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02-7
招寶山、金雞山的大火整整持續了一天,到了深夜,從寧波城向東望去,還能到鎮海方向的夜空泛著紅暈。
半夜時分,譚克帶著一個火力組,在一個排戰士的保護下,借著昏暗的月色,悄悄的潛行到姚江北岸,江岸對麵就是寧波北城牆。
北城牆上燈火昏暗,不到一絲人影,隻聽見更夫的梆子一聲一聲悠揚的敲擊。
守城兵丁、民壯發了銀子之後,個個都精神起來了。他們興奮了半天,一直沒見到大明軍隊的影子,到了深夜就全都懈怠了下來。
姚江岸邊,譚克選定了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作為火力發射陣地,戰士們圍繞陣地散開警戒,火力組的兩個戰士抬著m220發射器,把它在陣地上安置停當。
m220式三腳架上安裝的是bgm-7陶氏導彈發射器。三個多月前,在美軍軍火庫,穿越團隊搞了20枚tom2a(bgm-7e),搞來之後一直沒有使用。
tom2a(bgm-7e)是美軍製式武器,譚克雖說是p野戰部隊出身,他也隻是在這次任務之前,才認真的研究了一下,並在靶場試射了一枚陶2a導彈。
譚克把一枚tom2a導彈安裝在發射筒內,通過前視紅外線夜視係統,瞄準了四百米外的城牆,輕輕按下按鈕。
陶2導彈一下子就飛了出去,在夜空中拖曳了一條長長的火焰,飛向城牆。
“轟”的一聲巨響,穿甲戰鬥部鑽進七米厚的寧波北城牆炸開了,城牆上出現了一個直徑足有三米的大洞。
這聲巨響,頓時驚醒了昏睡中的寧波城。
“敵襲!敵襲!”城上城下頓時亂成一團,導彈在城牆上爆炸的衝擊波把這一帶城牆上的守城兵丁全都嚇趴下了。
tnnd,城牆太厚了,還沒炸穿啊!
譚克心裏這麽想著,嘴裏不停頓,“快,再來一枚!”
這時有兵勇被軍官督促,催趕到城牆邊上,拿起火槍胡亂發射。
“打!”
負責警衛的戰士,在排長的指揮下,瞄準城牆上麵的槍火,來了幾下齊射。
“砰!砰!砰!砰!”
城牆上的清兵被打得鬼哭狼嚎,再也不敢靠近城牆邊上。
於是,譚克瞄準城牆上剛被炸開的大洞,又是“轟”、“轟”兩下。
三發陶2導彈連續攻擊,轟穿了七米厚的城牆,寧波北城牆露出了一個大大的口子。
“城破了!城破了!”
整個北城一下子騷動起來,兵丁們扔掉手中的兵器,掉頭就望城下跑,四處逃竄。城內人喊馬嘶,銅鑼拚命的敲擊,慌亂中幾處房子不慎著火,燒了起來,這一下就更亂了。
“不好了,明軍又用火攻了!”
“了不得了,明軍進城了!”
望京門位於寧波的西城,被認為是寧波城的正門,迎接欽差、進京趕考都走這裏。守衛望京門的兵丁到寧波北城槍炮齊鳴,城內幾處火起,頓時慌了神,到西門外沒有動靜,於是就有軍官帶頭,兵丁們開了城門就往上虞方向跑。
“段大人是清官,是好官,他剛剛給我們發了守城軍餉,你們這麽就逃了,對得起段大人嗎?”
“娘希匹,你自己想死,別攔著弟兄們!”
有人想攔,但人心渙散,攔也攔不住,很快東門一帶的兵勇全走東門往外逃,跟著不少百姓也跟著往城外逃難,大人喊,小孩哭,亂哄哄的。
著城內亂成一鍋粥的樣子,譚克得意的說,“走,咱們撤!”
寧波城內的騷動很快就波及到道台衙門,前院後院哭聲一片。
段光清和衣而睡,聽到槍炮聲,立即被驚醒,披衣走了出來,“哭什麽哭,老爺還在這裏!”
