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曹操之氣魄當真宇內無雙、世所罕見,竟置許都安危於不顧,非要襲我徐州,滅我劉備。”劉備又驚又讚,心中卻有爭勝之意,“趕快,請孫乾先生。”


    劉備修好書信,讓孫乾騎快馬直奔冀州,麵見袁紹,言道曹操兵發徐州,若袁公提兵秣馬,乘虛而入,許都唾手可得。劉備暗自心喜,我雖不及呂布英勇,不過守住徐州幾個月不失還是有這個能力的。到時,隻要袁紹出兵許都,曹操便會腹背受敵,必然大敗而逃。


    劉墉卻暗暗叫苦,心道,當時華佗要收我為徒時我怎麽沒答應啊。如果有這一技之長,解了袁紹的煩勞,他又怎會不出兵呢?果然,孫乾無功而返,言道袁紹的小兒子生了疥瘡,他擔憂不已,沒心情出兵,讓劉備自己堅持一下。


    劉備又氣又悲,仰天長歎道:“袁紹啊,如此良機千載難逢,你竟為幼子之小患而頹廢消沉,不思進取。如此不辨輕重緩急,無謀少識,難成大事啊。”劉備感歎了一番,扭過來對劉墉道:“如今援兵是指望不上了,崇如可有良策?”


    劉墉隻得道:“皇叔,依在下之見,咱們可按當初陳宮之策布防,翼德將軍守小沛,雲長將軍駐下邳,皇叔鎮守徐州,互成犄角,以待袁紹出兵解困。”


    劉備點點頭道,又問陳登道:“元龍以為如何?”


    陳登讚同道:“崇如之策極善。呂布有前車之鑒,我等必得堅守,不可輕出,以防被曹操逐一擊破。”


    劉備頷首道:“兩位先生所言甚是。下邳城高牆厚,便請子仲、子方保著二位夫人隨雲長一同前往。”關羽、糜竺、糜芳拱手領命。


    劉備又道:“三弟一人守小沛我卻不大放心。這樣吧。我與翼德共守小沛,崇如和元龍守徐州如何?”


    劉墉和陳登對看一眼,劉墉施禮道:“若有皇叔親守小沛,那是最好。不過……”


    “不過什麽?”


    “皇叔,曹操狡詐多智,萬不可輕視。曹操千裏來襲,必求速戰。我們不宜與之相抗,隻能堅守待援。一旦袁紹兵發許都。曹操必迴師而救,徐州之圍自然得解,到時皇叔乘勢掩殺,哪有不大勝之理?”劉墉再三進言,“皇叔,無論如何,千萬不可出城迎敵啊。”


    劉備點頭道:“劉備記下了。徐州有元龍、崇如駐守,我亦安心。諸位,都按計行事吧。”


    卻說劉備、張飛到小沛不久,曹操大軍便到了。望著連綿不絕的曹兵營寨。劉備憂心忡忡,張飛獻計道:“大哥,曹操兵多將廣,硬碰是不行的。若是守城不出,以小沛的兵丁和輜重也就堅守十數天而已,小弟想到一計可速破曹操。”


    劉備大喜道:“三弟,你快說來聽聽。”


    “那曹操遠道而來,立足未定,軍心未穩。不如今夜咱們前去劫營,若一戰成功。可解徐州之圍。若偷營不成,再堅守也不遲啊。”


    孫乾忙道:“主公!主公離開徐州時,崇如曾再三囑咐,萬不可出城迎敵。否則小沛難保。”


    張飛大眼一瞪,怒喝道:“劉墉怕曹操那廝,三爺可不怕。再說了,與其等死,不如出城拚一拚,尚有幾分勝算;若是據守待援。隻是坐以待斃。”


    孫乾又道:“那袁紹也沒說不發兵,隻是想等五公子的病好一些便會出兵……”


    張飛不等孫乾說完,叫道:“若是不好呢?等那廝病好了,小沛隻怕早已落入曹操手中去了。”


    孫乾又道:“崇如言道,那曹操智計過人,極善劫人營寨,必早有準備,三將軍千萬不可輕率行事啊。”


    張飛哼了一聲,說道:“俺正是料定曹操那廝總覺自己智勇過人,敵人必不敢來偷襲,因而定不會有所準備。”扭頭又對劉備說道,“大哥,你覺得呢?”


