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和太子妃兩人穿著整潔樸素的衣袍,臉上帶著和煦的微笑,緩緩朝百姓走來。
在他們身後跟著華麗已極的儀仗和一眾威嚴肅穆文的武官員。
跪在地上的百姓看見李承乾離他們越來越近,都不知道自己的身體該放在哪裏了。
幾個堡塢主剛才還被嚇的站站兢兢,以為李承乾處理了陳大通就該處理他們了,此時看著李承乾和煦的笑容,直以為自己的眼瞎了。
“草民拜見太子殿下!”
“草民拜見太子殿下!”
“草民罪該萬死!”
這一次不用劉葵提醒,幾個堡塢主看見李承乾走近就慌忙趴在地上,不住地磕頭。
當他們來到這裏的時候就知道,讓他挖運河的人不過是是把他們當成送死的卒子,試探皇太子而已,看見李承乾的精兵強將,別說殺他們就是把他們整個堡塢滅了,也是輕而易舉。
見李承乾一下船就重處陳大通就嚇得肝膽俱裂了,如何敢不低頭?
見此情形,劉昊也驚呆了。
原來劉昊以為李承乾罷免了陳大通,會向他下旨組織修複運河。現在看來李承乾可能直接找這些堡塢商量,不用想隻要李承乾說話,這些堡塢主必然立即帶人迴去修複運河。
難道,他費心安排的局,就被李承乾這麽輕易的破解了?
劉昊心有不甘,可是他能怎麽辦?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
李承乾走到陳天奎麵前五步外,見這些人發瘋一般不住地向自己磕頭請罪,便含笑道:“不要再磕頭了,不要再磕頭了。”
這些人此時心情十分緊張,沒有一個聽清李承乾說的是什麽。
李承乾隻得迴頭命劉葵傳旨。
劉葵臉上掛笑,扯著喉嚨道:“太子殿下有旨,貝州的父老免禮,太子殿下有話跟你們說。”
“太子殿下有旨,貝州……”
……
……
劉葵一連喊了三遍,又有小內侍上前扶著幾個堡塢主,低聲對他們講明,眾人才停止磕頭,小心翼翼地看著李承乾。
李承乾見眾人終於不再磕頭了,便扶著太子妃笑吟吟地要坐下。
劉葵見了嚇得扯著哭腔道:“太子殿下使不得!”說著就脫下自己的衣服,要給李承乾鋪在地上。
李承乾笑著擺手道:“不礙的,這地上就是有些土,是幹淨的。”
說著就直接坐在地上,太子妃扶著李承乾坐好,自己也坐在旁邊。
陳天奎等人看見李承乾坐在地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們都是哪個縣的百姓?”
“草民是武城縣的。”
“草民是經城縣的。”
“草民是臨清縣的。”
……
……
李承乾點點頭,笑著問道:“就是你們挖了運河?”
陳天奎臉色一滯,不知該怎麽迴答?
“你們挖了運河灌溉了什麽?”李承乾繼續問道。
李承乾沿運河一路走來,南方還沒有開始耕種,可是北方卻先動手挖運河灌溉,這是李承乾想不到的。
陳天奎看李承乾沒有要責怪的意思,便小心道:“草民等人灌溉的是桑田。”
桑田?
