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興本來剛到雲中,說起來也確實是沒有安排好住房問題,這下劉偉一問到,彭興也是犯難了,不知道怎麽給劉偉說,說自己有住房呢,那麽今晚自己等人到底該如何安置?說是沒有住房呢,自己等人這一來便就讓劉偉幫忙也是說不過去,彭興卻是變得支支吾吾的了。


    這時候,廖偉見彭興犯看中了難,自然也是過意不去,因為畢竟彭興是他拉過來的,這時,廖偉突然想起來一件事。這時候便聽見廖偉說道“主公,這彭家大宅之事主公還請不必擔心,廖偉去請興兄之前在大人府邸旁邊買下了一個大宅子,早在我返迴雲中的時候買宅之事就已經辦好了,那個大宅子,想必也夠彭家用了。”


    劉偉聽到廖偉這麽說,自然也是十分讚賞,說道“那還是辛苦明德兄了。”


    廖偉一聽也是一拱手,說道“主公,這彭興兄弟是我去請的,他的住宅之事自然也應該我來安排才是。”


    那彭興雖然說對這購買住宅之錢毫不在意,但是這個時候廖偉送他住宅就如同雪中送炭一般。所以彭興十分感激地對廖偉說道“興,在此謝過廖兄了,日後定當請廖兄飲一杯濁酒!”


    廖偉也知道彭興感激自己,於是說道“興兄是我從遠處請來,這住宅之事自然也是該由偉來解決,還請勿言謝。但是若是這請廖偉喝杯濁酒,廖偉在此就收下了。”


    彭興聽完,知道廖偉也是在說笑,於是和劉偉相互笑了起來···


    劉偉聞言,也沒說什麽,隻是對著彭興說道“彭興兄,既然你已經有了住處,劉偉自然也不用擔心了,而劉偉給彭家準備的匾額那自然也能使用了。明日,劉偉便叫人給彭兄送去。”


    彭興這時候卻是疑惑了,彭家自己有彭家的匾額,那這劉偉所送的該怎麽辦呢?於是彭興便對劉偉說道“主公,這彭家的匾額興已經從定襄帶來了,不知道大人這是為何?”


    劉偉聞言,便是笑道“彭兄,想必你是誤會了,我這送的匾額與你自家帶的匾額可不一樣,這匾額上麵寫的是——彭家討虜將軍府。”


    三國時候的家族,文人都是十分喜好名聲的,而那彭興自然也是不例外,若是彭家門口能夠掛上那個匾額便是真正能夠光宗耀祖了。


    於是劉偉便是決定送這匾額給彭家。若是這樣便想必能夠更好地安撫彭家歸順之心了。


    而這彭興聞言也是十分激動,想這匾額可是能夠直接將家族展示在眾人麵前的,這光宗耀祖之願的實現便是在眼前了。是以,彭興被激動得半晌都沒說出話來。


    而劉偉見彭興半天沒說話,便以為彭興是不願要那匾額。想了想,劉偉以為是古人珍惜家傳之物的原因,所以劉偉便是說道“彭兄若是不要,那劉偉就收迴了。也是劉偉唐突了,彭家匾額本事家傳之物,怎能說換就換。算了,我們還是今內堂去喝幾杯茶吧!”


    而彭興聽了可就急了,終於是把話說出來了“主公,不可啊。那匾額還請賜給彭家。這可是光耀門楣之事啊。哪個家族不願意擁有如此匾額啊。以前彭家未換匾額,隻是因為沒有這類匾額,如今得賜這個匾額,就是那祖傳的匾額,彭興也是要將它換下來。還請主公不要收迴成命啊。”


    劉偉聽完便改口說道“既然彭兄要此匾額,那劉偉便是明日遣人送去。那現在我們還是先去府中稍事歇息,等會好參與宴席。”


    眾人聽到,說道“是,主公。”


    說完,劉偉帶著眾人去了府中休息的地方聊了起來,靜靜等待宴會到來。


    ······


    到了下午要吃飯的時候,劉偉正要說道讓眾人一同前去的時候,隻見一個仆人進來了。


    那仆人一進來便是立刻通報道“太守大人,雁門太守呂布呂奉先,朔方太守羅成羅明遠,破虜將軍高順高子進,破虜將軍黃忠黃漢升前來求見!”


