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委席上。


    黎大師一直在關注葉曉晨,至於自己的徒弟黃經緯,他都沒怎麽去看了。


    當葉曉晨完成了作品之後,他都有下去看一下的衝動了。


    由於距離比較遠,他隻能看個大概。


    “還有半個小時。”


    黎大師心中想著。


    而在觀眾席上,童白河,李小沫,祝枝山等人也在關注葉曉晨。


    “曉晨已經完成了,提前了半個小時。”


    童白河笑道。


    他對葉曉晨是很有信心的。


    “那個張誌平也完成了,差不多的時間,就是不知道兩人的作品誰的好一些?”


    “等評委評分後就知道了,我們距離遠,看不太清楚的。”


    祝枝山幾個也紛紛說道。


    雖然黎大師對葉曉晨非常看重,可他們不覺得就一定比張誌平厲害的。


    畢竟張誌平是國內第一大泥塑世家出身,從小得到的培養,根本是外人難以想象的。


    張誌平年紀還要大兩三歲,如果還比不上一個普通家傳出身的泥塑師,那就太難以置信了。


    .....


    半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


    隨著主持人胡邵兵開口說話,宣布比賽結束,所有選手都要停下所有的動作。


    雖然有一個半小時,可還是有少數選手沒有完成。


    不用說,連作品都無法完成,是必定要被淘汰掉的。


    這些人都露出了失落之意。


    “現在有請十二位評委下場,為所有選手的作品進行打分。”


    胡邵兵說道。


    頓時,諸多評委紛紛起身,沿著台階走下場去。


    他們手上都拿著一個個的平板電腦。


    這是專門用來打分的。


    打出的評分都能夠第一時間在大屏幕上顯示出來。


    最後計算出平均分,前百名晉級。


    很快,十二個評委就開始來到一個個的台子前麵,查看選手們的泥塑作品。


    這些評委都是泥塑大師,眼光很高,隨便看一眼,就能夠評點這泥塑作品的好壞。


    他們也沒有四處走動,而是從第一個台子開始,這樣也好按順序,要是亂了順序,說不定會出現遺漏的。


    很快,在大屏幕上左側出現了一個名字,右側則是一副泥塑作品的圖片,這是有工作人員,將書法作品拍下來,反饋到大屏幕上。


    畢竟距離有點遠,不可能讓人人都下去看的。


    接著在名字的旁邊,出現了評分。


    每一評委都是十分值。


    最高分數為一百二十分。


    當然,這是不可能達到的分數。


    不過,屏幕上隻會顯示最終的平均分值。


    “6.2分。”


    很快,第一個評分出來。


    第二個名字也出來...


    隨著評委們的移動,在大屏幕上,一個個的名字跳出來。


    評分能夠達到七分以上的很少。


    至於八分的,一個都沒有。


    八分,往往代表有著名家的水平了。


    幾分鍾後,一個引人關注的名字出現了。


    範時臣。


    錫市泥人一脈的天才泥塑師。


    很快,評分出現了。


    8.2分。


    這個分值是很高的。


    能夠達到八分以上,基本上代表已經有名家的實力了。


    至於要達到九分的程度,恐怕要泥塑大師的作品了。


    “8.2分啊,評分好高啊。”


    “真是厲害。”


    “確實很不錯啊,神形兼備,已經將兵馬俑該有的氣勢,勾勒出來了。”


    “不愧是錫市泥人一脈的傳人,這實力真的很強啊。”


    .....


    許多的議論聲響了起來,縱然是那些泥塑名家們,都對這範時臣的泥塑作品,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現在就看泥人張一脈的張誌平了,惠山泥人一脈的慕英林等少數幾人了。


    至於其他人,根本沒辦法跟這幾人競爭的。


    又是幾分鍾過去了。


    一個個的評分出現了。


    除了範時臣外,最高的也就是7.7而已。


    差距非常明顯。


    “你們看,到慕英林了。”


    “有點期待了。”


    “哇,這兵馬俑真有神啊。”


    “氣勢十足,特別是那種曆史的沉澱氣息,也已經展露無遺了。”


    “不愧是惠山一脈的,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比範時臣應該要好一些。”


    .....


    全場都產生了一些轟動。


    因為所有人都被慕英林的泥塑作品給吸引住了。


    很難想象,這樣的作品出自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之手。


    許多六七十歲的老前輩們都感慨不已。


    可能是慕英林的作品水平足夠高,這一次評委們足足花了一分多鍾的時間,才打好評分。


    當評分一出現,頓時就震驚全場。


    8.7分。


    足足比範時臣高出了0.5分。


    別以為0.5分很小,可實際上差距是非常大的。


    一個台子上,一個青年看著屏幕上的泥塑作品,臉色有些不太好,果然差距越來越大了嗎?


    他就是錫市泥人一脈的範時臣,本以為能夠跟慕英林一較高下,可現在看來,他不僅沒有追趕上,反而被甩下了。


    “我一定不會放棄的。”


    範時臣握緊手,心中發誓。


    另有幾個年輕泥塑師也都看著屏幕上的泥塑作品,露出了鬥誌。


    唯有張誌平嘴角露出了一抹苦笑。


    縱然這慕英林的泥塑作品,跟他的相差無幾,可要跟旁邊這位比起來,卻還是差距明顯啊。


    本以為這次第一名會在自己跟慕英林幾人之間產生,現在看來真的是想多了。


    評委們多停頓了片刻之後,繼續走向下一個台子。


    雖然又有幾個比較搶眼的出現,可都在7.8到7.9之間,距離名家還有一步之遙。


    當到了駿山泥人一脈的時候,再一次引起了全場的關注。


    沈悅。


    8.7分。


    竟然跟慕英林一樣的評分。


    不少人都有些意外。


    因為這個沈悅原本跟範時臣一個級別的,比慕英林,張誌平遜色一些,沒想到現在後來居上了,不比慕英林遜色了。


    評分已經持續了半個小時。


    越來越多的選手作品的評分出來了。


    沒什麽亮點。


    不過,很多人都期待的是張誌平的泥塑作品了。


    因為津市泥人張是全國最出名的泥塑世家了。


    一直以來,張誌平都有著年輕一代最為出色的泥塑師之稱。


    評委中,黎大師看到另一邊的葉曉晨,他現在真的有點迫不及待得想要近距離欣賞葉曉晨的泥塑作品了。


    由於評委是從右到左,再從左到右的路線進行移動。


    所以,葉曉晨反而在張誌平的後麵了。


    評委隊伍移到了祝軍的台子前。


    祝軍緊張得很。


    等到評委們給出了6.6分的評分之後,他不由得長舒一口氣,這樣的評分進入前百名應該沒什麽問題的。


    不過,他又看向了右邊的張誌平。


    因為評委已經來到了張誌平的台子前了。


    這下子堪稱是全場的高潮了。


    因為張誌平被視為最大的奪冠熱門了。


    現在就看張誌平的泥塑作品評分能夠打破慕英林和沈悅的記錄。


    雖說這第一場比賽,並不能說明什麽。


    這大賽足有好幾場比試,現在不可能拿出全部實力來,肯定還有所保留的。


    可還是讓很多人期待不已。


    特別是幾個奪冠熱門之間,競爭已經開始了。


    可作為關注焦點的張誌平卻並不怎麽在意,因為他期待的是葉曉晨的泥塑作品最後評分會達到什麽程度?


    能否突破9分嗎?


    .....


    ps:求月票,求收藏,求推薦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手藝作品有屬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家的養蜂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家的養蜂人並收藏我的手藝作品有屬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