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秦言所獲得的這門武功正是小龍女得自周伯通的左右雙手互博術。
在原著中,這左右雙手互博術,乃是小龍女出走之後,和周伯通相遇,因為心性純淨,才學成了這門武功。
後來發現自己是因為尹誌平失身,千裏追殺,靠著這門武功,一人使出需靠兩人聯手的玉女素心劍法,幾與金輪法王戰成平手。
這門武功,講究一心二用,一神守內,一神遊外,雙手使不同武功招數,可做兩樣不同的事而沒有任何的違和感,可見其神奇。
而周伯通頑童心性,對於這至強的武功也不多加以隱藏,隻要稍微費些心思,就能得到這左右雙手互博術的習練方法。
但秦言卻沒曾想打過這門武功的主意,因為這雙手互博術隻有心無雜念,心地純淨,無私無欲的人,才可以修成。
而凡是聰明智慧的人,心思繁複,一件事沒想完,第二件事又湧上心頭。所以非心靈純淨之人便是要殺他的頭也學不會的。
秦言雖然不敢自詡為聰明智慧之人,可現代人心思本就複雜,心中所藏的秘密又多,如何能練成這雙手互博術呢?
沒想到今天在小龍女身上得到了這門武功,也算得上是天大的驚喜了。
不過關於這武功到底是從那個階段的小龍女身上獲得的,還有待商榷。終究不是什麽天大的事,一時想不明白,隻得漸漸將其壓在心裏。容的以後再行考究。
下了山,秦言大筆的銀錢開路之下,自然尋得了肯上山做事機關匠人。
雖然他們功夫有限,比不得當初修建古墓的鬼斧神工,但僅僅修建一座機關門還是綽綽有餘的。
因為左右雙手互博術通過萬界受害者名單,早已經印在秦言的腦海裏,自然是不必再去修煉,直接堪足大成。
所以秦言看向小龍女的眼神,也有些說不出的欣喜。
弄的楊過有些莫名其妙,要不是這位龍大哥看向龍兒的眼睛一片清澈,沒什麽邪念,他還真以為這位大哥動了什麽歪念頭呢。
連續幾天的時間,秦言早晚往來於古墓和山下小鎮,倒也不覺得無趣。
畢竟這終南山現為全真山門,道教正統,武林中的天下第一大教,山下琳琅,自然是吃喝玩樂之處甚多,所以這一陣的生活也過得悠閑自在。
直到有一天,秦言下山之時,碰到一小道士交給他一封函柬。打開一看,不由笑了。
這函柬所書,竟是邀請他去參加尹誌平繼任掌教的大典。
古墓派就在終南山之中,而秦言又不同於古墓門人向來避世不出。以全真教的勢力,發現他的蹤跡自然輕而易舉。
尹誌平又一直將秦言視為恩人再造,專門差個人為他送上一份函柬自然是合情合理。
和原著的低調而辦不同,原著中尹誌平在江湖素無名望,道教之中也無名聲,全真上下青黃不接,人心不穩,自然是低調行事,慢慢蟄伏發展。但是現在的尹誌平已經是名滿天下,一人一劍擊敗蒙古王子和國師弟子,極大揚大宋天朝威名。此次繼任掌教大典,所來道賀之人絡繹不絕。
秦言到了半山處,若不是知道了這是尹誌平的全真掌教繼任大典,還以為來到了倚天屠龍世界的張三豐百歲壽宴之時,天下皆至賀壽的盛況。
進了全真教之內,秦言卻沒和人群一同進入,而是直接來到了後麵,徑直去了尹誌平所居住的院子。
他敢肯定,尹誌平絕對還住在這。全真教雖然貴為天下第一大教,可論山門龐大,房舍數量,還是有限的。
尹誌平雖然是掌教繼承人,可還未正式繼任掌教,不可能輕易更換居所的。
“清和真人安好啊!”
秦言進了院子,見了一身鄭重道袍的尹誌平,開口笑道。
尹誌平道號“清和”,在道家宗派和江湖上已經開始流傳了,秦言這麽叫,自然也不是錯誤。
“秦兄莫要拿我尋開心了。”尹誌平笑道。
“怎麽會,我還要恭祝清和真人榮登全真掌教之位呢!”
