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陽城,左庶長府。
秦國左庶長商鞅坐在書房之中,聚精會神的看著麵前一份剛送來不就久的報告。
這份報告是來自於齊國臨淄的。
“練新軍,建新局……難道這吳傑也想要變法?”
作為一名法家中人,商鞅總是能夠從敏銳的察覺到那些和法家有關的東西。
這些東西,不就說當年法家先賢李悝在魏國做的,商鞅現在在秦國做的事情麽!
這個吳傑……
半晌過後,商鞅輕輕的出了一口氣,合上了麵前的簡牘。
“應該是變法沒錯了。嘿,想不到這個吳傑,竟然也是我法家中人。”
對於吳傑,商鞅一直都是非常關注的。
在聽到吳傑成功逃出魏國之後,商鞅還有那麽一點點小遺憾。
要是吳傑能死掉就好了……
畢竟,那可是秦國如今最大的敵人啊。
如果不是在和吳傑交手之後遭受到的幾次挫敗,商鞅在秦國之中的變法也不至於遭受到如此之大的阻力,遲遲無法全麵鋪開。
想想就知道,你商鞅說變法能富國強兵,結果變了幾年的法,卻老是被魏國人吊打,這就很沒信服力啊。
不能夠讓人信服的東西,是不可能長久的推行下去的,這一點商鞅心知肚明。
雖然秦侯還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商鞅,但是商鞅能夠感覺得出來,秦國政壇之中正在有一股暗流湧動。
這股暗流以不久之前被商鞅打壓下去的左庶長贏虔為首,伴隨著秦國的一次次失敗開始變得越發壯大。
商鞅能夠清楚的感覺到,若是有一天這股暗流發作的時候,它將會化身為洶湧的浪潮,徹底懂將自己給淹沒!
“可惡,難道我的變法大業就要這樣終止,去和贏虔那些人妥協嗎?”
商鞅顯然很不甘心。
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並沒有什麽太好帶辦法。
治國這種東西,不是隻靠說說就可以的。
得有成績!
現在的秦國,正處於一個需要全麵鋪開變法,但是卻被眾多舊貴族死死頂住的階段。
前段時間,舊貴族們還暗中唆使了上千民眾,跑到櫟陽城外喊冤!
商鞅很強硬的鎮壓了這一次行動,幾百顆人頭落地,讓所有的旁觀者都閉上了嘴巴。
但,那隻是暫時的。
變法變法,最終的結果是為了打造出一支強無敵的,能夠讓秦國一掃前恥征服天下的強軍,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一切就都沒有任何意義!
想到這裏,商鞅的心情越發的糟糕了。
如果能夠破解震天雷的配方就好了。
秦國拿到震天雷已經有差不多三四個月的時間了。
在拿到之後,秦國人也是第一時間就組織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能夠最快的破解出震天雷的配方,從而掌握並大規模將這種武器製作出來。
然而幾個月過去了,秦國的工匠雖然已經搞清楚了震天雷的原料,但是對於具體的配比卻遲遲不得要領。
沒有具體的配比,就無法製作出和魏國人那樣威力強大的震天雷。
沒有震天雷,秦國就無法東進,從魏國人手中取得勝利。
沒有勝利,商鞅的日子就會越來越難過。
砰的一聲,商鞅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簡直就是死循環啊。
怎麽辦?
這位秦國的左庶長極為罕見的變得猶豫和遲疑。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書房的門被敲響了。
“家主,外麵有一個人自稱是吳傑的人,要求見!”
商鞅吃了一驚:“吳傑的人?”
在短暫的遲疑之後,商鞅斷然道:“把人帶進來!”
片刻之後,一個被五花大綁的家夥在兩名左庶長府護衛的押送下,來到了商鞅的麵前。
商鞅打量著麵前的人,發現這家夥長得是一點特點都沒有,屬於那種扔在人堆裏絕對看不出來的,用平平無奇來形容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商鞅道:“你說你是吳傑的人?”
來人點了點頭,道:“左庶長,久違了。”
商鞅心中一奇,這人難道見過我?
商鞅繼續道:“你怎麽證明?”
