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讀者都有一個文學夢。


    有人說“文學是痛苦的產物,沒有痛苦就沒有文學”,但是也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喜悅詩句。


    我寫的這些文字,其水平可能連“大流的弟弟”都算不上。我寫這些文字,一是為了完成十多年的夢想——像魯迅先生那樣寫一部小說《故鄉》,二是為了舒緩心中不如意的痛苦。


    痛苦不一定會痛哭,但高興一般會微笑。


    先有“李笑”這個人物形象,然後想到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和“笑傲風月”這個成語。“笑傲風月”出自《三國演義》,形容人的心情悠閑自在。金庸先生已經用了“笑傲”,我隻能舍掉“傲”字,取“笑神風月”四個字。


    《笑神風月》主要是圍繞李笑從人生低穀走向事業高峰的神奇曆程,講述奇怪的世界、奇特的故事、奇妙的情感。“笑”指李笑,“神”指戰神,“風”指柳春風,“月”指閆月。


    當然,竟然寫“風月”,那麽文中有一些熟女、人妻、淑女、蘿莉也就很正常了。文中前期的女性角色主要是熟女和人妻,後期又寫了一些人妻和熟女,因為時間跨度大,文中前期的少女已經長大成年了,成為了文中後期的人妻和熟女。


    文中可能有與“賈寶玉初試雲雨情”相類似的內容,卻沒有赤裸裸地描寫“雲雨情到底是什麽情”的情節,讓部分讀者失望了,我在“前言”裏先道個歉。我不想寫少兒不宜的文字。


    文字的美在於意會,不在於“言傳身教”、“身體力行”。穿一點衣服的女人,永遠比光著身子、一絲不掛的女人更有持久的吸引力。


    《笑神風月》分四部分,分別講述主人公的技能獲得和心智曆程、事業和愛情、友誼與背叛、戰爭與和平等。四部分內容也對應《禮記》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四個層次。


    正兒八經、下足功夫寫的文字,反而不被喜歡。於是我寫的這些文字就比較隨意。


    我喜歡閱讀好的小說。好的小說能夠讓人體味到生命的本質,進而引發對生命的思考。好的小說能夠讓人領悟到故事中的人生真諦,而感知美好的人生故事。好的小說能夠讓人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鹹,進而給人以生活的啟迪。


    我想“啟人天賦,迪築未來”,我想寫一些奇特的文字,於是又在文字裏加入了很多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知識,還有不少數學常識。


    另外,人物對話之中,總會出現不合時宜的人生感悟之類的語句,這些語句可有可無,但是我舍不得刪減。自己寫的文字,就像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再或者說自己寫的文字,就像自己辛苦下的“雞蛋”,蛋清蛋黃都有蛋白質。


    文字好不好,不僅在於文字情節的熱血、勵誌,還在於對讀者書友的熱愛、尊重,還在於對社會現實的揭露、批判,還在於真摯感情的流露、體驗。


    每部小說都有一定的局限之處,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任何類型的小說我都閱讀,隻是有些很喜歡,有些不太喜歡而已。但願大家也能喜歡我寫的文字。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年少時,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是一個天才,一個驕傲自負、狂妄自大的“天才”;年少時,在學校裏學習,認為在社會上奮鬥很容易。


    後來,在社會上“識盡愁滋味”,才知道大部分人都與我一樣,認為自己是天才。然而,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太多了,奮鬥不容易,愉快地生活下去更不容易。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自小我就對愛情充滿幻想,尋一個情投意合的人,同吃同住、體貼入微、共同進步,但在漫長的求學之路上,麵對身邊如雲的女孩,我卻沒有去追求,選擇了錯過。


    畢業之後,舍遠求近,錯失了遙遠的無邪少女,錯愛了眼前的心機熟女。錯過、錯失、錯愛,錯,錯,錯,錯了就沒有辦法改變錯誤,這就是愛情世界的殘酷。


    喜歡讀書的人,對愛情都有著莫名執著的期待,但願讀我文字的人,能夠更好地理解愛情、獲得愛情、珍惜愛情。


    辛棄疾和陸遊兩位詞人心情愁苦,對世事艱辛有了深刻的體驗後,才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作。痛苦產生了文學。


    你嚐受過生活愁苦的滋味嗎?你忍受過失戀痛楚的感覺嗎?


    讓我們跟隨《笑神風月》的主人公——李笑,去體驗新時空的夢幻生活,感悟現實生活的點點滴滴;去忍耐新時空的欲火焚身,感悟現實生活的男歡女愛;去嚐試新時空的金戈鐵馬,感悟現實生活的歌舞升平。


    由於時間倉促,難免疏漏,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歡迎書評留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笑神風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千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千裏並收藏笑神風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