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一片潮濕,深吸了口氣,鼻腔被濃濃的泥濘氣息侵襲。李維寅頭腦昏花,坐在地上,緩緩閉起眼睛,認真地迴溯著記憶。


    時間慢慢流逝。


    緊閉的鐵門再次打開,已是五個小時之後的事。


    他被鑰匙轉動聲驚醒。映入眼簾的,正是消失已久的王教官。他身後的牆上,昏黃的吊燈照出滿頭光亮的汗漬。


    “你可以走了。對了,今天的事,不要告訴任何人。”


    李維寅慢慢站起身來,從王教官身旁經過,又迴過頭。


    “景觀園,有問題嗎?”


    “是有問題。”王教官說這句話的時候如釋重負:


    “那個姓藍的……竟然在灌木叢裏藏了一把園丁鏟。我試著鏟了一下,那塊地皮鬆軟得很,竟然沒兩下就挖了個洞,輕輕鬆鬆就能從底下穿過牆去……不過我已經把這事兒匯報給山長了,過兩天就會有人去灌水泥,你想跑也跑不掉了。”


    危機得以解決,王教官的神情看起來很是輕鬆,擦了擦額頭,一手插著後腰,補上一句:


    “那什麽……對了。如果藍思琳真的有把其他的暗碼留給別人,我找到的時候再來找你破譯,好處少不了你的,你也別想著逃,明白嗎?”


    李維寅點了點頭,徑自離去。


    時近八點半,考德剛剛結束,錯過了晚飯的時間,李維寅麵無表情地繞過操場,迴到宿舍樓,抱起換洗衣物走到樓下的浴室,已經有不少人排上隊。


    洗完澡,迴到宿舍裏,幾名舍友還沒迴來,九點半到十點是自由活動時間。李維寅得以享受片刻的寧靜。


    他躺在床上,閉起眼睛,花了五分鍾確保記憶中的內容正確無誤,便又坐起身來,從抽屜裏抽出了一本普通的筆記,略作思索過後,在紙上寫下了一串新的暗碼。


    setyii-.-.%


    fity-feiv.-*


    thty-snv-…!!


    ……


    暗碼總共有五行。對應的是五個字。但《錫人》已經被王教官鎖進了山長室的箱子裏。


    李維寅先是在第一行暗碼的下方寫下了“找”字,隨後便閉起眼睛,眉頭緊蹙。


    半分鍾後,他睜眼,提筆,在第二行代碼處,寫下了“到”字。


    第三行暗碼,對應的是“背”。


    第四行:“叛”。


    第五行:“者”。


    寫下這五個字,李維寅便輕輕地舒了口氣,撕下那張紙,在月光下仔細觀摩,剛剛舒展開的眉毛又輕輕蹙起。


    “找到背叛者……”


    他輕輕地念著,心底頓時生出無限疑惑。


    毫無疑問,這五個字,才是留在《錫人》扉頁那串代碼的真正答案。


    所謂的“景觀園有問題”,不過是李維寅設下的幌子。


    他善於觀察,很早便在有意無意間留意到了亢龍書院存在的許多管理漏洞。他腦海中掌握著好幾種能夠安全脫離亢龍書院的方法,景觀園東南角土質疏鬆的漏洞隻不過是其中一個。


    他早早便趁著每周打理景觀園的機會,在那片灌木叢裏藏下了一把小小的園丁鏟,有備無患。


    但他一直沒有選擇離開。


    因為對於李維寅而言,他沒有離開的理由。


    一直對頭頂那片小小星空充滿希冀,奮力爬出井底的青蛙,驚恐地發現這口井的周圍是一片巨大的野味市場……李維寅不覺得這是一個浪漫的故事。


    總而言之,到頭來,他還是無法抑製自己地、如藍思琳所願地,破解了第一個謎題。


    他不得不承認,不管是不是有意而為之,藍思琳切實地抓住了他性格中最大的弱點。


    他是阿斯伯格症患者。阿斯伯格症與自閉症天差地別。患有這一類症狀的人往往能夠展現出比同齡人更強的思維能力,但由於思維方式的不同,這類人很難與正常人進行“正常的交流”。


    阿斯伯格症患者最大的特點就是行為模式刻板,興趣愛好局限而特殊,這類人群在對談時,往往會出現對某些冷僻的話題極感興趣,不斷侃侃而談,卻無法對普遍意義上的“寒暄”產生交互意識的情況。簡單地說,就是不會聊天。


