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對方的目的,李義府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自從他投靠東宮也經曆了不少事。
原以為經過今年夏天李承乾一連消滅兩股反對勢力,又得到李世民的鼎力支持命其監國。朝野應該已經沒有人敢跟李承乾作對,沒想到人家已經張開大網等著他們往裏頭跳了。
屋裏沉默了一會,裴行儉親自給李承乾端進來一些吃的,都是帶來的幹糧,生火加熱一下十分簡單。
“其他人的飯食也都準備好了嗎?”李承乾問道。
“都有了,眾人都在外麵吃呢?”裴行儉道。
“王方翼那一隊人走了嗎?”李承乾問道。
“已經去了,他們都帶著幹糧在馬上吃就是了。”裴行儉寬解李承乾。
“急行軍幾天了,應該讓他們吃口熱飯再去。”李承乾說著自失一笑。
“將士們都受太子殿下大恩,這個時候自然該拚了性命為太子殿下辦差。”李義府勸諫道。
李承乾沒有說話隻是明劉葵伸出手。
劉葵連忙彎腰扶起李承乾。
“人活著最重要的事情是就是吃飯和睡覺,走讓你們見識一下一頓飯的重要性!”李承乾說著就往外走。
“謝太子殿下教誨!”二人躬身道。
李承乾疲憊地一擺手,就扶著劉葵往外走,裴行儉和李義府直起身跟在後麵。
李承乾走出屋子看見薛仁貴正親自給百姓們盛飯,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那邊已經分到飯的將士們正蹲在地上吃著,看見李承乾出來都忙放下飯碗朝他行禮。
“參見公子。”
李承乾看見笑著擺擺手道:“免禮!”
見眾人都還看著他,便走上前去看看他們碗裏的飯,笑著道:“都辛苦一天了,繼續吃吧!”
騎兵們又行一禮才蹲下繼續吃飯。
李承乾轉身看另一邊的百姓,隻見這些人都拿著剛領到的食物,愣愣地看著他,顯然是被眾人向他行禮的陣勢嚇到了。
“我家公子來看看各位。”李義府溫和地對眾人道。
一個老人見李承乾走到麵前才反應過來,慌忙放下食物趴在地上給李承乾磕頭道:“謝公子賞飯。”
李承乾慢慢走上前把他扶起來,摸著他枯瘦的雙手,看著他恐懼的雙眼,溫和一笑道:“老人家不必多禮,我帶著家人來這裏就是要找三明仙教的,隻是信裏沒有問清楚詳細的地址。
眼看天快黑了就先在這裏住下了,我們既然同路就該相互幫助,今晚安心在這裏吃一頓飯,明日一早我們同去就是了。”
老人見李承乾說話和氣,還給他們飯吃,而且也找到了這裏覺得定是來加入三明仙教的大人物,心裏不疑有他,便與李承乾攀談起來。
待吃完飯他們的情況李承乾也基本都知道了。
這個老人姓劉,人稱劉老頭。
三明仙教在伊川縣的總壇就在往西不到十裏路的一處山坳裏,他們這些人裏隻有一個叫狗娃的年輕人前幾天去過一趟,因為那裏有飯吃,所以就迴家把親戚朋友都引來。
狗娃對三明仙教十分推崇,對飛蜂大將軍黃飛蜂崇拜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但其實他在這一處三明仙教聚居地隻呆了不到兩天時間,吃了四頓飽飯而已。
李承乾命裴行儉安排了這些人,又請來宋老頭詢問這裏的情況,宋老頭稱:確實知道此事,因為他們村子還能過下去,就沒有理會此事。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李承乾便命李義府和隨同投奔三明仙教的百姓一起去,探查三明仙教的情況。
因為王方翼和李義府都派出去了,李承乾便在此處等他們迴來。
宋老頭和村民們見李承乾沒有走的意思,不知道他們有什麽打算,也不敢上前問隻在心裏亂猜,他們不是過路投親的貴公子,而是強盜要在這裏做案。
便偷偷派一個人往伊川縣找宋老頭的兒子宋大郎,宋老頭的兒子在伊川縣衙裏當差,聽說家裏進了匪人便去向師爺稟告。
三明仙教和當地官員士族勾結的事,這個師爺是知道的,以為是哪家士族子弟去幫襯,但是聽說護衛仆人都稱主人家為‘公子’,知道來人身份尊貴不敢擅專,便去稟告縣令崔強。
“縣尊大人,聽宋大郎說有一位貴人去見黃飛蜂了。”師爺來到崔強麵稟報。
“什麽貴人?”崔強冷聲問道。
師爺看崔強神色生硬,心知他出身士族最看不起黃飛蜂這種人,不敢多說別的,連忙道:“學生也不知道,隻是聽說光護衛就有二三百人,一人雙騎,昨天黃昏時到的——”
師爺說到這裏,就見崔強神色大變道:“主事的是個什麽人?”
