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兵臨城下


    既然確定了牛延福、朱順德是真心投靠,李承乾立即招來李世績、蘇定方、薛仁貴三人來商議具體過關的一些細節。


    三人來到李承乾車駕前騎在馬上給李承乾行禮,劉葵把牛延福的信遞給三人看。這三人都是兵法大家對於誘敵、詐降、兵變都是駕輕就熟的,看一眼就能看出個七七八八。


    三人看了薛仁貴最先開口道:“啟稟太子殿下,牛延福和朱順德的出身確如信中所言,當年他們二人都曾隨末將遠征燕然山,迴軍後留在靈州劉仁軌帳下聽命。”


    “薛將軍後來可曾與他們有書信往來?”蘇定方立即問道。


    薛仁貴搖搖頭道:“不曾,若非今日看到這封信,我已經想不起他們了。”


    旁邊的李世績聽了點點頭,對於薛仁貴的謹慎他是很讚賞的。


    李承乾對薛仁貴的話是相信的,薛仁貴是自己最鐵的心腹,他若是知道函穀關守將是他的舊日部將早就應該對自己說了。


    “英國公對此有何看法?”李承乾看著一直不說話的李世績問道。


    李世績心裏苦笑不已,明明李承乾心裏已經答案了,而且旁邊的薛仁貴跟這二人還認識李承乾卻非先問他。


    “迴太子殿下,臣以為牛朱二位應該真心歸順。”心裏怎麽想不說,表麵上李世績還是恭恭敬敬地迴答李承乾。


    李承乾見此接著問道:“英國公所言若是,那後續怎麽行軍英國公說說看。”


    李世績看看左右的蘇定方和薛仁貴,謙虛道:“事出突然,臣一時也難有萬全之策,不如先請蘇將軍和薛將軍說說。”


    李承乾聽了看一看李世績對薛仁貴道:“仁貴先說,然後請英國公和蘇將軍二位指點。”


    蘇定方忙謙虛道:“不敢。”


    薛仁貴也不多想,微向李承乾行一禮道:“太子殿下,末將以為咱們隻需要今日早些安營紮寨,明日一早在函穀關前擺開軍陣壓上去即可。”


    李承乾不由驚訝道:“這麽簡單?”


    李世績見了笑道:“太子殿下越是簡單仗越好打。”


    蘇定方見李承乾一時沒有解過來忙道:“太子殿下,按咱們原本行軍速度,到今天安營紮寨時剛好走到函穀關前。


    如今既然知道長孫衝來到函穀關內,為防他們夜裏偷襲所以需要提前安營紮寨做好布置。”


    李承乾聽了點點頭道:“那三位就去安排吧。”


    至於明天一早就排陣攻城,不用問,一來就是為了給函穀關內的將士以壓力,二則若是牛延福朱順德出了毛病也直接能硬攻。


    商議已定李世績三人各迴本陣,因為行軍方略變化不大,此事也不用再往傳達,直到大軍走到離函穀關五裏時李世績就下令大軍停下安營紮寨。


    因為函穀關就在五裏之外,很多將士對朝廷不準他們迴長安怨念更大,本來他們可以直接入關在關城內安營紮寨。現在倒兩山之間的大路上安營等於是蓋著星星喂蚊子,將士們的心情可想而知。


    ……


    因為明日可能要攻城,當晚李承乾頂滿一天星鬥帶著親衛親自去巡營,他要讓將士都看看他,讓將士們知道他們明天要為誰賣命。


    次日一早,天邊剛泛起魚肚白李承乾的大營便開始動起來了,數萬將士燒水做飯準備吃飽了去攻打函穀關。


    李承乾也早早地起來穿上他的金甲,命人把四望車的頂篷拆了,變成類似先秦戰車的樣式,這樣李承乾站在車上可以讓整個戰場都能看見他。


    “嗚嗚——”


    通紅的太陽剛從東北方升起,大地上還有蒙蒙白霧。


    在嗚嗚的號角聲中,數萬盔明甲亮大唐勇士緩緩起動,若一道巨浪滾滾向前。


    李承乾的車駕走在軍陣中間,前後左右五彩旗幟高高揚起,黃羅傘蓋錦繡輝煌,大唐皇太子威儀隆重讓人不敢直視。


    五裏路程十分好走,大軍轉瞬就來函穀關城下,一到函穀關城下李承乾立即下令擂鼓,準備攻城。


    咚—咚-咚……通-通-通……隆隆隆……


    十八麵巨大的戰鼓被赤著上身力士奮力擂起,聲音越來越響,豉點越來越密,最後直如悶雷一般隆隆不止。


    如此動靜立即驚動了函穀關裏長孫衝,他急忙帶著家將跑上城頭,隻見城下浩浩蕩蕩一眼看不到頭都是披甲執銳的大唐勇士,被隆隆鼓聲催著正如雪崩一般朝函穀關洶湧而來。


    一時間隻感覺地動山搖,城池震顫,他就像怒海驚濤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能被巨浪吞沒。麵對如此聲勢,長孫衝泛起陣陣無力感。


