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嘉辦好退房手續,從招待所辦公樓走出,釣魚台大路兩邊已經站滿了看熱鬧的人們。
“來了,來了!”人群一陣騷動。
一隊全副武裝的戰士在前麵開道,兩匹馬牽引著一輛披紅掛彩的西洋式樣的馬車,昂頭闊步的駛入釣魚台招待所。
台灣沒有馬,隻有滿清綠營軍中有少量幾匹。這兩匹馬還是在台北秋狩戰役中,從曾玉明北路協繳獲來的。
人們簇擁著馬車,奔向大餐廳的方向。
唯獨林德嘉一個人,腳步有些沉重,向招待所大門走去。
身後,大餐廳方向婚禮的樂曲猛然響起。
林德嘉腳步稍稍遲鈍了一下,她深吸了一口氣,咬著牙,邁著堅定的步伐,徑直走出釣魚台。
大餐廳內張燈結彩,一條紅地毯從餐廳大門一直鋪到婚禮主席台。
壺中子一身嶄新的道袍,站在釣魚台大餐廳婚禮主席台正中央,表情很是嚴肅,“今天我們聚集在上帝的麵前,聚集在炎黃二祖的麵前,聚集在諸位來賓的麵前,是為了馬嘉義和韓雨墨這對新人神聖的婚禮。這是上帝從天地開辟起留下的一個寶貴財富,因此,不可隨意進出,而要恭敬,嚴肅。”
上帝自古就是華夏對上天最高存在的尊稱,後來基督教為了在中國傳教方便,在清朝末年將他們教義中唯一的神“耶和華”由“天主”改譯為“上帝”。
觀禮嘉賓在壺中子的指揮下,麵向紅地毯肅立。
黃以周看著壺中子有模有樣的主持婚禮,微微搖頭,婚禮向來都是世俗事務,道教插足過來,他覺得很是不妥。
“《自然道典》我也看過,確有幾分道理,不過,這婚禮自古從未有宗教介入的說法。”
黃以周是黃式三的兒子,聽到他在自己身邊輕聲的抱怨,任雪峰笑著表示不同意,“‘問名’、‘請期’都需占卜,世俗婚禮自古就與巫道有著天然的聯係。”
按照周禮,女家接納男家的提親,就會把女兒的姓名和時辰八字等交給男家,男家就找巫道在神前或祖先前以占卜吉兇,如卜吉兆的話,就會決定娶女家的女兒。
婚期也是一樣通過占卜確定。
黃以周一時嘴塞。
這時,就聽見壺中子高聲的宣布,“現在,我們有請馬嘉義、韓雨墨這對新人登場。”
悠揚的《鳳求凰》古樂響起,男女頌者齊聲吟誦,“執子之手,與子共箸。執子之手,與子共食。執子之手,與子同歸,執子之手,與子同眠。執子之手,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執子之手,夫複何求!感謝蒼天,此生複何求哉!”
在全體觀禮嘉賓的見證下,身穿玄色漢服的馬嘉義手持紅綾,牽著同樣身穿漢家禮服的韓雨墨,踩著紅地毯,一同步入婚禮現場。
婚禮主持人壺中子高聲宣讀告文:“奉天之作,承地之合,順父母之意,從新人之願,新人馬嘉義、韓雨墨今日行婚姻大禮,結為夫妻,合為一家,告曰:兩姓聯婚,合家同心。盟誓發願,百年不分。畢生恩愛,相敬如賓。生養興祚,昌榮家門。天地其佑,祖先其知,告於四方賓朋!”
壺中子很是得意,執委會把見證出生、婚姻、死亡的職責全交給了自然道,這下子他大發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之後,歡快的《花好月圓》樂曲響起,馬嘉義和韓雨墨在儐相的協助下,同牢合巹、解纓結發。
同牢合巹就是夫婦共食一牲之肉,共飲一杯之酒,以示平等、合體。
解纓結發不見於周禮,是漢代以後才出現的一種漢人獨有的婚禮儀式。新郎新娘將頭發的一縷束在一起,寓意夫婦同體,永結同心。
頌者齊聲歡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壺中子從儐相手中接過結婚證書,分別頒給新郎新娘,然後大聲宣告,“現在我以上天的名義,宣布馬嘉義、韓雨墨正式成為合法夫妻。大禮告成!”
