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長孫無忌老辣的眼光,今日的事情自然早就看出了端,這是李承乾在給李世民設局。


    既然李承乾反對李世民東征,那他長孫無忌肯定是要支持的。


    聽見李世民問他,忙走出來躬身行禮,緩緩開口道:“啟奏陛下,臣記得當年薛延陀入侵,陛下欲率兵窮追,被魏征勸諫住了。這才有了去年太子殿下和陛下先後率兵征討塞上,若當年依陛下之計,必不費如此重兵。”


    長孫無忌這一段話娓娓道來,先說魏征勸李世民不要窮追薛延陀,然後又說李承乾親自帶兵去塞上。


    但是依然未提禦駕親征的事。


    李世民也是高手,聽了長孫無忌的話,臉上露出感慨神色道:“這件事確實是魏征的失誤,朕當時擔心堵塞言路所以才聽從他的計策。後來承乾險些被薛延陀圍困塞上,讓朕想起來都後怕不已!”


    馬周見李世民馬上就要下旨親征,忙走出來勸道:“啟奏陛下,大唐去歲出兵薛延陀,現在還有數萬大唐將士駐紮在塞上,西域郭孝格也正率兵征討焉耆,此時不是大舉征討高句麗的時機!”


    眼見親征有望,李世民心情好轉,十分自信地道:“若在以往馬卿家所言自然不錯,不過現在這些問題都被承乾解決了。”


    “兒臣解決了?”李承乾不解道。


    “是啊!你創造了火藥,建了飛鷹軍,攻打高句麗已經不用太多兵馬,朕此去隻需再帶兩萬騎兵即可。


    至於糧食,有恪兒率領的海軍一路南下,收迴的糧草就夠了。”李世民說到這裏就忍不住高興的哈哈大笑。


    李承乾看一眼其他文武大臣都不敢站出來,殺人的心都有了。


    隻得撣撣衣袍上不存在的灰塵,再次鄭重朝李世民作揖,朗聲道:“啟奏父皇,兒臣有話要說。”


    李世民看一眼李承乾,斂起臉上的笑容道:“說吧!”


    李承乾神色一正斂衣跪下,揖而再拜,聲裂金石地道:“啟奏父皇,兒臣以為父皇親征高句麗實在不妥。”


    說罷不等李世民反應,繼續道:“前隋之攻高句麗,三征而不克,因其君非其君,將非其將,士卒報怨於下,盜賊為亂於內,固其敗也宜矣。


    陛下百戰以蕩群雄,李世績、蘇定方皆戰將也,天下抑非煬帝狼戾疲敝的天下了,陛下自信此戰必克高句麗,天下人且屬目以待成功。


    然天子親將,勝敗所係者重,諸將亦不敢以萬乘嚐試。陛下亦需自顧,萬不能忘豫且之戒也。


    若令諸將以行,則韓信之度井陘、劉裕之入河、渭,出險而收功之策可行也;即令功墮師撓,固無係於安危之大數,李世績,蘇定方必當奮勇克敵。


    苻堅不自將以犯晉,則不大潰以啟鮮卑之速叛;竇建德不自將以救雒,則不被禽而兩敗以俱亡;


    況六宇維係於一人,而可輕試於小夷乎?


    春秋書從王伐鄭,諱其敗以譏之,射肩而後,王室不可複興,桓王自貽之也。


    故曰:天子討而不伐。請父皇明察!”


    李承乾說完拜伏於地。


    “請陛下明察!”馬周立即領著群臣伏身拜下。


    李承乾這段話是改自他前世看的王夫之的《史論》,因為王夫之是事後諸葛亮,所以這話聽起來頭頭是道高屋建瓴。


    意思很簡單,李世民是大唐的皇帝所以他輸不起,親征高句麗必須采取保守戰法。


    一些比較危險的戰法,如果李世民不去李世績和蘇定方可以采取,因為他們就是戰死相比於李世民影響也小,李世民反而隻能穩紮穩打,影響最終的勝利。


    這話跟剛才高季輔的說法一樣,但是更深刻,也更具有說服力。


    李世民見此臉色莫明,實在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怒。


    按理說李承乾深明大義李世民該欣喜,可是李承乾把這一套用在他身上,就讓他心裏感到十分憋火,再看李承乾的做派一副魏征附體的樣子。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平複心緒,起身走到李承乾麵前,彎腰把李承乾扶起。


    “眾卿也都平身吧!”


    馬周等人再拜起身。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滿是感慨地道:“承乾你能明白這些道理,朕很高興。但是,高句麗乃是大唐的心腹之患,朕也已經年過不惑,此時若不能替你滅了高句麗,朕難以安心離去。”


    李世民說這些話時,眼裏充滿慈愛地看著李承乾。


    “父皇萬壽無疆!”李承乾誠心道。


    “哈哈!”李世民以為李承乾不再堅持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李承乾待李世民笑罷,正色道:“父皇,高句麗建國已超過五百年,雖是蕞爾小國,但也絕不是一戰可滅。


    北魏正始五年(244年)曹魏派兵破了高句麗的都城丸都城,本以為高句麗已經滅亡,結果七十年後高句麗又複國至今。


    父皇以萬乘之尊親征遼東,若不能一戰而滅,禦駕久在遼東非國之福。所以滅高句麗的事,還是交給兒臣來辦吧!”


    “你?”


    李世民的聲音一下提高八度,震的大廳裏的人都是心頭一顫。


    李世民收起慈父的形象,往後退兩步,背著手上下打量李承乾一遍。


    不無譏誚地道:“你說了半天,朕不能滅高句麗你能滅?”


    “兒臣不是——”


    “誰給你的勇氣,讓你自認為比朕還強?”


    李承乾話還沒有說完就聽李世民大喝道。


    “滅了一個薛延陀,就讓你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父皇你聽——!”


    “禦駕久在遼東非國之福?你們以為國之儲君若是久在遼東,就是大唐的福氣啦?”這前半句是對李承乾說的,後半句則是對廳裏大臣的質問。


    “這……”


    別說馬周,就是長孫無忌也不敢亂說,無論是禦駕還是儲君哪一個在遼東時間長了,都不是好事,他們根本承擔不起。


    “父皇,兒臣何時說過要親去遼東了?”


    “哼!量你也不敢!”


    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怒火一發就不可收拾,竟然不顧身分反複冷嘲熱諷。


    李承乾被他罵急了也冷聲迴道:“遼東兒臣當然敢去,隻是兒臣知道此去無用,隻準備去幽州建一座城而已。”


    “建城?你要大興土木?”李世民立刻警惕起來。


    大廳裏的群臣也都疑惑地看著李承乾,想聽聽他接下來要說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如意.C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如意.CS並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