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利與達旦皆死於戰中,他們的部族在戰爭中損耗大半,餘下的殘兵敗將,隻得依附於莫緒可汗。莫緒可汗性情軟弱而好安寧,才能不足,收編舊部時,很受了一番磨難,又是由大好人魏會出麵相助,自然,在這相助過程中安插了些人進去,也是應有之意。


    莫緒可汗見中原的大鴻臚是位能人,處理起突厥的政務來也是頭頭是道,更是願意坐享其成。他受突利壓迫,多年來戰戰兢兢若驚弓之鳥,隻想安享富貴,然而,他也不笨,知道大夏扶持他,為的是北方安定,便打定了主意老老實實的。


    想到大鴻臚畢竟是大夏官,總要迴去的,又想到突利的可敦是大夏公主,頗為能幹,莫緒可汗忽然想起,大夏皇帝還欠他一位可敦呢!不行,不能等了,萬一皇帝以為他得汗位便不恭順可如何是好!忙不迭地派了使節入中原。有公主聯姻,兩國應當更為緊密才是。


    魏會先迴朝,稟報了一係列事物,當說到莫緒可汗之使已在路上,不日將抵京師時,皇帝狀似無意地瞥了太子一眼,太子攏在袖下的手猛地握成拳,麵上還得扯出一抹僵硬的笑來。


    皇帝收迴目光,與魏會道:“辛苦卿家了,朕與你旬月假,走親訪友,好生歇上一歇!”


    魏會喜而拜,自少不得一番盡忠的言語推辭。


    皇帝一笑,又命有司商議封賞,此番首功當屬魏會,擬封為慶國公,加侍中銜。其餘人等各有賞賜。


    散了朝,皇帝又將太子拎到身前來教導。


    未入太極,也不曾換下朝服,大約是見前兩日下了幾場雨,驅散了夏日的暑氣,皇帝步入上林,信步悠然。


    太子恭敬袖手,默然跟在身後,皇帝高大偉岸的身軀,在他身前大步而行。太子抬頭,便看到皇帝冠冕前後的十二旒隨著他闊大的步伐而微微晃動,旒上所貫白玉串珠在陽光下流光華彩,有著奇異的光芒。


    太子抿了抿唇,斂下眼中擔憂的眸色。皇帝喚了他在身旁,必不是為觀賞上林初至的秋光。


    宮道上空無一人,應當是趙九康提前派人驅散了。皇帝看著這滿園綠意,心情十分舒暢,悠然道:“你看,打上一打,將突厥打得老實了,不是乖乖來朝了嗎?”


    定突厥,他登基來最大的功績,曆朝帝王,也沒幾個能做到的,皇帝心下得意,焉能不喜。


    太子卻是嘴裏發苦,低了頭,道:“阿爹英明。”突厥的確是來朝了,可有這樣的局麵死了多少人?突厥的軍隊一半死於內耗,一半為夏軍所殲,他閉上眼,就可以看到當年在邊疆嘶啞的慘叫,四濺的鮮血,一張張絕望恐懼的臉,交織成一場人間地獄。


    皇帝轉過頭來看了看他,太子讓皇帝幽深的眼眸看得緊張,皇帝複又踱步,道:“突厥使臣不日將至,便由你來接待。”


    太子猛地抬頭,皇帝的背影偉岸高大,就在他眼前,與小的時候,一模一樣。太子精神一振,拱手道:“兒臣領命。”由皇太子接待外邦來使,這非但是對外邦的看重,更是對皇太子身份的鞏固。


    皇帝一笑,稍緩了步,待太子上前,他拍了拍太子的肩頭,道:“朕拭目以待,我兒自勉之!”


    太子眼睛一亮,心情振奮!


    他這段時日,極是壓抑,總擔心與皇帝離心,眼下一看,皇帝還是看重他信任他的!太子甚為雀躍。


    與此同時的魏府便無如此溫情。魏會目光幽沉地看著魏善,道:“廣陵王果真如此難纏?”魏善說時,是說廣陵王性情謹慎而機敏,見微知著之能令人心驚,又頗沉穩,深知相機而動。這種種褒讚,聽到魏會耳中,便是難纏。


    這兩三年,魏會在京之日屈指可數,上一迴是匆匆忙忙,來不及聽兒子匯報,眼下終得清閑,能靜下心來仔細聽聽了,卻是越聽,眉頭皺得越緊。


    魏善見他阿爹身上籠罩的一層陰沉的氣息,不禁更恭敬了些,道:“正是。不止如此,去年,幾度流言紛擾,說是,”魏善微一停頓,舔了下有些幹燥的嘴唇,道:“聖人對東宮不滿而寄望諸王。”


    若是流言屬實,於魏氏而言,無異於驚雷。因魏後之故,魏氏與太子,當是一體的。


    魏師出招對付廣陵王與其他皇子之時,魏善著急,非因他對付諸皇子,而是因為魏師之法非奏效之法。


    現在魏會迴來了,魏善如遇浮木的溺水之人,殷切而依賴地看著他。少年人,知道厲害,卻不知破解之法,最先尋求幫助的便是在他心中如高山一般屹立的父親。


    魏會看了看他,道:“若廣陵王果如你所言,心思深沉,不該這般輕易地便讓你看出端倪。”


    魏善頓時一驚,瞪大了眼睛:“阿爹是指?”