    劉偉一聽,便是十分開心,立刻起身對身旁眾人說道“眾兄弟,往日我早就叫呂布等人前來通報訓練情況,卻實在是沒想到他們今日就到了,真是喜上加喜,諸位兄弟還請與我一同前去相迎才是!”說完便帶著一群人往門口去了。


    到了門口,劉偉一見羅成四人便是立馬衝了上去,握住了他們的手,說道“大哥,三弟,子進,漢升,此行辛苦你們了。劉偉再此,謝過四位兄弟了。”


    四人聞言,立馬異口同聲地說道“主公,此行又有何苦。為主分憂是作為屬下的本分,這謝字還從何說來啊!”


    劉偉聽此,說道“我們兄弟便是不用拘於禮節了,說得劉偉都起雞皮疙瘩了。”


    四人聞言也是知道劉偉在說笑話,便也是笑著說道“我們也覺如此啊!主公還請一起進議政廳去說啊。”


    劉偉便是迎了四人進去,說道“好吧,我們還是進去說話吧!”


    於是一群人再次進入了議政大廳,商量了半晌,劉偉在知道雁門,朔方軍情之後,才因為要去凱旋樓進行雲中軍年終大宴而停止了說話。


    隨後一群人除了大廳,向凱旋樓走去了。


    今日,凱旋樓不如往日般熱鬧,隻因為被雲中太守劉偉包下了,而劉偉手下120將領早已是到了,且都坐上了。


    而劉偉到後,眾人見到劉偉便是都站起說道“參見主公。”


    劉偉聽到士兵們這麽說便是說道“諸位兄弟,還請不必拘禮,這裏的都是自己兄弟,大家隨意才是啊!”說完便是領著一行人找了兩張桌子坐下。


    而後,劉偉先是說道“諸位兄弟,從我做這雲中太守以來,我們取的一係列的成績讓人很是鼓舞啊。首先,我要說的是雲中,目前雲中囤積的糧食共有一百萬石,而且還有良田萬畝,足夠來日之需了。而且現在雲中有大軍12萬,其中步兵七萬,騎兵五萬。其次,便是雁門了,現在雁門屯糧近三十萬,屯兵5萬,其中3萬步兵,2萬騎兵。最後便是那朔方郡了,現在朔方有大軍4萬,其中步兵2萬,騎兵2萬。當然還有一件事是大家不知道的,目前,我雲中倉庫積累的兵甲已經足夠裝備大約50萬大軍了。其中精鐵兵甲有25萬,精鐵重馬甲3萬,精鐵輕馬甲7萬,優質兵甲30萬,精鐵兵器15萬,優質兵器15萬【由於本來廖家有精鐵兵器10萬,而這一年靠買和製造隻造出了5萬精鐵兵器和15萬優質兵器,所以數目是這樣的.】。”


    眾人聽了劉偉這麽說,都是十分興奮,原本雲中軍的裝甲都是陳年的老甲,根本無法好好保護士兵身體了,而今若是換了的話,相當於給了每個士兵兩條生命。


    而且,劉偉唯恐天下不亂地繼續說道“還有一點,我想大家知道了,可能會有點驚訝。那就是我雲中現在有戰馬8萬,而且都是來自鮮卑的好馬【現在的馬匹都是經過蘇雙兩人的甄選過後剩下的,可以說都是上得了戰場的好馬。】。”


    劉偉這句話說完才讓眾將士驚訝了,想那雲中昨年的時候才隻有馬匹3萬,到了現在竟然有了13萬鮮卑好馬,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啊。以前雲中缺少兵馬,便是吃了鮮卑鐵騎的苦啊!而今後,有了十萬好馬,就是與那鮮卑對衝,也是不再畏懼了,而且更別說現在雲中還有馬甲能夠裝備。這樣的話,眾人此刻都是信心澎湃。劉偉毫不懷疑,若是自己現在要出兵鮮卑的話,眾人必然是毫不猶豫。


    而後,劉偉說道“馬上就是今年的秋收之時了,想必那鮮卑強盜到時候就要入侵我大漢,搶我百姓糧草了。這次我們一定要好好守住邊關,讓鮮卑得到教訓!來我們幹一杯,為了不久之戰幹杯!”


