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盧嚴在長安城四處走動透露李世民和李承乾即將東進的消息時,丘神績已經關注他隻是一時沒有查出他的消息來源。
因為這裏麵涉到李世民的一些想法,李承乾知道消息必定是從太極宮裏泄露出去的,便命老鬼派人在宮中嚴查。
至於士族在地方上抵抗朝廷的一些政策,李承乾早有準備沒有放在心上,每日依舊在東宮處理政務。
這一日,東宮崇教殿,李承乾高坐寶座,平章院裏的幾位大學士側坐在兩邊處理政務。
大殿正中朱成手裏拿著一疊厚厚的文書,一臉喜色地向李承乾匯報這兩年賣給胡商綢緞和茶葉的收入。
“……這兩年關中各地都種植糧食,自去年朝廷下旨大唐每年最多隻能賣給胡人二萬端綢緞,三千擔茶葉,數量減少十餘倍但是價錢也往上翻了七八倍。
這樣不但商家賺了錢,朝廷收的稅也沒有減少。
咱們東宮這兩年派人去江東賣農具,每次迴來采購一些絲綢、茶葉也能賺上一筆……”
李承乾的貿易政策已經初見成效,絲綢、茶葉現在是大唐獨有商品,這些東西販運到西方都屬於奢侈品,走薄利多銷的路子太虧。
而且大唐也沒有那麽多人力物力生產這些東西,奢侈品還是走高端路線比較好,賣貴一些才是王道。
李承乾聽了朱成的匯報點點頭,又問道:“那些胡商都用什麽購買大唐的絲綢和茶葉?”
朱成聞言一怔,沒有明白李承乾的意思,直接答道:“有黃金、白銀還有珍珠寶石之類,另外胡商還帶來一些葡萄酒、香料、胡姬等在大唐售賣。”
路途遙遠,胡商來大唐大多也都帶一些商品賣給大唐的富貴人家,當然價格也非常昂貴。
在李承乾限定絲綢、茶葉出交易量之前,胡商帶來的商品就比大唐的商品貴不少。
現在大唐的絲綢茶葉漲了價這些東西也跟著漲價,不過還好不是生活必須品,李承乾也懶得在意。
李承乾聞言想了一下道:“傳孤王命令,以後胡商進長安必須帶一些羊皮、羊毛或者牲畜朝廷以市收購,並且對於趕來牲畜的胡商朝廷減三成稅收。”現在大唐百姓大部分冬天都穿不起絲綿,冬天再冷也隻能多穿一層麻衣,就算沒有災沒有難一些體弱的老人和兒童也熬不過冬天。
推廣棉花不說一時難以見效,就算推廣開了種棉花需要大量的土地,在沒有解決糧食問題之前,李承乾就不敢推廣。
那麽百姓禦寒之物就隻能先從各種皮草、羊毛、羽絨等方麵下手。
朱成不解道:“太子殿下,朝廷收購羊皮、羊毛做什麽?”
李承乾聞言嗬嗬一笑道:“羊皮、羊皮都能做衣服,無論是發給軍隊還是便宜賣給百姓,有總比沒有強。
在大唐每年還有很多老弱婦孺冬天被活活凍死的,孤王總得替他們想著。”
“太子殿下聖明!”
朱成聞言忙躬身行禮道。
李承乾見狀擺擺手道:“大唐的百姓一年到頭辛苦種田還不能讓自己吃飽穿暖,所以我們必須從外國引進資源,金銀珠寶美酒美人不過是富貴人家的玩物,哪有羊皮羊毛製氈縫衣好用!”
說到這裏扭頭看著褚遂良道:“褚學士你給安西都護府和涼州都督府分下文,把道理都跟他講清楚,讓他們配合朝廷執行這一項政策。
另外告訴安西都護府上下對西域諸部隻準胡商采購歸順我大唐的番部的羊毛,不歸順我大唐的部族就不采購他們的羊毛。”
“臣遵旨!”褚遂良忙起身領命。
待褚遂良坐下擬敕,李承乾便直接吩咐朱成道:“朱成你辦事有功孤王晉封你為太子家令寺右丞,然後從龍首原上帶一批工匠去洛陽建一座更大的煉鋼廠。”
朱成聞言慌忙行禮道:“謝太子殿下隆恩!”
李承乾點點頭正要說話,有內侍匆匆進來。
“啟奏太子殿下,晉王殿下殿外求見!”
李承乾聞言一怔,李治這些日子經常進宮陪著李世民,怎麽突然到東宮來了?
“傳晉王進殿!”
李世民現在不理朝政,活動範圍都在後宮,李承乾沒有辦法隨時知道李世民動向有些被動。
“臣弟參見太子殿下!”
李治進殿後向神色怯怯地向李承乾行禮。
“九弟平身!”李承乾道。
“九弟來崇教殿可是父皇有旨意?”李承乾見李治起身問道。
“迴太子殿下——”
“好啦,咱們是親兄弟,這麽說話太生份,大哥都不習慣了。”李承乾抬手打斷他道。
李治聞言臉上一喜道:“謝大哥!”