“還是多虧了秦兄的幫助啊!”尹誌平感歎一聲。想起最開始的時候,兩人一個見麵,他就被秦言打成了重傷,後來又被勒索了全真教兩門上乘武功。
可後來,路途揚名,獨孤劍塚,普斯曲蛇,劍敗霍都和達爾巴,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可都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可他卻沒有絲毫吝嗇與自己共享。
在尹誌平心中,秦言當初的目地是什麽已經不重要了,現在他們就是好朋友,僅此而已。
“一會我的掌教繼任大典結束之後,我再向師叔伯們介紹你!”尹誌平說道。
“別逗了,我就沒打算參加你那個什麽大典,來你這屋不過是為了睡覺罷了。”秦言擺擺手說道。
“睡覺?”尹誌平愣了一下。
“當然,我這幾天都沒休息好,正好借這個機會,睡上一覺,一會你的那什麽大典結束了,再迴來叫醒我。”
說著,秦言就像到了自己家裏一樣,將尹誌平的鋪排卷到一邊,也不脫鞋子,直接躺在了床上,不一會,就聽見輕微的鼾聲響起。
尹誌平搖頭苦笑了一下,離開了院子,順便關上了門,直奔掌教繼任大典的地方而去。
到了地方之後,全真七子還在世的五人全部在場。以丘處機為首,盡皆坐在高台之上。尹誌平走上前去,先向下方觀禮的眾人打了個稽首,算是行禮。隨後拜見過丘處機等五人之後,坐在了他們的下首之位。
時間漸至,尹誌平的師弟崔誌方站了出來。兼任這場大典的主持人。
這位崔誌方無論在原著還是曆史上,都是道教的一代高人,皆素以宅心仁厚著稱,是個有名的老實人。
“今日,乃是我誌平師兄繼任本門掌教的大日子,諸位英雄不遠千裏,前來我全真觀禮,如此盛情,我崔誌方在這裏先行謝過!”
說完之後,向台下深行一禮,無論言行舉止還是禮貌規矩,都讓人心生好感,半點挑剔不得。
在原著中,這左右雙手互博術,乃是小龍女出走之後,和周伯通相遇,因為心性純淨,才學成了這門武功。
後來發現自己是因為尹誌平失身,千裏追殺,靠著這門武功,一人使出需靠兩人聯手的玉女素心劍法,幾與金輪法王戰成平手。
這門武功,講究一心二用,一神守內,一神遊外,雙手使不同武功招數,可做兩樣不同的事而沒有任何的違和感,可見其神奇。
而周伯通頑童心性,對於這至強的武功也不多加以隱藏,隻要稍微費些心思,就能得到這左右雙手互博術的習練方法。
但秦言卻沒曾想打過這門武功的主意,因為這雙手互博術隻有心無雜念,心地純淨,無私無欲的人,才可以修成。
而凡是聰明智慧的人,心思繁複,一件事沒想完,第二件事又湧上心頭。所以非心靈純淨之人便是要殺他的頭也學不會的。
秦言雖然不敢自詡為聰明智慧之人,可現代人心思本就複雜,心中所藏的秘密又多,如何能練成這雙手互博術呢?