李承乾立即想到他之前看戶部的文件,現在河北道很多地方都向朝廷進貢絲織品,貝州算是比較靠北的地方,因此隻向朝廷進貢絹和氈。
陳天奎見李承乾不懂便慢慢對他解釋道:“隋煬帝修運河時,沿岸栽的都是楊柳樹。但從武德年間我貝州就開始少雨幹旱,桑田發芽越來越晚,所產桑葉也越來越少。
貝州的百姓就把運河沿岸的柳樹拔去,改栽桑樁,每年在桑樁上嫁接桑芽。借著運河的水氣,我們才能收獲桑葉養蠶繅絲,織出細絹進貢朝廷。”
說到這,陳天奎眼含淚花道:“可是自去年冬天,貝州還有北方的幽州都沒有下一場透雨,運河沿岸的桑田至今還沒有發芽的跡象。
草民等萬般無奈之下,才冒死挖開運河。太子殿下要治罪,就把草民等都殺了,都是草民等的罪過。”
陳天奎說著又伏在地上,大哭起來,陳天奎一哭其他幾個堡塢主也跟著大哭起來。這些人一半是演戲,還有一半則是自傷被人當作棄卒使用。
李承乾心裏明鏡似的,陳天奎說的雖然是事實,但如果沒有人在背後指使他們,給他們吃熊心豹子膽,他們也不敢帶領族人挖開運河。
李承乾看著他們笑吟吟地道:“運河連著黃河,河北道幹旱自當從運河引水灌溉……”
陳天奎和其他堡塢主雖然在哭,但是一直都在關注著李承乾的言行。一聞此言,不由停下哭泣,抬頭吃驚地看著李承乾。
李承乾看著真他們誠地道:“你們也許都知道孤王去幽州有大事要辦,可是在孤王眼裏,什麽事情也沒有旱災重要。河北道數百萬人口的生計比什麽都重要,所以你們不必擔心孤王會治你們的罪。
你們都是孤王的臣民,孤王還要幫助你們救災。”
“太子殿下您英明啊!”陳天奎這一次是發自心底的感動。
自漢末以來,天下紛爭不斷。北朝各政權多是胡人以武力立國,除了橫征暴斂根本不會關注底層民生。隋朝的煬帝更是以暴虐亡國,肴山以東處處戰火,天下十室九空,“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就是當時關東農村的寫照。
唐朝以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為基礎立國,根基在關中,麵向西北征戰不斷,對於地方上雖然沒有橫征暴斂,但全力救災的事還沒有發生過。
眼下兵部尚書李世績正在東征,所需的糧草全從洛陽運送,若是運河因為救災而斷流,後果不堪設想。
可是李承乾卻對此毫不意在,隻關心旱災,隻關心百姓。
李承乾說罷又朝遠處一個黑瘦的青年招手,那青年看見李承乾召他,嚇目瞪口呆不敢動彈。
劉葵忙走過去低聲道:“太子殿下喚你過去。”
那青年聽了還是不敢動,劉葵無法隻得讓兩個內侍把他扶到李承乾麵前。黑瘦青年一到李承乾麵前,看見李承乾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就感到十分親切,慌忙趴在地上給李承乾磕頭。
李承乾看他一連磕了八九個頭,還不停下,便笑道:“快停下,孤王有話問你。”
扶黑瘦青年過來的內侍忙趴下扶住他,低聲道:“太子殿下要問你話。”
“哎哎!”
黑瘦青年看著李承乾臉上溫和的笑容,已經不害怕了,但還是不知怎麽說話,隻是激動看著李承乾等他說話。
李承乾看著溫聲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他叫陳瓦兒,遠近有名的孝子。”陳天奎見陳瓦兒不會說話,忙替他答話。
李承乾不以為意繼續問道:“你今年多大了?”
陳瓦兒一家早從陳家堡搬出去了,如果不是陳瓦兒孝順母親,陳天奎都不會知道陳瓦兒叫什麽,乍一問年紀陳天奎也不知道。
“太子殿下問你多大了,你快迴話!”陳天奎見陳瓦兒半天說不出來,忍不住催促道。
李承乾笑吟吟地看著陳瓦兒等著他說話,劉葵則有無意地盯一眼陳天奎,陳天奎察覺到,嚇的脖子一縮,忙往後退幾步。
“過了年二十一了。”陳瓦兒囁嚅半天,才紅著臉道。
“二十一,那你娶媳婦沒有呀?”李承乾繼續問道。
陳瓦兒聞言似是提到了傷心事,也顧不上怕李承乾了,紅著臉低下了頭。
李承乾看出有異,正想怎麽說時,卻聽見一直安靜坐在他旁邊的太子妃蘇氏,溫聲道:“陳瓦兒,你有什麽難處隻管對太子殿下和本宮說,我們幫你解決。”
陳瓦兒抬頭看看美麗端莊的太子妃正關切地看著他,眼圈立即就紅了。
過了一會兒,才低聲道:“俺家住在堡塢外頭,娶不起媳婦。”
太子妃看著始終低著頭的陳瓦兒問道:“你們這裏娶個媳婦得花多少錢啊?”
