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的君臣相鬥,沒有因為李世民的離開而停止,反而更加激烈。
侍衛們要執行李世民的旨意,把辱罵皇帝的李安仁拉出砍了。
百官因為李世民可能被妖道控製群情激憤,不但不準帶走李安仁,還要闖宮強諫,要求李世民交出三個妖道。
百官擺出拚命的態度,侍衛根本爭鋒。
明朝的書呆子發起狠來都能在朝堂上把錦衣衛活活打死,何況是貞觀年間這群每天都騎著馬上下班的大臣?
打死幾個侍衛普通侍孫玉君還不是跟玩兒似的。
但是侍衛們也不敢輕易讓開道路,那樣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失職,隻能忍氣吞聲地僵持著。
“混帳東西,也敢攔著本官的去路?”
張成行氣的臉色通紅,須發皆張,兩手緊握著拳頭,卻不住地顫抖。
“此事幹係重大,非是爾可以涉足的,速速退下,勿阻要我和張相去見陛下。”馬周病情沉重,自知命久矣,但涉及大唐安危的大事,他也絕不退縮。
麵對這兩宰相級的大臣,幾個侍衛雖然出身不俗,但連頭不敢抬一下,隻敢低著頭不出聲。
“你給我閃開吧!”程名振是唐朝的名將,行事風格向來簡單直接,看抬手一推拉就把兩人推開了。
禇遂良和蘇勖見了忙把被他們押著的李安仁。
“安仁賢弟,你說的都是真的,太子殿下為何不早說?”蘇勖十分著急,因為他剛才配合李世民治李象的罪。
若是李厥真是因為吸“仙藥”而死,李象又被李世民殺了,麵對失去兩個兒子的李承乾那他隻有死路一條。
李安仁看著他冷笑一聲道:“現在我說出來了,眼看天下就要大亂,太子殿下卻不在長安城。”
“啊!”
張成行聽了幾乎當場暈倒,還是被柳奭扶住才站穩。
“不陛下,陛下還沒有糊塗到底,我們現在要去見陛下,先把那三個妖道抓起來。”
還是馬周有急智,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三個妖道。
可是他卻忘了,李世民既然知道自己離不開毒又怎麽會允許他們這些大臣控製道頤等人?
那不是等於控製了他的命了嗎?
張成行有了主意也不顧什麽風度體統,直接迎著侍衛就闖了過去了。
馬周和百官都跟在他後頭浩浩蕩蕩地往內宮闖去。
離開太極殿的李世民沒有迴他近年常住的鹹池殿,而去了甘露殿。
長孫無忌臉色陰沉地跟在李世民身後,心裏想著應對之法。
長孫無忌心裏明白,李安仁當眾揭出道騫、道頤、道過三個道師給李世民的“仙藥”是毒藥,不但控製住了李世民,還毒死了皇太孫。
無論李世民在暴怒之下怎麽處理李安仁,他都不會放過三道,還有舉薦三道的長孫無忌自己。
“哼,這個逆子真是蛇蠍心腸,為了阻止朕長生不老,竟然他自己的兒子都……”
“砰!鐺…鐺……”
一個金鑲玉的茶杯被李世民砸在地上,茶水濺了一地,茶杯嚴重變形,還在地上彈跳幾下,發出鐺鐺的聲音。
長孫無忌抬頭看著已經坐寶座上的李世民,一下子愣在當場。
目瞪口呆了半晌隻想出一句話:這不是他認識的李世民了。
以李世民的智慧該明白一些了,此時不是應該怒罵自己,惑者下令嚴審三道嗎?
怎麽到了現在李世民還相信長生?