    劉備思慮再三,左右更無他法,便道:“好吧。就依三弟所言,今晚前去劫寨。”


    到了夜裏三更,張飛先帶著部眾偷進曹軍營寨,卻見是空營一座,知道上當了,趕緊帶兵往迴撤,而這時劉備還帶著人正往裏衝呢。這麽一來,前邊的兵將往迴撤,後邊的兵將往前殺,黑暗中,又看不清楚,都以為是對方的人,於是便人撞人,馬撞馬,自相殘殺起來。


    就在這時,四麵號聲連連,殺聲震天,周邊埋伏的曹操人馬一齊現身,將劉備、張飛這幾千兵圍在當中。劉備的兵又大多是從許都帶來的,原本就是曹操的舊部,這一看形勢不對,紛紛棄械投降。張飛急切中找不到劉備,隻得帶著幾十個親兵,奮力殺出重圍,眼見徐州、下邳方向全是曹軍,無計可施,隻得上芒碭山落草去了。


    再說劉備,在手下親兵的拚死保護下,才殺出了重圍,隻見滿眼都是曹操的旗號,悔沒聽劉墉之言,眼見迴徐州、下邳無望,撥轉馬頭,往冀州投袁紹去了。


    劉墉聽聞失掉了小沛,歎了口氣,趕緊趕往陳登家中商議。


    “元龍兄,如今小沛已失,徐州、下邳早晚不保。不知兄長是何想法?”劉墉問道。


    陳登道:“賢弟所言甚是。徐州城池雖固,然而兵少無援,人心惶惶,隻是拖延時日而已。若曹操因此震怒,遷怪於城中的百姓,徐州恐有滅頂之災。”


    劉墉早知陳登為人,不管哪處勢力來,隻要保護徐州城沒事就行,於是附和道:“是啊。徐州百姓甚苦,連受刀兵之災。依小弟愚見,我們不如開城投降,以保滿城百姓平安。”


    陳登果然大喜,連聲稱好。劉墉又道:“關將軍性格孤傲,赤膽忠心,必會死守下邳。小弟想去關將軍處,看看有無萬全之策。”


    “關將軍心高氣傲,嫉惡如仇。崇如可得小心。”


    “小弟記下了,元龍保重!”


    陳登送別劉墉,告知軍士,大開城門。迎接曹操入城。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得了徐州,心中大喜,一麵出榜安民,一麵思慮如何取下邳。


    曹操問道:“諸位,如今孤已得小沛、徐州。隻剩下邳一座孤城,你們看本相應該如何攻取啊?”


    荀彧先道:“丞相,袁紹盤踞河北,虎視眈眈,我等若久攻不下,隻怕袁紹揮兵南下,許都危矣。故荀彧以為,必得速戰,方為上策。”其他謀士紛紛點頭稱是。


    曹操捋捋胡須,搖了搖頭道:“孤深愛雲長的武藝和人品。如能收降為我所用,孤深感欣慰。不知哪位能說服關羽來降?”


    郭嘉抱拳拱手道:“丞相,關羽極重義氣、兄弟情深。如今劉備、張飛不知所蹤,雲長定深恨丞相,不肯歸降。”


    張遼閃身出來,稟道:“丞相,末將深知雲長,願說服他前來歸降。”


    曹操一聽,心中大喜,微笑道:“文遠能去。當是最好不過。”


    這時程昱奏道:“丞相,文遠雖與雲長有舊,但關羽心高氣傲,不會輕易歸降。我有一計。可使其進退不得,然後再讓文遠前去,關羽必能歸降。”


    “仲德,你有何計策?”


    “丞相,關羽自視甚高,我們派一員大將前往叫陣。罵其膽小畏戰,關羽必怒而迎戰。如此將其誆出城來,再以大軍圍之,讓雲長迴不得下邳。此時,文遠將軍再前往勸降,關羽進退兩難,定能成功。”


    曹操點了點頭,道:“果然好計。”又扭頭對陳登道:“不料我等今日之計竟都在劉墉掌中。”眾謀士聞聽大驚,都難以置信。曹操感歎道:“孤能兵不血刃取得徐州,元龍、崇如居功至偉。然則我等入城,獨不見劉墉,此是為何?”


    眾人都搖了搖頭。曹操又道:“此時崇如便在下邳。”


    程昱愕然道:“莫非崇如也是勸雲長出降?不過,他為何不等丞相入城後再領命前往,這樣便是大功一件啊。”


    郭嘉笑道:“這正是劉墉的如意打算。劉墉寬厚仁慈,心係百姓安危,又知下邳早晚必失,必力勸雲長來降。劉墉又不想立功受賞,愧對劉備,故先入下邳,隻在旁規勸,不願居功。隻是我素知雲長忠貞不二,威武不屈,崇如何以說服雲長來降?”最後一句郭嘉問的卻是陳登。


    陳登心中大讚,說道:“奉孝兄當真是聰明絕世,別具慧眼,深知崇如之心。隻是陳登亦不知崇如有何說辭。”


    曹操暗歎道:“劉墉啊,孤對你可謂情深義重,為何你仍不願歸順於我,為我所用呢?”


