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電廠下遊500多米處有一座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水文站,它是建在開都河上最早的一批站點,它的曆史比電廠還要早三十多年,站點和我們電廠名字相同(應該說電廠和它起了同樣的名字),叫大山口水文站。
水文站不大,平日裏隻有一兩個人,最多時不過三人,有時隻有一個人值班,位於天山腹地,深山峽穀裏的水文站幾十年前周圍是一片原始荒原,人跡罕至。很難想象從那時就有人堅守在這裏。但稍了解水文常識的人就會知道,要掌握一條河流的年徑流量,多年平均流量等水文水情需要經年累月的數據積累,很多原始河流在未開發前,最先到達的往往都是水文,地質等工作者。工作特點決定了它注定要駐在深山峽穀裏。了解了小站曆史,讓我對這個小站有了敬慕之心。
沿著一條小路,經過一片果園就到了小站,用石頭堆砌的院牆上紮著淩亂的紅柳枝條,推開吱呀作響的木欄進到了小站的院子裏,迎麵的是用土塊修築的幾間老房子。緊鎖的屋門,破舊的門窗,原本是白色的牆麵經過風雨的侵蝕已經變成了斑駁的土灰色,屋的上方牆麵上可以看到有些模糊的“大山口水文站”幾個字。一旁坐南朝北的是幾間磚混房間,外牆貼著白色的瓷磚。一看就知道是近一些年才修建的。據現在的站長阿不力米提介紹:土塊房是早年的站房,現在早已不用了,上班工作都在新站房裏。
土塊修築房屋稱的上是新疆建築一大特色,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它們大都修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的童年就是在土塊房裏度過的。那時因為建築材料緊缺,人們就用泥土和幹葦葉等用鹽水和在一起攪拌勻後,倒在四四方方的模子裏。涼上兩三天幹了,去掉模子就成了“磚”的樣子,也就是土塊。蓋幾間屋子需要幾百上千塊土塊,所以打土塊是個體力活。新疆風沙大,夏日炎熱,冬季寒冷。土塊修築的房屋適合新疆的氣候特點,住在裏麵夏天涼快,冬天燒著火牆屋裏暖烘烘的。現在,在這裏居然還能看到這樣的土塊房,不禁也勾起我一些童年的記憶。
小站更像是一個農家的四合院,幾間老房加幾間新房圍成一個院落,院子裏種著幾棵杏樹,院牆外有是茂密的白楊林,遍布著紅柳,沙棘子等野生戈壁植物。院子周圍有五六顆粗壯的老榆樹,其中最大一顆需要三個成人手拉手才能抱攏,據說已有好幾百年的樹齡。曆經百年,老榆樹生長的依然很旺盛,枝繁葉茂,高大、虯勁有力的身軀挺立在空曠的原野上,開裂的樹幹盡顯歲月的滄桑,沾滿塵土枝葉顯出亙古的荒涼。幾棵老榆樹像飽經風霜的老人,見證著小站的曆史變遷。
一切都顯得自然、古樸、靜謐。走進小站聽戈壁的風沙吹過原野,劃過歲月的印痕發出沙沙的聲音,看著寂寞的沙棘、紅柳在風中搖曳,陽光透過高高的白楊縫隙灑在院子裏,落在院牆上,沐浴在秋日暖陽裏的小站散發著濃烈的西北鄉土氣息。
就是這樣一個獨門獨院,隱沒在深山裏的小站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了半個多世紀。俗話說“鐵打營盤流水的兵”。小站自建成到現在先後換了好幾撥人,現在的站長阿不力米提是個80後的維族小夥,來小站已經5年了,還有一個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漢族小夥符萬洋,50多歲的老職工吐遜是這裏的元老,今年已經退休迴家了。現在站裏就剩下站長阿不力米提和站員符萬洋兩個人。兩個人還要倒班輪流迴家休息,有時站裏就隻有一個人。他們日常的工作就是觀測氣象,按時測量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等參數,周而複始。走進小站的值班室,一張桌子,幾條凳子,牆角的櫃子上放著一台老電視,桌子上有筆和尺子,一旁放著厚厚的一遝水文記錄表,設施簡單,條件簡陋。與工作室相隔就是他們的臥室和“鍋爐房”。所謂的“鍋爐房”就是一個燒煤的大鐵爐子,供冬季取暖。臥室的陳設簡簡單單,他們日常起居都在這裏。