來人笑道:“我的懷中有一封信,可以證明我的身份。”
商鞅看了一眼護衛,護衛們會意,一番搜索之下果然從來人懷中的一個極為隱秘的暗袋裏拿出了一封信。
上麵是這麽寫的。
“公孫鞅兄,無論你願意不願意承認,這一次我都是又救了你一命。記住,欠我的人情你可是要還的。”
商鞅楞了一下,繼續看了下去。
短短片刻之後,商鞅的眉頭一下子舒展開了。
在這封信的下半部分,寫的正是商鞅和秦國眼下急需的,如何製造震天雷的配方!
商鞅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去,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
“走,去工坊!”
一個時辰之後,商鞅站在工坊之中,注視著兩百步之外那團因為爆炸而產生的煙塵,嘴角的笑容終於再也無法抑製。
“吳傑啊吳傑,你還真的是……幫了大忙啊。”
商鞅用力一拍旁邊的秦國大匠肩膀,沉聲道。:“馬上召集所有人手,加班加點,用你等最快的速度,把盡可能多的震天雷製作出來!”
一旁的大匠也是喜不自勝,要知道這陣子為了震天雷的事情他也是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就怕哪天起來被暴怒的君侯或者左庶長砍了腦袋,如今震天雷終於成功也是讓這位大匠鬆了好大一口氣,當即連連應是。
商鞅從工坊之中走出來,整個人意氣風發:“走,馬上進宮,我要求見君侯!”
坐在馬車上,感受著迎麵而來的清風,心情大好的商鞅露出了微笑。
吳傑說的一點都沒錯,人情是要還的。
所以,商鞅會馬上進宮去說服秦侯,讓秦國趁著魏國再度東征宋國的契機,對魏國開戰!
隻要能夠在魏國的手中拿走一場勝利,那麽商鞅和秦國所麵臨的變法危局就迎刃而解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吳傑簡直就是挽救了商鞅的政治生命啊。
商鞅坐在馬車上,得出了一個非常肯定的結論。
“吳傑,確實是個好人。”
秦國左庶長商鞅坐在書房之中,聚精會神的看著麵前一份剛送來不就久的報告。
這份報告是來自於齊國臨淄的。
“練新軍,建新局……難道這吳傑也想要變法?”
作為一名法家中人,商鞅總是能夠從敏銳的察覺到那些和法家有關的東西。
這些東西,不就說當年法家先賢李悝在魏國做的,商鞅現在在秦國做的事情麽!
這個吳傑……
半晌過後,商鞅輕輕的出了一口氣,合上了麵前的簡牘。
“應該是變法沒錯了。嘿,想不到這個吳傑,竟然也是我法家中人。”
對於吳傑,商鞅一直都是非常關注的。
在聽到吳傑成功逃出魏國之後,商鞅還有那麽一點點小遺憾。
要是吳傑能死掉就好了……
畢竟,那可是秦國如今最大的敵人啊。
如果不是在和吳傑交手之後遭受到的幾次挫敗,商鞅在秦國之中的變法也不至於遭受到如此之大的阻力,遲遲無法全麵鋪開。
想想就知道,你商鞅說變法能富國強兵,結果變了幾年的法,卻老是被魏國人吊打,這就很沒信服力啊。
不能夠讓人信服的東西,是不可能長久的推行下去的,這一點商鞅心知肚明。
雖然秦侯還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商鞅,但是商鞅能夠感覺得出來,秦國政壇之中正在有一股暗流湧動。
這股暗流以不久之前被商鞅打壓下去的左庶長贏虔為首,伴隨著秦國的一次次失敗開始變得越發壯大。
商鞅能夠清楚的感覺到,若是有一天這股暗流發作的時候,它將會化身為洶湧的浪潮,徹底懂將自己給淹沒!
“可惡,難道我的變法大業就要這樣終止,去和贏虔那些人妥協嗎?”
商鞅顯然很不甘心。
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並沒有什麽太好帶辦法。
治國這種東西,不是隻靠說說就可以的。
得有成績!