    再說劉墉進了下邳,麵見關羽。關羽瞧見劉墉,冷笑連連道:“劉墉,你等不戰而獻徐州,居然還有臉到這裏來,難道是嫌關某腰間之劍不快麽?”


    劉墉拱了拱手道:“關將軍錯怪在下了。皇叔不聽劉墉忠言,偷營不成反倒失了小沛。鼎立三角已去其一,再無相峙之力,我等本缺兵少糧,又逢慘敗,還能守住徐州、下邳嗎?如今袁紹大兵壓境,曹操仍敢傾重兵來襲,此為何也?便是力求速戰,襲占徐州,免除後顧之憂,以便能全力對抗袁紹。若我等死守待援,不僅於事無補,更易觸怒曹操,遷罪於城中百姓。雲長難道忘了曹操震怒後的屠城之舉麽?為保徐州百姓,避免生靈塗炭,不得已我與元龍開門降之。”


    關羽歎了口氣,道:“崇如說得也有道理,關某且信了。”又問道:“崇如可知我大哥、三弟如何?”


    劉墉想了想,拱手答道:“曹軍中現並沒有皇叔、三將軍的消息。”見關羽一臉的愁容,劉墉又勸道:“關將軍也無須憂慮。皇叔自有神明庇佑,必能逢兇化吉,遇難成祥的。”


    關羽點點頭,心情稍好了些,又問道:“崇如來此何事?可是勸關羽投降的麽?”


    劉墉不答反問道:“如今下邳孤城一座,將軍能抵擋曹操十萬大軍麽?”


    關羽不答,昂首說道:“大丈夫頂天立地,有死而已。”


    劉墉又道:“曹公常讚將軍不僅武功蓋世,更是忠貞不二,心中早有收降之心。我猜曹公必派人前來說降。”


    關羽看了一眼劉墉,臉上全是輕蔑之色,道:“關某豈是貪生怕死之輩,曹操膽敢派人來,我定砍了他的狗頭。關某早已置生死於度外,下邳城破之日,便是關羽盡忠之時。”


    劉墉搖了搖頭道:“死看似容易,但關將軍卻死不得。”


    關羽訝然道:“為何關某死不得?”


    “關將軍如死了,便犯有三項大罪。”


    關羽手指著劉墉,大怒道:“關某為國盡忠,寧死不屈,不說有功,反倒有罪,這是何道理?你且說說,關某有哪三項大罪?”


    “關將軍,你與皇叔、張將軍桃園結義,情同手足,誓言共扶漢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今劉皇叔跟三將軍隻是失了蹤跡,並未遇害。若將軍現在求死,可讓劉皇叔和三將軍如何獨處,此是一也。皇叔將兩位夫人托付與你,你有護衛之責。若將軍求死,二位夫人必陷入曹操之手,將軍何以心安?此為二也。皇叔之願,為鏟除****、匡扶漢室,若將軍求死,皇叔便少一員大將,缺一隻臂膀,關將軍可對得起皇叔?此為三也。”


    關羽低頭沉默不語,劉墉又道:“將軍如今求死,隻不過是圖一時之快,逞匹夫之勇。天下之人不會讚雲長兄忠勇,而歎將軍不智。”


    “崇如,難道關某就隻有投降曹操一條路嗎?”關羽眼含熱淚,痛苦萬分。的確,對關羽這種心高氣傲的人來說,投降比死難多了。


    “關將軍,如今四周全是曹操的兵將,你不歸降,便得死,但你又不能死。將軍現在擔心的是怕被天下人恥笑,說關將軍貪生怕死,不敢殺身成仁,以報社稷。”


    關羽被說中心事,歎道:“關某如今進退兩難,如何是好?”雙眼微閉,淚如泉湧。


    劉墉微笑道:“關將軍且莫憂傷,劉墉倒有一個主意,管教天下之人不僅不恥笑於你,反而稱頌將軍忠勇。”


    “請崇如快快道來。”關羽大喜。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未完待續。)194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三國我當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綠野布熙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綠野布熙陽並收藏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