星降臨。
李永柱高視闊步,神采飛揚,“托福!托福!多謝大人們在這裏候著,我全羅道水軍這次全師來援,別的不敢說,這濟州府城必定安如盤石,固若金湯……”
碼頭上正這麽鬧騰,突然沿邊烽火台上狼煙滾滾。
濟州島作為對日海防的最前沿,李氏王朝在海岸邊一帶構築了密密麻麻的烽火台。
樸廷桓心一沉,“明軍來了!明軍真的來了!”
“區區洋匪海盜,冒充什麽大明軍隊!”李永柱輕蔑的哼了哼,“你們好好看看,看我全羅道水軍是如何把這幫蟊賊盜匪給剿滅掉的!”
明朝征韓大軍的船隊,四艘海警船,三十艘薩摩戰船,抵達濟州島濟州府城近海。
全羅道水軍的十數艘高麗板屋船橫阻在濟州港的外麵。
板屋船前麵排著大批的民船,民船上麵裝滿了引火之物。板屋船的兩側由數十艘配劍船、猛船護衛著。
王文禮站在1001號海警船的船台上冷冷發笑,就這點船,還不夠老子幾通齊射的。
距離還有大約三裏多,高麗水軍就放出了大批的火攻船。
數十艘火攻船一齊燃燒起來,一時間水麵上火光熊熊,蔚為壯觀。
王文禮當即下令,“機槍掃射!”
機槍噴出一條條火舌,密集的子彈橫掃過一條條火攻船,打得火攻船船板支離破碎,在水麵上跳了起來。
李永柱坐鎮在一艘板屋船的船台上,看到海麵上火光衝天,他當即指揮十數艘板屋船,順勢殺了過來,數十艘配劍船、猛船拱衛在左右。
等殺到近前,李永柱方才發現,火攻船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變成了一團團在水麵上燃燒的殘骸。
一名副將氣急敗壞的向李永柱報告,“大人,火攻船無效!”
“衝過去!”李永柱一咬牙,明軍雖然兇殘,但全羅道水軍也不是弱者,狹路相逢,鹿死誰手也未可知!
看到全羅道水軍的船隊已來到射程之內,王文禮輕笑一聲,“開炮!”
“轟……轟……轟……”
明軍海警船上的大炮相繼開火,成串的炮彈在空中就爆開了。爆炸引起的衝擊熱浪刮向四周,無數絢爛的火星拖著尾巴飛向四麵八方,形成一片片火雨。
明軍發射的是裝填了火藥和凝固汽油的燃燒彈,延時兩秒在空中準時開爆。
從天而降的火雨,把全羅道水軍周邊的海麵全籠罩住了。
火雨紛紛落到了板屋船、配劍船、猛船等船上,借著獵獵海風,炙熱的火焰快速擴散開來,風帆、桅杆、甲板上的火苗轉瞬間變成了熊熊大火。
數十艘高麗戰船全都騰騰燃燒了起來,旗艦上麵也是烈火熊熊。
李永柱周邊全是火焰,就連身上的戰袍也燃燒起來。他無計可施、無路可逃,隻得一頭跳進大海之中。
李永柱水性不錯,以為到了水中,就可以脫身,卻沒想到海麵上也是火光熊熊,汽~油彈在水麵上照樣燃燒。
整個水麵儼然成了一片火海,海風卷起了層層熱浪,衝天的火焰隨著濃煙翻滾。海麵上到處都是淒慘的叫聲,空氣中隱隱還聞到烤人肉的味道。
隻有少許幾艘配劍船、猛船,船小掉頭方便,倉皇逃進了濟州港。
濟州牧樸廷桓、判官薑昌一就站在沿港炮台,海戰的情形他們看得是真真切切。
“太毒辣了!明軍也不怕有傷天和!”樸廷桓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還不到半個時辰啊!全羅道水軍怎麽就全軍覆沒呢?”
他原以為,來襲的明軍隻是海盜,全羅道水軍一到,濟州島必定安然無恙。沒想到,全羅道水軍剛剛接戰,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幾乎全軍覆沒。
“大人,明軍船隊對著炮台過來了!”判官薑昌一尖叫了起來,“這炮台年久失修,早就破舊不堪,絕對頂不住明軍的炮火。咱們快撤吧!”
守衛炮台的高麗士兵目睹海戰的慘狀,早就成了驚弓之鳥,他們在軍官的帶領下,“嘩”的一下,也跑進了濟州府城。
明軍戰船乘勝追擊,沿港炮台很快就被炸得粉碎崩裂。
薩摩水軍的船隊大模大樣的駛上海灘,船上滿載著經過短期突擊訓練的日本誌願兵,他們在班排長的帶領下,一隊隊的衝上了海岸,把濟州府城的幾個城門團團圍了起來。
濟州府城的幾個城門外,全都高高掛起了一麵“降者免死”的旗幟。高音喇叭也一遍又一遍的進行朝鮮語廣播,播送“大明朝告朝鮮百姓書”,勸說城裏的軍民投降,投效大明。
在幾個武將的勒令下,百多名毫無戰意的高麗士兵被迫上到了城牆。他們手持弓箭,探頭探腦的想要向城下放箭,趕走進行攻心作戰的明軍。
“射擊!”
密集的火槍噴射出雨點般的槍彈,十多個士兵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沒死沒傷的守城士兵全都嚇壞了,扭頭就往城下跑。
海警船抵近海岸,炮火向著濟州府城延伸。一枚枚高爆彈如雨點般的落在城牆上,滿天霧火硝煙。
“大人,明軍炮火太厲害啦!”薑昌一情知,這城池守不住了。明軍船堅炮利,與那傳說中的英咭唎戰艦相仿佛,不管是海戰,還是堅守城池,絕對無法抵禦。
他一咬牙,“咱們還是投降了吧!”
“薑大人,您是武將,府城安危全係您一人之身!”樸廷桓看著薑昌一身後的十多個精銳牙兵,強作鎮定,“咱們官職在身,總不能投降海匪賊盜吧!”
薑昌一一揮手,幾個牙兵立即走上前去,把樸廷桓結結實實的捆綁了起來。
“府城已被團團圍住,不投降,那就隻能是殉城!”薑昌一已經變得無所顧忌,“薑大人,說得好聽,咱們是在濟州島當官,實際上是被趕出內陸繁華之所,遠遠發配在這貧瘠的不毛之地,難道你真的甘心嗎!”
他一揮手,“打出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