    眾將士聽完,立馬舉杯說道“為了不久之戰,幹杯!”


    “嗬嗬,奉仁,想不到這半年時間你竟然有此成就,讓詡甚是欣慰啊!”劉偉等人還沒說完,便聽見了一個聲音從門口傳來。


    劉偉轉眼朝著出聲的方向望去,隻見此時賈詡正站在門口,劉偉趕忙走過去,說道“老師,唐宇,你終於迴來了,這半年辛苦你們了。”


    唐宇聽後拱手說道“主公,這是屬下的本分,主公不必相謝。”


    而後,賈詡也開口說道“唐宇所言極是,主公,這次是屬下本分,主公何必言謝!倒是主公,這次我兩人幸不辱命,帶迴了五名絕世之才!”


    劉偉聞言方才看向賈詡身後,便問道“不知道,這五人各為何人?還請老師推薦與我!”


    賈詡聞言,便是轉身先指著一個中年人說道“這是華佗華元化,焦郡人士,我去得時候正看到華兄正在行醫,而在久久觀看過後也不禁為華先生的醫術所折服。元化長於外傷之治,正是軍中所最需要的。”


    說完,賈詡指著另外一個中年男子說道“這位是南陽的張機張仲景,在南陽有著醫聖之稱,若論疑難,體內之症,當為當世第一啊!”


    而後賈詡指著一名青年人說道“這是荀攸荀公達,詡曾與公達論戰。公達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讓詡也是深深為之折服。”


    而後指著另外一人說道“這是荀攸之小叔荀彧荀文若,文若長於內政,總體戰略。實乃王佐之才。”


    而後指著荀彧身後一人說道“這位是···”


    這時候,荀彧說話了,他對劉偉說道“這是我小友郭嘉郭奉孝,年方十五,文若與公達曾與奉孝談論行軍之事,討論之後,奉孝賢弟在行軍方麵的才能讓我們叔侄二人都為之折服。”


    荀彧說完,劉偉便是笑了笑沒有迴答。隨即先對著華佗,張機說道“劉偉不才,想拜兩位為雲中督郵,不知道兩位是否願意?”說完深深地一鞠恭。


    而兩人本來就聽說劉偉之才,而且劉偉勤政愛民,減免百姓賦稅,讓兩人十分敬佩,而今更是卑躬屈膝相拜,兩人本就早欲出仕苦無道路,如今劉偉如此相待。於是立馬說道“我等願意為主公效命!主公還請起身啊!”說完,扶起了劉偉。


    劉偉起身之後,立馬對兩人說道“元化,仲景兄,我欲建立一個醫學院,讓你們收徒教導。今後這雲中百姓之病以及行軍作戰的後勤便是交給他們了,元化兄主外傷,仲景兄主內症,不知可否?”


    兩人聽完便是立刻說道“一切單但憑主公安排!”


    而後劉偉又對著荀彧三人說道“劉偉在這裏見過三位了。”


    三人也不說話,隻是迴了劉偉一禮。


    而後,劉偉沒有直接招攬,隻是說道“不知道,三位觀這天下之勢如何?”


    荀彧說道“愚兄不才,我見如今這朝中十常侍霍亂,靈帝倍受蒙蔽。而卻無人站出主持大局。實在讓人擔憂啊!且現在由於靈帝貪圖享樂,讓賣官之風橫行,大漢危矣啊!”荀攸點了點頭,意思是和荀彧一個看法。


    而郭嘉卻是說道“我觀這天下即將打亂了!”


