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1.四合永分兵


    1933年2月27日晨,整個隆化縣頭道街二道街和火燒城等地一直到圍場縣的錐子山小鎮,所有的人家都老早被驚醒,原因是天還沒亮,各連隊夥食班就開始做飯了。大多的老百姓家就近往部隊送粥送飯,上至孫軍長和查副軍長,下到營連長官,都感覺到,部隊秋毫無犯是多麽重要;他們還慶幸為民除害受到的尊重。李顧問和韓處長也更加得到大夥兒的敬重,學兵團的戰士也成了香餑餑,搶著往自己的部隊裏拉。


    丁伯廷旅長和**團副團長那fèng誌,特務團團長朱仲良等長官迴到各自陣地已是深夜。這一宿睡幾個小時,一有動靜,馬上起床。按著孫軍長一再強調的路線,117旅233團在前,旅部帶著另兩個團及旅直屬隊等主力緊隨其後繞過錐子山北上。軍部配屬過來的,特務團,**團一部,通訊營一部,亦緊隨117旅之後,向東北方向疾進。


    他們開拔後,軍部通訊營的一名戰士騎快馬追到近前,說道:“報告,丁旅長,孫軍長通知您即刻迴四合永一趟,有要事商量……”


    丁伯廷旅長安排吉占文副旅長和張永泰參謀長率大軍北上,馬不停蹄地往前趕。自己打馬緊隨送信的通訊兵之後,來到四合永。隻見軍部主力各部雲集四合永小鎮,後麵的部隊還在源源開到。丁伯廷旅長打馬搶到近前,孫軍長正在外麵等他,他上前說道:“報告孫軍長,丁伯廷奉命返迴。”


    孫軍長表情凝重,招手叫他進到臨時指揮部。他隨後進屋,一看軍部各長官已齊集地圖前。大夥兒一看他與孫軍長進了屋,有的向他打了一個招唿,有的還在埋頭看著地圖。他疾步上前向查副軍長王柱石參謀長和李顧問及韓處長行禮。孫軍長也走上前來,用手指著熱河北部,說道:“剛剛接到北平來電,日軍阪本政右衛門帶領第六師團已經開到天山,其各部都加快了速度,橫掃草原,恣意踐踏我東蒙河山,對我東北邊防軍進行毀滅性打擊。前鋒11旅團直指林東,其84聯隊步騎工騎四五千人,繞過林東進駐蕎麥哈達將近一周……軍部決定,原來擬定的你部向通遼方向接敵的計劃取消,現在你部到了克什克騰旗後仍向東,到巴林橋一線尋機殲敵……”


    丁伯廷聽完孫軍長的命令,自忖著,合著戰場比原計劃西移了,看來鬼子行動的比較早,我們還是來晚了,如之奈何……


    韓處長走過來,對丁伯廷說:“你部到了草原,要多置辦馬匹和羊皮襖,既加快速度,又得禦寒。同時要與草原上的牧民搞好關係,會有很大的好處。草原不比這山地,隱蔽起來很困難,但也有它的優點,它適宜長途奔襲。還要注意,日軍第六師團配屬部隊有騎兵。在草原上打鬼子騎兵,我們打不了,應該隨時吸收一些牧民,他們都是馬上高手,騎馬打馬是拿手好戲。聽說東北軍各旅都被日軍打殘了,也可以吸收被打散了的東北軍,他們都是馬上行軍,要好言撫慰,從精神上和士氣上武裝他們,從報仇雪恥上鼓立他們,加上這些因素打鬼子騎兵還是不成問題。”


    丁旅長聽完他的話,雖然點了點頭,表示即刻離去,但看得出,從打法上,他還沒有形成一個總體的思路。


    李顧問牽頭,迅速和孫軍長查副軍長等長官碰了一下,立刻得到響應,他們一致同意。就是派韓處長和李科長隨丁旅長前去草原。韓處長和李科長一聽到孫軍長的命令,都有點意外,又稍稍有點興奮,就欣然與諸位長官作別。韓處長命令李奇,立刻前去對學兵團負責人劉闖以及各連隊做了安排和囑咐,授予應急情況處理辦法,同時帶了十八名學生軍同去。


    孫軍長又招手叫丁旅長迴來,他不無玩笑地對丁伯廷說道:“丁旅長,再給你們加兩個人,韓處長與李科長從戰略上點子都很多,軍部已命令他倆與你們同去,不知你意下如何?”