“俺們家住在堡塢外頭,想娶媳婦至少得十吊錢。”
“這麽多!長安城外娶個媳婦也花不了這麽多錢啊?”太子妃聞言大驚道。
中國在不計劃生育的情況下,女孩子會比男孩子多一些。加上這些年唐朝一直征戰四方,男丁就算不戰死從事勞役什麽的,總會比女子少一些,所以一般人家都能娶上媳婦。
道理也很簡單,你覺得人家窮,稍好一些的人家還嫌你沒有嫁妝呢?
一般門當戶對的人家,窮人找個窮人家嫁了也就算了,姑娘不能下地幹活,多養一天娘家並沒有便宜占。
“那住在堡塢裏的男丁娶個媳婦得花多少錢?”李承乾在後世學過階級鬥爭,一聽就抓住陳瓦兒說的重點所在。
“若是住在保塢裏隻花二吊錢就能娶著媳婦了。”陳瓦兒如實道。
李承乾心道:這倒跟後世一樣,誰家在城裏有大房子,就好找媳婦。
“今天來的這些人,都是住在堡塢外頭的嗎?”李承乾繼續問道。
陳瓦兒連忙點頭。
李承乾朝太子妃點頭,太子妃蘇氏忙迴頭看一眼跟她的內侍道:“把我準備的東西拿來。”
不一時,一個內侍拿來兩匹絹和十吊錢,遞給陳瓦兒道:“這是太子妃賞你娶媳婦的。”
陳瓦兒接過東西,又不知所措起來。
李承乾迴頭看一眼陳天奎道:“你迴去幫著陳瓦兒娶一房媳婦。”
陳天奎忙朝李承乾磕個頭道:“草民代陳瓦兒謝太子殿下、太子妃恩典。”
“嗯”
“謝太子殿下,太子妃恩典。”陳瓦兒也忙著磕頭。
接下來李承乾又跟召幾個人問了話,這些都是離得最近的陳家堡的族人,情況也都和陳瓦兒差不多。
李承乾每召見一個,太子妃都賞出去一份彩禮錢。
一時間,得了賞賜的人對著李承乾和太子妃千恩萬謝,沒有得到賞賜人則眼巴巴地看著李承乾。
李承乾站起來,朝眾人微笑道:“你們的困難,孤王都記在心裏了,兩年內孤王一定讓你們都能娶到媳婦。”
李承乾這些話經過劉葵等人幾次傳聲,終於讓這些人都明白了。他們雖然對此半信半疑,但是到底有了一點希望。
接著李承乾又當著眾人對身邊官員吩咐道:“河北道的旱災不容等閑視之,傳孤王旨意各地都可以引運河的水灌溉桑田。
另外河北道春旱已成,一些人家的田地確實無處引水灌溉,田地無法耕種的就來幽州,孤王給他們一口飯吃。”
李承乾下了兩道旨意便轉身迴去了,而剛才受過太子妃賞賜的人,都在人群裏自動做起了傳聲筒替李承乾宣傳這些話。
……
……
“太子殿下,抗旱救災固然重要,但運河被挖了恐怕麻煩更大。”一迴到運河岸邊郝處俊看沒有外人,連忙向李承乾進諫。
“是啊,太子殿下此事不可等閑視之。”高季輔道。
“此事,你們不用擔心,孤王自有處斷。”
“太子殿下,就算是您要用災民修建燕都,但是也要用運河把糧草物料運到幽州才行。”王方翼道。
“糧食的事你們不用擔心,現在你們全力把更多的百姓引去幽州,這是我們後頭在燕都站穩腳跟的根本。”李承乾聲音堅定地道。
眾人雖然心裏還有疑問,但看李承乾主意已定也就不再多說什麽。
“臣等遵旨。”
在他們身後跟著華麗已極的儀仗和一眾威嚴肅穆文的武官員。
跪在地上的百姓看見李承乾離他們越來越近,都不知道自己的身體該放在哪裏了。
幾個堡塢主剛才還被嚇的站站兢兢,以為李承乾處理了陳大通就該處理他們了,此時看著李承乾和煦的笑容,直以為自己的眼瞎了。
“草民拜見太子殿下!”