現在的秦國,正處於一個需要全麵鋪開變法,但是卻被眾多舊貴族死死頂住的階段。
前段時間,舊貴族們還暗中唆使了上千民眾,跑到櫟陽城外喊冤!
商鞅很強硬的鎮壓了這一次行動,幾百顆人頭落地,讓所有的旁觀者都閉上了嘴巴。
但,那隻是暫時的。
變法變法,最終的結果是為了打造出一支強無敵的,能夠讓秦國一掃前恥征服天下的強軍,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一切就都沒有任何意義!
想到這裏,商鞅的心情越發的糟糕了。
如果能夠破解震天雷的配方就好了。
秦國拿到震天雷已經有差不多三四個月的時間了。
在拿到之後,秦國人也是第一時間就組織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能夠最快的破解出震天雷的配方,從而掌握並大規模將這種武器製作出來。
然而幾個月過去了,秦國的工匠雖然已經搞清楚了震天雷的原料,但是對於具體的配比卻遲遲不得要領。
沒有具體的配比,就無法製作出和魏國人那樣威力強大的震天雷。
沒有震天雷,秦國就無法東進,從魏國人手中取得勝利。
沒有勝利,商鞅的日子就會越來越難過。
砰的一聲,商鞅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簡直就是死循環啊。
怎麽辦?
這位秦國的左庶長極為罕見的變得猶豫和遲疑。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書房的門被敲響了。
“家主,外麵有一個人自稱是吳傑的人,要求見!”
商鞅吃了一驚:“吳傑的人?”
在短暫的遲疑之後,商鞅斷然道:“把人帶進來!”
片刻之後,一個被五花大綁的家夥在兩名左庶長府護衛的押送下,來到了商鞅的麵前。
商鞅打量著麵前的人,發現這家夥長得是一點特點都沒有,屬於那種扔在人堆裏絕對看不出來的,用平平無奇來形容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商鞅道:“你說你是吳傑的人?”
來人點了點頭,道:“左庶長,久違了。”
商鞅心中一奇,這人難道見過我?
商鞅繼續道:“你怎麽證明?”
來人笑道:“我的懷中有一封信,可以證明我的身份。”
商鞅看了一眼護衛,護衛們會意,一番搜索之下果然從來人懷中的一個極為隱秘的暗袋裏拿出了一封信。
上麵是這麽寫的。
“公孫鞅兄,無論你願意不願意承認,這一次我都是又救了你一命。記住,欠我的人情你可是要還的。”
商鞅楞了一下,繼續看了下去。
短短片刻之後,商鞅的眉頭一下子舒展開了。
在這封信的下半部分,寫的正是商鞅和秦國眼下急需的,如何製造震天雷的配方!
商鞅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去,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
“走,去工坊!”
一個時辰之後,商鞅站在工坊之中,注視著兩百步之外那團因為爆炸而產生的煙塵,嘴角的笑容終於再也無法抑製。
“吳傑啊吳傑,你還真的是……幫了大忙啊。”
商鞅用力一拍旁邊的秦國大匠肩膀,沉聲道。:“馬上召集所有人手,加班加點,用你等最快的速度,把盡可能多的震天雷製作出來!”
一旁的大匠也是喜不自勝,要知道這陣子為了震天雷的事情他也是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就怕哪天起來被暴怒的君侯或者左庶長砍了腦袋,如今震天雷終於成功也是讓這位大匠鬆了好大一口氣,當即連連應是。
商鞅從工坊之中走出來,整個人意氣風發:“走,馬上進宮,我要求見君侯!”
坐在馬車上,感受著迎麵而來的清風,心情大好的商鞅露出了微笑。
吳傑說的一點都沒錯,人情是要還的。
所以,商鞅會馬上進宮去說服秦侯,讓秦國趁著魏國再度東征宋國的契機,對魏國開戰!
隻要能夠在魏國的手中拿走一場勝利,那麽商鞅和秦國所麵臨的變法危局就迎刃而解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吳傑簡直就是挽救了商鞅的政治生命啊。
商鞅坐在馬車上,得出了一個非常肯定的結論。
“吳傑,確實是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