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啪啪——


    伴隨著一聲聲清脆的爆鳴,一塊塊足有數百斤重的巨石被霹靂車拋上了天空,然後帶著一股股淩厲的勁風,猶如隕石一般朝著遠處的無錫城墜落……


    張承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城外的土牆撐不過霹靂車的轟炸,所以早一步便將所有士卒都撤迴了城內。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經過霹靂車連續兩輪的轟炸,本身就不太牢靠的土牆終於在地動山搖中轟然塌陷。


    目光凝重的看著錦帆大軍推著霹靂車緩緩壓進,張承深吸一口氣,他知道,對無錫城而言,真正的生死考驗,其實現在才剛剛開始。


    “將軍,主公來信!”


    就在這時,城下突然跑上來一名士卒,將一封書信遞給了張承。


    “主公的來信?”張承想不明白孫權在這時候來信是打算讓他幹嘛,可是當他看到信中的內容,整個人頓時有種如釋重負之感,“幸好主公這封書信來的及時,要是再晚上半個時辰,也許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張承收拾起心情,果斷下令道:“來人,傳我將令,全軍蹲下身,藏身城牆之下,做出躲避霹靂車的假象,隨即偷偷下城牆,隨我出南門返迴吳縣!”


    沒錯,孫權這封信上寫的內容並非是其他,而僅僅是讓張承放棄無錫,率軍返迴吳縣而已。


    王衝並不清楚無錫城內發生的一切,所以錦帆的進攻還是一如既往的發動了。


    一塊塊巨石不斷轟擊在城頭之上,碎石飛濺,那強烈的碰撞聲幾乎掩蓋了一切。


    不過在連續幾輪攻擊之後,隨軍出征的賈詡還是敏銳的察覺到了異常,上前在王衝耳邊提醒道:“主公,情況不太對,可否暫時讓霹靂車停止進攻?”


    王衝知道賈詡不會無的放矢,因此點點頭,擺手讓霹靂車停了下來。


    靜!死一般的寂靜!


    隨著霹靂車停下了進攻。整座戰場竟詭異的沒有了半點聲響。


    這一刻,王衝的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


    霹靂車是無差別攻擊,殺傷力極大,王衝不認為敵軍能躲的這麽好。連一個受傷的人也沒有,可眼下,對麵的城牆竟沒有傳來任何的痛唿慘叫之聲,這又如何能不讓他起疑?


    “傳令文謙,讓他率本部五千人馬發動突襲。給我登上城牆去看看對麵到底發生了什麽!”


    樂進收到命令,立即領兵出擊。


    一架架壕橋被搭上護城河,錦帆大軍飛快的殺到了無錫城下。


    樂進一馬當先,第一個順著雲梯爬上了城牆,結果迎接他的,卻是一片空曠,上麵竟然連一個江東軍的影子都找不到。


    樂進一邊派人向王衝稟報這裏的情況,一邊率軍走下城牆,開啟城門將大軍迎入了城內。


    “跑了麽?”


    王衝臉色極為不善,他沒想到自己為攻打無錫城準備了那麽多天。最後竟然會以這樣的方式收尾,這種滋味,就好像他竭盡全力的一拳轟上了一塊棉花,結果沒有任何受力之處,反而把自己憋出了一身內傷。


    “子義,你且速率騎兵營往南追擊,最好能逮到敵軍並將之一舉擊破,不過若十裏之內還不見敵蹤,當果斷放棄追擊,領兵返迴無錫!”


    在此前的交鋒中。王衝知道張承頗有手段,若是貿然追出太遠,極可能會中對方埋伏。


    “諾!”太史慈領命,遂率領兩千餘騎兵如一陣風般衝出了南門。


    接著。王衝一邊下令趙雲全盤接收無錫城防,一邊又找來賈詡、魯肅商議對策。


    “文和,子敬,對於張承此番突然領兵撤離之舉,你二人有什麽看法?”


    賈詡與魯肅對視一眼,隻聽後者說道:“主公。無錫是吳縣北方的最後一道防線,孫權既然主動放棄了無錫,就說明他已經不準備再死守吳縣!”


    王衝若有所思道:“子敬的意思是,孫權已經決定要撤軍南下退守會稽了嗎?”


    魯肅點頭道:“八/九不離十!”


    “如此說來,這對我們倒是一個極好的消息!”王衝笑了,“吳郡不論是人口還是富庶程度,都要遠超會稽,孫權放棄吳郡,江東的國力必將被進一步削減,哪怕我們一時間難以攻破會稽,他們在將來,也無法再對我們錦帆造成多大的威脅!”


    賈詡亦笑著附和道:“主公言之有理,看來我們的計劃,進展的相當順利呢!”


    王衝點點頭笑道:“我想現在那周公瑾,怕是會十分鬱悶吧!”


    王衝猜的沒錯,周瑜目前確實相當的鬱悶。


    早在三天前,周瑜就已經率軍迴到了吳縣,原本按照他的意思,是想要憑借吳縣的堅城之利與錦帆一決勝負的,畢竟吳縣有孫權這個做主公的親自坐鎮,江東上下必然眾誌成城,凝聚力大增,錦帆在與他們的交鋒中,未必能占到便宜。


    可就在周瑜返迴吳縣的第二天,城中便謠言四起,稱周瑜企圖鳩占鵲巢,顛覆孫氏的統治,其中有各種各樣的版本,描述的繪聲繪色,就仿佛真有其事一般。


    周瑜第一時間就猜到了這是錦帆的離間計,於是立即找上孫權,向他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並表明自己的忠心,可這一切在疑心極重的孫權眼中,卻反而成了一種心虛的表現,不是有這麽一句俗話麽,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事實。


    孫權表麵上不動聲色,稱自己完全信任周瑜,不會聽信外麵的謠傳,但其實心裏麵,對周瑜的忌憚之心早已嚴重到無以複加。


    所以在此後的會議上,當周瑜提出堅守吳縣與錦帆死戰,而恰好與提議退守會稽的張昭意見相左時,孫權沒有過多的猶豫就倒向了張昭那邊。


    他的理由很簡單,江東國力遠不如錦帆,與對方死戰乃取死之道,相反,如果退守會稽,背靠交州,則可依靠劉表的援助與錦帆形成對峙,待到將來北方有變,錦帆無暇南顧之際,他們未必沒有機會收複失地。


    周瑜據理力爭,但奈何大勢並不在他這邊,哪怕他說破了唇舌,也依然沒有令心意已決的孫權改變主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錦帆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少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少衝並收藏三國之錦帆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