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交談後,極為融洽。
氣氛很好。
葉曉晨原本以為像這種傳統藝術方麵的小圈子,論資排輩會很嚴重,現在看來還是多想了。
三張書桌搬來了。
並連在一起,足有四米多長。
筆墨硯鎮紙都已經齊全了。
都是古香古色,很是不凡。
那鋪開的宣紙更是不一般,足足有三米多長。
又有人將一幅保存很完整的長長絲綢字卷掛了起來。
這是《麓山會序》。
當初麓山社第一次成立的時候所寫,後來也成為了麓山社新成員加入必寫的書法。
這《麓山會序》並不出名,隻在麓山社內部傳播,外麵少有傳播的,跟那什麽《蘭亭集序》,《滕王閣序》,《送東陽馬生序》等之類的名序比起來,就不值得一提了。
實際上,這個《麓山會序》本身很不錯,隻不過所寫的人沒什麽名氣,當時的麓山社隻是幾個喜歡書法的文人組織起來的,沒有一個在曆史文壇上留下名氣。
像《蘭亭集序》,《滕王閣序》,《送東陽馬生序》的創作者都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在曆史上都留下了很大的名字。
這就是名氣的作用。
一個文學作品,能夠廣泛傳播,為人所知,創作者的名氣太重要了。
否則的話,就算是作品優秀,可沒有名氣,沒有傳播度,隻能埋沒掉。
古今中外,這樣被埋沒掉的優秀作品,優秀人才,數不勝數。
“葉兄弟,這是我麓山社創始人閆康先生在北宋慶曆年間會同其他至交好友,遊麓山看紅葉的時候所寫的一篇麓山會序,為了體驗古代先輩的精神,我們每一個加入麓山社的成員都會寫一次麓山會序的,這次就輪到你了。”
胡培峰笑著對葉曉晨說道。
說著他就開始磨墨,等磨好之後,就拿起了一支毛筆,遞給了葉曉晨。
這仿佛就是一個儀式一般。
葉曉晨神色也變得肅穆了起來。
在場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葉曉晨身上。
葉曉晨接過了毛筆,目光卻一直看著那幅麓山會序的字卷上。
這幅字卷自然不是原版的了。
而是麓山社後來的成員新寫的,作者還有些名氣,是明末學者,麓山書院的最後一任山長吳道行。
這幅字卷以行書所寫,字骨清奇,蒼勁不失優美,內斂不是含蓄,絕對是書法大師一級的書法。
不過,以葉曉晨書法宗師的眼力來看,這副字卷的缺點也很明顯,個人風格太強,使得跟序本身有點格格不入,從而更突顯書法水平,卻降低了麓山會序的本意。
說到底,書法是用來陪襯的。
一旦舍本求末,縱然書法寫得再好,如果文章詩詞本身不行,也會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已。
同樣的,像這種盡顯書法,卻遮掩了序本身,也會讓整個書法作品大打折扣的。
很明顯,寫這幅書法的吳道行,雖說書法水平很高,卻並沒有領略前人的思想意境,當時的心態風采。
葉曉晨看了一遍之後,就心中有數了。
他不再去看字卷,而是將毛筆沾滿墨汁,目光放在了長長的宣紙上。
在場的人沒想到葉曉晨隻看了幾眼,就準備直接開寫了,都有些吃驚。
不過,沒有人說什麽,因為葉曉晨的實力擺在那兒。
葉曉晨深吸一口氣,然後目光微斂,渾身氣質變化,一種難以言喻的氣度在他身上散發出來,許多人為之眼睛一亮。
在場有不少有實力的書法家,更有薛老這樣的書法大師,沉浸在書法上一輩子,可謂是見多識廣,眼界很高的。
現在看到葉曉晨的樣子,頓時知道葉曉晨已經徹底進入了狀態。
這樣的狀態不是隨便一個書法家可以進入的,有的人必須在清淨的環境下,沒有任何人打擾,才有可能進入,有的人需要花費幾天的時間慢慢調整心態。
正因為如此,一個書法家想要創作出一件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作品,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行。
一旦完成了,再想寫一副,幾乎是不可能了。
因為完成一部作品,需要付出極大的心血精神。
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恢複過來。
總而言之,像葉曉晨一瞬間就能夠進入狀態,簡直是奇跡。
縱然是薛老自認為可以很快進入狀態,可也要通過幾個步驟進行慢慢調整才行。
每一個有實力的書法家都有著獨屬自己的調整辦法,可要像葉曉晨這樣瞬間進入狀態,少之又少。
這樣的書法家往往成就無可限量。
這一刻,許多人都對葉曉晨的書法水平有了直觀的了解。
不用看所寫的書法,僅憑這進入狀態的速度,就是非比尋常了。
此刻的葉曉晨,徹底進入了狀態。
這種狀態是他在書法5級的時候,所無法達到的,仿佛整個的精神意識進入了另一個領域,不在現實之中,一切幹擾都不複存在。
這一刻,他手上的毛筆仿佛消失了。
或者是跟他的身體融為了一體。
人筆合一。
或許可以這麽形容。
原本在書法5級的時候,人與毛筆之間,存在著一個傳遞的過程,需要進行調整,從而會出現偏差。
這種情況下寫出的書法,會跟心中所構思的存在差距。
可到了書法6級,就截然不同了。
人筆合一,心意所隨,自然而發,如有神助。
毛筆猶如有了靈性,有了神韻,每一筆,每一劃,每一個鉤,都蘊含了奇特的美感與奧義,完美至極。
筆尖的移動,沒有任何的軌跡可言,快得不可思議。
人的目光都有點捕捉到筆尖的移動軌跡了,隻能夠看到筆尖略過的影子,然後一行行充滿了神韻道意的奇妙文字就浮現而出。
所有人的心神都為之吸引,沉淪,徹底無法擺脫了。
不知道過去了多久,葉曉晨忽然收筆,然後讓係統給這幅作品生成了屬性,甩手一丟,毛筆丟入了筆筒之中。
麓山會序完成了。
一共三百七十四個字。
包括生成屬性,葉曉晨僅僅用了四分多鍾就完成了這部前所未有的書法作品。
這一刻,所有人都猶如夢中驚醒一般,一個個失魂落魄,意猶未盡啊。
“好字,絕世好字啊!這副作品,必將成為傳世名作啊!”
