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仙,被貶入塵世間的仙人。
從名字上來說,既然都帶了一個仙字了,那麽其威力自然應該不俗。
不來個地動山搖天崩地裂,那簡直對不起這響亮的名字。
而且,被貶下凡,難道不該心中不爽,怒氣滿滿嗎?
可是……有一點,卻被大多數給忽略了。
那便是……既然是謫仙,打落凡間隻是一個懲罰措施,讓其曆盡世間苦難,磨礪心性,最終重新位列仙班,才是真正的目的。
換句話來說……別人依然是有編製的啊……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不管人家在凡間幹什麽,吃香喝辣也好,風餐露宿也好,都隻不過是人家下基層曆罷了。
謫仙的安危……根本不用去考慮……
謫仙……在凡間……自然無敵!
所以,張吉所說的謫仙,根本就不是一個攻擊的手段,而是裏院最近才學會的最強防禦!
在裏十一院的建立過程中,數不清的有關巫術的典籍被複製傳送,交到了張吉的手中。
於是,眾多大巫祭巫不分晝夜,如饑似渴地學習著前人的智慧。
那種刻苦的精神,簡直讓人覺得讓他們去考個研,似乎也不在話下。
還好,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是學習,最簡單的也是學習。
當前人的經驗智慧已經落筆成文,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畢竟,模仿是動物的基本行為之一,而人作為萬物之靈,自然更是如此。
大巫們發現,前人的智慧固然玄妙,可是理解起來,真的不是太難。
尤其是,當對他們的要求降低了一個層次,隻用知其然,不用知其所以然的時候,就更加簡單。
勾股定理,很簡單吧?
質能方程,看上去也不複雜吧?
不去看他們背後隱含的智慧和求證過程,隻需要知道結論,並且加以利用,就可以了。
這種複製技術,曆來就是人類最強的技能之一。
隻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他們就會把各個領域的最精尖的知識發揚光大,運用到極致。
記得曾經有一個討論,說如果現在人類經曆了一場浩劫,文明斷代,人口凋亡,現代醫學突然完全消失,但是經過了搶救發掘,在一處遺跡找到了三本書,裏麵詳細記錄了現代醫學的三個學科,問大家站在整個人類的高度,希望是哪三門。
這個命題很大,可以說很難有一個標準的正確答案。
畢竟每一個學科都顯得尤為重要。
骨科,重要嗎?當然重要,失去了它,那麽對創傷這一塊兒,人類將會迴到遠古時期。
普外科,重要嗎?這就根本不用說,對於現代醫學而言十分小兒科的闌尾炎,在古時候就不知道奪去了多少人的生命。
但是,如果真的隻能選三個學科,不管討論如何激烈,也不管參與討論的人是什麽立場。最後大家都隻能無可奈何地得出答案:產科技術、麻醉科技術、以及抗生素的應用。
隻有這樣,才能站在人類的高度,最快的程度恢複人口。
人口多了,才能更進一步地恢複學科,重建文明。
所以,不要小看人類學習的能力,尤其是那種已經有結論了的知識,那種情況,我們汲取知識的速度將會到達一個恐怖的程度。
謫仙的核心原理,牽涉到了醫術和巫術,同時還涉及到了陰陽,裏院目前沒有時間再去迴溯其本源,搞清楚它的作用機製。
它既像是一個陣法,又像是一道外力作用下的符咒……
謫仙啟動之後,凡是處於其中的人或物,就好比被加上了一層防護罩一般,水火不侵,刀槍不入。
但這又和陰陽互換,有著本質的區別。
遺人使用陰陽互換之後,雙方便再也無法接觸。
你傷不到我,我傷不到你。
就猶如一個活人和一隻鬼魂之間的關係一樣,雙方可以同時處於同一空間,彼此重疊。
謫仙不一樣,它隻是牽涉到了陰陽,但不轉換虛實。
也就是說,當你攻擊謫仙時,你的刀能夠確確實實地砍在上麵,但是卻不能再入半寸。