全場掌聲雷動,一片歡唿。同時屋外也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儀禮結束之後,酒宴正式開始。
看著錢水廷帶著艾貝貝樂嗬嗬的過來敬酒,韓雨墨端著酒杯就要一飲而盡,馬嘉義趕緊捅了她一下,“首輔大人敬酒,我們夫婦自當從命。隻是我有個問題。”
按照團隊編撰的《儀禮》,婚禮屬於五禮中的嘉禮,馬嘉義、韓墨雨做了第一個試驗的小白鼠。
婚禮搞得如此排場,新娘韓雨墨自然很是歡喜,但新郎官馬嘉義就不太樂意。
聽說婚禮加宴會的費用全由自己負責,不喜歡繁瑣的馬嘉義找上了錢水廷,“把我當個小白鼠,這所有的費用就應該優惠減免。”
錢水廷哈哈一笑,“這沒問題,你把收到的紅包,全交給書叢就行了。”
“紅包~”
馬嘉義臉色有些發苦,他受到紅包遠遠超過婚禮需要的費用。
“新郎官啊,這時候怎麽能小氣。”錢水廷滿臉放亮,“錢就是個王八蛋,結婚的時候不花,你什麽時候花。”
收費的事情本就是錢水廷一力提出的,他自然不會鬆口。
穿越幹部的月收入一般都在一百大洋左右,土著官員工資大約是六十元,普通人員也在五元上下,穿越團隊十二月工資一項就發放了二十多萬。
錢水廷管理財務,不光考慮發錢,他更關心人們的消費。在他看來,文化產業也可以作為一大生財利器,進入到消費市場。
雲瀾與自己的父母親,繆步瀛一家坐在一張桌上,桃園知縣沈嶽遠遠的看著,心中很是不爽。
昨天沈嶽一到釣魚台,就去拜訪身為桃園縣委書記的雲瀾。隻是雲瀾手頭工作特多,說是有時間再找沈嶽聊天,一直到現在也沒見雲瀾過來找他。
看著雲瀾在酒桌上談笑很歡,沈嶽一想,算了,不管怎麽說這也是執委會委員,自己的頂頭上司,還是自己主動一點吧。
看著桃園知縣沈嶽端著杯子走來,雲瀾用力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忘事了!自己明天就要下到桃園縣工作,但他這段時間忙著安排婚禮,忙著安排會議,忙著朝廷政務,還忙著借酒澆愁,一直沒得空與沈嶽溝通交流。
他趕緊站了起來,向沈嶽連聲請罪,兩人閃到一旁交談起來。
繆步瀛扭頭看了沈嶽一眼,雲東明笑著解釋了一下。
“去桃園縣工作?!”繆步瀛有些狐疑,雲瀾難道被貶官了。
繆步瀛屬於被俘人員,雖說已經被安排到禮部文史館做參事,又在國子監充當老師,但政務上的消息很是閉塞,他也從不主動關心。
“小雲還年輕,需要磨練,百裏侯要能做好,對他今後的幫助小不了。”
桃園地區在清雍正年間,仍為原住民棲居聚集之所。1737年(乾隆二年),廣東移民薛啟隆率眾入墾桃園地區,拓墾範圍東自龜侖嶺(龜山),西達崁仔腳(內壢),北起南崁,南至霄裏一帶。後有移民於此遍植桃樹,桃花齊開時節,花海如雲,乃改稱“桃仔園”,此為桃園縣縣名之由來。又因桃園溪澗密布,漢人築堡防衛,因此又名“桃澗堡”。
在中國大陸移民開始大量移入後,閩籍人士多聚於今桃園市與附近之沿海地帶,而粵籍人士則聚於靠內陸的中壢、平鎮、楊梅、龍潭及沿海的觀音、新屋,這種依籍貫分居的現象壁壘分明。由於族係之繁複,以及清治前期將北台灣視為邊疆地帶而甚少管理,桃園地區的閩粵械鬥與漳泉械鬥非常頻繁,並有著非常複雜的合縱連橫關係。
明軍入駐北台灣之後,以桃澗堡為中心建立了桃園縣,設立桃園區、中壢區、大溪區,把桃園、大園、中壢、楊梅、大溪、三峽等周邊的村寨都囊括了進去,人口大約是五萬多。