薛老被薛輕舟扶著,看著那雪白紙麵上,一個個充滿了靈性神韻的文字,仿佛都要活過來,從紙麵上騰飛而起,忍不住喃喃自語了起來。
這是他這輩子看過的最好的字。
縱然是以前看過的那副蘭亭集序的摹本,與之比起來,也差距明顯啊。
葉曉晨看到在場的人失魂落魄,一個個震撼萬分,不能自已的樣子,嘴角微微翹起,很是滿意。
這一副作品,他可是要打響名氣,徹底震驚書法界,成就自己書法大家的敲門磚。
所以,越好越好。
他沒有任何保留,還添加了屬性。
此刻,這幅書法的屬性徹底展現在葉曉晨的視野中。
《麓山會序》書法,書法手藝作品,堅韌如皮+11,不可磨滅+13,字字珠璣+14,文香撲鼻+15,靈性如意+17,身臨其境+18,刻骨銘心+19。
葉曉晨知道,這幅書法必將震撼世人。
隻要看過的人,必將一輩子也無法忘記了。
這樣的作品,必將成為傳世名作。
葉曉晨心中很是滿意。
書法寫得好,屬性也很不錯。
兩者配合,天下無敵!
......
ps:求收藏,求推薦票!!!
氣氛很好。
葉曉晨原本以為像這種傳統藝術方麵的小圈子,論資排輩會很嚴重,現在看來還是多想了。
三張書桌搬來了。
並連在一起,足有四米多長。
筆墨硯鎮紙都已經齊全了。
都是古香古色,很是不凡。
那鋪開的宣紙更是不一般,足足有三米多長。
又有人將一幅保存很完整的長長絲綢字卷掛了起來。
這是《麓山會序》。
當初麓山社第一次成立的時候所寫,後來也成為了麓山社新成員加入必寫的書法。
這《麓山會序》並不出名,隻在麓山社內部傳播,外麵少有傳播的,跟那什麽《蘭亭集序》,《滕王閣序》,《送東陽馬生序》等之類的名序比起來,就不值得一提了。
實際上,這個《麓山會序》本身很不錯,隻不過所寫的人沒什麽名氣,當時的麓山社隻是幾個喜歡書法的文人組織起來的,沒有一個在曆史文壇上留下名氣。
像《蘭亭集序》,《滕王閣序》,《送東陽馬生序》的創作者都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在曆史上都留下了很大的名字。
這就是名氣的作用。
一個文學作品,能夠廣泛傳播,為人所知,創作者的名氣太重要了。
否則的話,就算是作品優秀,可沒有名氣,沒有傳播度,隻能埋沒掉。
古今中外,這樣被埋沒掉的優秀作品,優秀人才,數不勝數。
“葉兄弟,這是我麓山社創始人閆康先生在北宋慶曆年間會同其他至交好友,遊麓山看紅葉的時候所寫的一篇麓山會序,為了體驗古代先輩的精神,我們每一個加入麓山社的成員都會寫一次麓山會序的,這次就輪到你了。”
胡培峰笑著對葉曉晨說道。
說著他就開始磨墨,等磨好之後,就拿起了一支毛筆,遞給了葉曉晨。
這仿佛就是一個儀式一般。
葉曉晨神色也變得肅穆了起來。
在場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葉曉晨身上。
葉曉晨接過了毛筆,目光卻一直看著那幅麓山會序的字卷上。
這幅字卷自然不是原版的了。
而是麓山社後來的成員新寫的,作者還有些名氣,是明末學者,麓山書院的最後一任山長吳道行。
這幅字卷以行書所寫,字骨清奇,蒼勁不失優美,內斂不是含蓄,絕對是書法大師一級的書法。
不過,以葉曉晨書法宗師的眼力來看,這副字卷的缺點也很明顯,個人風格太強,使得跟序本身有點格格不入,從而更突顯書法水平,卻降低了麓山會序的本意。
說到底,書法是用來陪襯的。
一旦舍本求末,縱然書法寫得再好,如果文章詩詞本身不行,也會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已。
同樣的,像這種盡顯書法,卻遮掩了序本身,也會讓整個書法作品大打折扣的。
很明顯,寫這幅書法的吳道行,雖說書法水平很高,卻並沒有領略前人的思想意境,當時的心態風采。
葉曉晨看了一遍之後,就心中有數了。
他不再去看字卷,而是將毛筆沾滿墨汁,目光放在了長長的宣紙上。
在場的人沒想到葉曉晨隻看了幾眼,就準備直接開寫了,都有些吃驚。