    “你是我的兒子啊。”魏會歎了口氣,魏氏有三個外甥為皇子,可若這三個外甥皆不盡如人意,也不是非要抱緊不放的。且看看吧,還不必著急。


    見魏善似有所悟,又似不明,魏會一笑,溫和而慈祥:“不要想了,太子是聖人的太子,自有聖人做主。來說說你吧,男兒立誌,宜早不宜晚,你可有什麽想法?”


    魏善已有十七,該入仕了,魏會有本事,能替兒子謀一好職,隻是在此之前,他願聽聽兒子自己的意思,也願盡量尊重他的本意。


    魏善早就想過的,他原想入東宮,成東宮之臣,早與太子拉近關係,將來便是天子近臣,得新帝信賴,可現下一看,東宮還有的亂,並非好去處。


    渾水好摸魚,渾水也不易看清形勢,於魏善而已,眼前是千頭萬緒,他應付不來,隻得道:“兒經事日淺,當此混亂之際,隻恐一個不慎卷入紛爭,”不出仕是不行的,隻能盡量小心,“請阿爹賜教。”


    魏會並沒有認為兒子無主見,不懂就問好過不懂裝懂,謙虛謹慎好過浮躁粗心。捋須想了一想,道:“不如先入武職,將來轉文也好,一直從武也罷,都有的選。”突厥定了,長江以南還有得磨,不怕無出頭機會,至於轉文,也沒有什麽不可以的,路嘛,總是走出來的,總有施展的地方。


    魏善一想,也好,以他父之官職,他從武,必是軍官,加上他伯父為大將軍,將來不愁升遷。


    有本事能立穩,有背景能升遷。魏善想明白,便道:“請阿爹為我謀劃。”


    魏會哈哈一笑,捋須道:“待突厥使臣走後,再行謀劃。”是入禁軍還是虎賁又或金吾,得仔細瞧瞧。


    魏善欣喜,拜謝了父親。


    待魏善出去,魏會的笑意便漸漸收斂下來,幽沉而老謀深算的眼眸中閃爍的是思索與算計。廣陵王如何還得再看,太子如何也要細觀,最要緊的是,聖心如何偏向。


    皇帝值盛年,他的心意所向,才是諸皇子前程的關鍵所在。


    想到魏師煽動禦史奏請諸王出鎮之事,魏會便深深皺起眉來,若是太子自己穩不住,去一廣陵王來一懷化王,有甚區別?太子已是太子了,隻要能夠巋然不動即可。太子比皇子更不易做,他便如人人可見,人人都要去衡量的標杆,萬眾矚目,稍有一點偏差,便會為人所知,引人攻訐,沒有哪個皇帝想要一個不完美的繼承人,日久積過,則標杆毀矣。而諸王,是不願看著太子挺立的,勢必要尋機破壞。


    太子若是穩不住,死無葬身之地。


    阿兄這事辦得,著實昏聵,成與不成,都要結怨諸王,成與不成,都要讓太子在聖人心中留下一抹不愛惜手足的影子。


    不能這樣下去啊。不能讓阿兄再胡來了,魏氏要的是傳承,不可激進。魏會合上眼,沉浸於思慮之中。


    突厥使節入京時,酷暑已過去,秋高氣爽。


    太子是立意要做好接待事宜。論對突厥了解,無人可出大鴻臚,太子便召了魏會來東宮詳談。接待外邦來使,本就是鴻臚寺的事務,就算太子不召,魏會也要去與他商量的。


    幾次商量,幾次交談,魏會在心中深深皺起眉頭來。太子明理,也懂朝政,然在外邦之事上,卻有點拎不清,心慈手軟得太過頭了。


    太子還在說:“莫緒可汗在京時,頗為仰賴中原文化,今使節來,不若與他些書籍,讀書明理,突厥人讀了書,知道禮義廉恥,想來會有所收斂。”


