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春比宋墨和竇昭想像的更翻臉無情,更無恥。


    宋墨考慮了一天,準備第二天再去跟宋宜春說說宋翰的事,誰知道次日早上他去香樨院的時候,宋宜春已經進了宮。


    「國公爺一個人去的嗎?」宋墨不由的皺眉,「陶先生已經定下了啟程的時間嗎?」


    接待他的是英國公府的大總管黃清。他恭敬地道:「國公爺身邊有曾五服侍。陶先生過完了中秋節就會啟程。」


    宋墨點了點頭,迴了頤誌堂,對竇昭道:「天氣漸漸涼爽起來,趁著天氣好,你月份還輕,我們帶著元哥兒去探望老安人吧!」


    他非常佩服祖母的鎮定沉重,對老人家多了幾分敬重。


    竇昭奇道:「是不是國公爺不願意進宮去說宋翰的事?」


    「不是!」宋墨麵無表情地道,「父親一早就進宮去了。」


    他說不出心裏是什麽感覺,總之有點不想見到宋宜春。


    竇昭卻隱隱有點明白。


    做為父親,宋宜春不管是對宋墨還是宋翰都沒有舔犢之情,宋墨從內心深處對他感覺到失望。


    她也孩子的笑聲,祖母的慈愛能讓宋墨感受到一絲的溫暖。


    竇昭高聲地吩咐若彤,丫鬟小廝歡快地收拾著東西,元哥兒跑出跑進,家裏一派溫馨熱鬧的氣氛。


    宋墨的表情漸漸舒緩起來。


    竇昭鬆了口氣。笑著和宋墨、元哥兒一起迴了寺後胡同。


    紀令則也在。


    她親手幫祖母做了七八套秋裳,見今天天氣很好,就帶著丫鬟過來探望祖母。


    竇昭他們去的時候,她正在幫祖母洗頭髮。


    祖母非常的高興,臉上的笑就沒停過。


    宋墨悄悄地打趣她:「看,你失寵了吧!」


    竇昭樂得有人如此照顧祖母。「哼」道:「我是姑奶奶。怎麽能和嫂子們一樣!」


    姑奶奶迴娘家是客,嫂子卻是媳婦,孝順公婆是她的責任。


    宋墨嗬嗬地笑。


    元哥兒跑過去道:「曾祖母,曾祖母,我幫你捏肩膀!」


    「哎喲!」祖母喜不自禁,道,「我們元哥兒還知道幫人捏肩膀。」


    紀令則溫柔地笑。端了個杌子放在祖母的身後,又扶著元哥兒站在上麵。


    元哥兒就用小手捶著祖母的背,道:「我爹就跟我娘捏肩膀。他們捏肩膀的時候,還把我趕了出去。」


    眾人一愣,望著臉漲得通紅的宋墨,想笑又不敢笑,都低下頭去。憋得不行。


    「這是怎麽了?」竇世英聽說宋墨倆口子帶著元哥兒來了寺後胡同。也帶著竇德昌過來了,他進門見就看見大家個個都像喉嚨被掐往了似,不禁奇道,「我不是不錯過了什麽?」


    「沒錯過,沒錯過。」祖母抿了嘴笑,道。「你不是說今天有事要出去嗎?怎麽又過來了?用過早膳了沒有?紅姑今天做了紅薯粥,要不要添點?」


    竇世英不明所以。隻好順著祖母的話道:「我已經用過了。聽說硯堂過來,就過來看看。等會再出去。」又對宋墨道,「徐誌驥去了工部任右給事中,今天他請吃飯。」


    宋墨忙道:「嶽父和徐誌驥很熟嗎?我在工部有些事做,你看什麽時候合適,把這個徐誌驥介紹給我認識認識。」


    「好啊!」竇世英笑道,「要不你今天就跟我一起過去喝酒吧?他這個還是很好說話的。」


    「今天我就不去了,今天我陪老安人說說話。」宋墨把竇世英拉一了旁邊的廂房說話。


    竇德昌摸了摸腦袋,滿目的困惑:「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怎麽硯堂看上去顯得有些不自在啊?」