    所以他刻意壓抑自己的個性,成為了別人口中的“啞巴”。


    但天性是無法被後天習慣完全壓抑的,有的時候,壓抑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出現副作用。


    對於李維寅而言,長時間保持沉默寡言的代價,就是他習慣性地耗費大量時間獨自思考——從而養成了遠超於普通人群的好奇心與探究欲。


    不管他願不願意承認,藍思琳給出的謎題,就是沙漠中的甘霖,是煙民口袋裏的最後一根香煙,是他無法靠理智抑製的惡魔的誘惑。


    盡管他已經在心中無數遍地提醒著自己,這封信的背後必然會是難以預料的圈套,但他還是深陷其中,不能自已,甚至在操場跑圈的過程中也不斷地思考著關於“東西在箱子裏”的答案。


    按照正常的思路,要順利地將《錫人》拿到手中,必然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1,知道“東西”是什麽。


    2,了解其存放的位置。


    3,找到物品的保管者。


    4,想辦法將其拿到手。


    這四個環節,層層遞進,缺一不可,且每行進一步,難度將呈幾何倍數提升。李維寅在心中推演了許多個策略方案,終究是陷進了死胡同。


    隨後,他試著將腦海中推演的一切全部推倒重來,從最初的地方開始思索,很快便想到了一個堪稱瘋狂的主意。


    將計就計。


    這條計策的靈感說來其實也是源自於藍思琳在信裏留下的那句提示:


    謎麵即是謎底。


    對於第一個謎題而言,謎麵毫無疑問就是“東西在箱子裏”。


    而當李維寅將“東西是什麽”,“箱子在哪裏”,“如何取出東西”等等一係列複雜的考量刪除之後,他的麵前宛如有道全新的大門轟然敞開。


    這個謎題給的線索太少。循序漸進的話,可以說是複雜到了極致。


    而當他逆向思考時,就會發現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


    藍思琳想要暗示的是,線索可以有很多,但隻有這一條就夠了。


    ——李維寅隻需要知道“東西在箱子裏”,就足夠了。


    因為藍思琳曾經取出過那本書,如果“東西”指的就是《錫人》,那就意味著,他將《錫人》放了迴去。


    如果這是既定的事實,那他就有很大的概率是通過欺騙的方式得到了那本書。因為以亢龍書院的安保嚴密程度而言,偷盜行為基本是不可行的。


    如果藍思琳使過詐,那就必然會有“受害者”。


    李維寅計劃的第一步,便是通過那句模棱兩可的“我知道錫人的事”,找到了受害者王教官。


    隨後,他要做的,便是將計就計。


    利用“受害者”對藍思琳的戒備心理,進一步散布恐慌,從而讓王教官相信暗碼確有其事,而他就可以順勢以解碼者的身份得到那本《錫人》。


    這整個計劃,完全隻需要利用“東西在箱子裏”這一條線索。隻要找到藍思琳騙過的人,就可以設計讓他帶著自己找到“箱子存放的位置”,甚至是“打開箱子”。


    就好比是一個機關複雜,充滿即死g的闖關遊戲,按照規則來,可能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李維寅的情況不盡相同。在他之前,已經有人通關了遊戲,他需要做的,就是利用那個解鎖了所有關卡的賬號,完成直接跳關的操作。


    但這個計劃同樣存在著弊端。他與《錫人》的接觸時間,隻有短短的20分鍾。


    20分鍾可以做什麽?可以看一集動畫片,喝一杯咖啡,做兩套眼保健操,抽四根煙,泡五碗麵。


    但讀書——對常人而言,二十分鍾,甚至不足以讀完一本書的三分之一。


    好在那本《錫人》是以圖畫為主的童話繪本。


    好在他是李維寅。


    要在手頭沒有那本書的情況下,將其用作解碼工具,就必須將其一字不差、完完整整地背下來。但李維寅麵對的情況更加嚴峻,因為藍思琳設下的暗碼是字符分割式密碼,整本書的排列布局都會影響著頁數。


    也就是說,李維寅不能單純地背下書中的文字,他必須依靠圖像記憶法,仔細地記住書中每一頁每一個段落每一個字所在的位置。


    這也就是為什麽,即便聰慧如他,也在離開山長室之後反複地迴溯了好幾遍記憶,確認沒有出現一絲紕漏。


    他做到了。他用近乎作弊、超乎想象的方式完美地破解了第一個謎題,得到了第二個謎題的線索。


    但這第二個線索,卻遠比他預計的更加離譜。


    背叛者,到底是指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詐欺獵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長L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長LD並收藏詐欺獵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