到段光清,大家的情緒頓時安定下來。
段光清帶著組織起來家丁和衙役一百多人,把道台衙門死死的守住。
城內的許多散兵遊勇、流氓無賴,到道台衙門防守森嚴,全都繞開了走,奔向道台衙門南麵的鈔關。
鈔關就浙海鈔關的關署,裏麵存放著大批的稅銀,這幫家夥想要乘火打劫。
寧波府張靜渠和李也亭帶著大隊鄉勇正好從這裏經過,當即予以痛擊。
月2日晚上,李芝英、李也亭一來到定海,就受到丁於菟等明朝禮部大員的招待,第二天白監國又親自接見他們。李也亭被充分洗腦之後,在三號下午迴到了寧波,李芝英則留在了定海。
寧波知府張靜渠組織鄉勇民壯守城,北號船幫家大業大,自然也是被征集的對象。因為李也亭比較積極,北票船號的差事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李也亭抽集兩百船工水手,由自己領隊,讓族侄李銘順負責指揮,協助守衛靈橋門的城守營,防守靈橋門周邊的城牆。
譚克炮擊城牆之後,城內一片恐慌,有人報告說,守衛靈橋門的城守營全跑了。
船工們頓時也慌了神,“咱們也跑吧!”
李也亭當即嗬斥,“跑!往哪兒跑?那些綠營兵丁不是寧波人,可以一走了之,但我們不行。這裏是我們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園,我們哪兒也不去!”
“李老爺,那咱們現在幹什麽?”
“到城內的動靜沒有,隻有亂兵,沒到一絲明軍的影子,現在最主要的是要摸清情況。”
他派了幾個機靈膽大的水手,走城牆上過去,先去偵察一下北門的情況。
站在城牆上,到城內好幾次起了火,到處亂哄哄的。有人心裏害怕,嘴裏嘟嘟囔囔,“明軍要打過來了!官兵也跑了,我們還在城牆上幹什麽?”
“怕什麽,大夥兒在海上誰沒見識過明軍?!他們也不是三頭六臂。”李也亭知道明軍隻是騷擾,不會進城,他幾句話就壓製住船工們的恐慌。
沒過多久,前去偵察的水手來報,說北門一帶的守城兵丁和鄉勇全跑光了,城牆上一個人影也沒有,攻城的明軍也沒見。
有水手提出迴船號,綠營兵丁跑光了,其他鄉勇跑了,就北票這兩百人,也沒法守城牆。
這時候,城內亂兵已起,燒殺搶掠,火光和哀號彌漫整個城池。
“到了嗎,城內沒有明軍,隻有亂兵。那些兵痞已經在燒殺擄掠。”李也亭手一揮,“走,咱們不能讓那些散兵遊勇毀了咱們寧波城!”
在李也亭的鼓動下,李銘順帶著兩百弟兄衝進了寧波城,一路彈壓搶~劫的亂兵,同時收編那些驚慌失措的鄉勇,在鄞縣縣衙附近,正好遇到寧波府張靜渠。
張靜渠以為城破了,帶著十多個家丁和衙役跑出府衙,遇到李也亭之後,並一同奔往道台衙門。
到達道台衙門的時候,李也亭的隊伍經過一路收編,人數已經達到上千。
聽到李也亭報告說,明匪可能隻是小股騷擾,發射了幾發炮彈,好像還沒有進城,炮彈爆炸引起了城內的兵勇炸營,脫城而逃!
段光清氣壞了,敢情昨晚的十萬兩銀子白扔了,“張其光呢?到張遊擊沒有?”
