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第四點,那就是王夫人和賈寶玉各自選擇的條件不同,這也是由以上三方麵的原因造成的。


    像是王夫人為賈寶玉選擇婚配對象的第一個條件是娘家必須有錢。


    因為賈府現在雖有人做官,元妃又被封為貴妃,有權勢,但是錢勢卻不能與之匹配。


    所以選擇薛寶釵,不但不需要賈府接濟,還會時不時的接濟賈府。


    恰好薛家現今雖有財勢,卻少權勢助威。


    兩家正好優勢互補(見張畢來《漫說紅樓》)。


    再則,用賈母、秦邦業和劉姥姥的話說,賈府裏的人都是“一雙富貴眼”,誰有錢就服誰,誰娘家無錢,再有本事也未必有人服從,賈府是有錢就有權。


    而王熙鳳雖有一定的才幹,但她在遠見性方麵不如秦氏,在調查處理矛盾糾紛方麵不如平兒,在不殉私情、能拿出有效治家辦法方麵,不如探春。


    但她卻能在一段時間裏赫赫揚揚,威重令行,與其娘家廣有錢財分不開。


    正像她誇口的,把王家地縫子掃一下,就夠賈家用幾年了。而尤氏、邢夫人、探春等人,之所以在賈府無權無威,就因為娘家或生母貧窮困窘。


    寶釵雖為親戚,在管家實習時尚能使上下人服,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薛家有錢,連愛挑人不是的黛玉也不敢對她說三道四。


    王夫人為寶玉選擇婚配對象的第二個條件是德,即本人必須有封建階級所要求的道德,並且能以封建倫理道德治家,處理上下左右關係。


    薛寶釵不僅自己裝做很有封建道德的樣子,在管家實習中也能做到深得眾人之心。


    這種和諧的關係和安定的局麵,正是王夫人所希望的。第三個條件是有管家才能。


    薛寶釵在代王熙鳳管家時,探春提出類似於今天的“家庭承包責任製”,她從“子治家格言”的理論高度給以說明和支持。


    她不僅為賈府斂了錢,還為管家婆子們增了收。


    從此大觀園各負其責,主人不在家也有人互相監督,盡職盡責,一絲不苟。


    像是在贈送薛蟠從老家帶來的土產時,連趙姨娘這種“沒時運”的人她也沒拉下。


    她在不到六百字的管家演說中,七次提兒姨娘,可見她對王夫人之忠。


    王夫人怎能不以她為未來心腹助手~而黛玉則隻有寫詩才能,她寫的那些不拿稿費的詩對王夫人來說毫無用處。


    第四個條件是身體健康,賈府幾百口之家,大小事情一天至少幾十件,連王熙鳳這種男人萬不及一的人,也勞累得不時要借病休息幾天。


    薛寶釵家本來物質生活就很好,再加上常年服用各種營養長壽花蕊釀成的冷香丸,林黛玉怎能與她相比。


    作者曾寫薛寶釵每天早晚省侯服侍賈母王夫人,日間同姊妹們陪坐說話,每晚女工必至三更,沒有好的身體支持不下來。


    林黛玉本來身體就先天不足,到了賈府,在風刀霜劍中生活,心情壓抑淒苦,正像她自己所說,整天藥罐子陪著。


    縱然其他條件具備,也難勝任管家之職。


    賈寶玉為自己選擇婚配對象的第一個條件是麵貌好看,賞心悅目。


    選擇終生伴侶畢竟和選擇朋友不同;寶玉又看了那些“邪書僻傳”,不少是講才子配佳人的;寶玉在“遠親近友之家所見的那些閨英閨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這裏的“遠親近友”當然包括寶玉姨媽家的薛寶釵,說明薛寶釵長相不如林黛玉。


    而寶玉選擇婚配對象的第二個條件是互相了解。


    他和林黛玉“耳鬢廝磨,心情相對”,日則同起同坐,夜則同止同息,比別的姊妹關係更顯親密。


    寶玉選擇婚配對象的第三個條件是,對方不能說要他走仕進之路或多與做官為宦者打交道一類“混賬話”,否則就是入了國賊祿鬼之流。


    林黛玉不說這些混賬話,因此互為知己。第四個條件是處於被人瞧不起的地位。寶玉交的三個男朋友秦鍾、柳湘蓮、琪官兒地位都很低下。


    他平時所喜歡親近的是所有的女孩於,而特別關心的卻是平兒之類地位特別低下的。


    他在初會秦鍾時油然而生和那種“老天不公”的感慨,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在賈府,林黛玉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低賤的,所以有人敢於把她和當時最被人看不起的唱戲女孩子聯係起來,而她自己也感到別人這樣看她,是欺她為“貧民丫頭”。