“聽說是一個二十幾歲的貴公子,腳上有傷——”
“快把宋大郎叫來,本官要親自問他。”
師爺見崔強神色震驚,慌忙派人去叫宋大郎。
崔強卻被嚇得不輕,什麽人出人帶著二三百騎兵護衛?
想到這裏崔強忙道:“速速派人去查刺史大人走到哪裏了?”
戴至德為了演戲,正從洛陽往伊川來勸百姓迴家。
-----------------------
李義府用袖子擦擦額頭上的汗,心道:可算是到了。
從宋家莊出來一路都是荒涼岐嶇的山路,十分難走,一行人走到這裏都累的夠嗆。
就是李義府身後的兩個小校,因為長年訓練身體比別人強些,走到這裏也有些喘氣。
迴頭對劉老頭道:“稍後你們進去可別提起我們的事,我家公子要看看這位飛蜂大將軍的為人,才決定見不見他。”
“哎,哎!小人懂的,小人懂的。”劉老頭吃了李承乾兩頓“好飯”,對於李義府的要求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李義府點點頭,隻是看著麵前的小村莊裏空空蕩蕩地毫無人氣,不由疑惑地看向帶路的狗娃道:“這裏怎麽沒有人?”
狗娃嘿嘿一笑道:“李先生不知道,飛蜂大將軍怕被官府發現了,所以把大營紮在村子後頭的山穀裏。”
李義府點點頭隨著他們繼續往裏走,穿過村子果然有一條小路通往山裏。
隻是此時進山的路口處有百十個衣衫襤褸的老人婦孺或坐或臥呆在那裏,聽見李義府他們的腳步聲,有幾個人轉過頭來看他們一眼,又低下頭去,神色麻木至極。
李義府心裏一動,便低聲對劉老頭道:“老劉去問問他們為什麽不進去,難道裏麵不要人了?”
劉老頭一聽就心裏打鼓,慌忙往前跑幾步,朝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拱拱手賠著笑道:“老哥,你們為啥不進山裏吃頓飽飯,見飛蜂大將軍呢?”
白發老人聞聲轉過頭茫然地看著劉老頭,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劉老頭見過這種情形,知道他們一定是又累又餓心裏絕望,所以對於外界的事情已經十分的麻木了,便又大聲問一遍:“老哥,都走到這兒了,為啥不進去啊?”
白發老人還是沒有說話,旁邊一個年輕婦人悲泣道:“人家不要我們。”
“為啥?”
劉老頭聞言心裏一突,臉上的笑容就僵在臉上。
“我們沒用啊——”白發老人終於反應過來了,聲音裏充滿悲憤和絕望。
“不是說三明仙教的飛蜂大將軍救濟貧困?怎麽……既然這裏不收留你們,你們為何不去別處求個活命的機會?”
