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三兒和男人一起長大,也如男子一般,自然對女子這種天生就處於弱勢的人都格外憐憫一些。
所以不屑於主動和女孩子們一般計較什麽。
把那個鍾無霜送走也不過是實在不想看見她無事找事的刻薄樣。
若是男人,她早一掌拍死了。
也不知道東晉的律法對於皇親是否會開恩一點,至少在南源邊城那地方,與蠻夷異國交界處,律法管不著,誰的拳頭硬就聽誰的。
顧三兒在那裏混了十來年,背後又有顧家軍,自然是小霸王,懲奸除惡,殺人放火的事沒少幹,就算有些時候看不慣一些仗勢欺人的官僚子弟,一不小心殺了幾個解恨,那也沒人真的敢扣押審訊她。
所以顧三兒來了東晉還是收斂了一些小爪子。
侍衛們撈了一會兒,終於磨磨蹭蹭的將趙倩兒給打撈上來了,可是人也已經因為受了驚嚇,又寒氣入體,如篩糠一般抖著,一句話也說不出。
淡薄的衣裳貼在身上,身段玲瓏,侍衛們卻不再敢看。
顧三兒也不指望著九王會為這個女子的落水向他問個所以然,揮了揮手,道:“抬下去找大夫治,落了病根就不好了。”
若是九王看上了,她也不至於大冷天的站在這湖邊掏藕了。
可惜了,九王怎麽沒看上呢。
九王見顧三兒這理所應當的模樣,鼻子都氣歪了,還以為她受了什麽委屈,沒想到她這般不在意的模樣,好心往他屋裏送女人,又裝作什麽都沒發生過的一般將人送走,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好妻子。
九王氣的牙癢癢,早知道就好好感謝一下王妃的好意,寵愛一下那個女子。
九王什麽都沒說就甩袖迴屋,燕小七絲毫看不出這其中的道道,趕忙追著侍衛,道:“這姑娘怕是染了寒氣,你們快把她送到暖房,我給她把把脈。”
顧三兒沒想到這燕七公主有這般善心,挺好一姑娘,善良天真。
顧三兒追著九王進入臨時書房,發現他正在為吉安調配新的縣令官員,吉安的大小官員都被九王全部殺了泄憤了,他自然要把這次的空缺補上。
他們來吉安這些天,京中剛放了秋試的名額,吉安雖然是小縣城,可是距離京都較近,依山傍水,民風富裕,交通便利,來這裏當官自然是一件肥差。
九王根據秋試名次,以及考生信息,找了合適的人填補了吉安的空缺。
隨後將折子封好,讓人傳入京都。
顧三兒在一邊等九王忙完,才道:“吉安縣貧富懸殊,除了當官的貪婪平庸,也有百姓平庸懶惰安於現狀之故,我想他們遭此橫禍,也算大難不死,誰沒有幾點氣性?南城區的人活下來也要對得起你在他們身上花費的那些藥材,不然也不過是活死人,白忙活一場。”
九王放下手中的圖紙,上麵是為南城區百姓改建的房屋構建圖。
既然來一趟,看見吉安縣這般不堪的現象,自然要徹底改變。
顧三兒說得對,除了懲治當官的,那些貧窮的百姓也不乏刁民惡習。
南城區的街道房屋破舊不堪,又因疫症之事被縣令燒毀無數,眼見冬日來臨,九王也在擔心他們能躲過這次的疫症,卻無法熬過冬日的寒冷。
九王道:“你倒像有了注意。”
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能做什麽了?除了老弱還有孩子?