沈嶽介紹說,工作組已經下到各個村寨進行廣泛宣傳教育,下一階段準備進行土地改革。
桃園地形分三個部分,一是靠海邊的平原地帶,沈嶽打算集中搞土地平整規劃,建設大農場。
一是中部的丘陵台地,沈嶽打算推廣種植茶葉、果樹,另外利用豐厚資源,發展磚瓦廠、水泥廠、石灰廠、木材加工廠等建材產業,為其他地區的基礎建設服務。
一是東部的高山地形,因為桃園人力資源比較緊張,根據工作組匯總統計,目前人口隻有五萬多。沈嶽計劃暫時把山區百姓遷移到平原丘陵地帶,集中力量先行發展平原地帶,山區的發展以後再做打算。
雲瀾早就聽說桃園開發相對比較晚,人口不是很多,卻沒想到隻有區區五萬,與後世兩百萬人口根本不能比。人少,黨建工作應該很好完成,但經濟發展就有些問題了。
迴到餐桌的位置上,雲瀾向父親諮詢意見,雲東明不假思索的說道,“應該把老百姓先組織起來!”
雲瀾想想也是,把老百姓組織起來了,土地收歸國有、成立農業公司等後續工作就更好開展了。
就在雲瀾等人商量如何在桃園開展工作,桃園小檜溪莊的閩粵兩地移民發生了一場嚴重衝突。
“來了,來了!”人群一陣騷動。
一隊全副武裝的戰士在前麵開道,兩匹馬牽引著一輛披紅掛彩的西洋式樣的馬車,昂頭闊步的駛入釣魚台招待所。
台灣沒有馬,隻有滿清綠營軍中有少量幾匹。這兩匹馬還是在台北秋狩戰役中,從曾玉明北路協繳獲來的。
人們簇擁著馬車,奔向大餐廳的方向。
唯獨林德嘉一個人,腳步有些沉重,向招待所大門走去。
身後,大餐廳方向婚禮的樂曲猛然響起。
林德嘉腳步稍稍遲鈍了一下,她深吸了一口氣,咬著牙,邁著堅定的步伐,徑直走出釣魚台。
大餐廳內張燈結彩,一條紅地毯從餐廳大門一直鋪到婚禮主席台。
壺中子一身嶄新的道袍,站在釣魚台大餐廳婚禮主席台正中央,表情很是嚴肅,“今天我們聚集在上帝的麵前,聚集在炎黃二祖的麵前,聚集在諸位來賓的麵前,是為了馬嘉義和韓雨墨這對新人神聖的婚禮。這是上帝從天地開辟起留下的一個寶貴財富,因此,不可隨意進出,而要恭敬,嚴肅。”
上帝自古就是華夏對上天最高存在的尊稱,後來基督教為了在中國傳教方便,在清朝末年將他們教義中唯一的神“耶和華”由“天主”改譯為“上帝”。
觀禮嘉賓在壺中子的指揮下,麵向紅地毯肅立。
黃以周看著壺中子有模有樣的主持婚禮,微微搖頭,婚禮向來都是世俗事務,道教插足過來,他覺得很是不妥。
“《自然道典》我也看過,確有幾分道理,不過,這婚禮自古從未有宗教介入的說法。”
黃以周是黃式三的兒子,聽到他在自己身邊輕聲的抱怨,任雪峰笑著表示不同意,“‘問名’、‘請期’都需占卜,世俗婚禮自古就與巫道有著天然的聯係。”
按照周禮,女家接納男家的提親,就會把女兒的姓名和時辰八字等交給男家,男家就找巫道在神前或祖先前以占卜吉兇,如卜吉兆的話,就會決定娶女家的女兒。
婚期也是一樣通過占卜確定。
黃以周一時嘴塞。
這時,就聽見壺中子高聲的宣布,“現在,我們有請馬嘉義、韓雨墨這對新人登場。”
悠揚的《鳳求凰》古樂響起,男女頌者齊聲吟誦,“執子之手,與子共箸。執子之手,與子共食。執子之手,與子同歸,執子之手,與子同眠。執子之手,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執子之手,夫複何求!感謝蒼天,此生複何求哉!”
