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闊大殿,眾妖列坐左邊兒,羅刹國的臣子坐在右邊兒,數量完全一樣,且實力都差不多。
既然牛魔王來展示實力,羅刹國自然不能落了下風,娘家和婆家的明爭暗鬥,不止凡間才有。
羅刹女王、國王端坐上首,至於那位大祭司,僅是露個麵,便不再出現。
羅刹族吃的食物,和人類區別很大,倒是與妖族差不多,以血肉為主。
故而筵席上,端給眾妖的都是半生半熟的肉塊,以及一壇壇美酒。
香噴噴的肉味撲鼻,眾妖好歹是忍住,個個坐正,害怕失了禮貌,給牛魔王丟臉。
羅刹女王待酒肉上齊,拿起刀,割下案前肉塊的一部分,用刀挑起,道:“這是幽冥界陰山附近的一種叫六眼的異獸的肉,形似馬,卻生有六眼,迅若奔雷,極難捕捉。但它的肉,卻是世間一絕,可比酸臭難聞的人肉,好吃得多!諸位不妨嚐嚐!”
說著,她將刀上的肉喂到嘴邊兒,咬了一口,然後微笑著看向眾妖。
眾妖便都動手,拿刀割肉吃。
沈倫割下塊兒肉,上麵還帶著血,冒著兒熱氣,就當是吃三分熟的牛排吧!
沈倫咬住肉,沒有想象中那麽濃鬱的血腥味,肉質很嫩,剛入口就有股清甜感覺,嚼起來,又像是嚼果凍,咯吱咯吱的,十分美味。
咽下腹中,沈倫眼睛亮起,不由道:“果然美味!”
羅刹女王看他一眼。
眾妖中,沈倫的位置靠前,排第四位,左首的自然是牛魔王,下邊兒是牛如意,然後是九頭蟲,緊接著就是沈倫。
龍族!
羅刹女王早就認出沈倫真身。
龍族鎮守五湖四海,幽冥界各族的恩怨,可以寫不計其數的故事,許多幽冥界生靈,對龍族恨之入骨,像那迦樓羅族,更是發誓一生專吃龍族,羅刹族雖然不像迦樓羅族那樣瘋狂,卻也不怎麽待見龍族,何況,龍族那身陽氣,對羅刹女而言,尤為美味。
不過,沈倫是牛魔王帶來的,礙於牛魔王背後那位,她不好發作,有些可惜的收迴視線。
沈倫咽口唾沫,修煉《九死玄功》,讓他對氣機感應,十分敏銳,羅刹女王方才稍微流露出的殺機,被他察覺,頓時身體緊繃,脊背發涼,心道,乖乖,這老娘們兒該不會是認出自己,想給小娘皮報仇吧?
虧了,虧了,自己就不該摻和這事兒,都怪牛魔王,信裏不說清楚,到牛魔洞才說,自己又拉不下臉走掉,唉!
沈倫心裏懊惱。
當然,如果牛魔王事先說清楚,真正會去牛魔洞的,肯定不會多,牛魔王豈會不知?
察覺羅刹女王殺機收斂,沈倫舒口氣,忽然想到如果羅刹女王和自己翻臉,牛魔王和在場的妖怪,不可能不幫自己,兩邊兒鬧翻,都沒好處!
至於為什麽,因為牛魔王是個講義氣的妖王,如果哪天他不講義氣了,牛魔王這三個字招牌,也就垮了。
而要和牛魔王混,物以類聚,起碼也要表現得自己是講義氣的妖怪。
很簡單的道理,沈倫能想到,羅刹女王,自然能想到,甚至想的更深些。
“這是用幽冥界特產的紫血果釀造的酒,其液如血,甚是美味,請!”羅刹女王端起酒盞,道。
她輕抿一口。
眾妖端酒盞,亦道:“請!”
沈倫品味美酒,和南贍部洲的酒大不同,唔,倒有點兒像是葡萄酒,有股酸澀味。
眾妖則齊齊喝光。
正所謂牛嚼牡丹,妖怪們大多是山野粗人,對吃的喝的,沒啥講究,好吃難吃,都吃不出滋味。
像這種要細細品味的東西,反而不對胃口,因此喝過兩盞後,眾妖便都不怎麽喝酒,隻是吃肉。
牛魔王也喝不出個什麽味道,但麵子要緊,裝也要裝個斯文人不是?君不見今天的牛魔王,難得穿起寬袍大袖,還洗了澡,抓了牛虱子,要不然,渾身都是股,陽剛氣息……
吃喝片刻,忽有護衛進來,說是三公主到,羅刹女王道:“讓她進殿!”
