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下的巴寶莉女人》是個關於兒童安全的故事,靈感來源兩個真實的事件,經過適當的藝術加工而成。


    故事1:村裏一個喪偶的寡婦帶著十多歲的女兒再嫁給一個渣男,一個夏夜,村民被女孩的哭叫驚醒。女孩對趕過去村民和母親說,繼父對她意圖不軌。麵對妻子的詰問和村民懷疑的目光,繼父辯解說自己是擔心女孩睡在外麵著涼了(那時的農村,沒有電,悶熱的夏夜很多人選擇睡在室外),好心過去給她蓋被子的,女孩是受到了驚嚇胡言亂語而已,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女孩的母親首先接受了這種說法,村民雖然滿腹疑慮,但除了更加鄙夷繼父的為人,將他排在鄉村鄙視鏈的第一位之外,也無能為力——畢竟,在那個時代,法律的觀念是極其淡漠的,無論是受害者還是旁觀者,沒有人想到要報警。


    令人欣慰的是,女孩已經長了,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孩子,知道母親默認了繼父的獸行,也默認了她將來的命運,村民則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她知道該怎樣保護自己。沒過多久,她就偷偷跑去找親生父親的兄弟,苦苦哀求,把自己接過去撫養。


    故事2:有個鄉下雜貨鋪的老板娘特別喜歡打麻將,老公是個泥瓦匠,經常不在家,於是乎媽媽為了方便自己打麻將,總是任由相熟的村民帶自己的女兒玩,孩子懵懵懂懂,被某人用幾顆糖的代價猥褻了,而那位蠢媽媽,依然沉浸在麻將的歡樂中,卻不知到女兒受到了多麽大的傷害!


    這兩個故事裏麵,惡人都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被傷害的孩子隻能默默承受,終生帶著精神上的創傷而無法釋懷,這不公平,真的的很不公平!


    所以,我要懲罰惡人,讓他在故事裏用最無奈最絕望的方式結束可恥的一生!


    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做父母的最珍貴的禮物,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是責無旁貸的,而在他和她具有基本的分辨、自我保護的能力之前,父母親更是要加倍的小心,時刻警惕那些覬覦的目光。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學、初中,都不能掉以輕心,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要細致入微的觀察孩子可能被傷害到的蛛絲馬跡,用邏輯、理性和常識去鑒別孩子和自己身邊的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是要防範的。


    魯迅曾經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在此,我想改成:“父母親必須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孩子身邊的人,在他/她證明自己值得信賴之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原夢神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尼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尼莫並收藏原夢神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