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亮的時候李承乾來到了大唐皇家軍政學院。
提前得到消息的皇家軍政學院山長李靖率領學生在軍政學院大門前列隊迎接。
李承乾緩緩走下馬車,微笑著朝這裏的學生招招手。
站在李靖身後的學生一個個神情激動地看著一身便裝的李承乾柱著拐杖緩緩走來,他們中間有很多人都是這次李承乾迴長安時從北疆帶迴來的有功將士,是現在最忠心於李承乾的一群人。
“臣李靖參見太子殿下。”一身寬袍大袖的李靖躬身行禮道。
“臣等能見太子殿下。”身後學生也有樣學樣向李承乾行禮。
李承乾微微笑著伸出一隻手向眾人道:“眾卿平身!”
在晨光裏李承乾一行人緩緩走進軍政學院,一眾軍政學院的學生看著李承乾眼神十分熱切,李承乾微笑著與眾人一一打招唿。
這裏很多人都認識李承乾,有的跟李承乾一起吃過飯,有的受過李承乾的指點,甚至有人被李承乾親自治過傷的。
李承乾看著這些人心裏塌實不少,簡單地看一下練訓場地、教室以及學生的宿舍,便去山長李靖的住的小院歇息,準備稍後和這裏學生一起吃早飯。
李承乾端坐在院裏的主位上,李靖站在他麵前。
“老臣參見太子殿下!”李靖再次行禮道。
李承乾淡淡擺擺手道:“衛國公平身,坐下吧!”
李承乾看著李靖坐下端起茶杯喝一口放下茶杯才道:“衛國公一向忠心耿耿,按理說孤王不用來的。
但是最近一些人鬧的太不像話,所以出來走走順路也來看看孤王從北疆帶迴來的功臣,在這裏學的怎麽樣。”
李靖聞言拱拱手道:“太子殿下放心,有老臣在這裏,皇家軍政學院穩如泰山。”
李承乾聞言一眼臉色一沉,看著李靖問道:“怎麽這裏也有學生認為天下的官職都該給世族子弟嗎?”
李靖聞言一驚,發覺自己官話說過了。皇家軍政學院是李承乾的根本之地,這裏學生都是一心忠於李承乾的有功將士。
最重要的是當年設立之初李承乾就力排眾議這裏隻召收普通的有功將士,一個士族子弟都沒有,可以說就算是天下大亂,這裏也不會有人站出來反對李承乾。
李靖聞言忙站起來道:“是老臣失言了,一切全憑太子殿下吩咐。”
“孤王出去幾個月這裏的學生都不能參加銓選,衛國公心中不愧嗎?”李承乾想起來了李靖本身也是士族出身,之前未必真心為這裏的學生謀劃了,心裏不禁有些惱火。
“是臣失職。”李靖聞言慌忙請罪道。
別人或許覺得沒有了李世民李承乾就落毛的鳳凰,但是李靖卻一點都不敢大意,在他看來李承乾的野心比李世民要大的多。
李承乾有些焦躁地甩甩手道:“衛國公出將入相是我大唐的功臣,如今孤王遇到難處衛國公必良策以教孤王吧!”
李靖聞言一臉難色道:“臣以為當此陛下病重太子監國不宜與朝臣衝突太過。”
可是李靖今年已經七十四歲了,離開軍政已經十幾年了,實在不敢跟著李承乾趟這淌渾水。
李承乾看李靖一眼沒有說話直接起身,向學生食堂走去。
皇家軍政學院雖然也在長安裏但是因為人員組成相對單一,所以消息比其實衙門閉塞的多,學生們對從昨日到現在發生在太極宮裏的事情還不是知道。
不過李承乾來了跟著他來的人很快就把消息放出去了,軍政學院的學生聽說後一片嘩然,紛紛表示要再次操刀把那些反對李承乾的士族都殺的一幹二淨。
李承乾一邊往前走一邊聽劉葵向他稟報這些消息,走著走著李承乾停下來,迴身看著李靖認真地道:“衛國公身為皇家軍政學院的山長,要注意保護你的學生,別讓他衝動作出傻事。”
說罷也不理怔在那裏的李靖,繼續往前走,到了學生食堂門前看見一眾學生都站在門口在等他。
李承乾微微一笑隨意道:“孤王一早就出宮了,到現在還沒有用早膳。想在這裏對付一頓,不知諸位肯供給一份否?。”
一眾學生見李承乾還有心情開玩笑,便都放心不少,有跟李承乾一起吃過飯的人便忙上前道:“太子殿下來的正好,我們也剛要進去吃飯。”
李承乾在食堂和幾百軍政學院的學生吃過早飯,便把軍政學院的廚子叫到麵前。
李承乾饒有興趣地打量著局促不安的廚子,見這個人身軀寬大,穿著幹淨的新衣,緊張的手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裏。
李承乾用手點點他剛用過的餐具道:“你這裏的飯菜做還不錯,不知道是為孤王特地做的,還是他們吃的都是這樣的飯菜?”