    正如紫鵑所說,隻是因為賈母的健在,她才保持著小姐的身份;若無賈母,也隻好任人欺負罷了。作者每寫到諸如平兒、尤二姐之類不幸女兒的命運時,總要寫寶玉聯想到黛玉,這決不是偶然的。


    寶玉正是要選擇一個地位低賤但心境高邈的林黛玉,他空虛的感情生活需要黛玉這種人來填補,就像賈母需要劉姥姥來調節生活一樣。隻不過前者永遠,後者短暫罷了。


    王夫人和賈寶玉矛盾的特點是什麽呢,又統一又矛盾,也就是“離不得的見不得”。


    王夫人對兒子的不滿不是走不走仕進之路的問題,因為這對賈府並不重要,貢府的榮華富貴不是那個人仕進做官取得的,也不可能靠那個兒孫仕進做官所能保持。


    對王夫人來說,寶玉能仕進做官最好,如不能讀書當官也無所謂,隻要不惹事生非就行。


    她對兒子最不滿的就是整天和女孩“廝混”,這是既不利於寶玉的名聲,也不利於她的名聲。


    但因為寶玉和賈母住一起,有賈母護著,作為兒媳的王夫人又不好深管,因此就更讓她沒有一天不憂心。


    賈政打寶玉雖出乎她之所料,卻也等於替她教訓了寶玉;但她又不願意賈政打死寶玉,因為打死寶玉,等於絕了她。


    在賈府這樣的大家庭,作為一個女性當權派,要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必須要有男孩,那怕是一個傻小子,也比聰明超群甚至當上貴妃的女孩對她更有用。


    王夫人本來喜愛的賈珠死去了,不喜愛的寶玉卻活下來了,真是愛不是,恨又不是。


    賈寶玉對王夫人也是“見不得的離不得”。寶玉深知金鎖要與有玉的作為正配的神話是王、薛二姊妹的得意傑作,王夫人是她選擇林黛玉的最大障礙。


    隻有賈母在開始一段時間裏是他們的唯一靠山,所以當他和黛玉鬧別扭和解後,便拉著黛玉去賈母那裏,而不去王夫人那裏。


    當他意識到金釧兒之死、晴雯之死都與黛玉有關時,這種視王夫人為最大障礙的看法就更明顯了。


    這一點在“芙蓉女兒誄”中就有所流露,“鉗詖奴之口,罰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前者還可說指襲人之流,後者就不僅是指王善保家的了。


    王夫人驅逐晴雯,不正是悍婦的一場絕妙的表演嗎,但賈寶玉又離不開王夫人,離不開王夫人所主宰的包括他也生活其間的生存環境。


    賈寶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有生活自理能力,連小紅這個服侍他多年的丫頭都不認識,可見服侍他的人究竟有多少,誰也說不清。


    要他像司馬相如偕卓文君私奔不可能,要他效法張生與鴛鴦私結夫妻也不可能。他還要依靠現存的生存環境維持生命。


    王夫人和賈寶玉雖處於矛盾衝突狀態,但從未發生過類似於寶玉挨打那樣的劇烈對抗,但他們的矛盾衝突雖不劇烈但卻深刻,難以調和。


    《紅樓夢》表現矛盾衝突的特點正是這樣,劇烈衝突的矛盾未必是帶根本性質的矛盾,帶根本性質的矛盾反而不一定“針鋒相對”,“刺刀見紅”。


    這是《紅樓夢》寫矛盾衝突和《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一類情節小說不同的地方。


    王夫人要以犧牲兒子的自由追求、自由選擇保持現有的生存條件;賈寶玉卻不顧生存條件而堅持自己的自由追求、自由選擇。


    前者未必如願以償,後者也難心想事成,王夫人和賈寶玉矛盾衝突的實質就是自由追求的人生目的因為生存條件的製約而不能實現的悲劇。這決不是“愛情婚姻悲劇說”、“貴族家庭衰亡說”所能概括的。