在這裏,物質不能重疊。
人家在謫仙裏麵,要想進去,就必須要先破掉謫仙。
而謫仙,卻猶如另外一個次元的東西一般,它的規則似乎都不一樣了。
裏院曾經做過試驗,即使魂刀狀態下的長歌行,再由趙竹仁親自出手放出漁舟唱晚,也無法破防。
這就猶如一顆核彈放在那裏,不管你使用機槍掃射它,還是用炮彈轟他,隻要沒能讓其產生核聚變或者核裂變,它就無法爆炸。
長端帝麵色稍沉,如果這就是雙方各自的底牌,那麽他就已經輸了。
但是他無法判斷這是否是裏院的緩兵之計,甚至是謊言都有可能。
比如……時信德知道遠征軍主力已經全部折在了太阿山之中,那麽作為一名合格的統帥,他此時此刻最該做的事情,不是用死戰來逃避責任,而是保存實力,將剩下的人給安全地帶迴華夏。
臥薪嚐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些話可都是華夏的典故。
反正現在雙方都心知肚明,艽朝這一邊一旦失去了信息不對稱這個優勢,那麽他們在正麵戰場上的敗局就早已注定。
裏院可以失敗一次,十次,甚至一百次,但裏院永遠都是攻擊的一方。
長端帝不管勝利多少次,他也不敢讓他的軍隊踏上華夏的土地一步。
這和天道無關,這和華夏自古傳承至今的信念有關。
他看過太過有關入侵華夏的史書,知道一件事。
入侵者各有不同,結局卻總是相同。
但是,艽朝也不是完全沒有贏麵。
雖然正麵戰場上沒了希望,但是還有一條孤注一擲的道路。
從一開始,便以自身為餌,擾亂裏院的計劃。他相信,憑借著自己帶出來的人,至少可以拖住三到四座裏院。
然後誘敵深入,把剩下的人引入太阿山,最後轟出王炸,一錘定音。
接下來,便是退守一線天。
這時,裏院就麵臨兩個選擇。
第一,殊死一戰。
這種情況,他更願意看到。那個時候,剩下的裏院已經無法完成擊潰整個艽朝軍隊這個任務,所以最後一定會全體折戟於此。
而第二種,可能性更為大一些。那就是裏院審時度勢,知道事不可為,就此退兵。
那樣的話,艽朝就立刻抓住機會,繼續將壓製界門開啟的陣法不斷平鋪,最終覆蓋艽朝全境。
然後,剩下的事情,便是看子君和陸侯亮了。
事到如今,長端帝和楊祿明已經明白了過來。
和子君合作,其實也是與虎謀皮,火中取栗,是個難度係數頗高的動作。
稍有不慎,便會把一切都賠進去。
但是現在,幾代先帝爺早就把艽朝和子君給牢牢地捆在了一塊兒,此時都已經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情況,而是箭已開弓,無法迴頭。
戰場上一片沉默,隻有此起彼伏的唿吸聲,昭示著這裏並不是一群亡魂。
長端帝思考了很久,最終道:“既然我們的底牌都亮出來了,互相無可奈何,那朕也無話可說。接下來的事,各安天命吧。”
時信德笑了笑,道:“閣下這次的謊言,可就有些拙劣了。要論底牌的話,你手中難道不是還有一張嗎?”
長端帝道:“不,那一張牌,一早就打出去了……”
時信德愣了一下,道:“也對,是我描述不太準確了。隻不過,不知道閣下打牌之前有沒有仔細看過那張牌。我最新得到的消息,是鬼門關之前出現了子君的陰兵……可是數量嘛……卻隻有三千……呃……每座裏院三千……加起來,兩萬左右吧……”
長端帝的心頭一下子有一種沒來由地恐慌。
雖然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時信德還是猜到了他的心情,繼續道:“不用多想,我說了,我也是剛剛得到的消息。沒那個時間算計你……隻不過嘛……我不算計你……其他人可就不好說了……”
長端帝是聰明人,一瞬間,就明白了過來。
三千……三千陰兵……每一座有鬼門關的裏院……隻派了三千陰兵……
這絕對是在開玩笑!
即使是三萬陰兵,也不一定能夠攻下鬼門關啊!
經曆了那麽多事件,現在的鬼門關早就是重兵把守,固若金湯!