眾妖俱都停下吃喝,向殿外張望,不知這牛魔王的未婚妻,長個什麽樣子?
須臾,腳步聲中,殿外走來個高挑女人,她穿了身錦羅繡裙,年方二八模樣,生得十分俏麗,她在殿中站定,朝上邊兒的羅刹女王、國王行禮,脆聲道:“女兒拜見母後、父王!”
羅刹國王微微一笑,羅刹女王則指著右邊首位,正對牛魔王的座位道:“鐵扇,坐吧!”
“謝母後!”
鐵扇公主坐下,丹鳳眼像羅刹女王,妙目流轉,朝對麵掃一眼,先是那頭頂牛角的牛魔王,雖說是牛頭人身的模樣,但生得魁偉,據說修行不過五百多年,倒是妖族後起之秀。
羅刹國男醜女貌,故而女子挑選配偶,自然不會在意對方容貌,更感興趣的是對方實力。
鐵扇公主打量牛魔王,牛魔王亦是審視鐵扇公主,隻觀她生得貌美不提,身上也無放蕩之舉,儀態端莊,不與她人同,卻是位賢妻良母的模樣。
若娶她做妻,也不辱俺老牛。
牛魔王本就期待不高,所以十分滿意。
沈倫默然無語,同樣是一個媽生的,咋差距辣麽大捏?
羅刹女王先把鐵扇公主介紹,再指著牛魔王道:“女兒啊,他便是你指腹為婚的丈夫,覺得如何?”
指腹為婚?
沈倫抬眼,三界中,也沒哪個牛老太太很出名啊,倒是有幾隻牛大哥,十分彪悍!
莫非,牛魔王是那幾隻牛之一的兒子?
牛魔王的出身、來曆,在西遊中一直是個迷,沈倫亦曾推斷他是那幾隻牛轉世,但對不上號。
鐵扇公主朝羅刹女王道:“母後,女兒曾言,若想取我,需在擂台上勝過我。父母之命不敢違,如果今日他能勝我,嫁與他,也不違背女兒誓言!如果他不能勝我,想必母後也不會滿意這樁婚事吧?”
羅刹女王頷首,朝牛魔王道:“不錯,羅刹族強者為尊,你想取寡人之女,須將她打敗,若不然,從哪兒來,迴哪兒去吧!”
既然牛魔王來展示實力,羅刹國自然不能落了下風,娘家和婆家的明爭暗鬥,不止凡間才有。
羅刹女王、國王端坐上首,至於那位大祭司,僅是露個麵,便不再出現。
羅刹族吃的食物,和人類區別很大,倒是與妖族差不多,以血肉為主。
故而筵席上,端給眾妖的都是半生半熟的肉塊,以及一壇壇美酒。
香噴噴的肉味撲鼻,眾妖好歹是忍住,個個坐正,害怕失了禮貌,給牛魔王丟臉。
羅刹女王待酒肉上齊,拿起刀,割下案前肉塊的一部分,用刀挑起,道:“這是幽冥界陰山附近的一種叫六眼的異獸的肉,形似馬,卻生有六眼,迅若奔雷,極難捕捉。但它的肉,卻是世間一絕,可比酸臭難聞的人肉,好吃得多!諸位不妨嚐嚐!”
說著,她將刀上的肉喂到嘴邊兒,咬了一口,然後微笑著看向眾妖。
眾妖便都動手,拿刀割肉吃。
沈倫割下塊兒肉,上麵還帶著血,冒著兒熱氣,就當是吃三分熟的牛排吧!
沈倫咬住肉,沒有想象中那麽濃鬱的血腥味,肉質很嫩,剛入口就有股清甜感覺,嚼起來,又像是嚼果凍,咯吱咯吱的,十分美味。
咽下腹中,沈倫眼睛亮起,不由道:“果然美味!”
羅刹女王看他一眼。
眾妖中,沈倫的位置靠前,排第四位,左首的自然是牛魔王,下邊兒是牛如意,然後是九頭蟲,緊接著就是沈倫。
龍族!
羅刹女王早就認出沈倫真身。
龍族鎮守五湖四海,幽冥界各族的恩怨,可以寫不計其數的故事,許多幽冥界生靈,對龍族恨之入骨,像那迦樓羅族,更是發誓一生專吃龍族,羅刹族雖然不像迦樓羅族那樣瘋狂,卻也不怎麽待見龍族,何況,龍族那身陽氣,對羅刹女而言,尤為美味。
不過,沈倫是牛魔王帶來的,礙於牛魔王背後那位,她不好發作,有些可惜的收迴視線。
沈倫咽口唾沫,修煉《九死玄功》,讓他對氣機感應,十分敏銳,羅刹女王方才稍微流露出的殺機,被他察覺,頓時身體緊繃,脊背發涼,心道,乖乖,這老娘們兒該不會是認出自己,想給小娘皮報仇吧?