    丁伯廷好像還沉浸在對草原上的打法的考慮之中,半天沒說出一句話來。


    孫軍長看他不說話,想他一定是對沒能直接殺入赤峰城有意見了,就笑了一下說道:“不是不相信你們旅的作戰能力,關鍵是考慮鬼子太狡猾,你們又孤軍深入,所以才派他倆帶幾個學兵團的人與你們同去。你放心,你雖沒有直接進赤峰城,我進城一定會多派幾個偵察營的人去找小梅的……”


    丁伯廷聽孫軍長說到這,才從考慮的事情中走出來;他一抹滿臉的胡茬子,使勁地眨了下眼睛,邁腿下得馬來,依然一臉凝重的笑了一下說道:“您說什麽,讓韓處長和李科長與我們同去?”


    孫軍長聽他不是反對,又笑了一下說道:“是,還帶一些學兵團士兵……”


    丁伯廷說:“這一下,我們也就有了主心骨了,他們在哪裏,就快快出發吧……”


    韓處長和李科長已從會議室走了出來,兩人對丁伯廷笑著點了一下頭,李科長說:“丁旅長,我們是軍命難違啊,不知您帶不帶我們同去?”


    丁伯廷緊了緊腰帶,挺著他那虎背熊腰說道:“兩位就別客氣了,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呀二位同去,這是軍部棋高一著之舉,我還得說謝謝呢,走吧,我們立刻出發……”


    王柱石參謀長站在四合永鎮東的一塊大石頭上,向已密集排好隊形的部隊發布命令道:“一一八旅,跑步前進……”


    各部按照順序向邊牆山村開過去。


    偵察營長李之特跑過來,他矮墩墩的身材,跑起來也格外有氣勢,向一頭黑熊躥過來。他立正,行了一個軍禮,對孫軍長說道:“警衛團一部和輜重團等部已經先期出發,通往馬蓮道梁的道路太窄,這樣一次開過去這麽多部隊,行軍太慢,恐難通過……”


    孫軍長聽了他說的話,一個愣怔,口中說道:“怎麽會是這樣,你派偵察營再去偵查……他迴身與查副軍長對視了一眼,司令部的作戰參謀趕緊拿過地圖,兩個人展開了端過來……


    由於地圖是手繪的,好多地方標注不全,地形也畫得不是很清楚,所以誰看地圖都得研究半天。孫軍長對著地圖看了好半天,查副軍長和王參謀長也過來一起對比,終於從錐子山鎮東南上梁的地方,又發現了一條路。這條路也是一條古道,經楊家灣興聚德和老府直到赤峰。經偵察營去人找老鄉打聽,果真有這麽一條路。


    在四合永東邊邊牆山村又臨時召開軍事會議,會上決定分一部分兵走這條路線。由於警衛團炮兵旅13團的前鋒都已過了腰棧,快接近馬蓮道了,於是決定讓118旅於輜重團大部和炮兵旅18團等部在向導帶領下,走錐子山和楊家灣一線。軍部向一線長官強調,無論走哪條線,都必須克服路窄難行的困難,加速前進。同時各部要協調配合,輕裝步兵要多為炮兵和輜重部隊幫忙。先頭部隊如碰上可疑人等,如日本奸細,可先斬後奏,以免走漏軍情……