在原先的計劃之中,破局的關鍵在於子君帶著麾下陰兵,重點攻擊一處裏院,力求讓裏院後院起火,首尾不能相顧。
在那種顧此失彼的情況下,子君攻破鬼門關,不求占據據點,隻求一路衝殺。光是百鬼夜行就足夠讓裏院頭疼了。
隻要地府調兵遣將,試圖鎮壓,那麽他們完全可以原路撤迴,轉而攻擊其他鬼門關。
這有點兒圍魏救趙的意思在裏麵,但更多的,是換子。
而且這個換子,艽朝能承受,裏院絕對不能承受!
暴露整個暗影世界的風險,會將裏院一瞬間就被推到風口浪尖,再也無力顧及其他。
可是……現在時信德給他說隻有每座裏院前方隻有三千陰兵……
那就隻能一種可能了……
圖窮匕見……
子君終於露出了他的獠牙,將兩個世界徹底地拉入了戰爭的旋渦。
他的目的,是要削弱兩邊的實力。
喚出他自己的陰兵,進而給了地府一個陰對陰的理由,引誘地府出兵,升級戰事。
可是……
他到底想要幹什麽!?
即使到了這一步,長端帝依然想不明白,子君為什麽會對打開鬼門關有著這樣一種狂熱的執著。
天道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允許整個世界變成全陰或者全陽。
而且,即使子君真的得償所願,將所有的鬼門關打開,無數的猛鬼厲魂自陰間遊蕩而出,使得人間成為了一片鬼域,但從本質上來說,陽間依然還是陽間,太陽每天依然還是會照常升起,當烈陽當空的時候,魑魅魍魎還是一樣無法行走於陽光之下。他所得到的,隻不過是一個空無人煙的世界而已。
那個時候,就算他征服了全世界,殺光了世上所有的人,並且將這些魂魄全都收歸己用,也終將隻能生活在暗處。
最為關鍵的是,隻要他沒有將地府徹底擊潰,那麽這件事情就永遠也不會結束。
他和地府之間的實力對比,就和艽朝跟裏院的實力對比一模一樣。
地府可以被他偷襲,丟掉鬼門關,失去無數的魂魄。
可是隻要地府的陰兵主力尚存,那麽就可以不斷地找他麻煩。
如果真的發生了子君屠戮陽間這種慘劇,那麽地府的陰兵借道,絕對不會再有太多的講究。
畢竟,這個世界連一個活人都沒有了,陰兵借道也就沒有顧慮了。
可是……再想一下,這些全都是時信德的一麵之辭,以他的修為,真話當中摻幾句假話,他根本沒有辦法識破。
就在長端帝拿不定注意的時候,一聲悠揚的號角之聲傳遍了整個戰場。
那古樸厚重的號聲,猶如一把鋒利的劍,刺向了長端帝的心髒。
因為……他看見……那原本隻是作為壓陣用的一萬名陰兵,開始動了……
不僅如此,從界門之中,也開始有陰兵陸陸續續的出現。
這些剛開始出現的陰兵,個個高頭大馬,整裝滿甲,不一會兒,就達到了千餘,形成了衝鋒陣勢。而且看樣子,後續的陰兵還在源源不斷地出現,似乎永遠也沒個盡頭。
至此,長端帝的最後一絲幻想終於被擊來粉碎,他毫不猶豫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帶著長短鐵騎和其他的一些零散騎兵風馳電掣般地向著太阿山逃竄而去。
他終於明白當初子君找他要黃金白銀是做什麽的了。
那時他很奇怪,覺得子君花這麽多錢去華夏那邊的暗影圈子招募一批雇傭兵身份的人到底有什麽用。
子君解釋說,這些人將來會被他挑撥,用來攻打地府。
長端帝不解,多問了一句,說如何辦到。
子君便說,到時候,他會讓這些人去幫助守鬼門關,然後自己手下的陰兵出現,去襲擊鬼門關,讓他們誤以為陰間要入侵世界,就這麽簡單。
為了怕長端帝不信,子君當時還發了一個毒誓。
現在想來……他還真的是沒有說半點謊話啊……
隻不過……當陽間的人攻擊了地府的陰兵之後……地府的陰兵再攻擊活人,就終於師出有名了……
看來……子君的棋盤……比朕的更大啊……
千年了……
朕和先帝們自以為是下棋之人……
誰料到……原來也依然是一枚棋子啊……
從名字上來說,既然都帶了一個仙字了,那麽其威力自然應該不俗。
不來個地動山搖天崩地裂,那簡直對不起這響亮的名字。
而且,被貶下凡,難道不該心中不爽,怒氣滿滿嗎?
