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古墓的規模應該不小。”老者看著眼前山體表麵露出的雕刻花紋道。
“那您估計是什麽時期的呢?”一位身穿耐克運動裝(不過一看就知道是山寨貨)的年輕小夥子問道。
老者看了一眼小夥子,略顯神秘地笑了笑,隨即閉上眼睛,伸出右手,學著電視裏麵算命先生的樣子,用大拇指在其餘四根手指上麵點來點去,嘴裏還在小聲自言自語念著什麽。過了一會兒,老者緩緩睜開雙眼,點點頭,故意提高聲調顯得自信滿滿地說了一句:“天機不可泄露!”剛一說完,便哈哈大笑起來,惹得他身旁的幾個人也一起跟著笑了起來。
笑聲過後,老者清了清嗓子,正色道:“說真的,現在我也看不出來這座古墓到底是什麽年代的,目前的信息量太少,隻能等到近一步的發掘工作展開以後再做分析了。”說著老人又用手摸了摸那已經暴露出來的石刻雲紋,“不過能夠以山建陵絕非尋常百姓人家可以做到的事,也絕不是一般的富豪鄉紳財力可以達到的。”
“唐代皇家以山修陵的似乎不少。”一位紮著馬尾的年輕姑娘若有所思的接了一句。
“不錯,的確如此。要知道古代沒有現代化的生產工具,所以以山建陵工程量十分的巨大,其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都是我們不可想象的,用咱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運營成本太高,所以一般不太會作為喪葬的形式。”老者拍了拍手上的灰塵,然後繼續說道:“不過唐朝時期國富民強,政局穩定,從客觀上講,他們是有能力也有條件以山為陵的,從主觀上說,當時的朝廷奢靡之風盛行,再加上為了彰顯大唐盛世,凡事都大講排場,修陵這件事當然更加不能免俗,所以在唐朝的前期以及中期,國力較強的時候,開山為陵是皇家普遍采用的方式。而這種方式也使得唐代的帝王陵隱然有一種舍我其誰的王者之氣。”
“哦,那麽我們麵前的這座古墓會不會就是……”一直站在老者旁邊手持話筒的女記者小聲嘀咕道。
“不會。”老者笑著看向女記者,擺了擺手,“我知道你在想這座古墓會不會就是一座唐代的皇家墓,是不是?”
女記者不住地點頭。
“嗬嗬,這個真不是,唐朝的皇家墓區主要集中在陝西,我們四川是沒有的,而且迄今為止我們省發現的唐代墓葬也不過20幾座而已。”
“哦,是這樣。”女記者點了點頭,“不過聽您這麽說,即使不是皇家墓,就算是一座頗具規模的普通唐代墓葬,在咱們省的考古界也一定會引起不小的震動,是不是?”
“也可以這麽說。”女記者聞言憧憬道:“如果是這樣的話,要真能是一座唐代的墓葬就好了。”
老人苦笑了一下,“如果真的可以選擇,我倒不希望它是一座唐代的墓葬。”
“為什麽?”女記者遮掩不住臉上驚訝的表情,她完全不可以理解,為什麽會有考古工作者不希望給考古界帶來驚喜的發現。
老者輕聲歎了口氣,“怎麽說呢,唐墓的考古價值是很高,但可惜唐朝末年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許多起義軍都是通過盜墓來獲取糧資的,所以搞得唐墓幾乎個個都被盜過好幾遍,十墓九空,我們省發現的唐墓就沒有一座是完整的,而且裏麵也都沒發掘出什麽有價值的文物,所以我寧願它不是一座唐墓,免得讓大家再一次失望。”
聽到教授這一番解釋,女記者沉默了,因為她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來安慰眼前這位對考古充滿熱情的老人。
此時一直站在老者身旁的耐克裝環顧了一下四周,然後開口道:“梁教授,您看……”說著又用手指了指周圍的群山,“這座古墓的位置如此偏僻,要不是采石工人在這裏采集石料,誰會發現?所以我估計應該還沒有被盜墓賊光顧過。”
“但願如此吧。我從事一線考古工作這麽多年,參與發掘的古墓不少,但其中被盜的更多。” 梁教授隨後無奈的笑了笑,“哎,不過不管怎麽樣,對於你和小晉這兩個剛剛邁出大學校門的年輕人來說,都絕對是一次很好的實踐機會。”
梁教授的話音剛落,耐克裝和馬尾辮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好了,時間也不早了。”梁教授看了看表,“咱們先迴所裏,向領導匯報一下這裏的情況,然後申請進一步的發掘工作。”
……
兩個月過後,原本幾近廢棄的采石場又重新熱鬧了起來,來來往往的都是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人員,而梁教授和他的幾名學生也在其中。他們都很興奮,因為經過他們一個多月的探測,在附近並沒有發現盜洞,也就是說這很可能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墓,這個理由足以讓他們徹夜難眠。