“草民拜見太子殿下!”
“草民罪該萬死!”
這一次不用劉葵提醒,幾個堡塢主看見李承乾走近就慌忙趴在地上,不住地磕頭。
當他們來到這裏的時候就知道,讓他挖運河的人不過是是把他們當成送死的卒子,試探皇太子而已,看見李承乾的精兵強將,別說殺他們就是把他們整個堡塢滅了,也是輕而易舉。
見李承乾一下船就重處陳大通就嚇得肝膽俱裂了,如何敢不低頭?
見此情形,劉昊也驚呆了。
原來劉昊以為李承乾罷免了陳大通,會向他下旨組織修複運河。現在看來李承乾可能直接找這些堡塢商量,不用想隻要李承乾說話,這些堡塢主必然立即帶人迴去修複運河。
難道,他費心安排的局,就被李承乾這麽輕易的破解了?
劉昊心有不甘,可是他能怎麽辦?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
李承乾走到陳天奎麵前五步外,見這些人發瘋一般不住地向自己磕頭請罪,便含笑道:“不要再磕頭了,不要再磕頭了。”
這些人此時心情十分緊張,沒有一個聽清李承乾說的是什麽。
李承乾隻得迴頭命劉葵傳旨。
劉葵臉上掛笑,扯著喉嚨道:“太子殿下有旨,貝州的父老免禮,太子殿下有話跟你們說。”
“太子殿下有旨,貝州……”
……
……
劉葵一連喊了三遍,又有小內侍上前扶著幾個堡塢主,低聲對他們講明,眾人才停止磕頭,小心翼翼地看著李承乾。
李承乾見眾人終於不再磕頭了,便扶著太子妃笑吟吟地要坐下。
劉葵見了嚇得扯著哭腔道:“太子殿下使不得!”說著就脫下自己的衣服,要給李承乾鋪在地上。
李承乾笑著擺手道:“不礙的,這地上就是有些土,是幹淨的。”
說著就直接坐在地上,太子妃扶著李承乾坐好,自己也坐在旁邊。
陳天奎等人看見李承乾坐在地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們都是哪個縣的百姓?”
“草民是武城縣的。”
“草民是經城縣的。”
“草民是臨清縣的。”
……
……
李承乾點點頭,笑著問道:“就是你們挖了運河?”
陳天奎臉色一滯,不知該怎麽迴答?
“你們挖了運河灌溉了什麽?”李承乾繼續問道。
李承乾沿運河一路走來,南方還沒有開始耕種,可是北方卻先動手挖運河灌溉,這是李承乾想不到的。
陳天奎看李承乾沒有要責怪的意思,便小心道:“草民等人灌溉的是桑田。”
桑田?
