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李小魚這麽說,說我真的還未成年,所以你們不要欺負我哦。


    眾人哭笑不得之下,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


    所以就見趙禎是指著他笑罵道。


    “好了好了,王華,你小子就別得了便宜還賣乖了,這一身市儈氣也不知道跟那學來的。”


    “記住了,不管有沒有成年本官,都知道你本事不小,所以一定要給我用心比試,絕對不能因為年紀小就怠慢,不放在心上知道嗎?”


    聽得趙禎這樣說,雖然還是很詫異,不知道他為什麽隱隱間親近自己,偏袒自己,但李小魚還是趕忙抱拳道。


    “是大人,小子一定竭盡全力,全力以赴,爭取勝過這幫文舉生,隻希望你公正評判,不偏不倚,同時也別怪我們這幫武蠻子無禮,折辱了這幫文相公。”


    趙禎聞言,聽得李小魚這麽說,卻是哈哈大笑道。


    “你小子啊,就是滑頭,放心吧,朕……不是,本官一定公正評判,一碗水端平,隻要你們真有能耐,能勝過這幫文舉生,那就是你們的本事,誰都無話可說,大家說是吧。”


    到最後,包拯是轉頭超文彥博、包拯、富弼、張士遜、等人說道。


    這些朝廷大臣見得趙禎都這樣說了,還能說什麽,自然是連連稱是。


    也正說著呢,忽然,又見人群中是傳來了驚唿聲。


    “誒,你們快看啊,楊家的人來了。”


    “什麽,哪呢哪呢,我看看我看看,從小就最崇拜楊家將了,他們真的來了嗎?”


    “是啊,來了來了,你快看啊,還有唿家和種家的人,我們大宋的三家將門忠烈都來了啊。”


    “可不是嘛,哇,我看到了,竟然還有佘老太君,天呢,她怎麽也來了,老太君都快百歲高齡了吧。”


    “是啊,佘老太君,唿延讚老將軍,種世橫老將軍,今天咱們大宋三大將門聯袂而來,這場詞會還真是熱鬧啊。”


    “對對對,簡直太值了,別的不說,光是能看到佘老太君唿延將軍他們,我就心滿意足了啊。”


    “可不是嘛,特別是楊家將,真正滿門忠烈啊,一族男丁幾乎全都為國戰死了,就算是現在,唯一的頂梁柱文廣將軍,依舊鎮守西北邊塞,護佑我大宋江山。”


    “嗯嗯嗯,要不是有文廣將軍在的話,李元昊那賊子說不定早就打過來了,多虧了忠心耿耿的楊家將啊,真的是精忠報國,死而後已。”


    “……”


    所有圍觀百姓都是這樣瘋狂歡唿著,呐喊大叫著,迎接自己心目中的偶像。


    雖然在重文輕武風氣的影響下,大家對於武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排斥偏見,擔這隻是對開國後的武人,對於開國前,跟著太祖一起打江山的武將,有的卻隻是敬重。


    因為這些開國武將,都是真正為國家流過血,拚過命,盡過忠的。


    大家也幾乎是聽著他們跟太祖開國的故事一起長大,從小就奉他們為偶像,實在是排斥不起來。


    至少大多數百姓如此,一直崇拜著他們長大,至於他們中是否有人考中科舉,進入文官陣營,因為陣營的關係,不得不排斥打壓武將,那就是另說了,都屬於後話,至少在大家還是普通百姓的時候,都是無比敬重這些開國武將。


    這其中,以三家為最,分別是大名鼎鼎的楊家將、唿家將、以及種家將


    楊家將不用多說,大家對於他們的故事想必早已耳熟能詳,楊老令公,官至雲州觀察使、判代州,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


    歸順太祖後,領八千火山軍掛帥掃北,掌中一口九環金鋒定宋刀,橫掃雁門,威震北國。


    每臨陣前必舉紅令字旗為號,軍中習稱為“金刀令公楊無敵”。


    領兵直攻到遼國都城幽州,逼得遼主天慶梁王耶律尚納降稱臣,從此宋遼兩國便以白溝為界南北分疆,暫止兵戈。


    老令公因此功授爵火山王,位列開國九王之一,一門妻子官封五侯,賜金水河畔清風無佞府,府門頭造一座八寶重簷滴水天波樓,樓上供奉著當年太祖爺的玉帶和禦批金書鐵券。


    鐵券記楊門救駕有功,可免楊門子弟九死之罪;又在府前設石碑玉坊,著令滿朝文武百官至此必須下馬通過。


    從此天波楊府在東京汴梁城名重譽滿,隻可惜最後遭奸臣所害,被困兩狼山,盼兵不到,率兵突圍未果,至蘇武廟李陵碑前,不想被敵所擒遭受屈辱,於是碰碑而死,盡忠報國。


    老令公之妻,則是大名鼎鼎的佘賽花,掌中一口九環澤州大花刀,每臨陣前上陣必打白色令字軍旗,因此又都稱她為“金刀令婆佘太君”。


    追隨老令公為國征戰幾十年,其夫及七子皆為國捐軀。


    太祖皇帝封太君為歸命無佞侯、一品誥命夫人,位列五老陰侯之輔。


    禦賜一根九龍監國錫杖,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讒臣,寶杖龍頭上鐫刻著八個字是“雖無鑾駕,如朕親臨”。


    平時隻要手裏有這根寶杖,見官大一級,甭管你是什麽人、多大的官,都不得在她麵前放肆,正所謂是龍也得盤著,是虎也得臥著。


    因為拿著這根寶杖,就等於是先皇親臨,上殿不用給皇上施禮,下殿也不用辭王,隻需要拿寶杖在地上點三點就行了,算是行過禮了,跟八賢王的打王鐧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怎奈奸臣當道,當時的宰相潘仁美乃是大奸大佞之人,楊家功勞太甚,遭到他的嫉恨,於是想方設法的迫害。


    當時遼國皇帝約請太宗,赴金沙灘“雙龍會”,暗藏殺機,兵困行宮。


    當時聲聲怒吼,陣陣擊鳴,戰車交錯,刀光血影,大郎、二郎和三郎戰死、四郎和五郎失蹤,七郎被潘仁美萬箭射死,此正所謂七子去六子還也,令人無限唏噓,痛心無比。


    ……


    ……


    ……


    (抱歉,最近有些頭疼,卡文了,因為本文是戲說,亦真亦假,所以免不了有虛構的人物出現,而虛構人物的出現又必然會與真實人物產生衝突,不管是官職衝突還是其他衝突,都很難辦,所以進展稍稍有些慢,得好好想想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還請大家見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買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參見大總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參見大總管並收藏買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