隨著發掘工作的進一步深入,當清理完山體表麵的沙土泥石之後,一座拱形的門洞赫然呈現在了眾人的麵前。當初他們見到的雲紋就是雕刻在門框四周的裝飾。不過考古人員並沒有見到預期的墓門,因為門洞之中塞滿了石條,密不透風。經過探測,人們發現上下左右條石之間還穿有鐵棍,相互固定,極為堅實,而且條石間的縫隙是用熔化的錫鐵汁灌注封死的。這樣的處理給古墓的發掘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而最令人頭痛的是還不知道這樣的石條到底一共有多少層。
麵對這樣的局麵,考古隊員的內心多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如此堅固的古墓十有八九沒有遭到過盜墓賊的破壞,憂的則是自己也同樣麵臨如何下手的問題。
幾套方案研究來研究去,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其實方法很多,隻因梁教授他們是搞考古研究的而不是盜墓的,所以工作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這就像是兵與賊,一個做起事情來必須“循規蹈矩”,而另一個則可以隨心所欲。
最後,經過有關部門的批準,梁教授帶領的考古隊決定采用最原始但也是最簡單的方法——破石而入。說白了就是用大鐵錘直接敲碎石塊,遇到鐵棍再用鋼鋸鋸斷。
一層、兩層、三層,所幸隻有三層。
三層封石碎去之後,考古隊員終於見到了期盼已久的墓門。
墓門用漢白玉雕鑿而成,高約2米,寬3米左右,分左右兩扇,在其正中繪有一個很大的太極八卦圖,由於有三層封石的保護,所以八卦圖上的黑白兩色還顯得十分鮮豔。陰陽兩極被分別繪在墓門的左右兩扇上,左邊為陽,右邊為陰。石門閉合後,左右兩扇之間的縫隙便是這幅太極八卦圖陰陽兩極的分界曲線。
“梁教授,”從發現古墓到發掘古墓一直跟蹤報道的電視台女記者唐梵在看到古墓大門的時候與現場其他的參與者一樣興奮不已,“這種樣式的墓門,在我們四川是不是還屬首次發現呢?”
“是的,的確如此。”梁教授點了點頭。
麵對如此精美的墓門,考古隊員個個興奮不已,人人歡唿雀躍。而梁教授除了臉上遮掩不住的喜悅之外,在他的內心深處還有更為複雜的心情。他隱隱覺得這裏將會有震驚全國,甚至是震驚世界的發現。因為他太需要這樣的發現了,即將退休的他一生都在考古工作的第一線,可是始終都沒有能夠成為像馬王堆、曾侯乙這樣有世界級影響力的古墓發掘的見證者。三星堆曾經離他是那麽的近,隻可惜當時因為身體健康的原因他正在醫院接受治療,最終還是錯過了。而這一次他告訴自己絕對不能再錯過,因為他很清楚這也許是他最後的一次一線考古經曆了。
“梁教授,您對八卦圖出現在這裏有什麽看法?”說話的是這支考古隊的二號人物,研究所的副教授周壟,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人。
梁教授臉上的表情很快恢複了平靜,“八卦圖……”,嘴裏又小聲重複了一遍這三個字,“我覺得無非有兩種可能性,要麽就是墓主人生前是道教的信奉者,要麽墓主人本身就是一位道門中人,你說呢?”“我覺得是道門中人的可能性不太大,因為一名道士怎麽會有如此雄厚的財力以及物力來為自己修建一座規模這樣龐大的墓葬呢?所以我更加傾向於是一位在生前深受道家思想文化影響的達官顯貴。” 周壟迴答道。
梁教授點了點頭,“有道理,不過不管怎麽說,這個八卦圖對於我們了解墓主人的身份以及生平經曆都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周副教授聞言接話道:“是呀,現在我對這座古墓更加感興趣了。”
“我都已經迫不及待想看看這座墓門背後的世界了。”實習生漢靈依舊是那身山寨版的耐克(基本上他已經把這件廉價的耐克當成是工作服了),“三層封石是預告片,再加上用這個太極八卦圖製作的電影海報,恩,這部國產大片的宣傳工作已經做足了,下麵就等著我們這些觀眾憑票入場了。”
女記者唐梵嗬嗬一笑,“太有才了你,幸虧你大學不是主修新聞傳媒專業,不然的話,憑你這口才,就連我這個資深的節目主持人的飯碗都難保了。”
“那裏那裏。”說著說著漢靈學起電視劇裏古代江湖人士的樣子抱拳道:“小姐秀外慧中、才華橫溢,小子不才,怎敢與姑娘相提並論。”
唐梵也不示弱,抱拳以迎:“謙虛謙虛,公子才貌雙全、風度翩翩,小女子今日有幸結識公子真是不枉此生。”
隻見這邊漢靈眼珠一轉,壞水一翻,接道:“承蒙姑娘錯愛,要是小姐不棄,吾願以身相許。不知小姐意下何如?”
