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蕭瑀等人一番交心,讓李承訓徹底的完成了對於長安的布局。因為這個時候的長安雖然也算是虎狼之穴,雖然步步驚心卻也沒有到拔刀相向的地步。
說到底,楚霸王身後的力量就是一股很強大的威懾。盛名之下無虛士,楚霸王的赫赫威名就是一把犀利而又霸道的一把刀,讓人望而卻步。
閑散的待了幾天以後,李承訓前往皇宮拜見了李淵與萬貴妃。對著兩位大佬說出了離開的言辭,不出李承訓意料,李淵雖然語氣也是十分的溺愛,但是與萬貴妃相比,總是隔著一層。
對於這個大唐,李承訓充滿了感情,因為他的大半個江山都是由李承訓親自打下來的。新生的大唐就像李承訓的孩子一樣,他親眼看著他成長。
這一次離開是為了原先的布局,楚霸王李承訓清楚,下一次他踏足長安,必然是登上大唐帝國的皇位,加冕為皇,君臨這萬裏河山。
白衣白馬,在燕雲十八騎的緊緊簇擁下離開了長安城。策馬揚鞭直奔潼關而去,潼關有著他所熟知的李孝恭,以及城外的十萬黨衛軍。那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對於這一點李承訓十分的看重。
李承訓南下,這一次去的是光明正大,並沒有向前一次一樣那麽的鬼鬼祟祟,從楚王府裏麵的暗道離去。這一次南下是為了為下一次坐上那至高無上,黃金色的龍椅做的最後一次準備。
布局四五年,時至今日李承訓終於到了可以收獲的季節了。一路南下自然是聲勢浩大。李承訓撇開十萬黨衛軍,率領著燕雲十八騎。輕裝簡從的來到了大本營帝洲。
霸王殿還是李承訓離開時的樣子,這一段時間之中它並沒有什麽主人。李承訓打量了一下霸王殿之後,便是朝著他的侍女道:“綠衣,給本王沏一壺茶來!”
“是,奴婢這就去!”
坐在椅子上,李承訓思考著接下來的行動計劃。因為他知道屬於大唐的戰爭,暫時告了一段落。但是屬於他楚霸王李承訓的戰爭,並沒有結束,想反的還剛剛開始。
目光閃爍了幾下,便是落在了桌麵上的軍用地圖上。對於這一次的戰爭。楚霸王的心裏是有著一絲的想法,因為他想要一舉平定南方,利用陸軍的戰無不勝為海軍的徹底成長護航。
“李一,通知帝洲文武前來霸王殿議事,”李承訓的眸子裏滿是自信,這一次他相對於這些地區動手了,手指狠狠的劃過這些地區,李承訓朝著門口的李一說道。
出兵並不是他一個的事情,李承訓必須要做的準備還有很多。帝洲文武百官同心同德就顯得十分的重要。所以李承訓才會如此的重視。隻要他與參謀本部,政務院,財政部做出決定,戰爭馬上就要來臨。
“是。王爺!”
李一高聲應道,因為他知道李承訓這一番匆匆忙忙南下是為了什麽。戰爭已經沒有了可以避免的可能,李一明白事態的嚴重程度。所以他立馬便是朝著參謀本部前去。
這是一次驚天的豪賭,李承訓心裏也是突然生出了一絲壓抑。因為他心裏清楚一旦他失敗了。迎接他的是什麽。
這一場戰爭,如果他李承訓輸了。唯有一條路可以走。
那便是死!
不說對於李承訓恨意滔天的五姓七望,全天下的世家大族,以及九年義務教育製度頒布下來得罪的諸子百家的人物。甚至於除掉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就光是秦王李世民也一定不會放過他。
殺子之仇,
不共戴天!
李承訓與李世民之間根本就沒有轉圜的餘地,此刻自己擁兵百萬,李世民勢力低弱,他還不敢輕易出手。但是當李承訓這一次南征失敗,李世民是絕對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機會的。
一個掃除皇位繼承道路上的阻礙者,為親子報仇的機會。
別說霸者李世民了,就拿楚霸王李承訓來說,一旦機會給到他的手中,他也會不顧一切的出手的。因為隻要李承訓一死,天下幾乎再也沒有帶給李世民危險,皇位就會距離自己更近了一步。
所以這個時候的李承訓,一點都不敢大意。
“我等參見王爺!”