李承乾伸手一指旁邊的座椅道:“坐下慢慢說。”
“臣等告退。”殿裏大臣見狀都起身告退。
群臣退去,李治坐下內侍端上茶水給李承乾和李治。
李治端起茶杯喝一口,放下杯子道:“大哥,父皇派我來是告訴您一聲,過兩日父皇要出京遊獵。”
李承乾知道李世民酷愛打獵,現在正值秋季他要出去打獵也不算什麽大事。
便隨意問道:“父皇打算去哪裏?”
李治聞言一笑道:“北邙山。”
“北邙山?”
李承乾差一點沒把嘴裏茶水吐出來,北邙山在洛陽北邊,是曆代都城在洛陽的帝王的墓地。
北邙山風水極好,有句話叫做“生在蘇杭,死在北邙”。
李治見狀補神情有些尷尬,他也知道去北邙山遊獵的借口有些敷衍。
李承乾放下茶杯認真地看著李治道:“父皇想去洛陽?”
李治聞言臉上更加尷尬,然後笑笑道:“父皇隻說去北邙山遊獵,別的臣弟不知道。”
李承乾心裏冷哼一聲,麵色不變繼續問道:“父皇什麽時候起程?”
“兩日後!”李治道。
李承乾知道他攔不住李世民去洛陽,想了一下問出最重要的一個問題:“父皇去洛陽準備讓哪些人陪駕?”
“父皇說大哥在長安監國大臣就隻帶江夏王叔和中書省的官員。”李治道。
李承乾對於李世民帶走這些人沒有什麽意見,江夏王李道宗做為一個武將,當禮部尚書更像是一個榮譽稱號,對於禮部的事情向來都是交給左右侍郎來處理,他走了李承乾可以讓褚遂良接手。
中書省的官員除了馬周李承乾也沒有怎麽用,李承乾的秘書班子是平章院裏的大學士。
但是這些人跟著李世民去了洛陽,隨時都可以幫李世民重組一個臨時朝廷,這讓李承乾有些不想接受。
這些李世民早有猜測,李治一見李承乾不吭聲,便直接道:“父皇說讓大哥放心在長安監國,隻要朝政平穩父皇是不會幹涉大哥施政的。”
李世民都這麽說了李承乾真是沒有一點借口了,隻能下令大臣配合李道宗和馬周陪李世民去北邙山遊獵。
李世民離開長安除了李承乾心裏有些不安以外,其他大臣則都長出了一口氣,畢竟同時麵對李世民和李承乾兩個君主,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送走李世民的當天李承乾就用飛鴿傳書給洛陽下令,把放存放在洛陽糧食全部起運送去靈州。
李承乾擔心李世民心急東征,挪用了準備給靈州的糧食。
因為這裏麵涉到李世民的一些想法,李承乾知道消息必定是從太極宮裏泄露出去的,便命老鬼派人在宮中嚴查。
至於士族在地方上抵抗朝廷的一些政策,李承乾早有準備沒有放在心上,每日依舊在東宮處理政務。
這一日,東宮崇教殿,李承乾高坐寶座,平章院裏的幾位大學士側坐在兩邊處理政務。
大殿正中朱成手裏拿著一疊厚厚的文書,一臉喜色地向李承乾匯報這兩年賣給胡商綢緞和茶葉的收入。
“……這兩年關中各地都種植糧食,自去年朝廷下旨大唐每年最多隻能賣給胡人二萬端綢緞,三千擔茶葉,數量減少十餘倍但是價錢也往上翻了七八倍。
這樣不但商家賺了錢,朝廷收的稅也沒有減少。
咱們東宮這兩年派人去江東賣農具,每次迴來采購一些絲綢、茶葉也能賺上一筆……”
李承乾的貿易政策已經初見成效,絲綢、茶葉現在是大唐獨有商品,這些東西販運到西方都屬於奢侈品,走薄利多銷的路子太虧。
而且大唐也沒有那麽多人力物力生產這些東西,奢侈品還是走高端路線比較好,賣貴一些才是王道。
李承乾聽了朱成的匯報點點頭,又問道:“那些胡商都用什麽購買大唐的絲綢和茶葉?”
朱成聞言一怔,沒有明白李承乾的意思,直接答道:“有黃金、白銀還有珍珠寶石之類,另外胡商還帶來一些葡萄酒、香料、胡姬等在大唐售賣。”
路途遙遠,胡商來大唐大多也都帶一些商品賣給大唐的富貴人家,當然價格也非常昂貴。
在李承乾限定絲綢、茶葉出交易量之前,胡商帶來的商品就比大唐的商品貴不少。
現在大唐的絲綢茶葉漲了價這些東西也跟著漲價,不過還好不是生活必須品,李承乾也懶得在意。
李承乾聞言想了一下道:“傳孤王命令,以後胡商進長安必須帶一些羊皮、羊毛或者牲畜朝廷以市收購,並且對於趕來牲畜的胡商朝廷減三成稅收。”現在大唐百姓大部分冬天都穿不起絲綿,冬天再冷也隻能多穿一層麻衣,就算沒有災沒有難一些體弱的老人和兒童也熬不過冬天。
推廣棉花不說一時難以見效,就算推廣開了種棉花需要大量的土地,在沒有解決糧食問題之前,李承乾就不敢推廣。
那麽百姓禦寒之物就隻能先從各種皮草、羊毛、羽絨等方麵下手。
朱成不解道:“太子殿下,朝廷收購羊皮、羊毛做什麽?”
