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絕不覆核。”
這句話像是一把鐵錘砸在李承乾的胸口,他瞪大了眼睛看著張行成等人。
幾乎不敢相信到了這個時候,這些人居然敢這麽直接地頂撞自己。
自從穿越以來李承乾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政治上,為了得到足夠的政治資本,他親自北上征伐薛延陀。
他穩固了太子之位,可以在朝廷上剪除異己,就連李世民都拿他沒辦,任他把持朝政。
可是今天看著下麵的大臣他真是覺得自己這一切都白做了,當他真正觸動這些人的根本利益時,他們竟然一點麵子都不給他留。
“這不是治國的良策嗎?”
李承乾漠然開口問道,他心裏已經準備跟這些人大戰一場,大不了殺他一個血流成河。
“就是,陛下命太子殿下監國你等輔佐,怎能不為太子殿下詳解其中利弊,就輕言不可行?”須發皆白的李靖站出來,指著張行成等人大聲斥責道。
他對大唐功勞極大又是老牌宰相,雖然現在沒有實職,但是根據李世民定的規矩,已經卸職的宰相上朝要排在現任宰相的前頭,所以今天大殿裏除了李承乾李靖的座次最高。
無論是從資曆或者地位上他都有資格出麵訓斥這些大些大臣,但是李靖話語雖然是在斥責,意思卻是在和稀泥。
說這些大臣應該先告訴李承乾為什麽不能這麽做,而不是直接硬頂迴去。
“臣——”禇遂良聞言立即意識到了不妥,一時間卻不知道該怎麽說。
張行成卻麵不改色道:“李貞公曾有言道:危言危行。臣侍俸太子殿下自然是直言不諱。”
李貞公是已格的太子少師李綱,貞觀五年死後諡為貞。
“李貞公曾稱道賈誼,孤王怎麽沒有發現你張行成才可比賈誼了?”李承乾話語裏帶濃濃的嘲諷。
李世民曾對李綱抱怨現在大臣上諫都是危言聳聽,讓人主難以接受,李綱告訴李世民大臣上諫就應該危言聳聽以引起君主的重視。
李綱以前漢的賈誼為例,稱賈誼給漢文帝的《治安策》一開頭就是“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李世民信以為真,一段時間裏對於大臣上諫無論說的多過分,都予以包容並不降罪。
其實縱觀古今,諫臣上疏如賈誼一般危言聳聽甚至超過賈誼的都不少,但是上疏內容能和賈誼相比的大概也就一兩個,張行成的才能絕不能跟賈誼相比。
張行成聞言麵不改色地道:“臣雖然才不及賈誼,但是杜尚書此論確實不能算得高明,故而以臣之愚鈍也能辯明優劣。
太子殿下若是以為殿上諸臣無能,大可下令滿朝大臣共議此事。”
“不可!”禇遂良忙出聲道,頓了一下又接著道:“太子殿下既然召臣等來商議此事,自然是信得臣等的。張侍中既然以為不妥又何必讓滿朝大臣共議?
物議一起朝野激蕩,倒顯得我們這些臣子無能似的”
“太子殿下,既然大臣多以杜尚書此議為不可,還是交杜尚書再詳細計議一翻,拿出一份更為合理的奏疏,交群臣共議。”許敬宗站出來替李承乾解圍。
一直擔心的杜正倫聞言忙走出來道:“是臣考慮不周,一切都是臣之罪過,臣不該把這些沒影的事奏知太子殿下,汙了太子殿下清聽,臣願辭去吏部尚書一職。”
李承乾感覺自己的臉如同火燒一般燥熱,許敬宗是在給自己找台階下,杜正倫更是準備當替罪羊。
這讓李承乾感到自己很失敗,張行成等人更感失望。
李承乾看著殿裏的大臣,眼裏要噴火一般,胸口巨烈起伏,咬著牙道:“在其位謀其政乃是吏部尚書本該做的事,卿家歸理選賢任能之政何錯之有?
況且人誰無失?
若有略有失誤就去職罷官天下就沒有辦事的人了!