就在李承訓思考的時候,百裏挑一,裴矩等人便是到來了。這個時候的李承訓還是有著些許愣神,朝著百裏挑一等人揮了揮手道:“都坐吧!”
“本王離開長安前往帝洲,這一次前來隻為了一件事。那便是戰爭!”點明主題之後,李承訓便是將目光看向了每一個人的臉頰,眸子裏閃爍著奪目的精芒道:“舅舅,府庫之中銀兩可否充足?”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對於這一點兵家人都懂的常識,李承訓自然也是不敢忘記。故而他眸子閃爍了幾下,便是開口朝著王兼詢問道。術業有專攻,王兼是財政部的部長,自然是對於帝洲的財政狀況,有著一個可觀的了解。
聽到李承訓的詢問,王兼從容不迫的站了起來。抬起頭從袖間取出一份文件,朝著李承訓報告道:“啟稟王爺,帝洲收入由於清河崔氏的覆滅,沒有了阻礙,收支基本保持不變。以現在的財政狀況,足以支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嗯,坐下吧!”
李承訓揮了揮手,讓王兼做了下來。從王兼的語氣中,大家都聽出的自信。這讓其他人的心裏都有了一個底,糧草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李承訓隨之便是將目光看向了裴矩與杜如晦道:“既然財政部沒有問題,老師,克明,藥師,軍隊方麵呢?”
這一次的主角是軍隊,所以李承訓必須要問這三個人。一個國防部長,兩個參謀本部的總參謀長,這是軍中的大佬,李承訓有事情必須要問他們。
“報告王爺,軍隊方麵沒有問題,隻需要王爺一聲令下,就可以奔赴疆場!”裴矩與杜如晦,李靖三個人交換了一下眼神,便是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因為軍隊這些日子,一直都是在休養生息,在休整。可以說是在帝洲境內,除了正常維持秩序的軍隊除外,帝洲內部有著近乎**十萬的軍隊散置,沒有事幹。
所以這一次李承訓想要發動戰爭,剛好幫了裴矩等人的大忙。(未完待續。)
說到底,楚霸王身後的力量就是一股很強大的威懾。盛名之下無虛士,楚霸王的赫赫威名就是一把犀利而又霸道的一把刀,讓人望而卻步。
閑散的待了幾天以後,李承訓前往皇宮拜見了李淵與萬貴妃。對著兩位大佬說出了離開的言辭,不出李承訓意料,李淵雖然語氣也是十分的溺愛,但是與萬貴妃相比,總是隔著一層。
對於這個大唐,李承訓充滿了感情,因為他的大半個江山都是由李承訓親自打下來的。新生的大唐就像李承訓的孩子一樣,他親眼看著他成長。
這一次離開是為了原先的布局,楚霸王李承訓清楚,下一次他踏足長安,必然是登上大唐帝國的皇位,加冕為皇,君臨這萬裏河山。
白衣白馬,在燕雲十八騎的緊緊簇擁下離開了長安城。策馬揚鞭直奔潼關而去,潼關有著他所熟知的李孝恭,以及城外的十萬黨衛軍。那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對於這一點李承訓十分的看重。
李承訓南下,這一次去的是光明正大,並沒有向前一次一樣那麽的鬼鬼祟祟,從楚王府裏麵的暗道離去。這一次南下是為了為下一次坐上那至高無上,黃金色的龍椅做的最後一次準備。
布局四五年,時至今日李承訓終於到了可以收獲的季節了。一路南下自然是聲勢浩大。李承訓撇開十萬黨衛軍,率領著燕雲十八騎。輕裝簡從的來到了大本營帝洲。
霸王殿還是李承訓離開時的樣子,這一段時間之中它並沒有什麽主人。李承訓打量了一下霸王殿之後,便是朝著他的侍女道:“綠衣,給本王沏一壺茶來!”
“是,奴婢這就去!”
