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世民征高句麗的過程,李承乾知道的並不詳細,但是他知道這一次大唐沒有吃虧,想來李世績也不會吃虧。


    想到這,李承乾自信地道:“不用,傳旨李兵部跟他們周旋著,不必急著攻下安市城。安市城附近都是山林,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可用‘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針拖死對方。”


    馬周等人都知道,李世民離開就是把幽州和高句麗的事情交給李承乾處理,且李承乾現在還是監國太子,他說的話確實可以通過中書直接成為聖旨發給李世績。


    隻是大廳裏眾人對於這種打法還心存疑慮。


    馬周想了一下道:“太子殿下,臣以為此事還是奏請陛下聖裁!”


    “太子殿下曾親自率軍滅高句麗,深諳軍務,既已言明對策,何須再勞陛下過問。”杜荷立即站出來駁斥道。


    杜荷一站出來說話,滿廳裏的大臣都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心裏快速計算此事的得失,這話要是別人說出來的,李承乾或許會認為這是在打擊自己的威信,但是馬周他沒這個必要。


    依著杜荷的,直接下令,李世民也不會把他怎麽樣……


    李承乾正想著,突然抬頭見所有的大臣都正看著自己,心裏一動忙道:“馬卿家帶著孤王的諭旨去請示陛下。”


    “臣遵旨!”馬周臉上露出猛一輕鬆的喜色。


    李承乾看杜荷一眼道:“我們迴行宮。”


    ------------------------


    走出行在,李承乾還覺得這簡直是一場奇跡,從沒有穿越的時候,他就知道東征高句麗是李世民的執念。


    如果這次讓李世民出征,大唐以火藥、熱氣球迅速滅掉高句麗,也不過是使東北更加混亂而已,會給大唐留下巨大隱患。


    李世民本人也很有可能自大成狂,史書記載明年王玄策會從印度迴到大唐,他會給李世民帶迴一個能煉製“長生不老藥”的人。


    這個人幾乎讓李世民變成瘋子,後人猜測李世民就是吃了長生不老藥才突然暴斃的。


    到時候不知道會給大唐和天下帶來什麽樣的禍患,所以李承乾一直都在想辦法阻止李世民東征。


    而且稍微了解曆史的人都知道,大唐三百年間正是中國由溫暖濕潤氣候轉向幹旱嚴寒氣候的開端。


    大唐以後再無朝代在西安定都,原因就是西北慢慢變得幹旱的氣候,無論農作物還是放牧都不能有所發展,使得整個西北都變得十分貧脊。


    提前做好燕京的布置,讓那裏成為漢人和漢文化的一處聚集地,使那裏文脈強盛起來,輻射到遼東和塞上才是正理。


    “太子殿下,今日陛下已走,就是讓您主持遼東和幽州大局,怎麽馬周還要請示陛下?


    這若是形成定例,太子殿下卸去監國之職,以後必然要事事請示陛下。”杜荷不解地問道。


    杜荷自然不會無緣無故出聲反駁馬周,他出聲是為了李承乾以後幽東長權方便。


    李承乾迴頭看著杜荷微笑道:“起初孤王也是這樣想的,不過反過來一想就覺出不對了。”


    “哦?”


    李承乾繼續道:“陛下雖然離開大廳,但他仍在行在,這等軍國大事向陛下請示是理所當然的。而且我一不給李世績增兵,二不許他撤軍,若李世績是個庸才因此大敗,誰之罪過?


    陛下既然有意命我去幽州,隻要我的旨意不錯的離譜,陛下是不會駁迴以傷我威信的。”


    杜荷聽了點頭笑道:“倒是臣以小人之心踱君子這腹了,現在想來若是太子殿下執意下旨,事情傳到陛下耳中,必有小人從中挑撥。”


    果然,如李承乾所料的一樣,李世民聽了馬周的匯報,立即就同意按李承乾的說法下旨給李世績。


    同時下旨:設立幽州行台,主持營建燕都、遼東軍務,同時節製河東、河北兩道一切軍民政務,皇太子李承乾選拔幽州行台官員並監理幽州行台政務。


    唐朝武德年間李世民曾數次以親王之身任地外行台尚書令,當時正是平定天下的戰爭,行台幾乎相當於另一個朝廷。


    李承乾現在貴為皇太子不便封官,直接命他監理,權力還高於大行台尚書令,可見李世民對他不是一般的信任。


    “太子殿下,我們什麽時候出發去幽州?”接到旨意杜荷興奮地問道。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道:“不急,要先把這裏的事辦好,再起駕去幽州也不遲。”


    李承乾暗想:既然李世民已經下旨,短時間內是不會改變的。


    但是他要提前做好準備,他打算按照明清的標準修建燕都城,這就需要無數的錢糧和人力。


    如果從大唐境內征調民夫,即便大唐國力能支持的起來,大唐的士族和官員也會把他罵死,甚至連大唐都給他們罵垮了。


    “傳薛仁貴進來。”


    薛仁貴做為李承乾的頭號保鏢,這幾日一直守在行宮內。


    “臣薛仁貴參見太子殿下!”薛仁貴進來抱拳行禮道。


    李承乾抬抬手道“仁貴平身,賜座!”


    “謝太子殿下。”薛仁貴再行一禮坐下。


    在諸臣之中,薛仁貴是最相信李承乾的,因為在他一文不名時李承乾派人找到他,說薛仁貴有大將之才,能助他平定天下。


    李承乾表現的越是不凡,薛仁貴越把這句話當真。


    李承乾看著薛仁貴笑吟吟地道:“仁貴要修燕都城需要數萬人力,上迴咱們滅薛延陀的人力都留在西北挖礦了,孤王就想這修燕都城的民夫得從高句麗弄。”


    李承乾滅薛延陀薛仁貴是大將,自然知道那些俘虜是怎麽安排的。


    薛仁貴直接請命道:“臣願意率兵去助李兵部破安市城。”


    李承乾忙止住他道:“先不著急破安市城,現在安市城邊有靺鞨兵,孤王想靺鞨的老巢必然空虛,若有一旅偏師抄了靺鞨的老巢,前期的人力和牲口也就該夠了。”


    “臣遵旨!”薛仁貴二話不說,直接起身領旨。


    李承乾站起身把他扶起來,鄭重安排道:“勞師遠征並非易事,你先派人去嵩縣把裴行儉召迴來,讓他安排間諜先探出靺鞨老巢的具體位置。”


    “臣遵旨!”薛仁貴行禮。


    “好了,你去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如意.C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如意.CS並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