可是……有一點,卻被大多數給忽略了。
那便是……既然是謫仙,打落凡間隻是一個懲罰措施,讓其曆盡世間苦難,磨礪心性,最終重新位列仙班,才是真正的目的。
換句話來說……別人依然是有編製的啊……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不管人家在凡間幹什麽,吃香喝辣也好,風餐露宿也好,都隻不過是人家下基層曆罷了。
謫仙的安危……根本不用去考慮……
謫仙……在凡間……自然無敵!
所以,張吉所說的謫仙,根本就不是一個攻擊的手段,而是裏院最近才學會的最強防禦!
在裏十一院的建立過程中,數不清的有關巫術的典籍被複製傳送,交到了張吉的手中。
於是,眾多大巫祭巫不分晝夜,如饑似渴地學習著前人的智慧。
那種刻苦的精神,簡直讓人覺得讓他們去考個研,似乎也不在話下。
還好,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是學習,最簡單的也是學習。
當前人的經驗智慧已經落筆成文,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畢竟,模仿是動物的基本行為之一,而人作為萬物之靈,自然更是如此。
大巫們發現,前人的智慧固然玄妙,可是理解起來,真的不是太難。
尤其是,當對他們的要求降低了一個層次,隻用知其然,不用知其所以然的時候,就更加簡單。
勾股定理,很簡單吧?
質能方程,看上去也不複雜吧?
不去看他們背後隱含的智慧和求證過程,隻需要知道結論,並且加以利用,就可以了。
這種複製技術,曆來就是人類最強的技能之一。
隻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他們就會把各個領域的最精尖的知識發揚光大,運用到極致。
記得曾經有一個討論,說如果現在人類經曆了一場浩劫,文明斷代,人口凋亡,現代醫學突然完全消失,但是經過了搶救發掘,在一處遺跡找到了三本書,裏麵詳細記錄了現代醫學的三個學科,問大家站在整個人類的高度,希望是哪三門。
這個命題很大,可以說很難有一個標準的正確答案。
畢竟每一個學科都顯得尤為重要。
骨科,重要嗎?當然重要,失去了它,那麽對創傷這一塊兒,人類將會迴到遠古時期。
普外科,重要嗎?這就根本不用說,對於現代醫學而言十分小兒科的闌尾炎,在古時候就不知道奪去了多少人的生命。
但是,如果真的隻能選三個學科,不管討論如何激烈,也不管參與討論的人是什麽立場。最後大家都隻能無可奈何地得出答案:產科技術、麻醉科技術、以及抗生素的應用。
隻有這樣,才能站在人類的高度,最快的程度恢複人口。
人口多了,才能更進一步地恢複學科,重建文明。
所以,不要小看人類學習的能力,尤其是那種已經有結論了的知識,那種情況,我們汲取知識的速度將會到達一個恐怖的程度。
謫仙的核心原理,牽涉到了醫術和巫術,同時還涉及到了陰陽,裏院目前沒有時間再去迴溯其本源,搞清楚它的作用機製。
它既像是一個陣法,又像是一道外力作用下的符咒……
謫仙啟動之後,凡是處於其中的人或物,就好比被加上了一層防護罩一般,水火不侵,刀槍不入。
但這又和陰陽互換,有著本質的區別。
遺人使用陰陽互換之後,雙方便再也無法接觸。
你傷不到我,我傷不到你。
就猶如一個活人和一隻鬼魂之間的關係一樣,雙方可以同時處於同一空間,彼此重疊。
謫仙不一樣,它隻是牽涉到了陰陽,但不轉換虛實。
也就是說,當你攻擊謫仙時,你的刀能夠確確實實地砍在上麵,但是卻不能再入半寸。
在這裏,物質不能重疊。
人家在謫仙裏麵,要想進去,就必須要先破掉謫仙。
而謫仙,卻猶如另外一個次元的東西一般,它的規則似乎都不一樣了。