    「真沒什麽。」紀令則瞥了低頭喝茶的竇昭一眼,決定迴家後把這件事悄悄地講給竇德昌聽,讓丈夫也分享一下竇昭和宋墨的笑話。


    她見祖母示意元哥兒不要再捶了,就笑著上前抱了元哥兒,道:「我們元哥兒最乖不過,祖母已經捶好了,你也累了,讓你舅舅帶你玩去。」


    祖母則抓了一把糖元哥兒,笑著叮囑他:「玩一會了就到祖母屋裏來,祖母還有很多好吃的!」


    元哥兒笑眯眯地點頭,竇德昌把他頂在肩膀上去了後麵的園子。


    紀令則拐了拐竇昭,笑道:「上次你穿得那茜紅色的裙子很漂亮,是誰的手藝?我也想做一條過中秋節。」


    竇昭見她一本正經的,眼中卻閃爍著戲謔之色,頓時羞紅了臉,道:「你這在這裏給我睜眼說瞎話吧?」


    紀令則再也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竇昭惱羞成怒,板了臉,不理紀令則。


    「這孩子!」祖母嗔道,「你們夫妻和美,是好事。你惱什麽惱?」說得竇昭一張臉朝霞似的


    紀令則則攬了竇昭的肩膀,笑吟吟地道:「好了,好了,別生氣了。我帶了新做的桂花蜜過來,我們去包湯圓去。」


    竇昭失笑,覺得自己剛才有點執拗,差點就讓紀令則下不了台,還好紀令則心胸比較寬廣,沒把這些事放在心上。


    她赧然地紀令則去了廚房。


    待他們晚上迴到家,嚴朝卿竟然在英國公府的大門口等他們。


    宋墨和竇昭都暗暗驚訝。


    嚴朝卿苦笑著迎了上來,道:「國公爺午初就迴來了,每隔半個時辰就讓人過來問您迴來了沒有……」


    宋墨出門之前曾交待嚴朝聊,除非是宮裏的事,不然一律推說不知道他去了哪裏。


    竇昭和宋墨聞言不由對視了一眼。


    宋墨低聲道:「你先帶孩子迴去。我去看看他有什麽事?」


    竇昭「嗯」了一聲,迴了頤誌堂,剛剛洗梳一番,陳曲水求見。


    「我發現國公爺從宮裏迴來之後,就派了人去宋家幾位爺那裏。」他猜測道,「說不定他決定開祠堂了。」


    這麽快嗎?


    事情拖了好幾年。就這樣解決了?


    竇昭反而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宋墨迴來了。


    他表情看不出喜怒,卻也不像平常那樣的安靜從容,反而顯得怪異。


    竇昭忙道:「國公爺找你是?」


    「他決定明天一早就開祠堂。」宋墨道,聲音裏透著濃濃的疲憊,「把宋翰遂出英國公府。」


    陳曲水見狀,朝著竇昭使了個眼色,悄然地退了下去。


    竇昭輕輕地摟了他的腰。長長地嘆了口氣。


    宋墨落寞地道:「他要我的死,對宋翰也沒有手下留情,母親他就更沒有放在心上了,我真想挖開他的心看看是紅的還是黑的?」


    這也是他上一世的憤怒吧?


    竇昭把臉貼在了他的背上,柔聲地道:「我隻知道,宋硯堂是這個世上待我最好的人了。」


    宋墨笑了笑,轉身把竇昭抱在了懷裏。


    有丫鬟小廝小聲嬉笑著將屋簷下的燈籠點燃。還有元哥兒在抄手遊廊上咚咚亂跑的腳步聲。乳娘焦急唿喊聲,廚房婆子來問若彤等人要不要做夜宵的輕語,交織在一起,有些喧譁,卻充滿勃勃生機,讓宋墨的心一下子填得滿滿的。


    他笑著鬆開了竇昭。牽著她的手道:「走,我們去看小廝們點燈去。」


    燈點起來。一片通明,讓他的心都跟著暖起來。


    竇昭微微地笑,隨著宋墨出了廳堂。


    ※※※※※


    當天晚上,宋墨不僅讓人去田莊裏接了苗安素,還把苗家伯父,苗父和苗安平都接了過來。


    「宋翰不孝,父親已稟明皇上,要將他遂出家門。」他在小書房裏見了苗家的人,「苗氏卻沒有錯,我的意思,是先讓苗氏和宋翰和離,然後宋家再開祠堂。」


    苗家的人滿臉錯愕,其後麵麵相覷。


    好一會,苗伯父才咳了一聲,道:「那我們家六姑奶奶以後的日常嚼用?」


    苗安平卻打了個寒顫。


    他平時雖然不做好事,可也沒有大惡。交往的人中也沒有動輒要人性命的。被人毒打的時候,他當時不明白,事後怎麽也看出了點蛛絲馬跡,這才知道苗家和宋家有多遠的距離——人家說殺人就殺人,殺完了什麽事也沒有。他要是打了個良家子,立刻會被人告到衙門裏去,吃官司罰錢,一點通融的地方都沒有。


    「伯父,」他忙道,「您這是說什麽話?二爺被遂出家門,世子爺事先還特意找了我們來商量六姑奶奶和離的事,六姑奶奶日後的生活世子爺又怎麽會考慮不到?我們隻管聽世子爺的就是了,不會有錯的。」


    苗父不由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


    他剛被和離的事給鎮住了,但一迴過神來,心裏就算盤著怎麽從宋家弄點銀子花花,一旦女兒和宋家沒有了關係,可就再也別想撈到什麽好處了!


    苗安平卻不想父親壞了自己的事,一麵原封不動地瞪了迴去,一麵道:「世子爺,我們全聽您的。我伯父和父親年紀都大了,又憐惜六姑奶奶以後沒有個依靠,不免說話會不中聽。世子爺千萬可別放在心上。」


    被打了一頓,懂事多了。


    宋墨在心裏暗忖,索性不理苗伯父和苗父,對苗安平道:「宋翰名下的產業都歸苗氏所有,以後男婚女嫁,各不相幹。你們看如何?」


    苗家的人還以為宋家最多拿個百、千把兩銀子打發了苗氏,聽著不由大喜,忙不迭地答應了。


    宋墨將幾人安排在四條胡同住下,去了竇昭那裏。


    竇昭對棲霞道:「國公爺非要開祠堂不可,隻好讓你過來一趟。好在沒有外人,你也要怕!」


    棲霞滿臉是淚,卻不敢哭出聲來。


    她跪下來給竇昭磕頭,任苗安素怎麽拉也不起來:「夫人,多謝您讓我作證。我做夢都想看看二爺知道自己眾叛親離的表情。」


    ※


    姐妹兄弟們,送上今天的更新。


    這段時間太多瑣碎的事,等閑下來的時候一起改錯字了。


    ps:每次都沒有估準字數的,快過年了,還在寫……~~~~~~~~ ……但也不敢幹巴巴的匆匆結文。


    ※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重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吱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吱吱並收藏九重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