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933年2月25日。


    身高有一米七八的孫殿英,身著一身灰藍色戎裝,更顯出他清清瘦瘦的身材。腰上紮著一根寬寬的皮帶,足蹬鋥亮的馬靴,連同他那斜挎的槍帶,都在閃閃發光。再加上他那光光的腦袋,早春的陽光照射下,有點耀眼,渾身散發著一股精幹之氣。他和41軍軍部的一幹下屬及參謀副官和衛兵等,正押著大隊軍馬,浩浩蕩蕩地走在北平通往熱河的平熱大道上。


    現年已44歲的他,雖然身居軍長高位,卻曾整天為幾萬人馬的吃喝拉撒發愁。這前前後後的事,也是他常常為自己五年前幹的那次驚天動地的盜墓事件而找的注解。可是從打1928年掘開東陵以後,再到後來輾轉進駐山西晉城,因軍費短缺,或各種各樣的原因吧,他又放任手下,盜掘過好多大小的古墓。可再也沒有一個古墓,像乾隆和慈溪墓那樣,珍寶充棺盈槨,抱柱貼壁,車載鬥量,數不勝數……


    他常常心中感歎,再也沒有得到過價值連城的玩意。可他自感那以後的收獲,從另一方麵遠遠大於東陵盜寶。他為之隱隱高興的就是,後來遇到的一些傳說中的共產黨人,是偶然,也可能是命中注定。


    1932年秋,宣俠父受中國**組織委派,去駐山西晉城的41軍做抗日工作。晉城41軍軍部有勤務員報告說城外有一人求見,自稱叫宣俠父。孫殿英一聽,他不是那位把老蔣晾在一邊,自黃埔軍校退學的那位嗎?聽說活動能力極強,有三寸不爛之舌,能來我41軍做客,求之不得。


    於是,他高興地說:“傳我的命令,所有官員都與我出城五裏接見一位客人,騎兵團,準備五匹好馬,我要以最高禮節,出迎……”


    孫殿英率領的官員人等,其中也有幾個晉城當地的士紳名流,都盛裝前往。他們步行接到五裏店,隻見是有一個風塵仆仆的人,高個子,黑臉堂,長得氣宇軒昂,舉手投足,都表現不俗。


    孫殿英上前一步,雙手抱拳,笑著說:“敢問先生可是宣俠父宣將軍?”


    宣俠父一邊大步向前走,一邊早已打量了半天這幫人了,又見身後有人拉著五匹膘滿肉肥的駿馬,上前問話的人舉止又不一般,已猜中分,忙拱手還禮說:“在下正是宣俠父,那您一定就是孫軍長了?”


    孫殿英點頭稱是,有副軍長查fèng亭上前一一介紹,宣俠父也分別拱手施禮。介紹完畢,宣俠父指著這五匹馬對孫殿英說:“孫軍長,鄙人隻是一介書生,何勞軍長如此大禮相迎,實不敢受啊”


    孫殿英聽他這麽說,眼睛一亮,高興地說:“將軍是世人皆知的黃埔怪才,能來我晉城一晤,是我41軍全體將士的大幸,亦是我孫殿英本人的大幸……這樣相迎我自感太低了……”


    宣俠父說:“這麽高抬兄弟,怕有失軍長厚望啊”


    副軍長查fèng亭一揚眉毛,笑著說:“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孫軍長求賢若渴,愁的就是沒有知心朋友。他說的都是心裏話,宣將軍且勿客氣……”


    說完,孫殿英居中,兩邊官員雁翅排開,同時高聲說:“宣將軍,請……”


    孫殿英一行人把宣俠父迎進晉城,來到北大街41軍軍部,分賓主坐定。軍部夥房加緊置辦酒菜,孫殿英軍長,查fèng亭副軍長,王柱石參謀長和丁伯廷旅長等幾個41軍高層長官人士陪宣俠父吃茶。宣俠父不免一邊喝茶一邊與他們說些沿途的風土人情,家長裏短。中國正處於多事之秋,國內形勢波濤洶湧,很是堪憂。宣俠父幾句話就由日常瑣事引到了國家大事上。說起國事,孫殿英不免唉聲歎氣,他說:“宣老弟,宣將軍,你離開黃埔算離對了,蔣介石這個人為了一個人說了算,什麽事都幹得出來。我孫殿英就沒你那氣魄……”


    宣俠父被他的話逗得哈哈大笑,說:“軍長,我那叫氣魄嗎?我那叫氣人……”在座的幾人都被他倆的談話逗得笑了起來。


    宣俠父幹了一盞茶,說:“可別說我氣魄大,您那氣魄還小嗎?世人皆知馮玉祥將軍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孫將軍您掘了滿清的墳,舉番當今中國,還有誰對統治中華二百多年的韃虜下過這樣的狠手呢?”