沒想到今天在小龍女身上得到了這門武功,也算得上是天大的驚喜了。
不過關於這武功到底是從那個階段的小龍女身上獲得的,還有待商榷。終究不是什麽天大的事,一時想不明白,隻得漸漸將其壓在心裏。容的以後再行考究。
下了山,秦言大筆的銀錢開路之下,自然尋得了肯上山做事機關匠人。
雖然他們功夫有限,比不得當初修建古墓的鬼斧神工,但僅僅修建一座機關門還是綽綽有餘的。
因為左右雙手互博術通過萬界受害者名單,早已經印在秦言的腦海裏,自然是不必再去修煉,直接堪足大成。
所以秦言看向小龍女的眼神,也有些說不出的欣喜。
弄的楊過有些莫名其妙,要不是這位龍大哥看向龍兒的眼睛一片清澈,沒什麽邪念,他還真以為這位大哥動了什麽歪念頭呢。
連續幾天的時間,秦言早晚往來於古墓和山下小鎮,倒也不覺得無趣。
畢竟這終南山現為全真山門,道教正統,武林中的天下第一大教,山下琳琅,自然是吃喝玩樂之處甚多,所以這一陣的生活也過得悠閑自在。
直到有一天,秦言下山之時,碰到一小道士交給他一封函柬。打開一看,不由笑了。
這函柬所書,竟是邀請他去參加尹誌平繼任掌教的大典。
古墓派就在終南山之中,而秦言又不同於古墓門人向來避世不出。以全真教的勢力,發現他的蹤跡自然輕而易舉。
尹誌平又一直將秦言視為恩人再造,專門差個人為他送上一份函柬自然是合情合理。
和原著的低調而辦不同,原著中尹誌平在江湖素無名望,道教之中也無名聲,全真上下青黃不接,人心不穩,自然是低調行事,慢慢蟄伏發展。但是現在的尹誌平已經是名滿天下,一人一劍擊敗蒙古王子和國師弟子,極大揚大宋天朝威名。此次繼任掌教大典,所來道賀之人絡繹不絕。
秦言到了半山處,若不是知道了這是尹誌平的全真掌教繼任大典,還以為來到了倚天屠龍世界的張三豐百歲壽宴之時,天下皆至賀壽的盛況。
進了全真教之內,秦言卻沒和人群一同進入,而是直接來到了後麵,徑直去了尹誌平所居住的院子。
他敢肯定,尹誌平絕對還住在這。全真教雖然貴為天下第一大教,可論山門龐大,房舍數量,還是有限的。
尹誌平雖然是掌教繼承人,可還未正式繼任掌教,不可能輕易更換居所的。
“清和真人安好啊!”
秦言進了院子,見了一身鄭重道袍的尹誌平,開口笑道。
尹誌平道號“清和”,在道家宗派和江湖上已經開始流傳了,秦言這麽叫,自然也不是錯誤。
“秦兄莫要拿我尋開心了。”尹誌平笑道。
“怎麽會,我還要恭祝清和真人榮登全真掌教之位呢!”
“還是多虧了秦兄的幫助啊!”尹誌平感歎一聲。想起最開始的時候,兩人一個見麵,他就被秦言打成了重傷,後來又被勒索了全真教兩門上乘武功。
可後來,路途揚名,獨孤劍塚,普斯曲蛇,劍敗霍都和達爾巴,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可都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可他卻沒有絲毫吝嗇與自己共享。
在尹誌平心中,秦言當初的目地是什麽已經不重要了,現在他們就是好朋友,僅此而已。
“一會我的掌教繼任大典結束之後,我再向師叔伯們介紹你!”尹誌平說道。
“別逗了,我就沒打算參加你那個什麽大典,來你這屋不過是為了睡覺罷了。”秦言擺擺手說道。
“睡覺?”尹誌平愣了一下。
“當然,我這幾天都沒休息好,正好借這個機會,睡上一覺,一會你的那什麽大典結束了,再迴來叫醒我。”
說著,秦言就像到了自己家裏一樣,將尹誌平的鋪排卷到一邊,也不脫鞋子,直接躺在了床上,不一會,就聽見輕微的鼾聲響起。
尹誌平搖頭苦笑了一下,離開了院子,順便關上了門,直奔掌教繼任大典的地方而去。
到了地方之後,全真七子還在世的五人全部在場。以丘處機為首,盡皆坐在高台之上。尹誌平走上前去,先向下方觀禮的眾人打了個稽首,算是行禮。隨後拜見過丘處機等五人之後,坐在了他們的下首之位。
時間漸至,尹誌平的師弟崔誌方站了出來。兼任這場大典的主持人。
這位崔誌方無論在原著還是曆史上,都是道教的一代高人,皆素以宅心仁厚著稱,是個有名的老實人。
“今日,乃是我誌平師兄繼任本門掌教的大日子,諸位英雄不遠千裏,前來我全真觀禮,如此盛情,我崔誌方在這裏先行謝過!”
說完之後,向台下深行一禮,無論言行舉止還是禮貌規矩,都讓人心生好感,半點挑剔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