裏院曾經做過試驗,即使魂刀狀態下的長歌行,再由趙竹仁親自出手放出漁舟唱晚,也無法破防。
這就猶如一顆核彈放在那裏,不管你使用機槍掃射它,還是用炮彈轟他,隻要沒能讓其產生核聚變或者核裂變,它就無法爆炸。
長端帝麵色稍沉,如果這就是雙方各自的底牌,那麽他就已經輸了。
但是他無法判斷這是否是裏院的緩兵之計,甚至是謊言都有可能。
比如……時信德知道遠征軍主力已經全部折在了太阿山之中,那麽作為一名合格的統帥,他此時此刻最該做的事情,不是用死戰來逃避責任,而是保存實力,將剩下的人給安全地帶迴華夏。
臥薪嚐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些話可都是華夏的典故。
反正現在雙方都心知肚明,艽朝這一邊一旦失去了信息不對稱這個優勢,那麽他們在正麵戰場上的敗局就早已注定。
裏院可以失敗一次,十次,甚至一百次,但裏院永遠都是攻擊的一方。
長端帝不管勝利多少次,他也不敢讓他的軍隊踏上華夏的土地一步。
這和天道無關,這和華夏自古傳承至今的信念有關。
他看過太過有關入侵華夏的史書,知道一件事。
入侵者各有不同,結局卻總是相同。
但是,艽朝也不是完全沒有贏麵。
雖然正麵戰場上沒了希望,但是還有一條孤注一擲的道路。
從一開始,便以自身為餌,擾亂裏院的計劃。他相信,憑借著自己帶出來的人,至少可以拖住三到四座裏院。
然後誘敵深入,把剩下的人引入太阿山,最後轟出王炸,一錘定音。
接下來,便是退守一線天。
這時,裏院就麵臨兩個選擇。
第一,殊死一戰。
這種情況,他更願意看到。那個時候,剩下的裏院已經無法完成擊潰整個艽朝軍隊這個任務,所以最後一定會全體折戟於此。
而第二種,可能性更為大一些。那就是裏院審時度勢,知道事不可為,就此退兵。
那樣的話,艽朝就立刻抓住機會,繼續將壓製界門開啟的陣法不斷平鋪,最終覆蓋艽朝全境。
然後,剩下的事情,便是看子君和陸侯亮了。
事到如今,長端帝和楊祿明已經明白了過來。
和子君合作,其實也是與虎謀皮,火中取栗,是個難度係數頗高的動作。
稍有不慎,便會把一切都賠進去。
但是現在,幾代先帝爺早就把艽朝和子君給牢牢地捆在了一塊兒,此時都已經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情況,而是箭已開弓,無法迴頭。
戰場上一片沉默,隻有此起彼伏的唿吸聲,昭示著這裏並不是一群亡魂。
長端帝思考了很久,最終道:“既然我們的底牌都亮出來了,互相無可奈何,那朕也無話可說。接下來的事,各安天命吧。”
時信德笑了笑,道:“閣下這次的謊言,可就有些拙劣了。要論底牌的話,你手中難道不是還有一張嗎?”
長端帝道:“不,那一張牌,一早就打出去了……”
時信德愣了一下,道:“也對,是我描述不太準確了。隻不過,不知道閣下打牌之前有沒有仔細看過那張牌。我最新得到的消息,是鬼門關之前出現了子君的陰兵……可是數量嘛……卻隻有三千……呃……每座裏院三千……加起來,兩萬左右吧……”
長端帝的心頭一下子有一種沒來由地恐慌。
雖然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時信德還是猜到了他的心情,繼續道:“不用多想,我說了,我也是剛剛得到的消息。沒那個時間算計你……隻不過嘛……我不算計你……其他人可就不好說了……”
長端帝是聰明人,一瞬間,就明白了過來。
三千……三千陰兵……每一座有鬼門關的裏院……隻派了三千陰兵……
這絕對是在開玩笑!
即使是三萬陰兵,也不一定能夠攻下鬼門關啊!
經曆了那麽多事件,現在的鬼門關早就是重兵把守,固若金湯!