九王想想都覺得氣,吉安每年收稅交的最積極,以為吉安人安民樂,若不是來吉安一趟,都不知道當官的拿著朝廷的俸祿,想的卻是如何壓榨百姓,如何欺瞞朝廷的眼睛。
顧三兒道:“南城區定是要重建的,隻是卻不能朝廷出錢,若不是前任縣令不中用,吉安縣本應該不用朝廷出麵,可以自救,哪裏需要你來一趟?還動用了藥王穀那麽多的藥材。”
她看著都心疼。
九王點了點頭,道:“繼續說。”
“你病著的時候,吉安權貴拿出了不少東西,說明他們是真的有錢,這段時間我查看了一下吉安,發現吉安的私塾不下百家,幾乎都是世家私人所用,學堂雖然不少,可是門檻兒高,若沒身份背景根本進不了。總共算下來,一個夫子才帶三五個學生,比皇家還奢侈。”
九王讚許的點點頭,她竟然能與他想到一起,當真是心有靈犀。
吉安的學堂門檻是該降,也不許設私塾,所有的學堂全部公立化,由朝廷直接管轄,不管貧富,孩子們都該讀書,南城區的孩子們送去學堂,不僅解決了現下的麻煩,還為孩子們的前途做打算。
他這王妃不隻有一身武功,有愛民之心又能想出這樣雙贏的法子,實在是聰慧可人。
而且她能想到這裏,說明做了充足的準備,連吉安有多少私塾學堂她都查到,實在讓他大吃一驚。
九王問道:“孩子的事解決了,女人老人又該如何?年輕人又該讓他們做什麽?”
顧三兒癟嘴,九王都開始打算重建南城區了,難道還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些人的生活嗎?隻是九王既然要問,她自然願意說說她的想法:“能動的自然是幫助修建,南城區那麽大,若是重建,水利,農業都在其中,天坑裏的水不能再吃,如何填坑,如何引水是河道史的事,出力卻可以給他們,工錢一分都不少他們的,修到哪裏住到哪裏,隻要不漏風,一群大老爺們還能凍死不成?至於年輕的男人,九王可以編入軍隊,好好訓練,總比賴在貧民窟混吃等死的好。至於婦孺,也不指望她們做什麽,在後勤上心便可。手藝好的,還可以去給將士們造寒衣,也算為國家效力。”
九王一聽,大笑,恨不得揉一揉顧三兒那張巧嘴:“你這心思不比你拳頭少了那份勁兒。”
------題外話------
顧三兒也不是隻有一個拳頭,哈哈,畢竟是當將軍的人
所以不屑於主動和女孩子們一般計較什麽。
把那個鍾無霜送走也不過是實在不想看見她無事找事的刻薄樣。
若是男人,她早一掌拍死了。
也不知道東晉的律法對於皇親是否會開恩一點,至少在南源邊城那地方,與蠻夷異國交界處,律法管不著,誰的拳頭硬就聽誰的。
顧三兒在那裏混了十來年,背後又有顧家軍,自然是小霸王,懲奸除惡,殺人放火的事沒少幹,就算有些時候看不慣一些仗勢欺人的官僚子弟,一不小心殺了幾個解恨,那也沒人真的敢扣押審訊她。
所以顧三兒來了東晉還是收斂了一些小爪子。
侍衛們撈了一會兒,終於磨磨蹭蹭的將趙倩兒給打撈上來了,可是人也已經因為受了驚嚇,又寒氣入體,如篩糠一般抖著,一句話也說不出。
淡薄的衣裳貼在身上,身段玲瓏,侍衛們卻不再敢看。
顧三兒也不指望著九王會為這個女子的落水向他問個所以然,揮了揮手,道:“抬下去找大夫治,落了病根就不好了。”
若是九王看上了,她也不至於大冷天的站在這湖邊掏藕了。
可惜了,九王怎麽沒看上呢。
九王見顧三兒這理所應當的模樣,鼻子都氣歪了,還以為她受了什麽委屈,沒想到她這般不在意的模樣,好心往他屋裏送女人,又裝作什麽都沒發生過的一般將人送走,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好妻子。
九王氣的牙癢癢,早知道就好好感謝一下王妃的好意,寵愛一下那個女子。
九王什麽都沒說就甩袖迴屋,燕小七絲毫看不出這其中的道道,趕忙追著侍衛,道:“這姑娘怕是染了寒氣,你們快把她送到暖房,我給她把把脈。”