“走了兩天才到這裏,帶的一口幹糧早就吃完了……,我們是走不出去了——”
白發老頭說到這裏看看幾個餓的眼睛發直的孩子,沒有說下去也沒有眼淚流出來,隻是半張著嘴抬頭看天,喉嚨一動一動發出幾聲意義不明的音節。
李義府想起來時的山路,心裏暗自歎氣,知道這些人如果吃不上頓熱飯,就是現在往迴走也是餓死在半路上的命。
原以為經過今年夏天李承乾一連消滅兩股反對勢力,又得到李世民的鼎力支持命其監國。朝野應該已經沒有人敢跟李承乾作對,沒想到人家已經張開大網等著他們往裏頭跳了。
屋裏沉默了一會,裴行儉親自給李承乾端進來一些吃的,都是帶來的幹糧,生火加熱一下十分簡單。
“其他人的飯食也都準備好了嗎?”李承乾問道。
“都有了,眾人都在外麵吃呢?”裴行儉道。
“王方翼那一隊人走了嗎?”李承乾問道。
“已經去了,他們都帶著幹糧在馬上吃就是了。”裴行儉寬解李承乾。
“急行軍幾天了,應該讓他們吃口熱飯再去。”李承乾說著自失一笑。
“將士們都受太子殿下大恩,這個時候自然該拚了性命為太子殿下辦差。”李義府勸諫道。
李承乾沒有說話隻是明劉葵伸出手。
劉葵連忙彎腰扶起李承乾。
“人活著最重要的事情是就是吃飯和睡覺,走讓你們見識一下一頓飯的重要性!”李承乾說著就往外走。
“謝太子殿下教誨!”二人躬身道。
李承乾疲憊地一擺手,就扶著劉葵往外走,裴行儉和李義府直起身跟在後麵。
李承乾走出屋子看見薛仁貴正親自給百姓們盛飯,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那邊已經分到飯的將士們正蹲在地上吃著,看見李承乾出來都忙放下飯碗朝他行禮。
“參見公子。”
李承乾看見笑著擺擺手道:“免禮!”
見眾人都還看著他,便走上前去看看他們碗裏的飯,笑著道:“都辛苦一天了,繼續吃吧!”
騎兵們又行一禮才蹲下繼續吃飯。
李承乾轉身看另一邊的百姓,隻見這些人都拿著剛領到的食物,愣愣地看著他,顯然是被眾人向他行禮的陣勢嚇到了。
“我家公子來看看各位。”李義府溫和地對眾人道。
一個老人見李承乾走到麵前才反應過來,慌忙放下食物趴在地上給李承乾磕頭道:“謝公子賞飯。”
李承乾慢慢走上前把他扶起來,摸著他枯瘦的雙手,看著他恐懼的雙眼,溫和一笑道:“老人家不必多禮,我帶著家人來這裏就是要找三明仙教的,隻是信裏沒有問清楚詳細的地址。
眼看天快黑了就先在這裏住下了,我們既然同路就該相互幫助,今晚安心在這裏吃一頓飯,明日一早我們同去就是了。”
老人見李承乾說話和氣,還給他們飯吃,而且也找到了這裏覺得定是來加入三明仙教的大人物,心裏不疑有他,便與李承乾攀談起來。
待吃完飯他們的情況李承乾也基本都知道了。
這個老人姓劉,人稱劉老頭。
三明仙教在伊川縣的總壇就在往西不到十裏路的一處山坳裏,他們這些人裏隻有一個叫狗娃的年輕人前幾天去過一趟,因為那裏有飯吃,所以就迴家把親戚朋友都引來。
狗娃對三明仙教十分推崇,對飛蜂大將軍黃飛蜂崇拜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但其實他在這一處三明仙教聚居地隻呆了不到兩天時間,吃了四頓飽飯而已。
李承乾命裴行儉安排了這些人,又請來宋老頭詢問這裏的情況,宋老頭稱:確實知道此事,因為他們村子還能過下去,就沒有理會此事。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李承乾便命李義府和隨同投奔三明仙教的百姓一起去,探查三明仙教的情況。
因為王方翼和李義府都派出去了,李承乾便在此處等他們迴來。
宋老頭和村民們見李承乾沒有走的意思,不知道他們有什麽打算,也不敢上前問隻在心裏亂猜,他們不是過路投親的貴公子,而是強盜要在這裏做案。
便偷偷派一個人往伊川縣找宋老頭的兒子宋大郎,宋老頭的兒子在伊川縣衙裏當差,聽說家裏進了匪人便去向師爺稟告。
三明仙教和當地官員士族勾結的事,這個師爺是知道的,以為是哪家士族子弟去幫襯,但是聽說護衛仆人都稱主人家為‘公子’,知道來人身份尊貴不敢擅專,便去稟告縣令崔強。
“縣尊大人,聽宋大郎說有一位貴人去見黃飛蜂了。”師爺來到崔強麵稟報。
“什麽貴人?”崔強冷聲問道。
師爺看崔強神色生硬,心知他出身士族最看不起黃飛蜂這種人,不敢多說別的,連忙道:“學生也不知道,隻是聽說光護衛就有二三百人,一人雙騎,昨天黃昏時到的——”
師爺說到這裏,就見崔強神色大變道:“主事的是個什麽人?”
