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天時間的扯皮,魏征終於是等不下去了。隻能選擇妥協於楚霸王,以半個山東的利益換取李承訓的出兵。不得不說,在李家皇室裏麵軍事家不少,合格的政治家卻也不多。


    但是李建成絕對是一個!


    李承訓眸子裏閃爍著莫名的光芒,待在霸王殿內思考。心裏雖然有了決定,想要去調停。但是這一件事情並不是想想就能夠做到的,北方與南方,相隔著無數個崇山峻嶺。


    有的地方,人跡罕至。率領著一支軍隊前往,那不叫的打仗而是送死。如今黨衛軍全員出動,海軍也是毫無音訊。剩下的國防軍也是有一部分前往雲南熟悉吐蕃高原的氣候與環境了。


    這支軍隊的任務繁重,這個關鍵時刻李承訓是不可能調動他們的。所以目前就在帝洲可供李承訓調用的軍隊不多了,如今的帝洲也就隻有五十萬大軍。


    這支軍隊還要除去保衛帝洲,以及緊急調動的一部分。可以說留給李承訓北方調停的軍隊很緊張,甚至於牽一發而動全身。李承訓待在霸王殿思考著到底怎麽處理,北上河北,這一步極其的有必要。


    李承訓骨子裏也希望參與這一次的對決,孫子兵法有雲,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熟讀孫子的李承訓對於這一點自然是比任何人都清楚,他與李建成兄弟遲早有一戰。


    這不可避免!


    天下猶如一個死結,橫在他們的中間。李承訓眸子亮晶晶的。十分的好看,仿佛純真的孩童。看著軍事地圖發呆,就那麽靜靜地待著。他暫時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件事情。


    當前之計,唯有等裴矩三個人前來,大家共同商議,群策群力,看怎麽樣。可以說這一時刻楚霸王將一切的希望都壓在了裴矩三個人的身上,希望能夠從他們三人哪裏得到答案。


    “卑職杜如晦。裴矩見過王爺!”


    “臣下百裏挑一見過王爺!”


    當真是心有感應,說曹操曹操就到。楚霸王才在心裏麵念叨,這不這三個人在李一的帶領下便是踏入了霸王殿。看著恭敬行禮的裴矩三人。李承訓眸子裏閃爍過一抹亮光,很是欣慰。


    “諸位都是本王的左膀右臂,無需這般多禮,老師。百裏。克明坐!”李承訓一揮手,指著身旁的椅子道。很顯然這一刻的李承訓對於這三人抱有的希望很大,不然的話也不會如此的低姿態了。


    “老師,克明,百裏,今日太子使者魏征到達帝洲,在霸王殿裏說出了來意。”李承訓眸子裏發光,盯著神色變幻的三個人。沉默了一下重新開口道:“魏征帶來了太子的一份信,各位先看看吧!”


    李承訓從桌子上將那一份信拿起來。遞給了為首的裴矩。太子的信裏麵將一切都說的很完善,李承訓此刻懶得再一次去重述。房間裏一片靜默,四個人思考著各自的事情而沒有出聲打擾。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楚霸王手裏的茶水已經換了第二杯。仿佛是感受到了李承訓的焦急,裴矩首先抬起頭看著李承訓微微一笑道:“王爺,此事對我們來說未必不是一個機會!”


    “嗯!”


    聞言李承訓點了點頭,確實如裴矩所說這一次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太子李建成這明晃晃的給了他一個做夢都想得到的理由,好從而帶著大軍北上,縱橫北方。


    雖然感情上如此甚好,但是冥冥之中李承訓骨子裏感受到了一種不安。仿佛這一次前往河北,會有生命死亡之災難。這也是李承訓所遲疑的最根本的原因,想到這裏,李承訓眸子裏閃爍過幾道光芒,抬頭看向了裴矩。


    “老師你繼續說!”


    李承訓相信既然裴矩說出了這件事情,那麽他就對這事有著一個利益的分析。隻要利大於弊,李承訓不介意冒險一次。從後世而來的李承訓最是明白,富貴險中求的道理了。


    聽到李承訓的話,裴矩的山羊胡翹了翹,麵上露出一絲淺淺的得色,點了點頭道:“王爺如今天下大勢已經改變,從群雄逐鹿變成了李家皇室裏麵幾個王爺對於龍椅的追逐,不幸的是王爺就是其中一個。”


    “天下實際上被有數的幾個人占據,雖然王爺占據的地盤麵積最廣,軍隊最多,但是不可否認南方在先天上處於劣勢。”裴矩頓了頓繼續說道:“北方民風彪悍,地廣,馬肥,草長,這對於王爺心目中的抱負的實現有著重要的意義。”


    裴矩依稀的還在說著,但是李承訓已經聽不進去了。不可否認,裴矩的話對於李承訓造成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李承訓心裏清楚,比任何人清楚想要建成中央之國盛世中華,北方的人力物力都是重中之重。


    一旦北方被李建成與李世民搞得支離破碎,那麽沒有十幾年是恢複不過來的。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必然會導致大唐國力下降,李承訓可是時時刻刻記得北方的那隻餓狼。


    眸子裏凝重密布,李承訓心裏清楚這個時候天下大勢已經越來越不容許自己掌控了。這也就是楚霸王的這個王位以及權勢都不能夠適應了,所以這個時候李承訓隻有一步一步的向前爬了。


    目標直指帝位!