坐在椅子上,李承訓思考著接下來的行動計劃。因為他知道屬於大唐的戰爭,暫時告了一段落。但是屬於他楚霸王李承訓的戰爭,並沒有結束,想反的還剛剛開始。
目光閃爍了幾下,便是落在了桌麵上的軍用地圖上。對於這一次的戰爭。楚霸王的心裏是有著一絲的想法,因為他想要一舉平定南方,利用陸軍的戰無不勝為海軍的徹底成長護航。
“李一,通知帝洲文武前來霸王殿議事,”李承訓的眸子裏滿是自信,這一次他相對於這些地區動手了,手指狠狠的劃過這些地區,李承訓朝著門口的李一說道。
出兵並不是他一個的事情,李承訓必須要做的準備還有很多。帝洲文武百官同心同德就顯得十分的重要。所以李承訓才會如此的重視。隻要他與參謀本部,政務院,財政部做出決定,戰爭馬上就要來臨。
“是。王爺!”
李一高聲應道,因為他知道李承訓這一番匆匆忙忙南下是為了什麽。戰爭已經沒有了可以避免的可能,李一明白事態的嚴重程度。所以他立馬便是朝著參謀本部前去。
這是一次驚天的豪賭,李承訓心裏也是突然生出了一絲壓抑。因為他心裏清楚一旦他失敗了。迎接他的是什麽。
這一場戰爭,如果他李承訓輸了。唯有一條路可以走。
那便是死!
不說對於李承訓恨意滔天的五姓七望,全天下的世家大族,以及九年義務教育製度頒布下來得罪的諸子百家的人物。甚至於除掉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就光是秦王李世民也一定不會放過他。
殺子之仇,
不共戴天!
李承訓與李世民之間根本就沒有轉圜的餘地,此刻自己擁兵百萬,李世民勢力低弱,他還不敢輕易出手。但是當李承訓這一次南征失敗,李世民是絕對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機會的。
一個掃除皇位繼承道路上的阻礙者,為親子報仇的機會。
別說霸者李世民了,就拿楚霸王李承訓來說,一旦機會給到他的手中,他也會不顧一切的出手的。因為隻要李承訓一死,天下幾乎再也沒有帶給李世民危險,皇位就會距離自己更近了一步。
所以這個時候的李承訓,一點都不敢大意。
“我等參見王爺!”
就在李承訓思考的時候,百裏挑一,裴矩等人便是到來了。這個時候的李承訓還是有著些許愣神,朝著百裏挑一等人揮了揮手道:“都坐吧!”
“本王離開長安前往帝洲,這一次前來隻為了一件事。那便是戰爭!”點明主題之後,李承訓便是將目光看向了每一個人的臉頰,眸子裏閃爍著奪目的精芒道:“舅舅,府庫之中銀兩可否充足?”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對於這一點兵家人都懂的常識,李承訓自然也是不敢忘記。故而他眸子閃爍了幾下,便是開口朝著王兼詢問道。術業有專攻,王兼是財政部的部長,自然是對於帝洲的財政狀況,有著一個可觀的了解。
聽到李承訓的詢問,王兼從容不迫的站了起來。抬起頭從袖間取出一份文件,朝著李承訓報告道:“啟稟王爺,帝洲收入由於清河崔氏的覆滅,沒有了阻礙,收支基本保持不變。以現在的財政狀況,足以支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嗯,坐下吧!”
李承訓揮了揮手,讓王兼做了下來。從王兼的語氣中,大家都聽出的自信。這讓其他人的心裏都有了一個底,糧草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李承訓隨之便是將目光看向了裴矩與杜如晦道:“既然財政部沒有問題,老師,克明,藥師,軍隊方麵呢?”
這一次的主角是軍隊,所以李承訓必須要問這三個人。一個國防部長,兩個參謀本部的總參謀長,這是軍中的大佬,李承訓有事情必須要問他們。
“報告王爺,軍隊方麵沒有問題,隻需要王爺一聲令下,就可以奔赴疆場!”裴矩與杜如晦,李靖三個人交換了一下眼神,便是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因為軍隊這些日子,一直都是在休養生息,在休整。可以說是在帝洲境內,除了正常維持秩序的軍隊除外,帝洲內部有著近乎**十萬的軍隊散置,沒有事幹。
所以這一次李承訓想要發動戰爭,剛好幫了裴矩等人的大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