不過,沒有人說什麽,因為葉曉晨的實力擺在那兒。
葉曉晨深吸一口氣,然後目光微斂,渾身氣質變化,一種難以言喻的氣度在他身上散發出來,許多人為之眼睛一亮。
在場有不少有實力的書法家,更有薛老這樣的書法大師,沉浸在書法上一輩子,可謂是見多識廣,眼界很高的。
現在看到葉曉晨的樣子,頓時知道葉曉晨已經徹底進入了狀態。
這樣的狀態不是隨便一個書法家可以進入的,有的人必須在清淨的環境下,沒有任何人打擾,才有可能進入,有的人需要花費幾天的時間慢慢調整心態。
正因為如此,一個書法家想要創作出一件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作品,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行。
一旦完成了,再想寫一副,幾乎是不可能了。
因為完成一部作品,需要付出極大的心血精神。
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恢複過來。
總而言之,像葉曉晨一瞬間就能夠進入狀態,簡直是奇跡。
縱然是薛老自認為可以很快進入狀態,可也要通過幾個步驟進行慢慢調整才行。
每一個有實力的書法家都有著獨屬自己的調整辦法,可要像葉曉晨這樣瞬間進入狀態,少之又少。
這樣的書法家往往成就無可限量。
這一刻,許多人都對葉曉晨的書法水平有了直觀的了解。
不用看所寫的書法,僅憑這進入狀態的速度,就是非比尋常了。
此刻的葉曉晨,徹底進入了狀態。
這種狀態是他在書法5級的時候,所無法達到的,仿佛整個的精神意識進入了另一個領域,不在現實之中,一切幹擾都不複存在。
這一刻,他手上的毛筆仿佛消失了。
或者是跟他的身體融為了一體。
人筆合一。
或許可以這麽形容。
原本在書法5級的時候,人與毛筆之間,存在著一個傳遞的過程,需要進行調整,從而會出現偏差。
這種情況下寫出的書法,會跟心中所構思的存在差距。
可到了書法6級,就截然不同了。
人筆合一,心意所隨,自然而發,如有神助。
毛筆猶如有了靈性,有了神韻,每一筆,每一劃,每一個鉤,都蘊含了奇特的美感與奧義,完美至極。
筆尖的移動,沒有任何的軌跡可言,快得不可思議。
人的目光都有點捕捉到筆尖的移動軌跡了,隻能夠看到筆尖略過的影子,然後一行行充滿了神韻道意的奇妙文字就浮現而出。
所有人的心神都為之吸引,沉淪,徹底無法擺脫了。
不知道過去了多久,葉曉晨忽然收筆,然後讓係統給這幅作品生成了屬性,甩手一丟,毛筆丟入了筆筒之中。
麓山會序完成了。
一共三百七十四個字。
包括生成屬性,葉曉晨僅僅用了四分多鍾就完成了這部前所未有的書法作品。
這一刻,所有人都猶如夢中驚醒一般,一個個失魂落魄,意猶未盡啊。
“好字,絕世好字啊!這副作品,必將成為傳世名作啊!”
薛老被薛輕舟扶著,看著那雪白紙麵上,一個個充滿了靈性神韻的文字,仿佛都要活過來,從紙麵上騰飛而起,忍不住喃喃自語了起來。
這是他這輩子看過的最好的字。
縱然是以前看過的那副蘭亭集序的摹本,與之比起來,也差距明顯啊。
葉曉晨看到在場的人失魂落魄,一個個震撼萬分,不能自已的樣子,嘴角微微翹起,很是滿意。
這一副作品,他可是要打響名氣,徹底震驚書法界,成就自己書法大家的敲門磚。
所以,越好越好。
他沒有任何保留,還添加了屬性。
此刻,這幅書法的屬性徹底展現在葉曉晨的視野中。
《麓山會序》書法,書法手藝作品,堅韌如皮+11,不可磨滅+13,字字珠璣+14,文香撲鼻+15,靈性如意+17,身臨其境+18,刻骨銘心+19。
葉曉晨知道,這幅書法必將震撼世人。
隻要看過的人,必將一輩子也無法忘記了。
這樣的作品,必將成為傳世名作。
葉曉晨心中很是滿意。
書法寫得好,屬性也很不錯。
兩者配合,天下無敵!
......
ps:求收藏,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