    會上又決定由查副軍長加入118旅等部,並與王長久旅長等組成北線臨時司令部……查副軍長代領這路人馬登山開道,上溝下坎,蕭蕭而行。


    孫軍長和王參謀長等長官,先是看著丁旅長他們一行人,旋風一般北去,又站在高台上,看著查副軍長和王長久旅長他們的身影消失殆淨,才帶領餘下各部,離了邊牆山村,向著馬蓮道開去。他的心裏悲鳴不止,自己這幾萬人馬,撒豆一樣,交給了熱河這片土地。又命令王參謀長打發司令部的一名參謀,帶領一個排,迴四合永號一房子,開臨時兵站,以接待過往部隊……他才與眾長官打馬向馬蓮道梁頂衝去,真是擔重馬蹄疾,任遠人心齊呀。


    丁旅長韓處長和李科長,帶著學兵團的一個班,打馬向北追趕自己的部隊,他們三個人一路上商量了好多打法。如圍點打援……如誘敵深入……


    他們一行人,追到龍頭山村,終於追上了旅部。丁旅長一邊走一邊向旅部其他長官傳達了軍部派韓處長李科長帶一個學兵班加入117旅的決定。同時也向各級長官傳達,日軍行動囂張,戰場已西移……司令部所有長官參謀和副官,對韓處長李科長和學兵班的加入,都倍感高興,非常歡迎他們的到來。


    2月27日晨,前鋒團233團六營,已經開到新撥。


    過了馬蓮道梁,東坡是一大片房子,原來那裏是一大商號,叫廣德號。東家差下人在門口燒了大鍋的茶水,供將士們飲用。孫軍長和李顧問等人也下了馬,到跟前要點茶水喝。喝完水,謝過東家,離了廣德號,過了銀鎮,向克勒溝奔去。


    克勒溝,原國民黨圍場縣縣黨部所在地糧捕廳。對這個地方,李顧問是知道的。這是他組織創建的熱河和察哈爾七個縣黨部之一。國民黨一大以後,他受孫中山先生的委托,在北方幫忙創建國民黨組織。他首先派**員陳鏡湖和韓麟符等到熱河創建國民黨縣黨部。陳鏡湖韓麟符和於方舟等曾先後奔走於熱河各地,克勒溝是他們組織創建的第一個國民黨縣黨部。


    學兵團負責人劉闖對這個地方還有一點印象,丁字形的大街沿街都是店鋪。當年圍場縣黨部就安在丁字街的南頭……可今天熱北戰事太緊,他們都無暇顧及現任縣長是誰,隻匆匆向南邊望了望。隻這一望,他便看到了一個熟人,他是自己北大的同學靳開權。兩人四目相對,幾乎是同時認出了對方。沒等他下馬,靳開權上前握住了他的手……靳開權也是國共雙重身份,但在這做縣長的公開身份當然是國民黨黨員。劉闖下馬徐行,靳開權就並肩送他,多年不見的老同學,隻能以這種方式相見。沒有時間互訴離別之事,劉闖隻把自己被韓麟符招進學兵團,及此行的使命向他進行簡單的介紹,並相約如四十一軍抗戰失利,到這裏暫避……他也告訴了他李錫九先生也在隊伍裏……李顧問曾是他和靳開權的入黨介紹人。靳開權把劉闖送出街,兩人互道珍重,舉手道別,劉闖托靳開權幫忙為輜重團籌集軍需……


    後勤人員在克勒溝鎮稍稍補充了給養,大部隊沒做停留,沿大道走黃家店圍子和山嘴,很快到達圍場縣東部重鎮朝陽地。


    朝陽地就是一塊向陽的大平地,小鎮也沒多少人家。山間的這塊平地,有高員外幾十頃,有克勒溝白家幾十頃,大慶永朱家幾十頃,剩下的都是金生泰國大東家的了……朝陽地西邊還有一個小村,叫西地。朝陽地南邊有一條河,叫青羊山河。河南岸有一座兀立巍巍的高山,海拔四百米左右,因古代山上有過青羊而得此名。青羊山有過很多傳說,清初康熙帝打圍曾多次在山下歇腳,為它的巍峨和峻峭所打動,封它為一座神山。緊鄰河北岸還有一個小村,叫花翎。當年康熙在此曾碰到一個姑娘,她長得太美了,康熙見了以後就心猿意馬欲罷不能,遂召為妃,立即賜予一支頂戴花翎……