接著長孫無忌就是狂喜,這個時候李世民越糊塗對他越有利,最好是糊塗到視李承乾為仇敵。
-----------------------
平康坊,羅蘭苑。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餘上苑風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一衿香。
……”
淒婉的歌聲若一縷輕虹蕩漾在這座花樹繁盛、曲廊環繞的古樸院落裏。
院子裏花樹之間,幽蘭之旁,山石之下,飛泉左右放著一張張紅漆小幾,小幾後麵都坐著一個或幾個衣著風雅的客人。
這些人不是長安城裏的達官貴人,就是各處書院的士子。
此時,聽著李承乾抄的李後主這首憂思綿長,惆悵無奈的悼亡詞,不自覺就流下了眼淚……
“太子殿下,為了滅高句麗,坐守幽燕苦寒之地五年,這次更是親自率大軍出關驅虎吞狼,揚我大唐國威,沒想到……卻卻……”
一個飽含感情地聲音感歎道。
引起周圍的人紛紛點點頭歎息,悄悄抹去眼淚。
……
……
同一時間,在長安城的其他地方也都在傳唱李承乾抄的悼亡詞,但凡聽了這些詞的人無不被感動的落淚。
一時間長安城無論是士族貴戚還是普通百姓都在議論李承乾的不幸,為李承乾感到傷悲。
中國人在唐朝的時候大部分都還有一分人心的,李承乾以皇太子之尊,托家帶口去當時人們認為的苦寒之地駐守數年,這樣的功勞即便是被李承乾針對的過的士族官員也是承認的。
感性且豪爽的大唐人在了解了李承乾先後喪子喪妻的不幸,聽著這麽淒切哀婉的詞曲,一個個恨不能立刻見到李承乾替分擔。
有的客人聽完曲子,就迴去發賣家當準備自購鞍馬兵器直赴遼東,也為朝廷滅高句麗出下份力。
……
就在長安城裏一片聲的為李承乾悲感哀歎之時,太極宮裏的消息傳出來了。
官員士子對於李世民崇道修仙早有不滿,李安仁在太極殿上的話一傳出來,全長安城的人都相信了。
無論官員士子還是軍卒百姓心裏都是既悲且憤,一些性子烈的在大街上就口吐芬芳,把李世民這些年幹事情全部噴了一遍。
還有一些官員士子整理衣冠,報著必死之心前去太極宮,勸諫李世民洗心革麵重新做人。
就在長安城群情激憤之時,又從太極宮傳出來一些消息,一下子讓全長安的臣民百姓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李世民下旨罷去張成行、馬周、程銘振、薛大鼎、杜正倫、劉祥道、蘇勖、顏師古、柳奭、杜荷、趙節……等等一切在長安的太黨的官職,三族永流海外。
李安仁被叛斬刑,李安仁不肯受辱,當場撞死在甘露門外。
……
……
後頭還有一條條對新任官員的安排。
而最讓人們震驚的是,李世民明發詔旨:晉王李治侍親謹孝,仁厚待民,著晉王一家搬入太極宮武德殿居住,以便就近事親。
在李承乾遠征遼東毫無過錯的情況下,突然罷去一大批太子黨,命晉王入住武德殿。
李世民廢太子的心思已是昭然若揭。
這樣的消息傳出,滿長安城的人都認為李世民確實是被妖道控製住了,哪怕是李承乾的政敵,新被任命的吏部書高履行都感到深深的恐懼。
一個非常強勢且不正常的皇帝,究竟會給這個天下帶什麽?
長安的臣民沒有人想償試。
侍衛們要執行李世民的旨意,把辱罵皇帝的李安仁拉出砍了。
百官因為李世民可能被妖道控製群情激憤,不但不準帶走李安仁,還要闖宮強諫,要求李世民交出三個妖道。
百官擺出拚命的態度,侍衛根本爭鋒。
明朝的書呆子發起狠來都能在朝堂上把錦衣衛活活打死,何況是貞觀年間這群每天都騎著馬上下班的大臣?
打死幾個侍衛普通侍孫玉君還不是跟玩兒似的。
但是侍衛們也不敢輕易讓開道路,那樣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失職,隻能忍氣吞聲地僵持著。
“混帳東西,也敢攔著本官的去路?”
張成行氣的臉色通紅,須發皆張,兩手緊握著拳頭,卻不住地顫抖。
“此事幹係重大,非是爾可以涉足的,速速退下,勿阻要我和張相去見陛下。”馬周病情沉重,自知命久矣,但涉及大唐安危的大事,他也絕不退縮。
麵對這兩宰相級的大臣,幾個侍衛雖然出身不俗,但連頭不敢抬一下,隻敢低著頭不出聲。
“你給我閃開吧!”程名振是唐朝的名將,行事風格向來簡單直接,看抬手一推拉就把兩人推開了。
禇遂良和蘇勖見了忙把被他們押著的李安仁。
“安仁賢弟,你說的都是真的,太子殿下為何不早說?”蘇勖十分著急,因為他剛才配合李世民治李象的罪。
若是李厥真是因為吸“仙藥”而死,李象又被李世民殺了,麵對失去兩個兒子的李承乾那他隻有死路一條。
李安仁看著他冷笑一聲道:“現在我說出來了,眼看天下就要大亂,太子殿下卻不在長安城。”
“啊!”
張成行聽了幾乎當場暈倒,還是被柳奭扶住才站穩。
“不陛下,陛下還沒有糊塗到底,我們現在要去見陛下,先把那三個妖道抓起來。”
還是馬周有急智,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三個妖道。
可是他卻忘了,李世民既然知道自己離不開毒又怎麽會允許他們這些大臣控製道頤等人?
那不是等於控製了他的命了嗎?