    荀彧聽聞,立馬說道“奉孝,這不比豫州,話可不能亂說啊!”


    郭嘉聞言說道“為何不可?太守大人,你說是或不是?”


    劉偉聞言,立馬覺得郭嘉有驚世之語,便是沒有說話,隻是笑著麵對郭嘉!


    郭嘉見劉偉笑而不語,則是繼續說道“太守大人既然沒有說話,那麽我就當太守大人默認了!”


    劉偉便是裝著生氣的模樣說道“奉孝為何如此說?難道你不知道我本就是漢室宗親,難道你不怕我將你拿下,交官治罪嗎?”


    郭嘉一笑,說道“我這一條小命何足掛齒。但是太守大人若是殺了我,怕是以後那相投之人便會減少了吧。而且,太守大人想必也不會如剛才所說一般吧?”


    劉偉一愣,這郭嘉果然是鬼才,這樣也知道自己的意思。劉偉於是繼續說道“不知道奉孝為何這麽說?”


    郭嘉再次笑著說道“若是我沒猜錯,若是要說這不尊皇室,太守大人之罪便是比我大了。”


    劉偉“噢···”一聲


    郭嘉再次說道“想大漢一郡的士兵最多也就是5萬之數。就算是這邊關之地也最多就是十萬之數了吧。但是我剛才聽聞大人手下有士兵十二萬,而且根據太守和雁門,朔方太守說話的意思那麽劉太守所領之兵恐怕是集朔方,雁門,雲中之總數了吧!若是如此,那麽大人手下怕是有近二十萬了吧。而且我觀天下即將大亂,到時候便是要諸侯割據了吧。到時候若是太守手上留了這二十萬大軍,恐怕到時候自立為王也不無不可吧!大人,你說我說得對嗎?”


    劉偉聽了一歎,隻是拱手對郭嘉說道說道“奉孝大才,讓我拜服!”


    郭嘉聽了,便是繼續說道“大人,不知道您還有什麽說的嗎?”


    劉偉苦笑道,這郭嘉看來什麽都知道了,所以劉偉便是直接說道“奉孝所言極是,偉從小學過占星之術,早年觀星之時,便是發現了奉孝所說之局麵,於是便在這雲中,雁門,朔方三地屯兵,屯糧,以期能夠苟存與亂世。而近年以來,靈帝貪圖享樂而賣官,重十常侍而輕忠臣,滿朝怨聲載道。各地官員強收重稅,百姓無法為生,易子而食之事常有發生。而我身為漢室宗親,自是不能不聞不問,我現擁兵二十一萬,雖說不多,但是都為精銳之師。所以我欲先平了鮮卑之亂,再說這朝中之事。當除盡那朝中亂臣之後,頭等大事便是改那百姓賦稅,讓百姓得以生存,隨後便是除去無能之官,而讓賢良之才取而代之。最後若是這皇帝能扶我便扶植,若是不能我就取而代之!不知道我這樣說,奉孝覺得如何?”


    郭嘉聽後,說道“太守仁義,嘉拜服!”而後郭嘉一跪,說道“嘉願拜太守為主公,為主公造福黎民百姓之大計出謀劃策!”


    劉偉聽後,感覺自己這是在做夢,自己的偶像現在能夠臣服自己,並且叫自己為主公,這可是超級大yy啊。劉偉掐了掐自己手臂,發現的確是事實之後,立馬扶起郭嘉說道“我得奉孝如漢之張良,如此,便是百姓之福啊!奉仁在此也代替百姓謝過奉孝了!”說完向郭嘉拜了一拜。


    郭嘉見到劉偉如此,便是說道“主公,從今以後,還請不必如此,奉孝畢竟隻是主公下屬,若是受了主公大理,豈不是亂了身份。那樣嘉便是有罪了!”郭嘉雖然這樣說,但是心中對劉偉這樣的舉動還是十分感動的。