在全體觀禮嘉賓的見證下,身穿玄色漢服的馬嘉義手持紅綾,牽著同樣身穿漢家禮服的韓雨墨,踩著紅地毯,一同步入婚禮現場。
婚禮主持人壺中子高聲宣讀告文:“奉天之作,承地之合,順父母之意,從新人之願,新人馬嘉義、韓雨墨今日行婚姻大禮,結為夫妻,合為一家,告曰:兩姓聯婚,合家同心。盟誓發願,百年不分。畢生恩愛,相敬如賓。生養興祚,昌榮家門。天地其佑,祖先其知,告於四方賓朋!”
壺中子很是得意,執委會把見證出生、婚姻、死亡的職責全交給了自然道,這下子他大發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之後,歡快的《花好月圓》樂曲響起,馬嘉義和韓雨墨在儐相的協助下,同牢合巹、解纓結發。
同牢合巹就是夫婦共食一牲之肉,共飲一杯之酒,以示平等、合體。
解纓結發不見於周禮,是漢代以後才出現的一種漢人獨有的婚禮儀式。新郎新娘將頭發的一縷束在一起,寓意夫婦同體,永結同心。
頌者齊聲歡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壺中子從儐相手中接過結婚證書,分別頒給新郎新娘,然後大聲宣告,“現在我以上天的名義,宣布馬嘉義、韓雨墨正式成為合法夫妻。大禮告成!”
全場掌聲雷動,一片歡唿。同時屋外也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儀禮結束之後,酒宴正式開始。
看著錢水廷帶著艾貝貝樂嗬嗬的過來敬酒,韓雨墨端著酒杯就要一飲而盡,馬嘉義趕緊捅了她一下,“首輔大人敬酒,我們夫婦自當從命。隻是我有個問題。”
按照團隊編撰的《儀禮》,婚禮屬於五禮中的嘉禮,馬嘉義、韓墨雨做了第一個試驗的小白鼠。
婚禮搞得如此排場,新娘韓雨墨自然很是歡喜,但新郎官馬嘉義就不太樂意。
聽說婚禮加宴會的費用全由自己負責,不喜歡繁瑣的馬嘉義找上了錢水廷,“把我當個小白鼠,這所有的費用就應該優惠減免。”
錢水廷哈哈一笑,“這沒問題,你把收到的紅包,全交給書叢就行了。”
“紅包~”
馬嘉義臉色有些發苦,他受到紅包遠遠超過婚禮需要的費用。
“新郎官啊,這時候怎麽能小氣。”錢水廷滿臉放亮,“錢就是個王八蛋,結婚的時候不花,你什麽時候花。”
收費的事情本就是錢水廷一力提出的,他自然不會鬆口。
穿越幹部的月收入一般都在一百大洋左右,土著官員工資大約是六十元,普通人員也在五元上下,穿越團隊十二月工資一項就發放了二十多萬。
錢水廷管理財務,不光考慮發錢,他更關心人們的消費。在他看來,文化產業也可以作為一大生財利器,進入到消費市場。
雲瀾與自己的父母親,繆步瀛一家坐在一張桌上,桃園知縣沈嶽遠遠的看著,心中很是不爽。
昨天沈嶽一到釣魚台,就去拜訪身為桃園縣委書記的雲瀾。隻是雲瀾手頭工作特多,說是有時間再找沈嶽聊天,一直到現在也沒見雲瀾過來找他。