李也亭和張靜渠一齊搖頭,“沒到,可能也出城了。”
段光清得知李也亭現在收攏了一千多鄉勇,當即分派張靜渠和李也亭分別帶領鄉勇,去檢查四門,同時監視城外動靜;自己則親自帶著府內的一百多家丁衙役,彈壓城內的亂兵。
城內整整亂了一個夜晚,直到第二天早上,城外沒有一絲明軍的影子,段光清才把寧波城完全的安定下來。
月5日早上天剛剛大亮,滿眼血絲的段光清稍稍吃了點東西,就親自來到寧波北門查敵情。
到20尺厚的城牆上,被轟穿了一個直徑約莫7、尺的大洞,段道台菊花一緊,聲音也變得幹澀,“這就是賊人轟開的大洞?!”
“是的,昨夜就是三聲巨響,賊人轟開了城牆!”
大明有如此威力的大炮,這寧波城還能守得住嗎?!段道台有些絕望,又有些疑惑,“那賊人為何不趁機攻城?”
“屬下不知!”寧波府張靜渠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李也亭舉手作揖,“可能是上天有眼,皇恩浩蕩,賊人畏懼天威?!也是道台大人指揮若定,調度有方!”
段光清麵無表情,隻是久久的著這炸開的口子,這段時間的操勞讓他一下子老了許多,單薄的身軀更是顯得有些佝僂。
“唉!”他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走,去東渡門!”
東渡門正對著鎮海方向。著遠方的青煙,段道台有些悲哀,調動整個寧波的人力物力,趕工打造出來的兩座炮台,就這麽灰飛煙滅。
布興有真是一個混蛋!張其光也是混蛋!
想到這裏,段光清忍不住咳嗽兩聲,用手扶住雉垛,惡狠狠的往外吐了一口濃痰。
城下就是三江口,下麵原本川流不息的桃花渡變得十分的冷清,江麵上來來往往的商船沒了,城外的商船民船害怕惹上戰火,全都逃向了上遊的奉化、慈溪、餘姚等地。
段光清抬頭向江北岸去,那邊還有幾艘夷人商船。在這兵荒馬亂之際,也隻有夷人才不畏兵火。
咦,那是什麽船?船上穿官服的不是佛智嗎?
佛智在鎮海武廟內一直忐忑不安,以為明軍要拿他這個滿人開刀立威。座中眾人他的眼神也是充滿著同情和憐憫,不想明軍給了他兩本書,又把他原路送迴。
到了晚上,明軍又弄了一艘小船,把佛智一家直接就趕出了鎮海。兵荒馬亂的,小船晚上不敢開,直到天亮才來到寧波。
“你已經從賊了!”段光清到佛智短短的頭發披在腦袋後麵,語氣森嚴,“這次,想必是來勸老夫投降的?”
佛智嚇得雙膝跪地,“道台大人明鑒,我是滿人,從賊有什麽好處。”
他一五一十的把事情是經過說了一遍。
段光清聽出來了,原來明軍雖然擁有堅船利炮,卻是兵力不夠,他們采用穩紮穩打的戰術,不想過多的攻城擄地。
這明軍不會真有一個諸葛孔明,行事如此的謹慎!段光清搖搖頭,拿起佛智帶來的書《世界地理》和《鐵幕降臨》。
《鐵幕降臨》是禮部正在編寫的《儒學正源》的初本。其主要內容是講述炎黃的源頭,宣揚華夏文化的優異,以及滿清入關之後對華夏文明的摧殘;同時詳述英國工業革命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的進步,一家一戶自耕自作的小農經濟已經落後與整個時代;說明“無學不慧、無工不強、無糧不穩、無兵不安、無商不富”的道理;表明大明王朝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建設“小康”社會,對內為百姓服務,對外捍衛華夏尊嚴,實行農工商一齊發展,一個鋼鐵的工業化強國將在世界中心降臨。
