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將劉辟,叩見征東將軍!”
劉辟自負雙手,低頭跪倒在王衝麵前,那細微顫抖的身子,看得出他現在的情緒很是緊張。
王衝騎在馬上,居高臨下的看著劉辟,淡淡說道:“劉將軍能夠棄暗投明,本將甚是欣慰,好了,別跪著了,來人,還不快替劉將軍鬆綁?”
劉辟的投誠還是比較有誠意的,他敢孤身一人出城,就足以證明他的決心,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生死已經完全容不得他自己做主。
劉辟年約四十,長的十分兇惡,滿是胡渣的臉上寫滿了滄桑,不過此刻在王衝強大的氣勢下,倒是顯得有些拘謹。
“劉將軍,你可知那劉備現已逃往何處?”
劉辟道:“迴將軍,自從軍師……阿不,自從徐庶加入軍中以來,就已經為劉備製定好了退往荊州的一係列計劃,方才劉備讓罪將率一千士卒守城,自己則已領著剩餘兵馬先一步趕往慎陽!”
“慎陽嗎?”王衝沉思了一會,心中很快有了決定,對賈詡道,“文和,我想那劉備目前還未逃出多遠,我當親率騎兵營追擊,文和則率領剩下大軍稍後趕來!”
“主公且慢!”賈詡喊住王衝,眯著眼道,“主公認為劉備下一站的目的地真的是慎陽嗎?”
“什麽意思?”王衝眉頭一皺,冷冽的目光下意識掃向了劉辟。
劉辟被王衝盯得渾身一顫,憤憤不平的質問賈詡道:“這位先生此話何意?難不成認為罪將是在撒謊騙將軍嗎?”
賈詡嗬嗬一笑,解釋道:“劉將軍誤會了,詡的意思是,劉備此前讓將軍留下斷後之時,也許就已經預測到將軍在走投無路之下會向我錦帆投誠,所以他當初給將軍的信息,未必就是正確的,說不定隻是為了誤導我們前往慎陽,好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撤離時間!”
“這……”劉辟的臉色憋的通紅。或許賈詡隻是實話實說,別無他意,但這話聽在劉辟的耳朵裏,倒好像是在質疑他的忠誠。
王衝麵露凝重:“徐庶此人善用奇謀。倒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隻是依文和之見,劉備若不逃往慎陽,會選擇前往何處?”
賈詡想了想道:“劉備欲撤往荊州就隻有兩個選擇,一是向西前往慎陽或者北宜春。二就是先沿汝水北上,再轉而西進過安陽再入荊州!”
王衝一愣:“他若選擇第二條路線,走的豈不是我們當初從南陽迴來的那條路?”
“確實如此!”賈詡點點頭道,“不過徐庶此人機智,詡也不敢斷定他一定會走第二條路,所以為保險起見,主公此番最好是能分兵兩路!”
對於賈詡的這個建議,王衝隻考慮了不到十秒就同意了下來:“也好,如此便由我親率騎兵營往北追擊,文謙的五千兵馬則作為我的後續援兵。至於剩下的軍隊,就勞煩文和統率了!”
王衝此番北追,要的就是速度,所以除了騎兵營外,他甚至將王雙的鐵衛營留給了賈詡,隻帶了在步兵中機動力不俗的樂進部。
根據從劉辟口中得到的情報,劉備現在手上的兵力,已經隻剩下五千餘人,而且還沒有騎兵,在這種情況下。雙方若是在野外遭遇,王衝有十足的把握光憑著一千騎兵,就能將這支烏合之眾衝刷的潰不成軍,之所以還帶上了樂進的五千步卒。其實隻為了收拾殘局。
鐵蹄陣陣,塵土飛揚,沿著波濤洶湧的汝水,一千錦帆騎兵在河岸旁策馬狂奔,從遠處觀看,就好像是一頭黑色的巨龍在飛舞咆哮。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刻鍾左右。王衝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率領騎兵追出了十多裏路,地麵之上,似有大軍倉促逃竄殘留下來的痕跡,這也讓王衝更加堅信劉備軍就在自己前方不遠處。
“大哥,不好了,那錦帆賊軍快追上來了!”負責斷後的張飛已經隱隱聽見了愈發接近的鐵蹄之聲,於是麵色沉重的趕至劉備身邊稟報道。
“這……”劉備臉上霍然爬起一抹驚恐,不由痛罵道,“該死的劉辟,這個兩麵三刀的小人,果然是信不過啊!”