地處偏遠,生活也因陋就簡。生活用水靠院子中的一眼機井,院子當中有一塊菜地,這裏距離最近的鄉鎮也有40多公裏,站裏沒有現代交通工具,來迴不方便,他們就自己種點菜改善下生活條件。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電廠建立後,獨居深山的小站有了鄰居,小站便不再孤單。同居深山,同樣的境遇,也讓我們與他們逐漸相熟,他們有了和人說話交流的地方,他們可以到電廠的食堂來用餐,可以搭電廠的班車往返城市和工作地點。小站剛參加工作的符萬洋是個年輕小夥,待人熱情,活潑好動,思維活躍。和我們交流時一點也不拘束,講他的所見所聞,講他的一些“故事”,和我們海闊天空的聊天。一來二去,我們也都喜歡上這個靈動可愛的小夥子。小站的杏子熟了,他會去叫我們摘杏子,地裏的土豆熟了,他也給我們送一點。他帶我參觀他們的工作地點,讓我了解了站點的工作方式。他告訴我不論寒暑他們每天都要堅持測量水文數據,汛期要加密測量次數,有時半夜兩三點還要起來到河邊觀測。沿著雜草叢生的小路來到距水文站不遠的河邊,兩條鋼索橫跨兩岸,中間架著一個帶滑輪的敞口木箱,要測量河中心的流速等數據,就要自己“駕駛”著木箱滑到河中心去,測量完了靠人力拉著鋼索返迴岸邊。這種依靠原始溜索的測量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我也上去體驗了一把,晃晃悠悠滑過去再滑迴來,費了老大勁,沒有什麽樂趣可言。符萬洋說:希望有一天小站自動化程度能提高,那樣就要省事多了。
原始的索道,布滿鵝卵石的古老河道,寂靜的荒原上在滿是發黃的蘆葦叢中一簇簇火紅的沙棘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耀眼的色彩,景色古樸而蒼涼。
天性活潑的符萬洋有時見了也很沉默,鬱鬱寡歡的樣子。用現在話說叫“鬱悶”。從日常的交流我知道:小小年紀就獨居山裏,有時一個人獨守站點,孤獨、寂寞難耐是令很多人都難以忍受的,我能感受得到他此時的心情。因為同居一處,我們也曾有過同樣的經曆。
一次,他拿著一小袋杏幹給我說:“嚐嚐,這是我自己曬的杏幹”。在接過杏幹時我在想:生活給予他的這種工作和生活的磨礪,希望能在以後對他成長有所益。即便有一天離開,也不帶有些許遺憾,記得在這裏留下的歡樂和憂鬱。水電人、水文人都是為了事業和責任選擇了在這裏堅守,眼前的這條河流就是我們共同的事業所係,水文人常年的堅守測量獲得的原始水文水情數據位為後來開都河流域電站的建設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我們電站建立之初很多水文數據都是從小站獲取的,直到後來建立自己的水情測報係統。在電廠和小站的融洽共處的近二十年時間裏,小站也是我們時不時光顧的地方。什麽時候走進小站,都感覺走入了歲月的輪迴,能感受到曆史的滄桑。
位於天山峽穀開都河中遊,沿岸四季風景很美,有荒原的拙樸,大氣。也有自然的恬靜,閑適。走過了無數春夏秋冬,依然保持著原始的風貌。這裏有一個小站,它的名字叫大山口水文站,站點很小,卻一直存在了半個多世紀,如今它還靜靜的佇立在開都河岸邊並直到永遠。
原始的索道,布滿鵝卵石的古老河道,寂靜的荒原上在滿是發黃的蘆葦叢中一簇簇火紅的沙棘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耀眼的色彩,景色古樸而蒼涼。
天性活潑的符萬洋有時見了也很沉默,鬱鬱寡歡的樣子。用現在話說叫“鬱悶”。從日常的交流我知道:小小年紀就獨居山裏,有時一個人獨守站點,孤獨、寂寞難耐是令很多人都難以忍受的,我能感受得到他此時的心情。因為同居一處,我們也曾有過同樣的經曆。
一次,他拿著一小袋杏幹給我說:“嚐嚐,這是我自己曬的杏幹”。在接過杏幹時我在想:生活給予他的這種工作和生活的磨礪,希望能在以後對他成長有所益。即便有一天離開,也不帶有些許遺憾,記得在這裏留下的歡樂和憂鬱。水電人、水文人都是為了事業和責任選擇了在這裏堅守,眼前的這條河流就是我們共同的事業所係,水文人常年的堅守測量獲得的原始水文水情數據位為後來開都河流域電站.......