    魏會忍了忍,終是道:“此事要緊,殿下勿自決,先稟聖人方好。”頓了頓,繼續道,“聖人必不會允的。”在太子發問前,苦口婆心地解釋,遊牧民族,已經夠殘暴的了,再讓他們知道道理,積累能力,少不得要立下雄心壯誌,非中原之幸,不止是書本,還有鐵、鹽、紡織術、糧食種子,等等,都不可流入突厥,商賈出入關卡,都是經嚴格檢查的,一旦發現有人夾帶這些物品外出售賣於外邦,立即處以叛國罪,輕則流放,重則族誅。


    聽得太子神色沉鬱。


    魏會真是頭疼,他就往突厥走了一趟,掙點功績,好讓子侄出仕順當些,好讓魏氏穩妥些,好讓自己多受聖人倚重,到頭來,也是為太子加分,可一迴來,怎麽魏氏最為重視的太子殿下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了。


    在魏會頭疼腦漲的同時,夏侯沛立於寬闊的校場上。


    她左手握弓,右手拉弓弦至滿弓,目光凝邃如山,瞄準了遠處的箭靶。“嗖——”箭離弦飛馳,站在不遠處高台上觀望的皇後緊了緊心弦,目光隨著如光般射出的箭影。


    “砰——”一聲沉悶的撞擊。凝眸望去,箭入紅心。


    皇後微笑,夏侯沛亦遠望箭靶而笑。一旁侍從又遞箭上來,夏侯沛接過,複又拉弓,箭出,再中紅心!


    這一箭射得又狠又準,夏侯沛的手臂都被震得發麻,她垂下抬平的手臂,侍從見她不射了,方上前接過弓,奉承道:“十二郎好準頭,不枉這三年來,十二郎日日勤練不輟。”


    夏侯沛走到箭靶前,仔細看了射入的深度,笑了笑,沒說話。她拔不出那兩箭,握在手中。


    還不夠,力道不夠。


    皇後並沒有上前,如來時般,又靜悄悄地走了。


    這大半年,夏侯沛又躥高不少,已到皇後的下巴了,照這勢頭,不必擔心她長不高了。


    正值秋獮,皇帝答應了使節求娶,一麵下詔封了一名宗室女為公主,令其備嫁,一麵邀使節參與秋獮,也是要張揚武功國威。


    夏侯沛身為一個頗受皇帝重視的皇子,也在秋獮之列。


    秋獮之地,就在東郊的茂密森林中,那一片森林,在前朝時就被劃了出來,作為皇家狩獵之地,有專門的官員在管理。


    秋獮之前,虎賁入駐,防範險惡,諸多獵物放歸山林,以備王公貴胄取樂,又有禮官念祝禱之詞,皇帝於三軍前號令。


    “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田便是田獵的意思,每年三次打獵,是必須要做的事。打獵不止是打獵,還是演練士卒,行軍布陣,令行禁止,皆可見一斑。


    待演練之後,便是王公們飛馳之時。


    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


    夏侯沛站在皇帝身側,眼睛發亮地看著諸多兒郎翻身上馬,道:“阿爹,兒總不能白來一迴吧?”


    皇帝大笑,笑過,搖了搖頭:“你不行,山林深幽,遇上險情,不及救護。”


    馬蹄聲起,諸多馬匹奔騰出去,自由而狂放,夏侯沛忙道:“兒多帶些人去。”


    皇帝哪兒肯應?要是十二郎哪兒傷著了,他迴去,不好向皇後交代,又拒絕:“等他們迴來,我把最好的獵物賜你。”


    “兒想親手獵取。”夏侯沛不折不饒。


    太子在旁,便笑道:“十二郎這般向往,阿爹便允了她吧,多帶些人,不會有事的。”


    夏侯沛立即殷切地望向皇帝。


    皇帝隻得笑著搖了搖頭,無奈道:“行,讓你去。”親自點了二十餘名經驗充作的兵卒,保護夏侯沛,以免遇上猛獸。


    這般陣仗,應當是足夠安全了,這山林中,本也沒多少能傷人的猛獸的。


    夏侯沛立即背上她的功,興高采烈地爬上馬,走前,還興致勃勃道:“阿爹等兒獵好物來,今晚可以加肉呢。”


    皇帝笑意更深,興許能加道兔子肉吧。目送夏侯沛遠去,他便走入營帳,待下午,皇帝也要上馬狩獵的,至於此時,他預備先歇一歇,先前的演練,他充當三軍統帥,很受了一番勞累。好久沒有上陣殺敵了,這才在馬上奔騰了多久?竟就累到了。


    不知睡了多久,帳外喧嚷陣陣,皇帝猛地睜眼,眼中清醒至極,仿佛根本沒有睡過。趙九康驚慌地奔入,見皇帝醒著,一頭紮在臥榻前,稟道:“聖人,十二殿下遇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平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花辭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花辭樹並收藏清平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