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疏忽原因,昨晚重複了章節!今天補上一章!希望大家體諒一下!


    第二天一早,本來劉偉是睡得死死的,但是,劉偉在羅成等人的提醒下才是極其不情願得早早就醒了過來。


    而後,賈詡便是直接拉著劉偉和羅成等人坐上馬車就往著朝廷方向趕去了。


    一行人本來也是沒有準備好,連著皇宮的路都是不甚熟悉,馬車跑了半天還是不知道者皇宮的路是在何方!


    而後,劉偉便是見到了一些身著官員衣服的人群,劉偉轉念一想,便是對著眾人說道說道“好!諸位兄弟,我們便跟了前麵那群官吏去把!想必他們也肯定是要前往這皇宮的!而如今我們不知道地方,隻能夠是跟著他們的步伐走了!車夫,跟上那些官員們的馬車!”


    眾人聞言,便也是無可奈何得迴答“是!”


    劉偉聽見,這次,也的確是他的原因了。


    現在他也是為了自己原來的疏忽大意而十分羞愧,此刻,劉偉的麵龐已經是如同紅蘋果一般了!


    而後,眾人便是跟著那群官吏往著皇宮的方向去了!


    到了宮門口,劉偉等人,也是和眾人一樣,準備進入皇宮!可是幾個人這個時候確實被喝止住了腳步·······


    “你們幾個給我站住!若是再向前,休怪大爺們無禮了!!”劉偉等人正欲進入,隻聽見身後傳來了一聲唿喊!


    轉過身去!劉偉便是見了守門的士兵們都往著自己的方向過來了!而後,隻聽見劉偉說道“不知道兄台所為何意?為何不讓我們進入?”


    那士兵聽完,帶頭的便是說道“你是何人?我怎麽未曾見過,而且你衣著便裝,難道這就是上朝的裝束嗎?我提醒一下你!這裏是皇宮!若不是官員,就速速離開,以免惹禍上身!”那人說完,也是指著宮外的方向給劉偉看!


    劉偉聽後,便是知道那人的意思了,於是說道“這位兄台,我乃是雲中太守劉偉,我身邊的便是雁門太守呂布,以及朔方太守羅成!今日是有事覲見皇上殿下!所以,還請兄台放我們進去把!”


    劉偉說完,隻見身邊的一個士兵笑道“你這無知小兒,好生無禮!這裏是皇宮重地,別說是你一個太守,就是一方刺史也是不能夠亂闖的!而且,我看你沒有公文,就算你是太守也不能進去!還請離開把!”


    劉偉本來也是急事聽見這人說話,便是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了!劉偉等人此時是左走右走焦急得想著辦法!


    突然,劉偉身後想起了一個讓劉偉此生難忘的聲音!


    “劉賢侄!你怎麽在這裏,你不是說今日要麵見皇上陛下嗎?”


    劉偉轉身,發現,來人竟然是何進!眾位士兵見到何進,便是立馬跪下,說道“末將,參見大將軍!”


    何進一擺手,說道“算了,免禮!都免禮!”說完,走到劉偉身邊,說道“劉賢侄!你怎麽了,怎麽這群士兵都是圍著你?”


    劉偉此時見了何進,如同落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的木樁!說道“大將軍!······”劉偉便是把這件事的經過細細給何進說了一遍!


    何進聽後,便是說道“劉賢侄不用擔心!這便隨我進去吧!看誰敢攔你!”說完,便是拉著劉偉的手準備進去!


    此時,身邊的士兵頭領見到合金這麽做,也是十分為難,說道“大將軍!這人沒有文書,沒穿官府,就這樣進去恐怕不好把!還請大將軍不要為難小人啊!”


    何進一聽,便是怒了,自己做事怎麽容這些小兵插嘴,便是怒道“哼!難道你們不把我這個將軍放在眼裏了嗎?今日,這人是我侄兒,我便是要帶他上朝麵聖!你們等人若是有什麽不滿!隨我前去皇上那邊就是了!這件事不用你們擔心!雜家自然會給皇上解釋的!”


    士兵們一聽,便是說道“是!大將軍!”也都是不敢違背何進的意思!


    而後,劉偉便是在何進的帶領下進了宮去!


    ······


    漢靈帝劉宏(156年—189年),東漢第十一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死後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在中國皇帝裏,有幾個特別財迷的,其中一位仁史財迷堪稱曠古絕今,他就是漢靈帝劉宏。


    為了斂財,漢靈帝劉宏走出了一條產業化、多元化、極端無恥化的曆史新道路。早宏喜歡搞產業化運作,一次撈個夠不是目的,目的是一生撈不完。就拿貢品來說,東漢是當時世界上超級大國,每年都有一些國家派使者前來擴睦鄰友好,手裏總少不了帶國寶奇珍,討好討好大漢天子。但進貢通常的流程是先遞交一份清單,清點後送入國庫,成為國有資產。皇帝想要什麽呢要派人前去提取,個別的還要經過有關部門審核,然後才能到達皇帝手裏。劉宏嫌麻煩就趕在貢品入庫前抽取提成,直接送到皇宮,美其名曰“慎行費”。貢品年年不斷,導行費。就年年不缺,劉宏憑此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這漢靈帝在曆史上看來的確是一個見錢眼開的皇帝啊!而且,在他執政的過程中,可以說是風波四起啊!漢靈帝即位後,漢王朝政治已經十分腐敗了,天下旱災、水災、蝗災等災禍泛濫,四處怨聲載道,百姓民不聊生,國勢進一步衰落。再加上宦官與外戚奪權,最後宦官推翻外戚竇氏並軟禁竇太後,奪得了大權,又殺正義的太學生李膺、範謗等100餘人,流放、關押800多人,多慘死於獄中,造成第2次黨錮之禍。而昏庸荒淫的靈帝除了沉湎酒色以外,還一味寵幸宦官,尊張讓等人為“十常侍”,並常說“張常侍乃我父、趙常侍乃我母”,宦官杖著皇帝的寵幸,胡作非為,對百姓勒索錢財,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可謂腐敗到極點。


    在皇帝的昏庸和官吏的腐敗下,人民終於無法忍受,聚眾起義。巨鹿(今河北涿州)人張角兄弟三人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名舉行起義,史稱“黃巾之亂”,這次起義所向披靡,給病入膏肓的東漢王朝以沉重打擊。雖然被鎮壓,但是影響極大。從此東漢王朝名存實亡。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三國當太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蒲城十七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蒲城十七少並收藏重生三國當太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