虧了,虧了,自己就不該摻和這事兒,都怪牛魔王,信裏不說清楚,到牛魔洞才說,自己又拉不下臉走掉,唉!
沈倫心裏懊惱。
當然,如果牛魔王事先說清楚,真正會去牛魔洞的,肯定不會多,牛魔王豈會不知?
察覺羅刹女王殺機收斂,沈倫舒口氣,忽然想到如果羅刹女王和自己翻臉,牛魔王和在場的妖怪,不可能不幫自己,兩邊兒鬧翻,都沒好處!
至於為什麽,因為牛魔王是個講義氣的妖王,如果哪天他不講義氣了,牛魔王這三個字招牌,也就垮了。
而要和牛魔王混,物以類聚,起碼也要表現得自己是講義氣的妖怪。
很簡單的道理,沈倫能想到,羅刹女王,自然能想到,甚至想的更深些。
“這是用幽冥界特產的紫血果釀造的酒,其液如血,甚是美味,請!”羅刹女王端起酒盞,道。
她輕抿一口。
眾妖端酒盞,亦道:“請!”
沈倫品味美酒,和南贍部洲的酒大不同,唔,倒有點兒像是葡萄酒,有股酸澀味。
眾妖則齊齊喝光。
正所謂牛嚼牡丹,妖怪們大多是山野粗人,對吃的喝的,沒啥講究,好吃難吃,都吃不出滋味。
像這種要細細品味的東西,反而不對胃口,因此喝過兩盞後,眾妖便都不怎麽喝酒,隻是吃肉。
牛魔王也喝不出個什麽味道,但麵子要緊,裝也要裝個斯文人不是?君不見今天的牛魔王,難得穿起寬袍大袖,還洗了澡,抓了牛虱子,要不然,渾身都是股,陽剛氣息……
吃喝片刻,忽有護衛進來,說是三公主到,羅刹女王道:“讓她進殿!”
眾妖俱都停下吃喝,向殿外張望,不知這牛魔王的未婚妻,長個什麽樣子?
須臾,腳步聲中,殿外走來個高挑女人,她穿了身錦羅繡裙,年方二八模樣,生得十分俏麗,她在殿中站定,朝上邊兒的羅刹女王、國王行禮,脆聲道:“女兒拜見母後、父王!”
羅刹國王微微一笑,羅刹女王則指著右邊首位,正對牛魔王的座位道:“鐵扇,坐吧!”
“謝母後!”
鐵扇公主坐下,丹鳳眼像羅刹女王,妙目流轉,朝對麵掃一眼,先是那頭頂牛角的牛魔王,雖說是牛頭人身的模樣,但生得魁偉,據說修行不過五百多年,倒是妖族後起之秀。
羅刹國男醜女貌,故而女子挑選配偶,自然不會在意對方容貌,更感興趣的是對方實力。
鐵扇公主打量牛魔王,牛魔王亦是審視鐵扇公主,隻觀她生得貌美不提,身上也無放蕩之舉,儀態端莊,不與她人同,卻是位賢妻良母的模樣。
若娶她做妻,也不辱俺老牛。
牛魔王本就期待不高,所以十分滿意。
沈倫默然無語,同樣是一個媽生的,咋差距辣麽大捏?
羅刹女王先把鐵扇公主介紹,再指著牛魔王道:“女兒啊,他便是你指腹為婚的丈夫,覺得如何?”
指腹為婚?
沈倫抬眼,三界中,也沒哪個牛老太太很出名啊,倒是有幾隻牛大哥,十分彪悍!
莫非,牛魔王是那幾隻牛之一的兒子?
牛魔王的出身、來曆,在西遊中一直是個迷,沈倫亦曾推斷他是那幾隻牛轉世,但對不上號。
鐵扇公主朝羅刹女王道:“母後,女兒曾言,若想取我,需在擂台上勝過我。父母之命不敢違,如果今日他能勝我,嫁與他,也不違背女兒誓言!如果他不能勝我,想必母後也不會滿意這樁婚事吧?”
羅刹女王頷首,朝牛魔王道:“不錯,羅刹族強者為尊,你想取寡人之女,須將她打敗,若不然,從哪兒來,迴哪兒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