李承乾立即想到他之前看戶部的文件,現在河北道很多地方都向朝廷進貢絲織品,貝州算是比較靠北的地方,因此隻向朝廷進貢絹和氈。
陳天奎見李承乾不懂便慢慢對他解釋道:“隋煬帝修運河時,沿岸栽的都是楊柳樹。但從武德年間我貝州就開始少雨幹旱,桑田發芽越來越晚,所產桑葉也越來越少。
貝州的百姓就把運河沿岸的柳樹拔去,改栽桑樁,每年在桑樁上嫁接桑芽。借著運河的水氣,我們才能收獲桑葉養蠶繅絲,織出細絹進貢朝廷。”
說到這,陳天奎眼含淚花道:“可是自去年冬天,貝州還有北方的幽州都沒有下一場透雨,運河沿岸的桑田至今還沒有發芽的跡象。
草民等萬般無奈之下,才冒死挖開運河。太子殿下要治罪,就把草民等都殺了,都是草民等的罪過。”
陳天奎說著又伏在地上,大哭起來,陳天奎一哭其他幾個堡塢主也跟著大哭起來。這些人一半是演戲,還有一半則是自傷被人當作棄卒使用。
李承乾心裏明鏡似的,陳天奎說的雖然是事實,但如果沒有人在背後指使他們,給他們吃熊心豹子膽,他們也不敢帶領族人挖開運河。
李承乾看著他們笑吟吟地道:“運河連著黃河,河北道幹旱自當從運河引水灌溉……”
陳天奎和其他堡塢主雖然在哭,但是一直都在關注著李承乾的言行。一聞此言,不由停下哭泣,抬頭吃驚地看著李承乾。
李承乾看著真他們誠地道:“你們也許都知道孤王去幽州有大事要辦,可是在孤王眼裏,什麽事情也沒有旱災重要。河北道數百萬人口的生計比什麽都重要,所以你們不必擔心孤王會治你們的罪。
你們都是孤王的臣民,孤王還要幫助你們救災。”
“太子殿下您英明啊!”陳天奎這一次是發自心底的感動。
自漢末以來,天下紛爭不斷。北朝各政權多是胡人以武力立國,除了橫征暴斂根本不會關注底層民生。隋朝的煬帝更是以暴虐亡國,肴山以東處處戰火,天下十室九空,“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就是當時關東農村的寫照。
唐朝以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為基礎立國,根基在關中,麵向西北征戰不斷,對於地方上雖然沒有橫征暴斂,但全力救災的事還沒有發生過。
眼下兵部尚書李世績正在東征,所需的糧草全從洛陽運送,若是運河因為救災而斷流,後果不堪設想。
可是李承乾卻對此毫不意在,隻關心旱災,隻關心百姓。
李承乾說罷又朝遠處一個黑瘦的青年招手,那青年看見李承乾召他,嚇目瞪口呆不敢動彈。
劉葵忙走過去低聲道:“太子殿下喚你過去。”
那青年聽了還是不敢動,劉葵無法隻得讓兩個內侍把他扶到李承乾麵前。黑瘦青年一到李承乾麵前,看見李承乾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就感到十分親切,慌忙趴在地上給李承乾磕頭。
李承乾看他一連磕了八九個頭,還不停下,便笑道:“快停下,孤王有話問你。”
扶黑瘦青年過來的內侍忙趴下扶住他,低聲道:“太子殿下要問你話。”
“哎哎!”
黑瘦青年看著李承乾臉上溫和的笑容,已經不害怕了,但還是不知怎麽說話,隻是激動看著李承乾等他說話。
李承乾看著溫聲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他叫陳瓦兒,遠近有名的孝子。”陳天奎見陳瓦兒不會說話,忙替他答話。
李承乾不以為意繼續問道:“你今年多大了?”
陳瓦兒一家早從陳家堡搬出去了,如果不是陳瓦兒孝順母親,陳天奎都不會知道陳瓦兒叫什麽,乍一問年紀陳天奎也不知道。
“太子殿下問你多大了,你快迴話!”陳天奎見陳瓦兒半天說不出來,忍不住催促道。
李承乾笑吟吟地看著陳瓦兒等著他說話,劉葵則有無意地盯一眼陳天奎,陳天奎察覺到,嚇的脖子一縮,忙往後退幾步。
“過了年二十一了。”陳瓦兒囁嚅半天,才紅著臉道。
“二十一,那你娶媳婦沒有呀?”李承乾繼續問道。
陳瓦兒聞言似是提到了傷心事,也顧不上怕李承乾了,紅著臉低下了頭。
李承乾看出有異,正想怎麽說時,卻聽見一直安靜坐在他旁邊的太子妃蘇氏,溫聲道:“陳瓦兒,你有什麽難處隻管對太子殿下和本宮說,我們幫你解決。”
陳瓦兒抬頭看看美麗端莊的太子妃正關切地看著他,眼圈立即就紅了。
過了一會兒,才低聲道:“俺家住在堡塢外頭,娶不起媳婦。”
太子妃看著始終低著頭的陳瓦兒問道:“你們這裏娶個媳婦得花多少錢啊?”