《世界地理》,這書詳細介紹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段光清草草翻了一下,自覺耳目一新,心說這明遺在海外兩百年,倒也頗有一番見識。
他又拿起《鐵幕降臨》,稍稍翻了幾頁,往桌上一扔,“一派胡言,我大清已經落後與時代,他這個海外歸來的明遺代表華夏的未來,真是笑話。”
招寶山、金雞山的大火整整持續了一天,到了深夜,從寧波城向東望去,還能到鎮海方向的夜空泛著紅暈。
半夜時分,譚克帶著一個火力組,在一個排戰士的保護下,借著昏暗的月色,悄悄的潛行到姚江北岸,江岸對麵就是寧波北城牆。
北城牆上燈火昏暗,不到一絲人影,隻聽見更夫的梆子一聲一聲悠揚的敲擊。
守城兵丁、民壯發了銀子之後,個個都精神起來了。他們興奮了半天,一直沒見到大明軍隊的影子,到了深夜就全都懈怠了下來。
姚江岸邊,譚克選定了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作為火力發射陣地,戰士們圍繞陣地散開警戒,火力組的兩個戰士抬著m220發射器,把它在陣地上安置停當。
m220式三腳架上安裝的是bgm-7陶氏導彈發射器。三個多月前,在美軍軍火庫,穿越團隊搞了20枚tom2a(bgm-7e),搞來之後一直沒有使用。
tom2a(bgm-7e)是美軍製式武器,譚克雖說是p野戰部隊出身,他也隻是在這次任務之前,才認真的研究了一下,並在靶場試射了一枚陶2a導彈。
譚克把一枚tom2a導彈安裝在發射筒內,通過前視紅外線夜視係統,瞄準了四百米外的城牆,輕輕按下按鈕。
陶2導彈一下子就飛了出去,在夜空中拖曳了一條長長的火焰,飛向城牆。
“轟”的一聲巨響,穿甲戰鬥部鑽進七米厚的寧波北城牆炸開了,城牆上出現了一個直徑足有三米的大洞。
這聲巨響,頓時驚醒了昏睡中的寧波城。
“敵襲!敵襲!”城上城下頓時亂成一團,導彈在城牆上爆炸的衝擊波把這一帶城牆上的守城兵丁全都嚇趴下了。
tnnd,城牆太厚了,還沒炸穿啊!
譚克心裏這麽想著,嘴裏不停頓,“快,再來一枚!”
這時有兵勇被軍官督促,催趕到城牆邊上,拿起火槍胡亂發射。
“打!”
負責警衛的戰士,在排長的指揮下,瞄準城牆上麵的槍火,來了幾下齊射。
“砰!砰!砰!砰!”
城牆上的清兵被打得鬼哭狼嚎,再也不敢靠近城牆邊上。
於是,譚克瞄準城牆上剛被炸開的大洞,又是“轟”、“轟”兩下。
三發陶2導彈連續攻擊,轟穿了七米厚的城牆,寧波北城牆露出了一個大大的口子。
“城破了!城破了!”
整個北城一下子騷動起來,兵丁們扔掉手中的兵器,掉頭就望城下跑,四處逃竄。城內人喊馬嘶,銅鑼拚命的敲擊,慌亂中幾處房子不慎著火,燒了起來,這一下就更亂了。
“不好了,明軍又用火攻了!”
“了不得了,明軍進城了!”
望京門位於寧波的西城,被認為是寧波城的正門,迎接欽差、進京趕考都走這裏。守衛望京門的兵丁到寧波北城槍炮齊鳴,城內幾處火起,頓時慌了神,到西門外沒有動靜,於是就有軍官帶頭,兵丁們開了城門就往上虞方向跑。
“段大人是清官,是好官,他剛剛給我們發了守城軍餉,你們這麽就逃了,對得起段大人嗎?”
“娘希匹,你自己想死,別攔著弟兄們!”
有人想攔,但人心渙散,攔也攔不住,很快東門一帶的兵勇全走東門往外逃,跟著不少百姓也跟著往城外逃難,大人喊,小孩哭,亂哄哄的。
著城內亂成一鍋粥的樣子,譚克得意的說,“走,咱們撤!”
寧波城內的騷動很快就波及到道台衙門,前院後院哭聲一片。
段光清和衣而睡,聽到槍炮聲,立即被驚醒,披衣走了出來,“哭什麽哭,老爺還在這裏!”