廚子聞言一喜慌忙應承道:“特地給太子殿下做的……”
“嗯?”李承乾看向旁邊的學生問道:“他平常不好好給你們做飯?”
那學生聞言忙道:“迴太子殿下,他平常做飯還算盡心盡力。”
“嗯”李承乾點點看著眾人道:“孤王救災的時候一定嚐嚐災民們吃什麽,練兵的時候要跟將士們一起吃飯,不求給所有人吃山珍海味,但是要讓人都能吃好。
皇家軍政學院是孤王一手設立的,所以你們吃什麽孤王很在意。”
學生們聞言都十分感動,慌忙向李承乾行軍禮道:“謝太子殿下關懷!”
“太子殿下真好!”
“太子殿下向來愛民如子。”
……
……
李承乾抬起雙手止住眾人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主就應該做君該做的事情,臣子就應該做臣子該做的事情……,比如賞功罰過,選賢任能都是君該做的事情,臣子若想插手那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臣等謹遵太子殿下教誨。”
皇家軍政學院的學生都是有功將校,入院學習身上依舊帶散官。
李承乾說罷這些話便起身往外走。
李靖看著李承乾離開心緒久久不能平複,他知道李承乾這麽說是準備大開殺戒了。
他既希李承乾能做成功,又擔心因此弄的天下大亂。
李承乾還沒有走出皇家軍政學院,就有人來稟報了兩儀門前發生的事情。
李承乾聽說豆盧賢超說他出宮嬉遊,便微微一笑道:“打出孤王的儀杖去國子監。”
唐朝朝廷在長安城設立的有國子監、四門學、太學等三大學府。
李承乾對這三大學府向來有意見,因為這三大學府隻招收官員子弟,這也是李承乾當時在建設皇家軍政學院時堅決隻招收前線有功將士的原因。
李承乾打出儀仗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國子監而去,而他在皇家軍政學院裏說的話也很快在傳遍長安官場。
一些官員聽了覺得李承乾說得確實對,天下就應該“君君臣臣……”當然正在敵對他士族對此是斥之以鼻的。
在他們看來他們世代高人一等,君主用人就該在各士族中選擇家子弟否則就是昏君。
但是不管是哪一方都猜測李承乾準備以武破局了,一下子整個長安城都是風聲鶴唳。
隻要有些資格的人都盯著李承乾的國子監之想要知道,他下一步準備要做什麽?
提前得到消息的皇家軍政學院山長李靖率領學生在軍政學院大門前列隊迎接。
李承乾緩緩走下馬車,微笑著朝這裏的學生招招手。
站在李靖身後的學生一個個神情激動地看著一身便裝的李承乾柱著拐杖緩緩走來,他們中間有很多人都是這次李承乾迴長安時從北疆帶迴來的有功將士,是現在最忠心於李承乾的一群人。
“臣李靖參見太子殿下。”一身寬袍大袖的李靖躬身行禮道。
“臣等能見太子殿下。”身後學生也有樣學樣向李承乾行禮。
李承乾微微笑著伸出一隻手向眾人道:“眾卿平身!”
在晨光裏李承乾一行人緩緩走進軍政學院,一眾軍政學院的學生看著李承乾眼神十分熱切,李承乾微笑著與眾人一一打招唿。
這裏很多人都認識李承乾,有的跟李承乾一起吃過飯,有的受過李承乾的指點,甚至有人被李承乾親自治過傷的。
李承乾看著這些人心裏塌實不少,簡單地看一下練訓場地、教室以及學生的宿舍,便去山長李靖的住的小院歇息,準備稍後和這裏學生一起吃早飯。
李承乾端坐在院裏的主位上,李靖站在他麵前。
“老臣參見太子殿下!”李靖再次行禮道。
李承乾淡淡擺擺手道:“衛國公平身,坐下吧!”
李承乾看著李靖坐下端起茶杯喝一口放下茶杯才道:“衛國公一向忠心耿耿,按理說孤王不用來的。
但是最近一些人鬧的太不像話,所以出來走走順路也來看看孤王從北疆帶迴來的功臣,在這裏學的怎麽樣。”
李靖聞言拱拱手道:“太子殿下放心,有老臣在這裏,皇家軍政學院穩如泰山。”
李承乾聞言一眼臉色一沉,看著李靖問道:“怎麽這裏也有學生認為天下的官職都該給世族子弟嗎?”