唐梵微微一笑,“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女子怎敢自作主張。”
“嗬嗬,不愧是主持人,果然鐵嘴銅牙,晚生甘拜下風。” 漢靈說著看了看眾人,雙手攤開,聳了聳肩,臉上故意做出一副很無奈的表情,“費了這麽半天勁,說到底還得繼續打光棍,願望總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殘忍的,看來呀,今年11月11號我還得繼續去唱‘單身情歌’。”
聽到這裏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梁教授拍了拍漢靈的肩膀調侃道:“小漢,你的口才,還真不錯,我看呀,在咱們研究所是屈才了,主持人這個行業,別說,還真挺適合你的,就著年輕,改行趁早。”
隻聽漢靈反駁道:“其實現在咱們和唐記者他們所從事的本身就是同一種性質的工作,隻不過工作的對象不同罷了。我們挖掘古墓,他們挖掘新聞,都屬於‘挖掘’係統,本來就是一家人嘛。”
梁教授笑著搖搖頭,指了指漢靈,“你小子,嗬嗬。”
漢靈和唐梵之間的“唇槍舌劍”讓原本應該嚴肅的考古現場一下子變得活躍了不少。不過梁教授身旁的晉溪好像根本沒有聽到他們剛才的對話又或者說根本就對他們之間的對話不感興趣,隻是麵無表情的一個人站在那裏望著墓門發呆,似乎在思考著什麽問題。
突然,隻見她咬了咬嘴唇說道:“這座古墓有些不太對勁。”
“那您估計是什麽時期的呢?”一位身穿耐克運動裝(不過一看就知道是山寨貨)的年輕小夥子問道。
老者看了一眼小夥子,略顯神秘地笑了笑,隨即閉上眼睛,伸出右手,學著電視裏麵算命先生的樣子,用大拇指在其餘四根手指上麵點來點去,嘴裏還在小聲自言自語念著什麽。過了一會兒,老者緩緩睜開雙眼,點點頭,故意提高聲調顯得自信滿滿地說了一句:“天機不可泄露!”剛一說完,便哈哈大笑起來,惹得他身旁的幾個人也一起跟著笑了起來。
笑聲過後,老者清了清嗓子,正色道:“說真的,現在我也看不出來這座古墓到底是什麽年代的,目前的信息量太少,隻能等到近一步的發掘工作展開以後再做分析了。”說著老人又用手摸了摸那已經暴露出來的石刻雲紋,“不過能夠以山建陵絕非尋常百姓人家可以做到的事,也絕不是一般的富豪鄉紳財力可以達到的。”
“唐代皇家以山修陵的似乎不少。”一位紮著馬尾的年輕姑娘若有所思的接了一句。
“不錯,的確如此。要知道古代沒有現代化的生產工具,所以以山建陵工程量十分的巨大,其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都是我們不可想象的,用咱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運營成本太高,所以一般不太會作為喪葬的形式。”老者拍了拍手上的灰塵,然後繼續說道:“不過唐朝時期國富民強,政局穩定,從客觀上講,他們是有能力也有條件以山為陵的,從主觀上說,當時的朝廷奢靡之風盛行,再加上為了彰顯大唐盛世,凡事都大講排場,修陵這件事當然更加不能免俗,所以在唐朝的前期以及中期,國力較強的時候,開山為陵是皇家普遍采用的方式。而這種方式也使得唐代的帝王陵隱然有一種舍我其誰的王者之氣。”
“哦,那麽我們麵前的這座古墓會不會就是……”一直站在老者旁邊手持話筒的女記者小聲嘀咕道。
“不會。”老者笑著看向女記者,擺了擺手,“我知道你在想這座古墓會不會就是一座唐代的皇家墓,是不是?”