水文站不大,平日裏隻有一兩個人,最多時不過三人,有時隻有一個人值班,位於天山腹地,深山峽穀裏的水文站幾十年前周圍是一片原始荒原,人跡罕至。很難想象從那時就有人堅守在這裏。但稍了解水文常識的人就會知道,要掌握一條河流的年徑流量,多年平均流量等水文水情需要經年累月的數據積累,很多原始河流在未開發前,最先到達的往往都是水文,地質等工作者。工作特點決定了它注定要駐在深山峽穀裏。了解了小站曆史,讓我對這個小站有了敬慕之心。
沿著一條小路,經過一片果園就到了小站,用石頭堆砌的院牆上紮著淩亂的紅柳枝條,推開吱呀作響的木欄進到了小站的院子裏,迎麵的是用土塊修築的幾間老房子。緊鎖的屋門,破舊的門窗,原本是白色的牆麵經過風雨的侵蝕已經變成了斑駁的土灰色,屋的上方牆麵上可以看到有些模糊的“大山口水文站”幾個字。一旁坐南朝北的是幾間磚混房間,外牆貼著白色的瓷磚。一看就知道是近一些年才修建的。據現在的站長阿不力米提介紹:土塊房是早年的站房,現在早已不用了,上班工作都在新站房裏。
土塊修築房屋稱的上是新疆建築一大特色,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它們大都修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的童年就是在土塊房裏度過的。那時因為建築材料緊缺,人們就用泥土和幹葦葉等用鹽水和在一起攪拌勻後,倒在四四方方的模子裏。涼上兩三天幹了,去掉模子就成了“磚”的樣子,也就是土塊。蓋幾間屋子需要幾百上千塊土塊,所以打土塊是個體力活。新疆風沙大,夏日炎熱,冬季寒冷。土塊修築的房屋適合新疆的氣候特點,住在裏麵夏天涼快,冬天燒著火牆屋裏暖烘烘的。現在,在這裏居然還能看到這樣的土塊房,不禁也勾起我一些童年的記憶。
小站更像是一個農家的四合院,幾間老房加幾間新房圍成一個院落,院子裏種著幾棵杏樹,院牆外有是茂密的白楊林,遍布著紅柳,沙棘子等野生戈壁植物。院子周圍有五六顆粗壯的老榆樹,其中最大一顆需要三個成人手拉手才能抱攏,據說已有好幾百年的樹齡。曆經百年,老榆樹生長的依然很旺盛,枝繁葉茂,高大、虯勁有力的身軀挺立在空曠的原野上,開裂的樹幹盡顯歲月的滄桑,沾滿塵土枝葉顯出亙古的荒涼。幾棵老榆樹像飽經風霜的老人,見證著小站的曆史變遷。
一切都顯得自然、古樸、靜謐。走進小站聽戈壁的風沙吹過原野,劃過歲月的印痕發出沙沙的聲音,看著寂寞的沙棘、紅柳在風中搖曳,陽光透過高高的白楊縫隙灑在院子裏,落在院牆上,沐浴在秋日暖陽裏的小站散發著濃烈的西北鄉土氣息。
就是這樣一個獨門獨院,隱沒在深山裏的小站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了半個多世紀。俗話說“鐵打營盤流水的兵”。小站自建成到現在先後換了好幾撥人,現在的站長阿不力米提是個80後的維族小夥,來小站已經5年了,還有一個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漢族小夥符萬洋,50多歲的老職工吐遜是這裏的元老,今年已經退休迴家了。現在站裏就剩下站長阿不力米提和站員符萬洋兩個人。兩個人還要倒班輪流迴家休息,有時站裏就隻有一個人。他們日常的工作就是觀測氣象,按時測量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等參數,周而複始。走進小站的值班室,一張桌子,幾條凳子,牆角的櫃子上放著一台老電視,桌子上有筆和尺子,一旁放著厚厚的一遝水文記錄表,設施簡單,條件簡陋。與工作室相隔就是他們的臥室和“鍋爐房”。所謂的“鍋爐房”就是一個燒煤的大鐵爐子,供冬季取暖。臥室的陳設簡簡單單,他們日常起居都在這裏。地處偏遠,生活也因陋就簡。生活用水靠院子中的一眼機井,院子當中有一塊菜地,這裏距離最近的鄉鎮也有40多公裏,站裏沒有現代交通工具,來迴不方便,他們就自己種點菜改善下生活條件。