到段光清,大家的情緒頓時安定下來。
段光清帶著組織起來家丁和衙役一百多人,把道台衙門死死的守住。
城內的許多散兵遊勇、流氓無賴,到道台衙門防守森嚴,全都繞開了走,奔向道台衙門南麵的鈔關。
鈔關就浙海鈔關的關署,裏麵存放著大批的稅銀,這幫家夥想要乘火打劫。
寧波府張靜渠和李也亭帶著大隊鄉勇正好從這裏經過,當即予以痛擊。
月2日晚上,李芝英、李也亭一來到定海,就受到丁於菟等明朝禮部大員的招待,第二天白監國又親自接見他們。李也亭被充分洗腦之後,在三號下午迴到了寧波,李芝英則留在了定海。
寧波知府張靜渠組織鄉勇民壯守城,北號船幫家大業大,自然也是被征集的對象。因為李也亭比較積極,北票船號的差事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李也亭抽集兩百船工水手,由自己領隊,讓族侄李銘順負責指揮,協助守衛靈橋門的城守營,防守靈橋門周邊的城牆。
譚克炮擊城牆之後,城內一片恐慌,有人報告說,守衛靈橋門的城守營全跑了。
船工們頓時也慌了神,“咱們也跑吧!”
李也亭當即嗬斥,“跑!往哪兒跑?那些綠營兵丁不是寧波人,可以一走了之,但我們不行。這裏是我們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園,我們哪兒也不去!”
“李老爺,那咱們現在幹什麽?”
“到城內的動靜沒有,隻有亂兵,沒到一絲明軍的影子,現在最主要的是要摸清情況。”
他派了幾個機靈膽大的水手,走城牆上過去,先去偵察一下北門的情況。
站在城牆上,到城內好幾次起了火,到處亂哄哄的。有人心裏害怕,嘴裏嘟嘟囔囔,“明軍要打過來了!官兵也跑了,我們還在城牆上幹什麽?”
“怕什麽,大夥兒在海上誰沒見識過明軍?!他們也不是三頭六臂。”李也亭知道明軍隻是騷擾,不會進城,他幾句話就壓製住船工們的恐慌。
沒過多久,前去偵察的水手來報,說北門一帶的守城兵丁和鄉勇全跑光了,城牆上一個人影也沒有,攻城的明軍也沒見。
有水手提出迴船號,綠營兵丁跑光了,其他鄉勇跑了,就北票這兩百人,也沒法守城牆。
這時候,城內亂兵已起,燒殺搶掠,火光和哀號彌漫整個城池。
“到了嗎,城內沒有明軍,隻有亂兵。那些兵痞已經在燒殺擄掠。”李也亭手一揮,“走,咱們不能讓那些散兵遊勇毀了咱們寧波城!”
在李也亭的鼓動下,李銘順帶著兩百弟兄衝進了寧波城,一路彈壓搶~劫的亂兵,同時收編那些驚慌失措的鄉勇,在鄞縣縣衙附近,正好遇到寧波府張靜渠。
張靜渠以為城破了,帶著十多個家丁和衙役跑出府衙,遇到李也亭之後,並一同奔往道台衙門。
到達道台衙門的時候,李也亭的隊伍經過一路收編,人數已經達到上千。
聽到李也亭報告說,明匪可能隻是小股騷擾,發射了幾發炮彈,好像還沒有進城,炮彈爆炸引起了城內的兵勇炸營,脫城而逃!
段光清氣壞了,敢情昨晚的十萬兩銀子白扔了,“張其光呢?到張遊擊沒有?”