劉備心裏很清楚,錦帆既然能這麽快就追上來,一定是那劉辟早早就投降了錦帆,早知道當初自己就該換一員將領斷後,說不定大軍就能趕在天黑之前逃過錦帆的追捕,可是事已至此,後悔已經無濟於事,因此忙心如火焚的問計徐庶,“軍師,這該如何是好!?”
與劉備相比,徐庶的臉色也好不到哪去,他原本以為自己故意留下劉辟,然後告訴其錯誤的信息,就能順利將錦帆騙往慎陽,卻沒想到錦帆竟如此輕易的識破了自己的計策。
徐庶腦中高速運轉,建議劉備道:“主公,據庶所知,錦帆麾下的騎兵隻有一千餘人,我們或許可以結陣迎擊,隻要能趕在對方援兵到來之前全殲此軍,我等自可從容離去!”
“主公不可!”徐庶剛一說完,一旁的糜竺便急忙否決,“騎兵機動力太強,若是對方並不與我軍硬撼,而僅僅是在一旁遠程騷擾,便足以將我軍生生拖垮!”
劉備頗為認同的點了點頭,事實上,哪怕錦帆騎兵選擇強攻,劉備也並無多大把握靠這五千烏合之眾擊敗對方:“子仲言之有理,軍師可還有其他計策?”
徐庶神色一暗,他知道劉備這是不想以身犯險,說到底,還是缺乏了與對方玉石俱焚的勇氣:“除此之外,怕也隻能留下一軍斷後,以盡可能的替大軍爭取逃離的時間了!”
徐庶此言一出,現場不由一陣沉默,因為誰都知道,留下斷後之人,必將九死一生。
最終,還是關羽率先開口:“大哥,不若就由小弟留下斷後?”
劉備臉色一變,忙擺手拒絕道:“雲長不可!”
“大哥!”關羽聲音加重了一分,執意道,“小弟有赤兔馬,縱是百萬軍中,亦可來去自如,錦帆憑著區區一千騎兵,又如何能留得下小弟?”(未完待續。)
劉辟自負雙手,低頭跪倒在王衝麵前,那細微顫抖的身子,看得出他現在的情緒很是緊張。
王衝騎在馬上,居高臨下的看著劉辟,淡淡說道:“劉將軍能夠棄暗投明,本將甚是欣慰,好了,別跪著了,來人,還不快替劉將軍鬆綁?”
劉辟的投誠還是比較有誠意的,他敢孤身一人出城,就足以證明他的決心,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生死已經完全容不得他自己做主。
劉辟年約四十,長的十分兇惡,滿是胡渣的臉上寫滿了滄桑,不過此刻在王衝強大的氣勢下,倒是顯得有些拘謹。
“劉將軍,你可知那劉備現已逃往何處?”
劉辟道:“迴將軍,自從軍師……阿不,自從徐庶加入軍中以來,就已經為劉備製定好了退往荊州的一係列計劃,方才劉備讓罪將率一千士卒守城,自己則已領著剩餘兵馬先一步趕往慎陽!”
“慎陽嗎?”王衝沉思了一會,心中很快有了決定,對賈詡道,“文和,我想那劉備目前還未逃出多遠,我當親率騎兵營追擊,文和則率領剩下大軍稍後趕來!”
“主公且慢!”賈詡喊住王衝,眯著眼道,“主公認為劉備下一站的目的地真的是慎陽嗎?”
“什麽意思?”王衝眉頭一皺,冷冽的目光下意識掃向了劉辟。
劉辟被王衝盯得渾身一顫,憤憤不平的質問賈詡道:“這位先生此話何意?難不成認為罪將是在撒謊騙將軍嗎?”
賈詡嗬嗬一笑,解釋道:“劉將軍誤會了,詡的意思是,劉備此前讓將軍留下斷後之時,也許就已經預測到將軍在走投無路之下會向我錦帆投誠,所以他當初給將軍的信息,未必就是正確的,說不定隻是為了誤導我們前往慎陽,好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撤離時間!”