女記者不住地點頭。
“嗬嗬,這個真不是,唐朝的皇家墓區主要集中在陝西,我們四川是沒有的,而且迄今為止我們省發現的唐代墓葬也不過20幾座而已。”
“哦,是這樣。”女記者點了點頭,“不過聽您這麽說,即使不是皇家墓,就算是一座頗具規模的普通唐代墓葬,在咱們省的考古界也一定會引起不小的震動,是不是?”
“也可以這麽說。”女記者聞言憧憬道:“如果是這樣的話,要真能是一座唐代的墓葬就好了。”
老人苦笑了一下,“如果真的可以選擇,我倒不希望它是一座唐代的墓葬。”
“為什麽?”女記者遮掩不住臉上驚訝的表情,她完全不可以理解,為什麽會有考古工作者不希望給考古界帶來驚喜的發現。
老者輕聲歎了口氣,“怎麽說呢,唐墓的考古價值是很高,但可惜唐朝末年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許多起義軍都是通過盜墓來獲取糧資的,所以搞得唐墓幾乎個個都被盜過好幾遍,十墓九空,我們省發現的唐墓就沒有一座是完整的,而且裏麵也都沒發掘出什麽有價值的文物,所以我寧願它不是一座唐墓,免得讓大家再一次失望。”
聽到教授這一番解釋,女記者沉默了,因為她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來安慰眼前這位對考古充滿熱情的老人。
此時一直站在老者身旁的耐克裝環顧了一下四周,然後開口道:“梁教授,您看……”說著又用手指了指周圍的群山,“這座古墓的位置如此偏僻,要不是采石工人在這裏采集石料,誰會發現?所以我估計應該還沒有被盜墓賊光顧過。”
“但願如此吧。我從事一線考古工作這麽多年,參與發掘的古墓不少,但其中被盜的更多。” 梁教授隨後無奈的笑了笑,“哎,不過不管怎麽樣,對於你和小晉這兩個剛剛邁出大學校門的年輕人來說,都絕對是一次很好的實踐機會。”
梁教授的話音剛落,耐克裝和馬尾辮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好了,時間也不早了。”梁教授看了看表,“咱們先迴所裏,向領導匯報一下這裏的情況,然後申請進一步的發掘工作。”
……
兩個月過後,原本幾近廢棄的采石場又重新熱鬧了起來,來來往往的都是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人員,而梁教授和他的幾名學生也在其中。他們都很興奮,因為經過他們一個多月的探測,在附近並沒有發現盜洞,也就是說這很可能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墓,這個理由足以讓他們徹夜難眠。
隨著發掘工作的進一步深入,當清理完山體表麵的沙土泥石之後,一座拱形的門洞赫然呈現在了眾人的麵前。當初他們見到的雲紋就是雕刻在門框四周的裝飾。不過考古人員並沒有見到預期的墓門,因為門洞之中塞滿了石條,密不透風。經過探測,人們發現上下左右條石之間還穿有鐵棍,相互固定,極為堅實,而且條石間的縫隙是用熔化的錫鐵汁灌注封死的。這樣的處理給古墓的發掘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而最令人頭痛的是還不知道這樣的石條到底一共有多少層。
麵對這樣的局麵,考古隊員的內心多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如此堅固的古墓十有八九沒有遭到過盜墓賊的破壞,憂的則是自己也同樣麵臨如何下手的問題。
幾套方案研究來研究去,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其實方法很多,隻因梁教授他們是搞考古研究的而不是盜墓的,所以工作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這就像是兵與賊,一個做起事情來必須“循規蹈矩”,而另一個則可以隨心所欲。
最後,經過有關部門的批準,梁教授帶領的考古隊決定采用最原始但也是最簡單的方法——破石而入。說白了就是用大鐵錘直接敲碎石塊,遇到鐵棍再用鋼鋸鋸斷。
一層、兩層、三層,所幸隻有三層。
三層封石碎去之後,考古隊員終於見到了期盼已久的墓門。
墓門用漢白玉雕鑿而成,高約2米,寬3米左右,分左右兩扇,在其正中繪有一個很大的太極八卦圖,由於有三層封石的保護,所以八卦圖上的黑白兩色還顯得十分鮮豔。陰陽兩極被分別繪在墓門的左右兩扇上,左邊為陽,右邊為陰。石門閉合後,左右兩扇之間的縫隙便是這幅太極八卦圖陰陽兩極的分界曲線。
“梁教授,”從發現古墓到發掘古墓一直跟蹤報道的電視台女記者唐梵在看到古墓大門的時候與現場其他的參與者一樣興奮不已,“這種樣式的墓門,在我們四川是不是還屬首次發現呢?”