李也亭和張靜渠一齊搖頭,“沒到,可能也出城了。”
段光清得知李也亭現在收攏了一千多鄉勇,當即分派張靜渠和李也亭分別帶領鄉勇,去檢查四門,同時監視城外動靜;自己則親自帶著府內的一百多家丁衙役,彈壓城內的亂兵。
城內整整亂了一個夜晚,直到第二天早上,城外沒有一絲明軍的影子,段光清才把寧波城完全的安定下來。
月5日早上天剛剛大亮,滿眼血絲的段光清稍稍吃了點東西,就親自來到寧波北門查敵情。
到20尺厚的城牆上,被轟穿了一個直徑約莫7、尺的大洞,段道台菊花一緊,聲音也變得幹澀,“這就是賊人轟開的大洞?!”
“是的,昨夜就是三聲巨響,賊人轟開了城牆!”
大明有如此威力的大炮,這寧波城還能守得住嗎?!段道台有些絕望,又有些疑惑,“那賊人為何不趁機攻城?”
“屬下不知!”寧波府張靜渠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李也亭舉手作揖,“可能是上天有眼,皇恩浩蕩,賊人畏懼天威?!也是道台大人指揮若定,調度有方!”
段光清麵無表情,隻是久久的著這炸開的口子,這段時間的操勞讓他一下子老了許多,單薄的身軀更是顯得有些佝僂。
“唉!”他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走,去東渡門!”
東渡門正對著鎮海方向。著遠方的青煙,段道台有些悲哀,調動整個寧波的人力物力,趕工打造出來的兩座炮台,就這麽灰飛煙滅。
布興有真是一個混蛋!張其光也是混蛋!
想到這裏,段光清忍不住咳嗽兩聲,用手扶住雉垛,惡狠狠的往外吐了一口濃痰。
城下就是三江口,下麵原本川流不息的桃花渡變得十分的冷清,江麵上來來往往的商船沒了,城外的商船民船害怕惹上戰火,全都逃向了上遊的奉化、慈溪、餘姚等地。
段光清抬頭向江北岸去,那邊還有幾艘夷人商船。在這兵荒馬亂之際,也隻有夷人才不畏兵火。
咦,那是什麽船?船上穿官服的不是佛智嗎?
佛智在鎮海武廟內一直忐忑不安,以為明軍要拿他這個滿人開刀立威。座中眾人他的眼神也是充滿著同情和憐憫,不想明軍給了他兩本書,又把他原路送迴。
到了晚上,明軍又弄了一艘小船,把佛智一家直接就趕出了鎮海。兵荒馬亂的,小船晚上不敢開,直到天亮才來到寧波。
“你已經從賊了!”段光清到佛智短短的頭發披在腦袋後麵,語氣森嚴,“這次,想必是來勸老夫投降的?”
佛智嚇得雙膝跪地,“道台大人明鑒,我是滿人,從賊有什麽好處。”
他一五一十的把事情是經過說了一遍。
段光清聽出來了,原來明軍雖然擁有堅船利炮,卻是兵力不夠,他們采用穩紮穩打的戰術,不想過多的攻城擄地。
這明軍不會真有一個諸葛孔明,行事如此的謹慎!段光清搖搖頭,拿起佛智帶來的書《世界地理》和《鐵幕降臨》。
《鐵幕降臨》是禮部正在編寫的《儒學正源》的初本。其主要內容是講述炎黃的源頭,宣揚華夏文化的優異,以及滿清入關之後對華夏文明的摧殘;同時詳述英國工業革命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的進步,一家一戶自耕自作的小農經濟已經落後與整個時代;說明“無學不慧、無工不強、無糧不穩、無兵不安、無商不富”的道理;表明大明王朝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建設“小康”社會,對內為百姓服務,對外捍衛華夏尊嚴,實行農工商一齊發展,一個鋼鐵的工業化強國將在世界中心降臨。
《世界地理》,這書詳細介紹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段光清草草翻了一下,自覺耳目一新,心說這明遺在海外兩百年,倒也頗有一番見識。
他又拿起《鐵幕降臨》,稍稍翻了幾頁,往桌上一扔,“一派胡言,我大清已經落後與時代,他這個海外歸來的明遺代表華夏的未來,真是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