在原先的計劃之中,破局的關鍵在於子君帶著麾下陰兵,重點攻擊一處裏院,力求讓裏院後院起火,首尾不能相顧。
在那種顧此失彼的情況下,子君攻破鬼門關,不求占據據點,隻求一路衝殺。光是百鬼夜行就足夠讓裏院頭疼了。
隻要地府調兵遣將,試圖鎮壓,那麽他們完全可以原路撤迴,轉而攻擊其他鬼門關。
這有點兒圍魏救趙的意思在裏麵,但更多的,是換子。
而且這個換子,艽朝能承受,裏院絕對不能承受!
暴露整個暗影世界的風險,會將裏院一瞬間就被推到風口浪尖,再也無力顧及其他。
可是……現在時信德給他說隻有每座裏院前方隻有三千陰兵……
那就隻能一種可能了……
圖窮匕見……
子君終於露出了他的獠牙,將兩個世界徹底地拉入了戰爭的旋渦。
他的目的,是要削弱兩邊的實力。
喚出他自己的陰兵,進而給了地府一個陰對陰的理由,引誘地府出兵,升級戰事。
可是……
他到底想要幹什麽!?
即使到了這一步,長端帝依然想不明白,子君為什麽會對打開鬼門關有著這樣一種狂熱的執著。
天道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允許整個世界變成全陰或者全陽。
而且,即使子君真的得償所願,將所有的鬼門關打開,無數的猛鬼厲魂自陰間遊蕩而出,使得人間成為了一片鬼域,但從本質上來說,陽間依然還是陽間,太陽每天依然還是會照常升起,當烈陽當空的時候,魑魅魍魎還是一樣無法行走於陽光之下。他所得到的,隻不過是一個空無人煙的世界而已。
那個時候,就算他征服了全世界,殺光了世上所有的人,並且將這些魂魄全都收歸己用,也終將隻能生活在暗處。
最為關鍵的是,隻要他沒有將地府徹底擊潰,那麽這件事情就永遠也不會結束。
他和地府之間的實力對比,就和艽朝跟裏院的實力對比一模一樣。
地府可以被他偷襲,丟掉鬼門關,失去無數的魂魄。
可是隻要地府的陰兵主力尚存,那麽就可以不斷地找他麻煩。
如果真的發生了子君屠戮陽間這種慘劇,那麽地府的陰兵借道,絕對不會再有太多的講究。
畢竟,這個世界連一個活人都沒有了,陰兵借道也就沒有顧慮了。
可是……再想一下,這些全都是時信德的一麵之辭,以他的修為,真話當中摻幾句假話,他根本沒有辦法識破。
就在長端帝拿不定注意的時候,一聲悠揚的號角之聲傳遍了整個戰場。
那古樸厚重的號聲,猶如一把鋒利的劍,刺向了長端帝的心髒。
因為……他看見……那原本隻是作為壓陣用的一萬名陰兵,開始動了……
不僅如此,從界門之中,也開始有陰兵陸陸續續的出現。
這些剛開始出現的陰兵,個個高頭大馬,整裝滿甲,不一會兒,就達到了千餘,形成了衝鋒陣勢。而且看樣子,後續的陰兵還在源源不斷地出現,似乎永遠也沒個盡頭。
至此,長端帝的最後一絲幻想終於被擊來粉碎,他毫不猶豫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帶著長短鐵騎和其他的一些零散騎兵風馳電掣般地向著太阿山逃竄而去。
他終於明白當初子君找他要黃金白銀是做什麽的了。
那時他很奇怪,覺得子君花這麽多錢去華夏那邊的暗影圈子招募一批雇傭兵身份的人到底有什麽用。
子君解釋說,這些人將來會被他挑撥,用來攻打地府。
長端帝不解,多問了一句,說如何辦到。
子君便說,到時候,他會讓這些人去幫助守鬼門關,然後自己手下的陰兵出現,去襲擊鬼門關,讓他們誤以為陰間要入侵世界,就這麽簡單。
為了怕長端帝不信,子君當時還發了一個毒誓。
現在想來……他還真的是沒有說半點謊話啊……
隻不過……當陽間的人攻擊了地府的陰兵之後……地府的陰兵再攻擊活人,就終於師出有名了……
看來……子君的棋盤……比朕的更大啊……
千年了……
朕和先帝們自以為是下棋之人……
誰料到……原來也依然是一枚棋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