    想要出兵東西突厥,鐵勒,吐穀渾,室韋,契丹,高句麗等地,就必須要取得北方之地,徹底的成為大唐帝國的君王,整頓吏治,訓練軍隊,等到國家財力,物力,軍心都可以一用的時候,就可以出兵北方,劍指天下了。


    “所以王爺必須要北上,如今太子親自將這個理由給了王爺,正可謂是千載難逢之機,有豈能錯過。”裴矩一臉的笑容看著李承訓,頓了一下目光從其他人的臉上劃過,最後重申道:“自古以來凡用兵之道,都需要師出有名!”


    “特別是現在天下一統,人心思定。無論是軍隊還是文武百官,亦或者是貧苦老百姓,他們都不願意開戰。不論是誰,一旦違背了這個鐵律,那麽他就離滅亡不遠了!”


    裴矩的話猶如暮鼓晨鍾,在楚霸王李承訓的耳邊敲響。對於這一點李承訓從來都沒有考慮過,但是李承訓心裏清楚裴矩的這一番話是正確的。毫不疑問,肯定是這個家夥看出了自己的問題所在,不好直接言明。


    從而采取了這種委婉的方式,李承訓眸子閃爍著思考,複雜而又難言。李承訓抬起頭盯著裴矩,點了點頭道:“多謝老師提醒,本王受教了!”


    在關鍵時刻提點,這便是一個為人師表,為人長者的責任與義務。作為楚霸王的老師,裴矩也算是盡職盡責了。


    “王爺無需多禮,這本就是老朽份內之事而已。再者,王爺天縱之資,相必在一定時間之內便是頓悟,老朽今日不過是多此一舉爾!”裴矩微微一笑,便是說出了這麽多的大道理,順便給李承訓灌了一斤漿糊。


    “老狐狸!”


    在心裏嘀咕一聲,李承訓的眸子裏露出了笑容,對著裴矩點了點頭。就在這一刻開始,李承訓對於民心這個問題重新的認知了一番,也讓李承訓的觀念得到了改變。


    得民心者得天下!


    這句話雖然在天下大亂時,效果不怎麽明顯。但是這句話若是在天下大一統之後,對於每一個勢力之主都是一種考驗。以前都是軍事實力的對決,李承訓還能勉強應付過來。


    但是如今天下一統,民心思定。軍事力量的威懾力已經是大幅度削弱了,要說以前那是軍事力量的對決。硬實力的爭鋒,那麽現在就是政治的較量,軟實力的對決。


    對於政治手段,與其的黑暗。李承訓雖然早就有所耳聞,但是卻也感受不深。如今李承訓最慣用的軍事手段被限製,卻是讓李承訓徹底的認清楚了自己的短板。


    馬上打天下,馬下治家國!


    這句話就是對於一個王朝建立,治理過程的簡單論述。其中的精銳讓這一句話道盡,李承訓腦海裏麵開始了不著邊際的胡思亂想。卻是忘記了他將百裏挑一等三個人召來霸王殿為了什麽。


    百裏挑一三個人麵對這樣的情況,彼此對視了一眼之後,便是均露出了苦笑。很明顯,這一刻的楚霸王跑題了,但是麵對他們的大老板,隻能盡量的容忍。


    ……


    “老師,你們繼續說,本王聽著呢!”察覺到自己走神,李承訓臉不紅氣不喘的看著裴矩三個人開口道。一句話便是將這件事情輕描淡寫的抹過去了。對於李承訓這樣的做法,其他三個人都是露出了無可奈何的神色。


    畢竟李承訓想要抵賴,他們也沒有辦法。隻是看著李承訓一臉啥事情都沒有發生的樣子,其他人心裏大唿厚臉皮。麵對這樣的主子,也確實是一種臣子的悲哀。


    “王爺,我們兩個的看法與裴公相同。”杜如晦抬起頭看了一眼百裏挑一,在百裏挑一點頭示意之後道:“這一次的機會太難得了,哪怕是陷阱,我們也得踏進入!”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承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負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負一笑並收藏大唐李承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