“這……”劉辟的臉色憋的通紅。或許賈詡隻是實話實說,別無他意,但這話聽在劉辟的耳朵裏,倒好像是在質疑他的忠誠。
王衝麵露凝重:“徐庶此人善用奇謀。倒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隻是依文和之見,劉備若不逃往慎陽,會選擇前往何處?”
賈詡想了想道:“劉備欲撤往荊州就隻有兩個選擇,一是向西前往慎陽或者北宜春。二就是先沿汝水北上,再轉而西進過安陽再入荊州!”
王衝一愣:“他若選擇第二條路線,走的豈不是我們當初從南陽迴來的那條路?”
“確實如此!”賈詡點點頭道,“不過徐庶此人機智,詡也不敢斷定他一定會走第二條路,所以為保險起見,主公此番最好是能分兵兩路!”
對於賈詡的這個建議,王衝隻考慮了不到十秒就同意了下來:“也好,如此便由我親率騎兵營往北追擊,文謙的五千兵馬則作為我的後續援兵。至於剩下的軍隊,就勞煩文和統率了!”
王衝此番北追,要的就是速度,所以除了騎兵營外,他甚至將王雙的鐵衛營留給了賈詡,隻帶了在步兵中機動力不俗的樂進部。
根據從劉辟口中得到的情報,劉備現在手上的兵力,已經隻剩下五千餘人,而且還沒有騎兵,在這種情況下。雙方若是在野外遭遇,王衝有十足的把握光憑著一千騎兵,就能將這支烏合之眾衝刷的潰不成軍,之所以還帶上了樂進的五千步卒。其實隻為了收拾殘局。
鐵蹄陣陣,塵土飛揚,沿著波濤洶湧的汝水,一千錦帆騎兵在河岸旁策馬狂奔,從遠處觀看,就好像是一頭黑色的巨龍在飛舞咆哮。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刻鍾左右。王衝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率領騎兵追出了十多裏路,地麵之上,似有大軍倉促逃竄殘留下來的痕跡,這也讓王衝更加堅信劉備軍就在自己前方不遠處。
“大哥,不好了,那錦帆賊軍快追上來了!”負責斷後的張飛已經隱隱聽見了愈發接近的鐵蹄之聲,於是麵色沉重的趕至劉備身邊稟報道。
“這……”劉備臉上霍然爬起一抹驚恐,不由痛罵道,“該死的劉辟,這個兩麵三刀的小人,果然是信不過啊!”
劉備心裏很清楚,錦帆既然能這麽快就追上來,一定是那劉辟早早就投降了錦帆,早知道當初自己就該換一員將領斷後,說不定大軍就能趕在天黑之前逃過錦帆的追捕,可是事已至此,後悔已經無濟於事,因此忙心如火焚的問計徐庶,“軍師,這該如何是好!?”
與劉備相比,徐庶的臉色也好不到哪去,他原本以為自己故意留下劉辟,然後告訴其錯誤的信息,就能順利將錦帆騙往慎陽,卻沒想到錦帆竟如此輕易的識破了自己的計策。
徐庶腦中高速運轉,建議劉備道:“主公,據庶所知,錦帆麾下的騎兵隻有一千餘人,我們或許可以結陣迎擊,隻要能趕在對方援兵到來之前全殲此軍,我等自可從容離去!”
“主公不可!”徐庶剛一說完,一旁的糜竺便急忙否決,“騎兵機動力太強,若是對方並不與我軍硬撼,而僅僅是在一旁遠程騷擾,便足以將我軍生生拖垮!”
劉備頗為認同的點了點頭,事實上,哪怕錦帆騎兵選擇強攻,劉備也並無多大把握靠這五千烏合之眾擊敗對方:“子仲言之有理,軍師可還有其他計策?”
徐庶神色一暗,他知道劉備這是不想以身犯險,說到底,還是缺乏了與對方玉石俱焚的勇氣:“除此之外,怕也隻能留下一軍斷後,以盡可能的替大軍爭取逃離的時間了!”
徐庶此言一出,現場不由一陣沉默,因為誰都知道,留下斷後之人,必將九死一生。
最終,還是關羽率先開口:“大哥,不若就由小弟留下斷後?”
劉備臉色一變,忙擺手拒絕道:“雲長不可!”
“大哥!”關羽聲音加重了一分,執意道,“小弟有赤兔馬,縱是百萬軍中,亦可來去自如,錦帆憑著區區一千騎兵,又如何能留得下小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