    這些事都是靳開權縣長對孫軍長大略介紹的,孫軍長當然對曆史和傳說不感興趣,他隻關心靳縣長帶來了多少棉衣和物資。靳縣長一來為抗日大軍送點棉衣,二是趕來看看自己的老師李錫九同誌。孫軍長也無暇欣賞青羊山的雄姿,謝過他之後,匆匆告別,向東而去。


    軍部很快過了朝陽地,向東二裏許,有一小城,叫金生泰。這是國百靈大東家的商號,整個小城分東西兩部分,西半部分布著住宅當鋪和雜貨鋪等;東半部整個是一個燒鍋坊。夯土築成的小城,南北寬二百米,東西長五百米。牆高一丈五,牆厚上寬一米二,下寬一米六,上麵能通行一輛驢車。四個牆角各有炮樓一座……


    孫軍長和司令部人員就停在路邊,時間已要接近中午,他們剛要決定在此吃中午飯,隻見從金生泰西門出來一些人,都挑著挑子。走近了才知道,都挑著熱氣騰騰的飯菜,是給大軍送飯來了……其實一早晨他們就在路邊放了茶水和熱湯,許多人正在殷勤的伺候著。


    國大東家也來到路邊,他沒來得及打聽誰是長官,放下文明棍兒,忙著幫下人們去給軍人們盛飯。國大東家能言善辯白手起家的事,剛才靳縣長已向孫軍長介紹過了。其實劉闖當年來克勒溝時,也聽說過他。眾長官就都欣賞地看過去,當然既是看國大東家和不遠處它的小城,又是欣賞那些端茶送飯的忙碌身影。隻見國大東家個子不算很高,大約有一米七,戴著員外帽,圓臉盤,白麵書生一般。一身黑段子棉袍,足蹬青底靴,好一個大東家。有人上前為他們介紹,互相連連施禮,都不斷客氣著。國大東家為他們在這危亡的時候,還直插赤峰抗日,佩服不已,讓賬房奉上大洋五千……孫軍長也感他仗義為國,送他大槍十支……並表示如能殺迴,一定再表謝忱。


    他與眾位長官雖是一麵之緣,但打鬼子保家衛國的心,是相通的……


    由於天太冷,越往北走更冷,部隊行進速度慢下來。為了禦寒,有人必須停下來,找牆角避一避。國大東家又送了幾匹棉布,還有一些棉衣……


    各部隊輪換著用飯,吃飽了,喝足水,立刻前行。過了石泉河村,黃窩鋪村,往東是小喀喇村。再往東過羅圈背河,還得翻蒼蒼壩梁。原打算27日盡量開進赤峰,看來是無法實現了。


    大部宿營在猴頭溝村一帶……


    118旅和炮旅18団,輜重團一部,宿營於初頭朗和東山嘴一帶。


    119旅和教導團大部,宿營於牛家營長。


    117旅和特務團,**團一部,通訊營一部,從新撥直到五營子,一邊補充給養,一邊換上戰馬,已經不像原來的部隊,因為都穿上了白茬皮襖,或披上了羊皮。丁旅長吉副旅長張參謀長韓處長和李奇等旅部所有長官參謀,在牧民的蒙古包裏,召開一次軍事會議。會上決定,27日宿營哈達黃窪,明日一早,趕到溝門店和道口一帶,然後展開隊形,向巴林橋攻擊前進……


    從新撥禦道口到五營子起,從牧民手裏購置大量的馬匹,不會騎馬的士兵,由牧民臨時教一下。晚上,部隊附近的牧民沒有那麽多蒙古包,有的部隊就宿於樹林和溝幫子,人與馬擠在一起取暖。又不能點火,隻能忍著。讓將士們深深地領教了熱北的倒春寒。


    韓處長的提議下,許多長官下到連隊看望士兵,並安排學兵團的戰士不斷下去鼓勵士氣。好多士兵凍壞了腳,有的還凍掉了手指……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熱河戰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住燕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住燕山並收藏熱河戰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