“俺們家住在堡塢外頭,想娶媳婦至少得十吊錢。”
“這麽多!長安城外娶個媳婦也花不了這麽多錢啊?”太子妃聞言大驚道。
中國在不計劃生育的情況下,女孩子會比男孩子多一些。加上這些年唐朝一直征戰四方,男丁就算不戰死從事勞役什麽的,總會比女子少一些,所以一般人家都能娶上媳婦。
道理也很簡單,你覺得人家窮,稍好一些的人家還嫌你沒有嫁妝呢?
一般門當戶對的人家,窮人找個窮人家嫁了也就算了,姑娘不能下地幹活,多養一天娘家並沒有便宜占。
“那住在堡塢裏的男丁娶個媳婦得花多少錢?”李承乾在後世學過階級鬥爭,一聽就抓住陳瓦兒說的重點所在。
“若是住在保塢裏隻花二吊錢就能娶著媳婦了。”陳瓦兒如實道。
李承乾心道:這倒跟後世一樣,誰家在城裏有大房子,就好找媳婦。
“今天來的這些人,都是住在堡塢外頭的嗎?”李承乾繼續問道。
陳瓦兒連忙點頭。
李承乾朝太子妃點頭,太子妃蘇氏忙迴頭看一眼跟她的內侍道:“把我準備的東西拿來。”
不一時,一個內侍拿來兩匹絹和十吊錢,遞給陳瓦兒道:“這是太子妃賞你娶媳婦的。”
陳瓦兒接過東西,又不知所措起來。
李承乾迴頭看一眼陳天奎道:“你迴去幫著陳瓦兒娶一房媳婦。”
陳天奎忙朝李承乾磕個頭道:“草民代陳瓦兒謝太子殿下、太子妃恩典。”
“嗯”
“謝太子殿下,太子妃恩典。”陳瓦兒也忙著磕頭。
接下來李承乾又跟召幾個人問了話,這些都是離得最近的陳家堡的族人,情況也都和陳瓦兒差不多。
李承乾每召見一個,太子妃都賞出去一份彩禮錢。
一時間,得了賞賜的人對著李承乾和太子妃千恩萬謝,沒有得到賞賜人則眼巴巴地看著李承乾。
李承乾站起來,朝眾人微笑道:“你們的困難,孤王都記在心裏了,兩年內孤王一定讓你們都能娶到媳婦。”
李承乾這些話經過劉葵等人幾次傳聲,終於讓這些人都明白了。他們雖然對此半信半疑,但是到底有了一點希望。
接著李承乾又當著眾人對身邊官員吩咐道:“河北道的旱災不容等閑視之,傳孤王旨意各地都可以引運河的水灌溉桑田。
另外河北道春旱已成,一些人家的田地確實無處引水灌溉,田地無法耕種的就來幽州,孤王給他們一口飯吃。”
李承乾下了兩道旨意便轉身迴去了,而剛才受過太子妃賞賜的人,都在人群裏自動做起了傳聲筒替李承乾宣傳這些話。
……
……
“太子殿下,抗旱救災固然重要,但運河被挖了恐怕麻煩更大。”一迴到運河岸邊郝處俊看沒有外人,連忙向李承乾進諫。
“是啊,太子殿下此事不可等閑視之。”高季輔道。
“此事,你們不用擔心,孤王自有處斷。”
“太子殿下,就算是您要用災民修建燕都,但是也要用運河把糧草物料運到幽州才行。”王方翼道。
“糧食的事你們不用擔心,現在你們全力把更多的百姓引去幽州,這是我們後頭在燕都站穩腳跟的根本。”李承乾聲音堅定地道。
眾人雖然心裏還有疑問,但看李承乾主意已定也就不再多說什麽。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