張成行有了主意也不顧什麽風度體統,直接迎著侍衛就闖了過去了。
馬周和百官都跟在他後頭浩浩蕩蕩地往內宮闖去。
離開太極殿的李世民沒有迴他近年常住的鹹池殿,而去了甘露殿。
長孫無忌臉色陰沉地跟在李世民身後,心裏想著應對之法。
長孫無忌心裏明白,李安仁當眾揭出道騫、道頤、道過三個道師給李世民的“仙藥”是毒藥,不但控製住了李世民,還毒死了皇太孫。
無論李世民在暴怒之下怎麽處理李安仁,他都不會放過三道,還有舉薦三道的長孫無忌自己。
“哼,這個逆子真是蛇蠍心腸,為了阻止朕長生不老,竟然他自己的兒子都……”
“砰!鐺…鐺……”
一個金鑲玉的茶杯被李世民砸在地上,茶水濺了一地,茶杯嚴重變形,還在地上彈跳幾下,發出鐺鐺的聲音。
長孫無忌抬頭看著已經坐寶座上的李世民,一下子愣在當場。
目瞪口呆了半晌隻想出一句話:這不是他認識的李世民了。
以李世民的智慧該明白一些了,此時不是應該怒罵自己,惑者下令嚴審三道嗎?
怎麽到了現在李世民還相信長生?
接著長孫無忌就是狂喜,這個時候李世民越糊塗對他越有利,最好是糊塗到視李承乾為仇敵。
-----------------------
平康坊,羅蘭苑。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餘上苑風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一衿香。
……”
淒婉的歌聲若一縷輕虹蕩漾在這座花樹繁盛、曲廊環繞的古樸院落裏。
院子裏花樹之間,幽蘭之旁,山石之下,飛泉左右放著一張張紅漆小幾,小幾後麵都坐著一個或幾個衣著風雅的客人。
這些人不是長安城裏的達官貴人,就是各處書院的士子。
此時,聽著李承乾抄的李後主這首憂思綿長,惆悵無奈的悼亡詞,不自覺就流下了眼淚……
“太子殿下,為了滅高句麗,坐守幽燕苦寒之地五年,這次更是親自率大軍出關驅虎吞狼,揚我大唐國威,沒想到……卻卻……”
一個飽含感情地聲音感歎道。
引起周圍的人紛紛點點頭歎息,悄悄抹去眼淚。
……
……
同一時間,在長安城的其他地方也都在傳唱李承乾抄的悼亡詞,但凡聽了這些詞的人無不被感動的落淚。
一時間長安城無論是士族貴戚還是普通百姓都在議論李承乾的不幸,為李承乾感到傷悲。
中國人在唐朝的時候大部分都還有一分人心的,李承乾以皇太子之尊,托家帶口去當時人們認為的苦寒之地駐守數年,這樣的功勞即便是被李承乾針對的過的士族官員也是承認的。
感性且豪爽的大唐人在了解了李承乾先後喪子喪妻的不幸,聽著這麽淒切哀婉的詞曲,一個個恨不能立刻見到李承乾替分擔。
有的客人聽完曲子,就迴去發賣家當準備自購鞍馬兵器直赴遼東,也為朝廷滅高句麗出下份力。
……
就在長安城裏一片聲的為李承乾悲感哀歎之時,太極宮裏的消息傳出來了。
官員士子對於李世民崇道修仙早有不滿,李安仁在太極殿上的話一傳出來,全長安城的人都相信了。
無論官員士子還是軍卒百姓心裏都是既悲且憤,一些性子烈的在大街上就口吐芬芳,把李世民這些年幹事情全部噴了一遍。
還有一些官員士子整理衣冠,報著必死之心前去太極宮,勸諫李世民洗心革麵重新做人。
就在長安城群情激憤之時,又從太極宮傳出來一些消息,一下子讓全長安的臣民百姓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李世民下旨罷去張成行、馬周、程銘振、薛大鼎、杜正倫、劉祥道、蘇勖、顏師古、柳奭、杜荷、趙節……等等一切在長安的太黨的官職,三族永流海外。
李安仁被叛斬刑,李安仁不肯受辱,當場撞死在甘露門外。
……
……
後頭還有一條條對新任官員的安排。
而最讓人們震驚的是,李世民明發詔旨:晉王李治侍親謹孝,仁厚待民,著晉王一家搬入太極宮武德殿居住,以便就近事親。
在李承乾遠征遼東毫無過錯的情況下,突然罷去一大批太子黨,命晉王入住武德殿。
李世民廢太子的心思已是昭然若揭。
這樣的消息傳出,滿長安城的人都認為李世民確實是被妖道控製住了,哪怕是李承乾的政敵,新被任命的吏部書高履行都感到深深的恐懼。
一個非常強勢且不正常的皇帝,究竟會給這個天下帶什麽?
長安的臣民沒有人想償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