今天就議到這裏,眾卿退下吧。”
說罷李承乾站起來就走,因為走的太急又忘記拿拐杖,一腳踩空差一點摔倒。
劉葵嚇得臉色發白,慌忙扶著李承乾從後麵走出去。
“恭送太子殿下。”群臣行禮。
在李承乾離開崇教殿,群臣抬起頭神色複雜地各自走出。
李承乾迴到紫光殿越想越怒,立即派人去召丘神績,他要查一查張行成等人到底要做什麽。
----------------------
“看太子殿下今日的氣勢,此事還沒完啊?”劉德威走在張行成身邊悄悄道。
“唉——”
張行成聞言停下腳步,滿麵愁容地長歎一聲道:“太子殿下這兩年太順利了,竟然要動我大唐的官製,就算今日我們都不說話,讓他下了詔令,天下人必然心懷不滿,到時候鬧起來說不定就是天下大亂。”
劉德威聞言深以為然地點點頭,仍不放心地道:“此事還是盡快奏知陛下,讓陛下定奪免得夜長夢多。”
張行成點點頭便當先往外走去。
這兩個人始終沒有提今日得罪李承乾,可能會遭到李承乾的報複,也沒有提禇遂良等東宮之臣可能反水,可見他們確實不是隻為一己之私才頂撞李承乾的。
-----------------------紫光殿,東間窗下。
派出去傳人的人都出去了,一時也沒有什麽迴複,李承乾半躺在東間的羅漢床上睜著兩眼呆呆地看著窗戶。
今日真是讓他見識了唐朝士族宰相的風骨,一個名聲平平的張行成也敢當殿頂撞,連個彎都不拐一點麵子不給他留。
李承乾越想越怒,恨不得立時找個理由把張行成發配到安南去。
李承乾想著心事不知過多久,突然聽見外麵有傳來聲音。
“太子殿下可在裏頭?”
李承乾聞聲抬頭看去,見是太子妃正站在大殿口關切地向裏看,心裏一暖,便淡淡地道:“進來吧!”
蘇氏聞聲款款走進東間,看見李承乾神色委頓地躺著,眉頭微斂,便展顏一笑坐下。
李承乾把一切看在眼裏,不由苦笑道:“孤王為朝政上的事情煩心,你不必擔心。”
蘇氏眼圈一紅,雙手抓起李承乾一隻手,包在手心裏不住地揉搓。
“臣妾知道天下沒有什麽事能難得住太子殿下,隻是聽說太子殿下在前頭生了氣,所以——所以過來看看,隻盼太子殿下以天下為重,別氣壞了身子……”
蘇氏雖為太子妃,但是因為李世民不喜女子幹政,蘇氏效法長孫皇後從不過問政事。
此時看著李承乾難受本想說‘一同承擔’,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隻是緊緊地抓著李承乾的手不放。
李承乾眼神憐惜地看著蘇氏,抬起另一隻手抓住蘇氏的手道:“你我夫妻一體,也沒有什麽問不得了,隻是此事孤王一時也跟你說不清楚……。”
蘇氏聞往李承乾身邊靠近一點道:“隻要太子殿下好,臣妾就好。”
李承乾把蘇氏攬在懷裏,目光堅定地看著前言道:“你放心,他們還打不垮孤王。”
這句話像是一把鐵錘砸在李承乾的胸口,他瞪大了眼睛看著張行成等人。
幾乎不敢相信到了這個時候,這些人居然敢這麽直接地頂撞自己。
自從穿越以來李承乾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政治上,為了得到足夠的政治資本,他親自北上征伐薛延陀。
他穩固了太子之位,可以在朝廷上剪除異己,就連李世民都拿他沒辦,任他把持朝政。
可是今天看著下麵的大臣他真是覺得自己這一切都白做了,當他真正觸動這些人的根本利益時,他們竟然一點麵子都不給他留。
“這不是治國的良策嗎?”
李承乾漠然開口問道,他心裏已經準備跟這些人大戰一場,大不了殺他一個血流成河。
“就是,陛下命太子殿下監國你等輔佐,怎能不為太子殿下詳解其中利弊,就輕言不可行?”須發皆白的李靖站出來,指著張行成等人大聲斥責道。
他對大唐功勞極大又是老牌宰相,雖然現在沒有實職,但是根據李世民定的規矩,已經卸職的宰相上朝要排在現任宰相的前頭,所以今天大殿裏除了李承乾李靖的座次最高。
無論是從資曆或者地位上他都有資格出麵訓斥這些大些大臣,但是李靖話語雖然是在斥責,意思卻是在和稀泥。
說這些大臣應該先告訴李承乾為什麽不能這麽做,而不是直接硬頂迴去。
“臣——”禇遂良聞言立即意識到了不妥,一時間卻不知道該怎麽說。
張行成卻麵不改色道:“李貞公曾有言道:危言危行。臣侍俸太子殿下自然是直言不諱。”
李貞公是已格的太子少師李綱,貞觀五年死後諡為貞。
“李貞公曾稱道賈誼,孤王怎麽沒有發現你張行成才可比賈誼了?”李承乾話語裏帶濃濃的嘲諷。
李世民曾對李綱抱怨現在大臣上諫都是危言聳聽,讓人主難以接受,李綱告訴李世民大臣上諫就應該危言聳聽以引起君主的重視。
李綱以前漢的賈誼為例,稱賈誼給漢文帝的《治安策》一開頭就是“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李世民信以為真,一段時間裏對於大臣上諫無論說的多過分,都予以包容並不降罪。
其實縱觀古今,諫臣上疏如賈誼一般危言聳聽甚至超過賈誼的都不少,但是上疏內容能和賈誼相比的大概也就一兩個,張行成的才能絕不能跟賈誼相比。
張行成聞言麵不改色地道:“臣雖然才不及賈誼,但是杜尚書此論確實不能算得高明,故而以臣之愚鈍也能辯明優劣。
太子殿下若是以為殿上諸臣無能,大可下令滿朝大臣共議此事。”
“不可!”禇遂良忙出聲道,頓了一下又接著道:“太子殿下既然召臣等來商議此事,自然是信得臣等的。張侍中既然以為不妥又何必讓滿朝大臣共議?
