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


    又是一年雪。


    太史府的涼亭。


    屈白與幾位朋友相聚。


    “司馬兄弟明天就要離開長安,遊曆天下,遍訪河山,仲卿無法相送,今日相聚,權作送別!”頗為英俊的青年舉杯道。


    白衣青年道:“多謝衛兄!”


    他旁邊的青年道:“如今衛兄擔任侍中,得天子賞識,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他又羨慕,又嫉妒,嘴上這麽說,心裏卻覺得他要不是有個風華絕代的姐姐,現在還是個奴仆。


    “哎,要不是屈兄、公孫兄和諸位兄弟搭救,仲卿恐已遭禍,救命之恩,仲卿不敢忘!”青年道。


    這話說的圓滑,心有嫉妒的青年,怨氣稍平,何況今天是給太史令之子司馬遷送行,又有白帝城使者屈白在旁,大家都得給幾分薄麵,不好亂來。


    住在長安城的貴公子們都知道,來自白帝城的屈白是一個為人仗義、出手大方、性格溫和,卻又神秘莫測的男人。


    隨著白帝城裏出現的一些小“物件”,流傳到長安城,諸多豪門貴人,不惜重金相購,但路途遙遠,那些玩意兒始終有市無價,那麽,來自白帝城的屈白,自然成為上層人物的座上賓,乃至天子都屢次召見,還許以高官厚祿,卻都被他拒絕。


    屈白在白帝城的影響力,日益增加,更有流言說,他和如今最得寵的衛夫人,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這當然屬於瞎說,屈白不過是按沈倫所言,在衛家身上下重注,當然,不可避免的,他成為竇太主那邊兒的眼中釘,那些流言,多半就是她們放出來。


    這些朝廷、後宮的爭鬥,無需多說。


    年輕的天子英明神武,還不會被些許流言所蒙蔽,從他逐漸冷落皇後,重賞衛夫人,就能看出來。


    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天子的翅膀已經展開,不希望任何人再給他綁上枷鎖,而竇太後死後,又除掉外戚竇嬰,權勢日重的竇太主,及其貴為皇後的女兒,便是那枷鎖。


    屈白微笑的望著亭中眾青年,他們皆是沈倫要求結交,並明言未來白帝城的安危,係於他們身上,屈白對此深信不疑,因為他們每一個,都有驚世之才,隻等待一個機會,一陣風,而他要做的,就是在關鍵時候,送上那陣風。


    閩越國起兵,卻沒有立即進攻,身處長安多年,魔妃祝鳳深知漢朝的強大,光憑閩越國的兵力,還不足以威脅到這個龐然大物。


    所以,她來到草原。


    這裏有著一個不輸於漢朝的強大帝國,匈奴。


    當司馬遷遊學而歸,天下已發生太多大事,先是匈奴大舉入侵,攻上穀、漁陽,破遼西,天子震怒,派衛青擊之,大勝而歸,翌年,匈奴再度南下,天子再派衛青出征……之後十來年間,以前作威作福的匈奴,被衛家人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不過,北方剛平定,南邊戰事又起,隱忍多年的閩越國,兵伐南越。


    天子命馳義侯平定西南夷。


    此役,閩越國以及背後的南嶺眾妖魔聯合各部落,來勢洶洶,不料,遇上隨軍的儒家君子。


    隨著天下誦讀儒家經義的人越來越多,天地間,自然而然有著儒家的微言大義,此謂“改天換地”,如此,誦讀詩書的文人,心懷正義,便可修一口正氣,言出,猶如道家念咒、佛家念經,便可裹挾天地間的大道。


    妖魔行事,本就逆勢而為,再遇上有大道支撐的儒家君子,幾句經義,便被震碎神魂。


    眾妖魔本就是成則聚,敗則散,一團散沙,隨著且蘭被破,見事不可為,眾妖魔四散而逃,連天狼、飛象二山門,亦是放話不再摻和俗世戰爭。


    天狼山所在,夜郎國震恐,自請入朝稱臣。


    飛象山所在,臣服請降。


    至於羅浮宮下山的那位門人,早不見蹤影。


    大勢已去,祝鳳無力迴天,驅火蛟吞掉國王餘善,逃進嶺南深山。


    至此,南贍部洲,成為漢朝天下。


    長安城。


    太學所在,猶如傘柄,無數讀書人念的儒家經義,牽動的天地氣機,使得正氣如傘,擴展到整座城,乃至整個天下。


    但若是細看,儒家正氣籠罩中,無數絲線構成一張大網。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氣象萬千而法度森嚴。


    正是有這兩重壓製,長安城的妖邪,才無所遁形,唯有那些法力高深的,才能隱藏暗處,隱藏在法網和浩然正氣覆蓋不到的地方,苟延殘喘,等待著東山再起。


    天邪道人,便是其中之一。


    人的壽命,那麽短,竇太主一死,他便失去庇護,但,天子也是人,他的壽命,一樣很短,他可以等待。


    眼下,就有一個機會,報仇的機會。


    扳倒皇後的那個衛夫人,如今的皇後,已經變老了,那位天子,開始寵愛別的更年輕、更漂亮的女人。


    並且,隨著年齡漸增,那位天子開始變得昏庸、自大,甚至,聽說他重新召集當年被他趕走的方士,為他煉製延壽的丹藥,為他求取長生不老的藥方……


    天邪道人經曆太多這樣的人和事,這位天子,就像曾經掃六國,平天下的始皇帝,年輕時英明雄武,年老時,卻不斷犯錯。


    所以,隻要謀劃得好……


    長安城,今夜被刀兵所照亮,被鮮血所染紅,曆來皇室無情,父子相殘的一幕,上演了。


    尹玉和獼猴王護著屈白,立於高樓上,眺望宮城。


    “唉!”


    屈白歎口氣。


    尹玉道:“相公為何歎氣?”


    屈白道:“劉據必敗無疑,當今天子雖老邁昏聵,但,幾十年的威望,豈是一朝就能推翻?”


    尹玉道:“夾在丈夫和兒子之間,衛皇後是最難受的那個人吧?以她的脾氣,大抵可以料到結局。”


    “這麽一來,白帝城……”獼猴王忽然道。


    如今他的猴兒酒莊,名傳天下,自然不希望白帝城受牽連而覆滅。


    屈白搖頭笑道:“不,如今這點兒風雨,已經不足以動搖白帝城,所以,我的使命,大概也該結束!”


    曆史,未必要改變,當真相大白時,後悔已來不及,高居王位的老人,思子念妻,開始反省,下《輪台詔》,與民生息。


    當感受到死亡來臨,老人開始為繼任者做準備,先賜死鉤弋夫人,再托孤霍光,最後,喚來那位白帝城的使者。


    天子已經老得走不動路,唯獨雙眼,依舊像火炬一樣。


    “朕願加封白帝城之主為夔門龍王,你意下如何?”


    屈白躬身道:“我替城主謝過天子恩賞!”


    老人露出微笑,揮手遣散左右,用看待老友的目光,看著屈白,道:“為何你不願入朝為官?”


    “願為一散仙,不做一朝臣!”屈白道。


    離開未央宮,屈白背後冷汗浸濕衣衫,他手中奉旨,是加封沈倫的聖旨。


    方才如果他不接旨,那位準備替繼任者掃平一切阻礙的老人,恐怕不惜以一國氣運,毀滅白帝城。


    不過,真以為一次敕封,就能將白帝城束縛在一國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之鎮八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聽風畫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聽風畫秋雨並收藏西遊之鎮八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