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jay代言的廣告完成之後,晨曦科技的廣告迅速鋪便全國。
摩音,真正在國內的年輕人群體當中做到了人盡皆知。
“很難想象摩音居然是一款純國產的mp3。附入手測評。”
“整體外觀網上都有圖片就不在這裏贅述了,簡單就使用上的一些細節分享給大家……”
天涯上一位網友的“技術貼”更是在網上引爆了大眾對於摩音的討論熱情。
這一次,跟之前“風向標”的引導以及眾音的活動造勢不同,之前摩音隻是一個懸念,而此時,已經有不少人真正地入手了。
對於非技術人員,對於摩音的喜愛無外乎小巧時尚的外觀和超大的容量。
但是對於一些發燒友級的人來講,摩音在技術層麵碾壓國內外同類產品的事實則讓他們興奮不已。
以往,但凡提到電子產品,所有人的印象中都會首先想到日本、韓國、美國,對於國產的東西……可能除了模仿和廉價,很難再能給人其他的印象。
可是,這一次摩音的橫空出世則讓國內網友驚愕地發現到,我們自己國家的電子產品,居然也有碾壓外國人的一天!
有人甚至直接在網上發表了一些諸如“支持國產”“摩音無敵”之類的熱捧貼。
而這一切,“風向標”都沒有參與。
網上輿情洶湧,體現到現實層麵,那就是摩音銷量的暴漲。
即便晨曦科技馬不停蹄地準備再上幾條生產線,而原有生產線則二十四小時全力開動不停歇,超負荷地將月產量提高到三萬台,也依然沒有辦法滿足國內市場那巨大的胃口。
國內、寶島一共四家實力強勁的代工廠如今也正式開始了生產。綜合一個月的產量也能達到十五萬台。可商家的訂單卻已經排到了兩個月之後。
摩音的品質和並沒有多麽昂貴的價格保證了它的瘋狂的銷量。
各地銷售摩音的賣場總會見到排隊購買的長龍,買到的人欣喜若狂,因為斷貨而沒得到的人則頓足捶胸。
即便是晨曦科技的大本營濱海,各大賣場中摩音斷貨的牌子也是經常性地被掛出來。
好在晨曦科技跟幾家代工廠之間協調工作做的不錯,就算是發貨量遠遠少於訂貨量,卻總能保證短時間內給你供應上部分產品,而不至於讓摩音長時間處於斷貨狀態。
如果說摩音如今在國內市場上唯一的“惡名”,那恐怕隻能是——供應不利了。
一樣米養百樣人,總有那麽幾個脾氣不好的人存在,而因為有這樣的人,在全國各地多多少少也會因為摩音一機難求而在賣場引發的小衝突。好在衝突的規模都不算大,尚在政府能容忍的範圍之內。
當然,對於政府而言,國內出現一家如晨曦科技這樣的企業,一款如摩音一般的產品,他們也是喜聞樂見的。這種可以上升到民族自豪感層麵的東西,誰都不會去拖後腿。
但盡管如此,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也時不時地出現,讓耿晨曦一度十分頭疼。
伴隨著國內暢銷品出現最多的,自然就是黃牛。
他們有著一般消費者難以企及的目光,在組織有計劃的設計下,各地黃牛總能拿到盡可能多的機器。盡管1000+一台的摩音絕對算不上便宜,而耿晨曦當初也為了防止黃牛囤貨特意告知各地經銷商在晨曦科技產能完全達到國內需求之前,要做到每位顧客限購一台的處理辦法。
卻依然架不住黃牛以雇人排隊拿機的行為。
而他們在以正常銷售價拿到機器之後,根據顏色的受歡迎程度加價500到1000二次出售,所得到的利潤粗略一算每台比晨曦科技這個生產廠家還要高出幾倍!
一台摩音的純利潤也兩百左右啊!