李承乾聞言嗬嗬一笑道:“羊皮、羊皮都能做衣服,無論是發給軍隊還是便宜賣給百姓,有總比沒有強。
在大唐每年還有很多老弱婦孺冬天被活活凍死的,孤王總得替他們想著。”
“太子殿下聖明!”
朱成聞言忙躬身行禮道。
李承乾見狀擺擺手道:“大唐的百姓一年到頭辛苦種田還不能讓自己吃飽穿暖,所以我們必須從外國引進資源,金銀珠寶美酒美人不過是富貴人家的玩物,哪有羊皮羊毛製氈縫衣好用!”
說到這裏扭頭看著褚遂良道:“褚學士你給安西都護府和涼州都督府分下文,把道理都跟他講清楚,讓他們配合朝廷執行這一項政策。
另外告訴安西都護府上下對西域諸部隻準胡商采購歸順我大唐的番部的羊毛,不歸順我大唐的部族就不采購他們的羊毛。”
“臣遵旨!”褚遂良忙起身領命。
待褚遂良坐下擬敕,李承乾便直接吩咐朱成道:“朱成你辦事有功孤王晉封你為太子家令寺右丞,然後從龍首原上帶一批工匠去洛陽建一座更大的煉鋼廠。”
朱成聞言慌忙行禮道:“謝太子殿下隆恩!”
李承乾點點頭正要說話,有內侍匆匆進來。
“啟奏太子殿下,晉王殿下殿外求見!”
李承乾聞言一怔,李治這些日子經常進宮陪著李世民,怎麽突然到東宮來了?
“傳晉王進殿!”
李世民現在不理朝政,活動範圍都在後宮,李承乾沒有辦法隨時知道李世民動向有些被動。
“臣弟參見太子殿下!”
李治進殿後向神色怯怯地向李承乾行禮。
“九弟平身!”李承乾道。
“九弟來崇教殿可是父皇有旨意?”李承乾見李治起身問道。
“迴太子殿下——”
“好啦,咱們是親兄弟,這麽說話太生份,大哥都不習慣了。”李承乾抬手打斷他道。
李治聞言臉上一喜道:“謝大哥!”
李承乾伸手一指旁邊的座椅道:“坐下慢慢說。”
“臣等告退。”殿裏大臣見狀都起身告退。
群臣退去,李治坐下內侍端上茶水給李承乾和李治。
李治端起茶杯喝一口,放下杯子道:“大哥,父皇派我來是告訴您一聲,過兩日父皇要出京遊獵。”
李承乾知道李世民酷愛打獵,現在正值秋季他要出去打獵也不算什麽大事。
便隨意問道:“父皇打算去哪裏?”
李治聞言一笑道:“北邙山。”
“北邙山?”
李承乾差一點沒把嘴裏茶水吐出來,北邙山在洛陽北邊,是曆代都城在洛陽的帝王的墓地。
北邙山風水極好,有句話叫做“生在蘇杭,死在北邙”。
李治見狀補神情有些尷尬,他也知道去北邙山遊獵的借口有些敷衍。
李承乾放下茶杯認真地看著李治道:“父皇想去洛陽?”
李治聞言臉上更加尷尬,然後笑笑道:“父皇隻說去北邙山遊獵,別的臣弟不知道。”
李承乾心裏冷哼一聲,麵色不變繼續問道:“父皇什麽時候起程?”
“兩日後!”李治道。
李承乾知道他攔不住李世民去洛陽,想了一下問出最重要的一個問題:“父皇去洛陽準備讓哪些人陪駕?”
“父皇說大哥在長安監國大臣就隻帶江夏王叔和中書省的官員。”李治道。
李承乾對於李世民帶走這些人沒有什麽意見,江夏王李道宗做為一個武將,當禮部尚書更像是一個榮譽稱號,對於禮部的事情向來都是交給左右侍郎來處理,他走了李承乾可以讓褚遂良接手。
中書省的官員除了馬周李承乾也沒有怎麽用,李承乾的秘書班子是平章院裏的大學士。
但是這些人跟著李世民去了洛陽,隨時都可以幫李世民重組一個臨時朝廷,這讓李承乾有些不想接受。
這些李世民早有猜測,李治一見李承乾不吭聲,便直接道:“父皇說讓大哥放心在長安監國,隻要朝政平穩父皇是不會幹涉大哥施政的。”
李世民都這麽說了李承乾真是沒有一點借口了,隻能下令大臣配合李道宗和馬周陪李世民去北邙山遊獵。
李世民離開長安除了李承乾心裏有些不安以外,其他大臣則都長出了一口氣,畢竟同時麵對李世民和李承乾兩個君主,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送走李世民的當天李承乾就用飛鴿傳書給洛陽下令,把放存放在洛陽糧食全部起運送去靈州。
李承乾擔心李世民心急東征,挪用了準備給靈州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