    孫殿英剛喝了一口茶,聽他說到此,一口茶沒咽下,都噴了出來……眾人都笑開了,他擦了擦嘴巴說:“從前也有人這麽說過,可宣將軍您有所不知,我正為此事苦惱呢……”


    宣俠父驚訝地說:“軍長因何苦惱,是張學良也不發糧餉嗎?”


    孫殿英放下茶盞,仰身依著靠背,歎氣地說:“我孫某人是把韃虜的墳給掘了,可我什麽也沒落著,現在隻剩個盜墓將軍的罵名……”


    說完,他求救般地看著宣俠父。宣俠父又喝了口茶,正裝其事地說:“軍長要洗刷盜墓將軍的罵名倒也不難。”


    孫殿英說:“蔣介石隻會排除異己,指望他是沒戲了;少帥聽老蔣的,丟了東北,也在進退維穀苦不堪言;敢問宣將軍有何良策?”


    宣俠父說:“現在的中國,日本人得攏望蜀,步步緊逼。蔣介石國民黨執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打得是消極抗日的算盤。少帥對放棄東北,使東北大好河山落入日本人之手後悔不迭。由於執行蔣介石不抵抗政策,而背上了不抵抗將軍的罵名。最新消息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正加緊侵略熱河省,少帥也正調兵遣將要與日寇在熱河決戰?”


    孫殿英說:“少帥是要與日寇決戰,已找我談過話,命我部為第九集團軍序列開赴赤峰抗日……”


    宣俠父說:“918事變之後,日本鬼子占領了東北,蔣介石為了保存實力,僥幸認為鬼子不會向南侵略了,事實勝於雄辯,鬼子向熱河侵略的腳步就沒停過。在日本鬼子的血腥屠殺下,北起白山黑水,南至遼南燕山,共產黨領導的抗聯,和不下三十萬人的抗日義勇軍,正與鬼子血拚到底。張學良都能後悔當初,整軍開赴長城一線,說明他與老蔣還真不是一類人。少帥都想揮淚殺迴東北,以洗刷不抵抗將軍的罵名,軍長您為何不能,前去殺敵禦寇,把盜墓將軍的罪名洗刷?我華夏是龍的子孫,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大丈夫看著外敵踐踏國土,怎能裹足不前?讓人民死於日本人的鐵蹄之下,大好河山盡遭三島倭人踐踏?我們決不能和蔣介石國民黨那些人同流合汙,出賣祖國和良心……”


    他越說越激昂,“啪”地把茶盞放到了茶幾上,說:“現在,舉國上下,在共產黨的倡議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已行動起來,誓把日寇趕出中國去……”


    孫殿英聽得激動不已,也“啪”地把茶盞放下,說:“我他媽還是個軍人嗎,少帥那麽說,我怎麽還糊裏糊塗的?您這麽一說,我心明眼亮,有道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來來來,我們痛飲三百杯……”


    孫殿英為今天能走在去殺敵抗日的大道上而慶幸不已,他心中太感謝宣俠父了,這個人活寶一樣;說話如潑下的珠子,濺起的玉石,讓人一下就開了竅。任命他為41軍的秘書長是不是太小了?


    雖然不時有撥馬返迴來向他或參謀長王柱石請示命令的參謀和傳令兵總打斷了他的思緒,但他還免不了愉悅地走進迴憶中,他想到了正在馬前的李顧問,還有政訓處長韓林符,還有李顧問的那個侄兒李奇,他任命李奇為作戰科長……這些人嗬,早要遇到你們,我孫老殿可能就不會去盜墓掘墳了……


    那年欠了大半年的薪餉沒著落,本來還想把陳舊的裝備換一換,唉,就鋌而走險了,可誰知寶貝到手了,卻成了燙手的山芋,圍繞著珍寶出現了那麽多煩心事,著實驚動了南京,驚動了北平……他萬不得已,從中拿出些價值最高的東西,打點各界,才讓自己過了那道難關……唉。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熱河戰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住燕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住燕山並收藏熱河戰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