“聽說是一個二十幾歲的貴公子,腳上有傷——”
“快把宋大郎叫來,本官要親自問他。”
師爺見崔強神色震驚,慌忙派人去叫宋大郎。
崔強卻被嚇得不輕,什麽人出人帶著二三百騎兵護衛?
想到這裏崔強忙道:“速速派人去查刺史大人走到哪裏了?”
戴至德為了演戲,正從洛陽往伊川來勸百姓迴家。
-----------------------
李義府用袖子擦擦額頭上的汗,心道:可算是到了。
從宋家莊出來一路都是荒涼岐嶇的山路,十分難走,一行人走到這裏都累的夠嗆。
就是李義府身後的兩個小校,因為長年訓練身體比別人強些,走到這裏也有些喘氣。
迴頭對劉老頭道:“稍後你們進去可別提起我們的事,我家公子要看看這位飛蜂大將軍的為人,才決定見不見他。”
“哎,哎!小人懂的,小人懂的。”劉老頭吃了李承乾兩頓“好飯”,對於李義府的要求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李義府點點頭,隻是看著麵前的小村莊裏空空蕩蕩地毫無人氣,不由疑惑地看向帶路的狗娃道:“這裏怎麽沒有人?”
狗娃嘿嘿一笑道:“李先生不知道,飛蜂大將軍怕被官府發現了,所以把大營紮在村子後頭的山穀裏。”
李義府點點頭隨著他們繼續往裏走,穿過村子果然有一條小路通往山裏。
隻是此時進山的路口處有百十個衣衫襤褸的老人婦孺或坐或臥呆在那裏,聽見李義府他們的腳步聲,有幾個人轉過頭來看他們一眼,又低下頭去,神色麻木至極。
李義府心裏一動,便低聲對劉老頭道:“老劉去問問他們為什麽不進去,難道裏麵不要人了?”
劉老頭一聽就心裏打鼓,慌忙往前跑幾步,朝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拱拱手賠著笑道:“老哥,你們為啥不進山裏吃頓飽飯,見飛蜂大將軍呢?”
白發老人聞聲轉過頭茫然地看著劉老頭,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劉老頭見過這種情形,知道他們一定是又累又餓心裏絕望,所以對於外界的事情已經十分的麻木了,便又大聲問一遍:“老哥,都走到這兒了,為啥不進去啊?”
白發老人還是沒有說話,旁邊一個年輕婦人悲泣道:“人家不要我們。”
“為啥?”
劉老頭聞言心裏一突,臉上的笑容就僵在臉上。
“我們沒用啊——”白發老人終於反應過來了,聲音裏充滿悲憤和絕望。
“不是說三明仙教的飛蜂大將軍救濟貧困?怎麽……既然這裏不收留你們,你們為何不去別處求個活命的機會?”
“走了兩天才到這裏,帶的一口幹糧早就吃完了……,我們是走不出去了——”
白發老頭說到這裏看看幾個餓的眼睛發直的孩子,沒有說下去也沒有眼淚流出來,隻是半張著嘴抬頭看天,喉嚨一動一動發出幾聲意義不明的音節。
李義府想起來時的山路,心裏暗自歎氣,知道這些人如果吃不上頓熱飯,就是現在往迴走也是餓死在半路上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