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從張之洞來到京師到現在現在已經過去一個月的時間了,天下的形式越來越清晰,清廷殿上,光緒皇帝越來越少出現。而軍機處諸位大臣也開始攬起權利,曹躍、李鴻章、張之洞,三相共國,就像是一麵桌子的三根支柱一樣似的朝廷朝綱極其穩定。即便光緒皇帝不用上朝,三個宰相也能穩妥地處理各項奏章,三相共國的局麵讓李鴻章和張之洞這兩個傳統意義上的士大夫代表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那就是西方國家的君主立憲製的雛形,就是相權高於皇權,在中國,在大清朝廷,一直以來都是皇權遠遠淩駕於相權,清朝是中國曆史上皇權的最高峰,也因此導致了最終皇權的崩潰,所謂盛極而衰就是這樣的道理。


    曹躍帶兵入京,自認“宰相”之後,又扶持有能力有經驗有威望的張之洞與李鴻章二人共同治理國家,這才導致了相權壓倒了皇權,中國有走向君主立憲製的可能。


    三個宰相各司其職,也各有所長,尤其是張之洞掌管著的郵電部,表麵上說是郵電部,實際上他在主持者新政改革。


    幾天之前,兵部漢尚書胡聘之也順利入主軍機,與張之洞一起推行新政改革。胡聘之當初是堅定的維新黨,支持光緒在山西推行維新變法,後遭到流放被曹躍所救,在甘肅河西走廊秘密推行變法,大獲成功。但胡聘之也從那開始知道,中國曆史上想要變法成功,最大的依仗不是變法有多好對國家有多好對人民有多好或者對社會有多好,而是需要強大的武力保障,隻有曹躍這種梟雄軍閥做靠山,胡聘之的新政才能成功。所以胡聘之現在反倒成為西北係的骨幹,堅定地支持以曹躍為核心的西北係。


    胡聘之入主軍機處之後,全力輔佐張之洞推行新政改革,他們推行新政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開放言路,這一點與戊戌變法的時候一模一樣,即開放報紙,解禁報紙。但是這一條卻遭到曹躍的反對,曹躍是反對貿然地開放言路,因為如此一來會導致各種妖魔鬼怪橫行。而曹躍在陝西甘肅也是控製言路,言論隻有掌控在西北宣撫使的控製之中才能說話。


    張之洞對此大為惱火,和曹躍辯論數次之後,雙方才達成一致,各地允許開辦報紙,但要設立報業委員會,受郵電部管轄,同時繳納數量不菲的報業抵押金,用曹躍的話來說就是,辦報紙可以,但你的報紙要宣揚正能量,別天天盯著政府的錯,一味地以監督者的姿態來指責執政者。如果發現某一家報紙每天都在醜化政府,宣傳不利於政府統治言論,不但會沒抵押金,還會抓捕所有報館的人。


    由此可見,曹躍並非一個能夠給民眾自由的人,他內心之中是一個獨裁者。


    張之洞勉強答應了曹躍這條限製報業的要求,但新政改革的第二條,削減一些不必要的衙門的時候,要求曹躍絕不能再插手。曹躍沒心思插手,張之洞隨後取締了一些不必要的衙門。


    當年戊戌變法的時候,光緒曾下諭裁撤了光祿寺、詹事府、通政司、鴻臚寺、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以及其他不必要的地方衙門。其後慈禧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之後,將這些衙門恢複了,而此時張之洞再一次提出裁撤一部分衙門,如負責教導太子的詹事府。光緒沒有孩子,自然也沒有太子,留著服侍太子的詹事府一群人吃閑飯作甚,詹事府首先被裁撤。


    此外,負責皇帝飲食的光祿寺,負責番邦朝貢的鴻臚寺,負責宮內音樂的太常寺,長官宮內車馬的太仆寺均被裁撤。


    而通政司與大理寺這兩個曾經被光緒下令除去又被慈禧恢複的衙門,在張之洞的主持下依舊保留下來。


    通政司的作用是各地禦史向皇帝秘密情報的部門,其實這個部門也沒有什麽作用,因為皇帝從來不會從通政司聽取彈劾資料,這個部門設立的意義大於作用。至於大理寺一直以來都是朝廷審判犯罪官員的最高行政部門,相當於清代的最高人民法院,光緒皇帝不知為何當年要裁撤這個部門,大概是覺得大理寺沒什麽作用,朝廷罰誰還是要聽皇帝和太後的。


    張之洞比光緒老道得多,這兩個衙門雖然作用不大,可意義重大,失去這兩個衙門對朝廷影響太甚,因此保留下來。


    由於裁撤不少衙門,導致許多滿清官員丟了官,北京城內怨氣非常大。慈禧當初之所以拒絕裁撤這幾個無用的衙門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是八旗貴族一些酒囊飯袋和年老昏庸的人養老領俸祿的地方,這些人做事不行,搗亂有一套,要麽跪在祖宗皇陵麵前哭爹喊娘求爺爺告奶奶,要麽跪在皇城腳下哭喊著咱們滿人的江山讓漢人給占去了雲雲。


    不過當三個漢人宰相實際擁有了權力之後,再裁撤衙門,反倒沒有人去求爺爺告奶奶了,一個個老老實實地躲在府內謹慎地看著天下局勢到底該怎麽走。裁撤衙門之後雖然在旗人貴族上引起了不小的抱怨聲,甚至這些抱怨聲也或多或少的傳到了曹躍的耳朵裏,有人也求到藍祺兒格格跟前,豫親王本格就求著藍祺兒說讓她勸一勸曹躍,反對突然裁撤這麽多衙門。藍祺兒冷冷地說:“庸碌之士,不配居於廟堂。”斷然拒絕了豫親王等人的懇求,眾親王們暗中責罵藍祺兒是旗人的叛徒,又大罵曹躍是****。


    如果皇太後當政,那該多好啊,她一定會偏向著我們的。貴族們此時好像是一個小孩子一樣,爸爸在的時候哭訴要這個要哪個,爸爸不在了立即老實了。


    張之洞也沒有想到裁撤衙門的改革如此順利,但老謀深算的他也才想到了,所以他請曹躍喝酒的時候主動舉杯敬酒說:“百川,別看你年紀小,但你做了我們這些老人的靠山啊。”


    曹躍微微笑了起來,張之洞的話讓他很是驕傲。


    經過張之洞的一番改革,朝廷內外煥然一新,一些舊氣漸漸一掃而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庚子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曉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曉生並收藏庚子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