這種情況,就連韓俊也沒有預計道。
看著市場部的調研反饋,耿晨曦喜憂參半。
喜的是摩音兇猛勢頭,隻要有摩音的地方,其他品牌的mp3基本上沒什麽活路,畢竟那是一種實力的碾壓,消費者競相爭購的場景比比皆是。
憂的則是因為產能供應不足,加上黃牛的攪局,讓消費者對晨曦科技頗有微詞。
這種“頗有微詞”現在看了似乎可以忽略不計,店大欺客嘛。但如果放任不管,勢必會讓晨曦科技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受到影響。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耿晨曦決定集思廣益召開內部高層會議。
作為暫時唯一股東的韓俊是必須到場的。
將摩音目前的發展情況大體展示了一下之後,耿晨曦重點提出了如何避免因為各地嚴重缺貨而造成的混亂情況。她的意思很明顯,作為企業,賺錢是目的但並不能拋棄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更不能隻以賺錢為唯一的目的。
但是,對於她的這種論點,晨曦科技眾多部門的負責人大多報以不以為然的態度。
他們覺得摩音賣的好就ok了,至於什麽“社會責任感”那是什麽鬼?
可韓俊不同,他對耿晨曦能如此早地看到“社會責任感”而感到驚訝。
要知道,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所能獲得的聲望以及影響力是難以估量的,而且,那也是企業能否長久存在下去的隱性的必要保證之一。
“晨曦姐,如果要全麵滿足供貨大約需要多久?”
“我又聯係了幾家實力還算可以的代工廠,訂單已經下了,技術指導到位之後最多兩個星期產品就能上線。”因為摩音的才出,很多以代工組裝為生的企業哪怕暫時沒有接到摩音的訂單,也自然而然地升級了自己的設備,作為業內人士他們自然知道晨曦科技本身的產能根本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如果所有代工廠全力開工,能否滿足訂單需求?”
“韓總,目前公司手頭上現有的訂單數為二十七八千五百台,這隻是單月的訂單,但以目前的產能隻能排到一個月之後接近兩個月的時間內才能交貨,如果兩周後新加入的代工廠可以開動,這個時間會縮短到半個月內交貨,每月滿負荷訂單承受量能達到最多三十萬。”市場部的負責人說道。
“也就是說,想要徹底滿足目前的訂單數,需要等一個月時間對麽?”
“是的。”
“那……晨曦姐您看這樣行麽……”
摩音,真正在國內的年輕人群體當中做到了人盡皆知。
“很難想象摩音居然是一款純國產的mp3。附入手測評。”
“整體外觀網上都有圖片就不在這裏贅述了,簡單就使用上的一些細節分享給大家……”
天涯上一位網友的“技術貼”更是在網上引爆了大眾對於摩音的討論熱情。
這一次,跟之前“風向標”的引導以及眾音的活動造勢不同,之前摩音隻是一個懸念,而此時,已經有不少人真正地入手了。
對於非技術人員,對於摩音的喜愛無外乎小巧時尚的外觀和超大的容量。
但是對於一些發燒友級的人來講,摩音在技術層麵碾壓國內外同類產品的事實則讓他們興奮不已。
以往,但凡提到電子產品,所有人的印象中都會首先想到日本、韓國、美國,對於國產的東西……可能除了模仿和廉價,很難再能給人其他的印象。
可是,這一次摩音的橫空出世則讓國內網友驚愕地發現到,我們自己國家的電子產品,居然也有碾壓外國人的一天!