看著雲瀾在酒桌上談笑很歡,沈嶽一想,算了,不管怎麽說這也是執委會委員,自己的頂頭上司,還是自己主動一點吧。
看著桃園知縣沈嶽端著杯子走來,雲瀾用力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忘事了!自己明天就要下到桃園縣工作,但他這段時間忙著安排婚禮,忙著安排會議,忙著朝廷政務,還忙著借酒澆愁,一直沒得空與沈嶽溝通交流。
他趕緊站了起來,向沈嶽連聲請罪,兩人閃到一旁交談起來。
繆步瀛扭頭看了沈嶽一眼,雲東明笑著解釋了一下。
“去桃園縣工作?!”繆步瀛有些狐疑,雲瀾難道被貶官了。
繆步瀛屬於被俘人員,雖說已經被安排到禮部文史館做參事,又在國子監充當老師,但政務上的消息很是閉塞,他也從不主動關心。
“小雲還年輕,需要磨練,百裏侯要能做好,對他今後的幫助小不了。”
桃園地區在清雍正年間,仍為原住民棲居聚集之所。1737年(乾隆二年),廣東移民薛啟隆率眾入墾桃園地區,拓墾範圍東自龜侖嶺(龜山),西達崁仔腳(內壢),北起南崁,南至霄裏一帶。後有移民於此遍植桃樹,桃花齊開時節,花海如雲,乃改稱“桃仔園”,此為桃園縣縣名之由來。又因桃園溪澗密布,漢人築堡防衛,因此又名“桃澗堡”。
在中國大陸移民開始大量移入後,閩籍人士多聚於今桃園市與附近之沿海地帶,而粵籍人士則聚於靠內陸的中壢、平鎮、楊梅、龍潭及沿海的觀音、新屋,這種依籍貫分居的現象壁壘分明。由於族係之繁複,以及清治前期將北台灣視為邊疆地帶而甚少管理,桃園地區的閩粵械鬥與漳泉械鬥非常頻繁,並有著非常複雜的合縱連橫關係。
明軍入駐北台灣之後,以桃澗堡為中心建立了桃園縣,設立桃園區、中壢區、大溪區,把桃園、大園、中壢、楊梅、大溪、三峽等周邊的村寨都囊括了進去,人口大約是五萬多。
沈嶽介紹說,工作組已經下到各個村寨進行廣泛宣傳教育,下一階段準備進行土地改革。
桃園地形分三個部分,一是靠海邊的平原地帶,沈嶽打算集中搞土地平整規劃,建設大農場。
一是中部的丘陵台地,沈嶽打算推廣種植茶葉、果樹,另外利用豐厚資源,發展磚瓦廠、水泥廠、石灰廠、木材加工廠等建材產業,為其他地區的基礎建設服務。
一是東部的高山地形,因為桃園人力資源比較緊張,根據工作組匯總統計,目前人口隻有五萬多。沈嶽計劃暫時把山區百姓遷移到平原丘陵地帶,集中力量先行發展平原地帶,山區的發展以後再做打算。
雲瀾早就聽說桃園開發相對比較晚,人口不是很多,卻沒想到隻有區區五萬,與後世兩百萬人口根本不能比。人少,黨建工作應該很好完成,但經濟發展就有些問題了。
迴到餐桌的位置上,雲瀾向父親諮詢意見,雲東明不假思索的說道,“應該把老百姓先組織起來!”
雲瀾想想也是,把老百姓組織起來了,土地收歸國有、成立農業公司等後續工作就更好開展了。
就在雲瀾等人商量如何在桃園開展工作,桃園小檜溪莊的閩粵兩地移民發生了一場嚴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