    至於薛寶釵和林黛玉兩人之間的對比的話,早在《紅樓夢》流傳初期,就有所謂朋友間因為對林黛玉和薛寶釵褒貶不同而“幾揮老拳”的說法。


    像是俞平伯則認為薛林為一,作者對薛林一視同仁,無所謂褒貶,對這兩個人物產生不同看法的原因是因為讀者自己的眼光不同,“麻油拌韭菜,各人心裏愛”。


    與此相對的看法則認為薛寶釵是封建階級衛道者,林黛玉是封建階級叛逆者,從而揚黛抑薛。


    而新時期以來,則多有抑黛揚薛之論盛行,甚至網上有調查顯示,認同薛寶釵者在80%以上,認同史湘雲者10%以上,隻有不到10%的人認同林黛玉。


    我們姑且不論選擇婚配對象不是選民議代表,沒有必要取得多數人的認同;我們要探討的是林薛二人究竟誰遵守封建禮法,誰更寬容,誰更順應環境。


    在《紅樓夢》中,王夫人把男女廝混視為有違封建禮法之大忌,薛寶釵在王夫人麵前總是裝作和寶玉保持一定距離的樣子,而林黛玉總是給人以整天和賈寶玉廝混的印象。


    可究竟薛寶釵和林黛玉誰在和賈寶玉關係上有違封建禮法,讀過《紅樓夢》的人都會記得,林黛玉從來沒有一個人跑到怡紅院單獨和寶玉相處,隻有賈寶玉跑到瀟湘館和林黛玉單獨相處。


    而賈寶玉從未跑到蘅蕪苑與薛寶釵單獨相處,隻有薛寶釵跑到怡紅院和賈寶玉單獨相處。


    而且薛寶釵找賈寶玉一般都在熱天寶玉午休時,或傍晚賈寶玉睡覺前。


    小說中寫薛寶釵第一次中午找寶玉,襲人告訴她寶玉被賈政叫去會見客人(賈雨村),薛寶釵當時說:這個客人也太沒意思,大熱天不在家歇著。


    請問你薛寶釵一個未出閣的女孩大熱天不在家歇著跑來找一個未婚男孩,又是什麽意思?


    還有一次,也是大熱天午休,薛寶釵又來找寶玉,這一次沒有白跑,寶玉光著身子隻穿了一個肚兜(神功元氣袋一類護腹所用之物)。


    花襲人坐在身旁椅子上埋頭繡鴛鴦肚兜,薛寶釵在與襲人寒喧了幾句後,襲人借口有事離開,薛寶釵竟然坐在襲人坐過的椅子上接著襲人繡的鴛鴦肚兜自己繡起來了。


    寶玉在夢中說:“和尚的話如何信得,什麽金玉姻緣,我偏說木石姻緣”,正在如癡如醉地給寶玉繡鴛鴦肚兜的寶釵聽後一下子“怔”了,“怔”者,全身血液如凝固了一般、全身細胞如麻木了一般之謂也。


    但過了一會兒,寶釵竟然像沒事兒人一樣和林黛玉、史湘雲、花襲人說說笑笑,好像壓根兒沒有剛才所發生的事似的。


    還有一次傍晚,林黛玉去找賈寶玉,不想賈寶玉和薛寶釵在怡紅院說說笑笑,林黛玉吃了晴雯閉門羹賭氣迴房。


    關於這一點,襲人和晴雯最有發言權。


    寶玉挨打後襲人在向王夫人迴稟寶玉情況時曾提出讓寶玉搬出大觀園,是怕和薛林之間發生不測,當時她是薛林並提的,說明她也感到寶釵與寶玉關係接觸有非同一般之處。


    至於晴雯就說得更直了,她在黛玉叫門不開時,發牢騷說寶釵有事沒事來一說半夜,弄得她們沒法按時休息,這說明寶釵不是一次兩次晚睡前找寶玉,也不是有什麽事非要找寶玉,更不是說幾句話就走。


    這一點很能說明林薛之間性格、心機和為人。


    像是薛寶釵十五歲生日,王熙鳳當著賈府眾多人的麵,羞辱林黛玉,比林黛玉為戲子,史湘雲、薛寶釵等也都心領神會地以一動一靜與之配合,連賈寶玉也參和在裏邊。


    林黛玉不是傻大姐,她有自己的尊嚴。她雖深知其中惡意,但沒有發作,她可以反唇相譏,也可以拂袖而去,如果那樣,眾人尷尬,寶釵的生日也會變得不歡,但因黛玉是賈母非常喜愛的外孫女,誰也拿她沒法。


    然而黛玉沒有那樣作,而是選擇了沉默,既給了眾人的麵子,也沒有使寶釵生日氣氛受到影響。


    不僅如此,第二天當寶玉感到應付幾個姐妹力不從心而產生出家想法時,黛玉竟然不計前嫌,主動邀史湘雲、薛寶釵一起去說服賈寶玉打消呆想。黛玉的寬容和涵養於此可見。


    ……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買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參見大總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參見大總管並收藏買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