“是的,的確如此。”梁教授點了點頭。
麵對如此精美的墓門,考古隊員個個興奮不已,人人歡唿雀躍。而梁教授除了臉上遮掩不住的喜悅之外,在他的內心深處還有更為複雜的心情。他隱隱覺得這裏將會有震驚全國,甚至是震驚世界的發現。因為他太需要這樣的發現了,即將退休的他一生都在考古工作的第一線,可是始終都沒有能夠成為像馬王堆、曾侯乙這樣有世界級影響力的古墓發掘的見證者。三星堆曾經離他是那麽的近,隻可惜當時因為身體健康的原因他正在醫院接受治療,最終還是錯過了。而這一次他告訴自己絕對不能再錯過,因為他很清楚這也許是他最後的一次一線考古經曆了。
“梁教授,您對八卦圖出現在這裏有什麽看法?”說話的是這支考古隊的二號人物,研究所的副教授周壟,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人。
梁教授臉上的表情很快恢複了平靜,“八卦圖……”,嘴裏又小聲重複了一遍這三個字,“我覺得無非有兩種可能性,要麽就是墓主人生前是道教的信奉者,要麽墓主人本身就是一位道門中人,你說呢?”“我覺得是道門中人的可能性不太大,因為一名道士怎麽會有如此雄厚的財力以及物力來為自己修建一座規模這樣龐大的墓葬呢?所以我更加傾向於是一位在生前深受道家思想文化影響的達官顯貴。” 周壟迴答道。
梁教授點了點頭,“有道理,不過不管怎麽說,這個八卦圖對於我們了解墓主人的身份以及生平經曆都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周副教授聞言接話道:“是呀,現在我對這座古墓更加感興趣了。”
“我都已經迫不及待想看看這座墓門背後的世界了。”實習生漢靈依舊是那身山寨版的耐克(基本上他已經把這件廉價的耐克當成是工作服了),“三層封石是預告片,再加上用這個太極八卦圖製作的電影海報,恩,這部國產大片的宣傳工作已經做足了,下麵就等著我們這些觀眾憑票入場了。”
女記者唐梵嗬嗬一笑,“太有才了你,幸虧你大學不是主修新聞傳媒專業,不然的話,憑你這口才,就連我這個資深的節目主持人的飯碗都難保了。”
“那裏那裏。”說著說著漢靈學起電視劇裏古代江湖人士的樣子抱拳道:“小姐秀外慧中、才華橫溢,小子不才,怎敢與姑娘相提並論。”
唐梵也不示弱,抱拳以迎:“謙虛謙虛,公子才貌雙全、風度翩翩,小女子今日有幸結識公子真是不枉此生。”
隻見這邊漢靈眼珠一轉,壞水一翻,接道:“承蒙姑娘錯愛,要是小姐不棄,吾願以身相許。不知小姐意下何如?”
唐梵微微一笑,“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女子怎敢自作主張。”
“嗬嗬,不愧是主持人,果然鐵嘴銅牙,晚生甘拜下風。” 漢靈說著看了看眾人,雙手攤開,聳了聳肩,臉上故意做出一副很無奈的表情,“費了這麽半天勁,說到底還得繼續打光棍,願望總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殘忍的,看來呀,今年11月11號我還得繼續去唱‘單身情歌’。”
聽到這裏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梁教授拍了拍漢靈的肩膀調侃道:“小漢,你的口才,還真不錯,我看呀,在咱們研究所是屈才了,主持人這個行業,別說,還真挺適合你的,就著年輕,改行趁早。”
隻聽漢靈反駁道:“其實現在咱們和唐記者他們所從事的本身就是同一種性質的工作,隻不過工作的對象不同罷了。我們挖掘古墓,他們挖掘新聞,都屬於‘挖掘’係統,本來就是一家人嘛。”
梁教授笑著搖搖頭,指了指漢靈,“你小子,嗬嗬。”
漢靈和唐梵之間的“唇槍舌劍”讓原本應該嚴肅的考古現場一下子變得活躍了不少。不過梁教授身旁的晉溪好像根本沒有聽到他們剛才的對話又或者說根本就對他們之間的對話不感興趣,隻是麵無表情的一個人站在那裏望著墓門發呆,似乎在思考著什麽問題。
突然,隻見她咬了咬嘴唇說道:“這座古墓有些不太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