    “公子我們上當了。”站在長孫衝身後的家將,怒氣勃發地道。


    長孫衝被他一驚稍稍收斂心神也知道自己上當了。


    因為長安城狀況不斷,長孫衝帶著五百家將直到前天下午才到這裏,本來他一到這裏就應該全麵接手函穀關的防務。


    但是函穀關上下將士一心要歸順李承乾,對長孫衝一夥十分抵觸,當天夜裏就有千餘士卒嘩噪不休。長孫衝不得已多留牛延年和朱順德三日,在沒有完全控製函穀關守將時他也不敢派家將出關巡邏,一切消息皆來自牛延福和朱順德。


    牛延福告訴他李承乾還在洛陽沒有什麽動靜,他雖然不全信但是心裏還是暗暗鬆一口氣,不再急著控製函穀關守將了。


    萬萬沒有想到李承乾來的這麽快,還擺出這麽大陣勢要進攻天下有數雄關!


    長孫衝沉默了一下問道:“三叔現在我們怎麽辦?”


    長孫家出自北魏皇族世代都出武將,長孫無忌的叔叔長孫順德就是一名悍將,而且長孫無忌也曾多次隨李世民帶兵出征實是能文能武。


    隻是到了貞觀年間將星璀璨長孫無忌在武功上能力有限不能與同時代的大將相比,所以他就多以文臣的身份示人。


    其實長孫家的家將比一般武將還厲害,此次隨長孫衝一起來這個家將頭領叫長孫三和,數代都是長孫家的家奴早在他爺爺時就被賜姓長孫。長孫三和因為武力出眾更受長孫無忌看重,被提拔為長孫家的家將頭領並許諾:如果他能在戰場上立功就請陛下給他封爵。


    是以長孫三和對長孫家忠心耿耿,他早就覺察到長孫無忌有意謀朝篡位。


    “公子,若是函穀關內三千將士原意為我所用守住函穀關並不難。”長孫三和說了句廢話。


    長孫衝看著下麵進攻的軍陣皺著眉頭不說話,等著他的下文。


    長孫三和歎了口氣接道:“如今函穀關的將士心人人向太子殿下,隻靠我們五百家半是守不住的。”


    “那怎麽辦?”長孫衝忍不住質問道。


    長孫衝做為長孫無忌長子原來尚(娶)的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嫡長女,在李世民麵前比一般皇子還有麵子,就是以前的李承乾對他這個妹夫也十分看重。


    更是年紀輕輕就官至宗正寺少卿,以後承襲父親的爵位乃是順理成章的事。


    可是後來因長樂公主之死被李世民遷怒,數年間沒有提升的他的職位,諸兄弟在父親麵前已經隱隱有爭寵奪嫡之意,就算他不在乎這些,他也要替他兒子長孫延爭一爭。長孫延不但是嫡長孫還是長樂公主的血脈,若是沒有爵位承襲他怎麽對起已經死去的長樂公主?


    長孫無忌這一次派長孫衝來守函穀關也有讓他證明自己有做大哥的實力,免得日後長孫家也像李家似的兄弟相殘。


    深知長孫無忌心意並且十分需要一場大勝的長孫衝,雖然知道憑他眼下的實力守不住函穀關,卻仍然不願後退。


    長孫三和對長孫衝的處境比長孫衝還清楚,也理解長孫衝此時的心情,但還是勸道:“公子,對麵關外的人不是別人,是滅國歸來的皇太子,就是陛下在這裏沒有合適的理由也不能把他拒之關外。”


    “我有陛下的旨意。”長孫衝倔強道。


    長孫三和朝他們外圍的函穀關將士一指道:“這些將士都不會遵從陛下的這道旨意。”


    長孫衝看看那些函穀關將士眼神一暗,不過沉默了一下又滿懷希冀地道:“能不能先守三日,我立即派人去長安送信。”


    “嗯——”長孫三和沉吟著不敢開口。


    長孫衝徹底急了,大聲道:“我們守著百二雄關,難道連三日都守不住嗎?隻守三日,三日後不管戰局如何我都退軍。”


    長孫三和畢竟是家奴出身順從慣了,雖然心裏知道想守三日也難,最後還是點頭同意。


    長孫衝見長孫三和同意,忙朝他深深一躬道:“那一切就由三叔安排。”


    長孫三和見了頗為感動地朝長孫衝鄭重抱拳道:“請公子放心,屬下盡力就是。”


    長孫衝直起腰又道:“我也先試著拖延一二,那李承乾若是能不進攻或者是晚進攻也是好的。”


    “公子,還要敲打一下這些人,他們就是不出力守城也不能讓他們出手搗亂。”長孫三和又提醒長孫衝道。


    “嗯——”長孫衝聞言看向牛延福和朱順德隨即目光一冷道:“叫他們來見我。”


    一個家將聞令立即走出人群去叫牛延福和朱順德,不一時那個家將就一個人迴來了。


    “稟公子,他們說要部署將士們守城不肯過來。”家將十分氣憤地道。


    “守城!”


    長孫衝聞言氣的兩眼圓睜,看著站在不遠處牛延福和朱順德從牙縫裏擠出兩個字,然後大踏步朝牛延福走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如意.C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如意.CS並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