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電廠建立後,獨居深山的小站有了鄰居,小站便不再孤單。同居深山,同樣的境遇,也讓我們與他們逐漸相熟,他們有了和人說話交流的地方,他們可以到電廠的食堂來用餐,可以搭電廠的班車往返城市和工作地點。小站剛參加工作的符萬洋是個年輕小夥,待人熱情,活潑好動,思維活躍。和我們交流時一點也不拘束,講他的所見所聞,講他的一些“故事”,和我們海闊天空的聊天。一來二去,我們也都喜歡上這個靈動可愛的小夥子。小站的杏子熟了,他會去叫我們摘杏子,地裏的土豆熟了,他也給我們送一點。他帶我參觀他們的工作地點,讓我了解了站點的工作方式。他告訴我不論寒暑他們每天都要堅持測量水文數據,汛期要加密測量次數,有時半夜兩三點還要起來到河邊觀測。沿著雜草叢生的小路來到距水文站不遠的河邊,兩條鋼索橫跨兩岸,中間架著一個帶滑輪的敞口木箱,要測量河中心的流速等數據,就要自己“駕駛”著木箱滑到河中心去,測量完了靠人力拉著鋼索返迴岸邊。這種依靠原始溜索的測量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我也上去體驗了一把,晃晃悠悠滑過去再滑迴來,費了老大勁,沒有什麽樂趣可言。符萬洋說:希望有一天小站自動化程度能提高,那樣就要省事多了。
原始的索道,布滿鵝卵石的古老河道,寂靜的荒原上在滿是發黃的蘆葦叢中一簇簇火紅的沙棘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耀眼的色彩,景色古樸而蒼涼。
天性活潑的符萬洋有時見了也很沉默,鬱鬱寡歡的樣子。用現在話說叫“鬱悶”。從日常的交流我知道:小小年紀就獨居山裏,有時一個人獨守站點,孤獨、寂寞難耐是令很多人都難以忍受的,我能感受得到他此時的心情。因為同居一處,我們也曾有過同樣的經曆。
一次,他拿著一小袋杏幹給我說:“嚐嚐,這是我自己曬的杏幹”。在接過杏幹時我在想:生活給予他的這種工作和生活的磨礪,希望能在以後對他成長有所益。即便有一天離開,也不帶有些許遺憾,記得在這裏留下的歡樂和憂鬱。水電人、水文人都是為了事業和責任選擇了在這裏堅守,眼前的這條河流就是我們共同的事業所係,水文人常年的堅守測量獲得的原始水文水情數據位為後來開都河流域電站的建設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我們電站建立之初很多水文數據都是從小站獲取的,直到後來建立自己的水情測報係統。在電廠和小站的融洽共處的近二十年時間裏,小站也是我們時不時光顧的地方。什麽時候走進小站,都感覺走入了歲月的輪迴,能感受到曆史的滄桑。
位於天山峽穀開都河中遊,沿岸四季風景很美,有荒原的拙樸,大氣。也有自然的恬靜,閑適。走過了無數春夏秋冬,依然保持著原始的風貌。這裏有一個小站,它的名字叫大山口水文站,站點很小,卻一直存在了半個多世紀,如今它還靜靜的佇立在開都河岸邊並直到永遠。
原始的索道,布滿鵝卵石的古老河道,寂靜的荒原上在滿是發黃的蘆葦叢中一簇簇火紅的沙棘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耀眼的色彩,景色古樸而蒼涼。
天性活潑的符萬洋有時見了也很沉默,鬱鬱寡歡的樣子。用現在話說叫“鬱悶”。從日常的交流我知道:小小年紀就獨居山裏,有時一個人獨守站點,孤獨、寂寞難耐是令很多人都難以忍受的,我能感受得到他此時的心情。因為同居一處,我們也曾有過同樣的經曆。
一次,他拿著一小袋杏幹給我說:“嚐嚐,這是我自己曬的杏幹”。在接過杏幹時我在想:生活給予他的這種工作和生活的磨礪,希望能在以後對他成長有所益。即便有一天離開,也不帶有些許遺憾,記得在這裏留下的歡樂和憂鬱。水電人、水文人都是為了事業和責任選擇了在這裏堅守,眼前的這條河流就是我們共同的事業所係,水文人常年的堅守測量獲得的原始水文水情數據位為後來開都河流域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