物議一起朝野激蕩,倒顯得我們這些臣子無能似的”
“太子殿下,既然大臣多以杜尚書此議為不可,還是交杜尚書再詳細計議一翻,拿出一份更為合理的奏疏,交群臣共議。”許敬宗站出來替李承乾解圍。
一直擔心的杜正倫聞言忙走出來道:“是臣考慮不周,一切都是臣之罪過,臣不該把這些沒影的事奏知太子殿下,汙了太子殿下清聽,臣願辭去吏部尚書一職。”
李承乾感覺自己的臉如同火燒一般燥熱,許敬宗是在給自己找台階下,杜正倫更是準備當替罪羊。
這讓李承乾感到自己很失敗,張行成等人更感失望。
李承乾看著殿裏的大臣,眼裏要噴火一般,胸口巨烈起伏,咬著牙道:“在其位謀其政乃是吏部尚書本該做的事,卿家歸理選賢任能之政何錯之有?
況且人誰無失?
若有略有失誤就去職罷官天下就沒有辦事的人了!
今天就議到這裏,眾卿退下吧。”
說罷李承乾站起來就走,因為走的太急又忘記拿拐杖,一腳踩空差一點摔倒。
劉葵嚇得臉色發白,慌忙扶著李承乾從後麵走出去。
“恭送太子殿下。”群臣行禮。
在李承乾離開崇教殿,群臣抬起頭神色複雜地各自走出。
李承乾迴到紫光殿越想越怒,立即派人去召丘神績,他要查一查張行成等人到底要做什麽。
----------------------
“看太子殿下今日的氣勢,此事還沒完啊?”劉德威走在張行成身邊悄悄道。
“唉——”
張行成聞言停下腳步,滿麵愁容地長歎一聲道:“太子殿下這兩年太順利了,竟然要動我大唐的官製,就算今日我們都不說話,讓他下了詔令,天下人必然心懷不滿,到時候鬧起來說不定就是天下大亂。”
劉德威聞言深以為然地點點頭,仍不放心地道:“此事還是盡快奏知陛下,讓陛下定奪免得夜長夢多。”
張行成點點頭便當先往外走去。
這兩個人始終沒有提今日得罪李承乾,可能會遭到李承乾的報複,也沒有提禇遂良等東宮之臣可能反水,可見他們確實不是隻為一己之私才頂撞李承乾的。
-----------------------紫光殿,東間窗下。
派出去傳人的人都出去了,一時也沒有什麽迴複,李承乾半躺在東間的羅漢床上睜著兩眼呆呆地看著窗戶。
今日真是讓他見識了唐朝士族宰相的風骨,一個名聲平平的張行成也敢當殿頂撞,連個彎都不拐一點麵子不給他留。
李承乾越想越怒,恨不得立時找個理由把張行成發配到安南去。
李承乾想著心事不知過多久,突然聽見外麵有傳來聲音。
“太子殿下可在裏頭?”
李承乾聞聲抬頭看去,見是太子妃正站在大殿口關切地向裏看,心裏一暖,便淡淡地道:“進來吧!”
蘇氏聞聲款款走進東間,看見李承乾神色委頓地躺著,眉頭微斂,便展顏一笑坐下。
李承乾把一切看在眼裏,不由苦笑道:“孤王為朝政上的事情煩心,你不必擔心。”
蘇氏眼圈一紅,雙手抓起李承乾一隻手,包在手心裏不住地揉搓。
“臣妾知道天下沒有什麽事能難得住太子殿下,隻是聽說太子殿下在前頭生了氣,所以——所以過來看看,隻盼太子殿下以天下為重,別氣壞了身子……”
蘇氏雖為太子妃,但是因為李世民不喜女子幹政,蘇氏效法長孫皇後從不過問政事。
此時看著李承乾難受本想說‘一同承擔’,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隻是緊緊地抓著李承乾的手不放。
李承乾眼神憐惜地看著蘇氏,抬起另一隻手抓住蘇氏的手道:“你我夫妻一體,也沒有什麽問不得了,隻是此事孤王一時也跟你說不清楚……。”
蘇氏聞往李承乾身邊靠近一點道:“隻要太子殿下好,臣妾就好。”
李承乾把蘇氏攬在懷裏,目光堅定地看著前言道:“你放心,他們還打不垮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