    而劉偉聽了便是也沒說什麽,因為他知道古代尊重禮儀的意識很重,他相信隻要他自己能夠誠心相待,就一定能讓自己手下效忠自己。便是說道“奉孝大才,劉偉能得到奉孝之助,實乃上天賜福,若是能再有奉孝一類之人來到,我劉偉就是行跪拜之禮又如何!”說完劉偉看了看天,裝作一個深沉的樣子。


    而劉偉的話在一眾人聽來卻是讓人十分振奮,如此明主實乃眾人天賜之伯樂啊。於是都說道“主公!我等願為主公之大業出盡全力,絕不反悔!”


    劉偉收下郭嘉之後,便是立刻轉向荀彧,荀攸兩叔侄,正欲說話。隻聽見叔侄兩人中得荀彧說道“我叔侄二人,早聞太守大人善待百姓,先前剛到雲中便是見到百姓個個麵帶笑容,想必都是衣食無憂,想必就連洛陽都城的百姓也不會如此吧。而且大人能夠如此親近下屬,讓我叔侄二人敬佩,今日,我叔侄二人願意投奔主公麾下,還請大人收下!”說完兩人跪下而拜。


    劉偉見此,便是立刻上前去扶起了兩人,說道“今日我得荀彧,荀攸兩位兄弟便是得到了我雲中的內政大才了,兩位還是請起才是啊!”說完,扶起了兩人!


    劉偉便是立刻說道“荀彧,荀攸,郭嘉上前聽封!”


    三人立馬拱手說道“屬下在!”


    劉偉說道“今日,我封荀彧為雲中功曹,郭嘉為軍師祭酒,荀攸為主薄!”


    三人聽完便是歎道,這傳說劉偉任人唯賢,以人之所長,安置職位,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啊,便是對劉偉十分佩服。而後說道“下官領命!”


    而郭嘉,賈詡兩人確實同時說道“不知道剛才主公是否說道,在這次要好好守住邊關,讓那鮮卑嚐到苦頭?”兩人說完,倒是相視一笑。


    劉偉見狀也是疑惑,隻聽見賈詡說道“奉孝,不如我們各自將想法寫在手上,等會一同亮出,可否?”


    郭嘉聽完,笑著說道“嘉也正有此意。”說完兩人各自拿了一杆筆,在他們手上寫了一會。


    兩人幾乎是同時寫完,此時郭嘉,賈詡同時將手掌攤開給對方看。兩人看過之後,都是轉頭大笑。


    而眾人這時候才是疑惑了,劉偉也想知道是為何。便是問道“奉孝,老師,不知道你們為何如此,還請告知。”


    隻見郭嘉,賈詡同時將手掌攤開給劉偉看,劉偉看後便先是一驚,轉而想了半晌之後,說道“果然是好計!”


    羅成等人見了,也是十分疑惑,問道“二弟,不知所謂何計?”


    劉偉說道“敗敵之時,反攻之際!”


    眾武將聽後,也不是很懂。隻聽賈詡說道“既然現在我軍如今有近三十萬之眾,而那鮮卑也就隻有大約三十五六之數。相差實在是太小了。而且,我軍無論是盔甲還是武器,都是超過他們許多,雖然戰馬不若鮮卑多,但是如果能充分利用好各兵種之便,便是能以較小的代價直接殺到鮮卑王庭,讓他們臣服。而且,我軍敗了鮮卑之後,他們也根本不會想到我們會反攻過去。若是以此出其不意,想必定然能夠有所成果。若是在守城之戰以及反擊之戰中敗了他們,那麽鮮卑剩餘的士兵應該就不多了。而我們到時候則可以直接拿下鮮卑王庭了!”


    眾人聽到才是恍然大悟,而且都覺得這確實是個好計策。便是服了那郭嘉,賈詡兩人了。於是一同說道“主公,末將願意行此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三國當太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蒲城十七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蒲城十七少並收藏重生三國當太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