有人甚至直接在網上發表了一些諸如“支持國產”“摩音無敵”之類的熱捧貼。
而這一切,“風向標”都沒有參與。
網上輿情洶湧,體現到現實層麵,那就是摩音銷量的暴漲。
即便晨曦科技馬不停蹄地準備再上幾條生產線,而原有生產線則二十四小時全力開動不停歇,超負荷地將月產量提高到三萬台,也依然沒有辦法滿足國內市場那巨大的胃口。
國內、寶島一共四家實力強勁的代工廠如今也正式開始了生產。綜合一個月的產量也能達到十五萬台。可商家的訂單卻已經排到了兩個月之後。
摩音的品質和並沒有多麽昂貴的價格保證了它的瘋狂的銷量。
各地銷售摩音的賣場總會見到排隊購買的長龍,買到的人欣喜若狂,因為斷貨而沒得到的人則頓足捶胸。
即便是晨曦科技的大本營濱海,各大賣場中摩音斷貨的牌子也是經常性地被掛出來。
好在晨曦科技跟幾家代工廠之間協調工作做的不錯,就算是發貨量遠遠少於訂貨量,卻總能保證短時間內給你供應上部分產品,而不至於讓摩音長時間處於斷貨狀態。
如果說摩音如今在國內市場上唯一的“惡名”,那恐怕隻能是——供應不利了。
一樣米養百樣人,總有那麽幾個脾氣不好的人存在,而因為有這樣的人,在全國各地多多少少也會因為摩音一機難求而在賣場引發的小衝突。好在衝突的規模都不算大,尚在政府能容忍的範圍之內。
當然,對於政府而言,國內出現一家如晨曦科技這樣的企業,一款如摩音一般的產品,他們也是喜聞樂見的。這種可以上升到民族自豪感層麵的東西,誰都不會去拖後腿。
但盡管如此,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也時不時地出現,讓耿晨曦一度十分頭疼。
伴隨著國內暢銷品出現最多的,自然就是黃牛。
他們有著一般消費者難以企及的目光,在組織有計劃的設計下,各地黃牛總能拿到盡可能多的機器。盡管1000+一台的摩音絕對算不上便宜,而耿晨曦當初也為了防止黃牛囤貨特意告知各地經銷商在晨曦科技產能完全達到國內需求之前,要做到每位顧客限購一台的處理辦法。
卻依然架不住黃牛以雇人排隊拿機的行為。
而他們在以正常銷售價拿到機器之後,根據顏色的受歡迎程度加價500到1000二次出售,所得到的利潤粗略一算每台比晨曦科技這個生產廠家還要高出幾倍!
一台摩音的純利潤也兩百左右啊!
這種情況,就連韓俊也沒有預計道。
看著市場部的調研反饋,耿晨曦喜憂參半。
喜的是摩音兇猛勢頭,隻要有摩音的地方,其他品牌的mp3基本上沒什麽活路,畢竟那是一種實力的碾壓,消費者競相爭購的場景比比皆是。
憂的則是因為產能供應不足,加上黃牛的攪局,讓消費者對晨曦科技頗有微詞。
這種“頗有微詞”現在看了似乎可以忽略不計,店大欺客嘛。但如果放任不管,勢必會讓晨曦科技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受到影響。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耿晨曦決定集思廣益召開內部高層會議。
作為暫時唯一股東的韓俊是必須到場的。
將摩音目前的發展情況大體展示了一下之後,耿晨曦重點提出了如何避免因為各地嚴重缺貨而造成的混亂情況。她的意思很明顯,作為企業,賺錢是目的但並不能拋棄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更不能隻以賺錢為唯一的目的。
但是,對於她的這種論點,晨曦科技眾多部門的負責人大多報以不以為然的態度。
他們覺得摩音賣的好就ok了,至於什麽“社會責任感”那是什麽鬼?
可韓俊不同,他對耿晨曦能如此早地看到“社會責任感”而感到驚訝。
要知道,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所能獲得的聲望以及影響力是難以估量的,而且,那也是企業能否長久存在下去的隱性的必要保證之一。
“晨曦姐,如果要全麵滿足供貨大約需要多久?”
“我又聯係了幾家實力還算可以的代工廠,訂單已經下了,技術指導到位之後最多兩個星期產品就能上線。”因為摩音的才出,很多以代工組裝為生的企業哪怕暫時沒有接到摩音的訂單,也自然而然地升級了自己的設備,作為業內人士他們自然知道晨曦科技本身的產能根本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如果所有代工廠全力開工,能否滿足訂單需求?”
“韓總,目前公司手頭上現有的訂單數為二十七八千五百台,這隻是單月的訂單,但以目前的產能隻能排到一個月之後接近兩個月的時間內才能交貨,如果兩周後新加入的代工廠可以開動,這個時間會縮短到半個月內交貨,每月滿負荷訂單承受量能達到最多三十萬。”市場部的負責人說道。
“也就是說,想要徹底滿足目前的訂單數,需要等一個月時間對麽?”
“是的。”
“那……晨曦姐您看這樣行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