李靖聞言一驚,發覺自己官話說過了。皇家軍政學院是李承乾的根本之地,這裏學生都是一心忠於李承乾的有功將士。
最重要的是當年設立之初李承乾就力排眾議這裏隻召收普通的有功將士,一個士族子弟都沒有,可以說就算是天下大亂,這裏也不會有人站出來反對李承乾。
李靖聞言忙站起來道:“是老臣失言了,一切全憑太子殿下吩咐。”
“孤王出去幾個月這裏的學生都不能參加銓選,衛國公心中不愧嗎?”李承乾想起來了李靖本身也是士族出身,之前未必真心為這裏的學生謀劃了,心裏不禁有些惱火。
“是臣失職。”李靖聞言慌忙請罪道。
別人或許覺得沒有了李世民李承乾就落毛的鳳凰,但是李靖卻一點都不敢大意,在他看來李承乾的野心比李世民要大的多。
李承乾有些焦躁地甩甩手道:“衛國公出將入相是我大唐的功臣,如今孤王遇到難處衛國公必良策以教孤王吧!”
李靖聞言一臉難色道:“臣以為當此陛下病重太子監國不宜與朝臣衝突太過。”
可是李靖今年已經七十四歲了,離開軍政已經十幾年了,實在不敢跟著李承乾趟這淌渾水。
李承乾看李靖一眼沒有說話直接起身,向學生食堂走去。
皇家軍政學院雖然也在長安裏但是因為人員組成相對單一,所以消息比其實衙門閉塞的多,學生們對從昨日到現在發生在太極宮裏的事情還不是知道。
不過李承乾來了跟著他來的人很快就把消息放出去了,軍政學院的學生聽說後一片嘩然,紛紛表示要再次操刀把那些反對李承乾的士族都殺的一幹二淨。
李承乾一邊往前走一邊聽劉葵向他稟報這些消息,走著走著李承乾停下來,迴身看著李靖認真地道:“衛國公身為皇家軍政學院的山長,要注意保護你的學生,別讓他衝動作出傻事。”
說罷也不理怔在那裏的李靖,繼續往前走,到了學生食堂門前看見一眾學生都站在門口在等他。
李承乾微微一笑隨意道:“孤王一早就出宮了,到現在還沒有用早膳。想在這裏對付一頓,不知諸位肯供給一份否?。”
一眾學生見李承乾還有心情開玩笑,便都放心不少,有跟李承乾一起吃過飯的人便忙上前道:“太子殿下來的正好,我們也剛要進去吃飯。”
李承乾在食堂和幾百軍政學院的學生吃過早飯,便把軍政學院的廚子叫到麵前。
李承乾饒有興趣地打量著局促不安的廚子,見這個人身軀寬大,穿著幹淨的新衣,緊張的手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裏。
李承乾用手點點他剛用過的餐具道:“你這裏的飯菜做還不錯,不知道是為孤王特地做的,還是他們吃的都是這樣的飯菜?”
廚子聞言一喜慌忙應承道:“特地給太子殿下做的……”
“嗯?”李承乾看向旁邊的學生問道:“他平常不好好給你們做飯?”
那學生聞言忙道:“迴太子殿下,他平常做飯還算盡心盡力。”
“嗯”李承乾點點看著眾人道:“孤王救災的時候一定嚐嚐災民們吃什麽,練兵的時候要跟將士們一起吃飯,不求給所有人吃山珍海味,但是要讓人都能吃好。
皇家軍政學院是孤王一手設立的,所以你們吃什麽孤王很在意。”
學生們聞言都十分感動,慌忙向李承乾行軍禮道:“謝太子殿下關懷!”
“太子殿下真好!”
“太子殿下向來愛民如子。”
……
……
李承乾抬起雙手止住眾人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主就應該做君該做的事情,臣子就應該做臣子該做的事情……,比如賞功罰過,選賢任能都是君該做的事情,臣子若想插手那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臣等謹遵太子殿下教誨。”
皇家軍政學院的學生都是有功將校,入院學習身上依舊帶散官。
李承乾說罷這些話便起身往外走。
李靖看著李承乾離開心緒久久不能平複,他知道李承乾這麽說是準備大開殺戒了。
他既希李承乾能做成功,又擔心因此弄的天下大亂。
李承乾還沒有走出皇家軍政學院,就有人來稟報了兩儀門前發生的事情。
李承乾聽說豆盧賢超說他出宮嬉遊,便微微一笑道:“打出孤王的儀杖去國子監。”
唐朝朝廷在長安城設立的有國子監、四門學、太學等三大學府。
李承乾對這三大學府向來有意見,因為這三大學府隻招收官員子弟,這也是李承乾當時在建設皇家軍政學院時堅決隻招收前線有功將士的原因。
李承乾打出儀仗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國子監而去,而他在皇家軍政學院裏說的話也很快在傳遍長安官場。
一些官員聽了覺得李承乾說得確實對,天下就應該“君君臣臣……”當然正在敵對他士族對此是斥之以鼻的。
在他們看來他們世代高人一等,君主用人就該在各士族中選擇家子弟否則就是昏君。
但是不管是哪一方都猜測李承乾準備以武破局了,一下子整個長安城都是風聲鶴唳。
隻要有些資格的人都盯著李承乾的國子監之想要知道,他下一步準備要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