顧三兒沒想到這燕七公主有這般善心,挺好一姑娘,善良天真。
顧三兒追著九王進入臨時書房,發現他正在為吉安調配新的縣令官員,吉安的大小官員都被九王全部殺了泄憤了,他自然要把這次的空缺補上。
他們來吉安這些天,京中剛放了秋試的名額,吉安雖然是小縣城,可是距離京都較近,依山傍水,民風富裕,交通便利,來這裏當官自然是一件肥差。
九王根據秋試名次,以及考生信息,找了合適的人填補了吉安的空缺。
隨後將折子封好,讓人傳入京都。
顧三兒在一邊等九王忙完,才道:“吉安縣貧富懸殊,除了當官的貪婪平庸,也有百姓平庸懶惰安於現狀之故,我想他們遭此橫禍,也算大難不死,誰沒有幾點氣性?南城區的人活下來也要對得起你在他們身上花費的那些藥材,不然也不過是活死人,白忙活一場。”
九王放下手中的圖紙,上麵是為南城區百姓改建的房屋構建圖。
既然來一趟,看見吉安縣這般不堪的現象,自然要徹底改變。
顧三兒說得對,除了懲治當官的,那些貧窮的百姓也不乏刁民惡習。
南城區的街道房屋破舊不堪,又因疫症之事被縣令燒毀無數,眼見冬日來臨,九王也在擔心他們能躲過這次的疫症,卻無法熬過冬日的寒冷。
九王道:“你倒像有了注意。”
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能做什麽了?除了老弱還有孩子?
九王想想都覺得氣,吉安每年收稅交的最積極,以為吉安人安民樂,若不是來吉安一趟,都不知道當官的拿著朝廷的俸祿,想的卻是如何壓榨百姓,如何欺瞞朝廷的眼睛。
顧三兒道:“南城區定是要重建的,隻是卻不能朝廷出錢,若不是前任縣令不中用,吉安縣本應該不用朝廷出麵,可以自救,哪裏需要你來一趟?還動用了藥王穀那麽多的藥材。”
她看著都心疼。
九王點了點頭,道:“繼續說。”
“你病著的時候,吉安權貴拿出了不少東西,說明他們是真的有錢,這段時間我查看了一下吉安,發現吉安的私塾不下百家,幾乎都是世家私人所用,學堂雖然不少,可是門檻兒高,若沒身份背景根本進不了。總共算下來,一個夫子才帶三五個學生,比皇家還奢侈。”
九王讚許的點點頭,她竟然能與他想到一起,當真是心有靈犀。
吉安的學堂門檻是該降,也不許設私塾,所有的學堂全部公立化,由朝廷直接管轄,不管貧富,孩子們都該讀書,南城區的孩子們送去學堂,不僅解決了現下的麻煩,還為孩子們的前途做打算。
他這王妃不隻有一身武功,有愛民之心又能想出這樣雙贏的法子,實在是聰慧可人。
而且她能想到這裏,說明做了充足的準備,連吉安有多少私塾學堂她都查到,實在讓他大吃一驚。
九王問道:“孩子的事解決了,女人老人又該如何?年輕人又該讓他們做什麽?”
顧三兒癟嘴,九王都開始打算重建南城區了,難道還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些人的生活嗎?隻是九王既然要問,她自然願意說說她的想法:“能動的自然是幫助修建,南城區那麽大,若是重建,水利,農業都在其中,天坑裏的水不能再吃,如何填坑,如何引水是河道史的事,出力卻可以給他們,工錢一分都不少他們的,修到哪裏住到哪裏,隻要不漏風,一群大老爺們還能凍死不成?至於年輕的男人,九王可以編入軍隊,好好訓練,總比賴在貧民窟混吃等死的好。至於婦孺,也不指望她們做什麽,在後勤上心便可。手藝好的,還可以去給將士們造寒衣,也算為國家效力。”
九王一聽,大笑,恨不得揉一揉顧三兒那張巧嘴:“你這心思不比你拳頭少了那份勁兒。”
------題外話------
顧三兒也不是隻有一個拳頭,哈哈,畢竟是當將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