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頡利於中原之外!


    這是元師說出來鏗鏘有力的話語,毫無疑問,大漢民族還是有著太多的熱血仁義之士。麵對梁師都的這種引狼入室的行為痛恨至極。


    “請陛下出兵,與天下群雄共抗突厥!”元師的話很接地氣,此言一出便是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鳴。洛陽的文武大臣都是熱血沸騰的漢子,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捅自己人的刀子。


    群臣的話讓王世充心裏犯起了突,因為他知道這個時候文武之心不可逆。王世充能夠從一介隋朝官員裏麵脫穎而出,成為天下的一方豪強,自然眼力勁十足。


    他也知道如何才能借助文武大臣的力量,略微一思索之後他便是有了決定,威嚴的看了一眼底下的文武百官道:“元卿所言,朕覺得十分在理,今日朕決定由元卿為帥,領五萬大軍助戰長安!”


    “臣遵旨!”


    大殿之上,除了元師的領旨謝恩聲之外再也沒有什麽聲音。洛陽的文武大臣都被王世充突如其來的改變嚇了一跳,臉上雖然沒有絲毫的表露,但是內心深處的詛咒卻也不到少處。


    變臉簡直比翻書還快!


    這一句話徹底的就是王世充此刻的真實寫照,前一刻還信誓旦旦的說要給楚霸王捅刀子,試圖崛起天下,引領風雲。但是這句話還沒有過去一刻鍾,都沒有捂熱乎兒,群臣就那樣一勸立馬就改變了主意。


    “吾皇英明!”


    反應過來的文武紛紛朝著王世充行禮,這一記確實馬屁拍的特別是好。龍椅之上的王世充聽到了也是非常的高興,他知道自己想要保住這一份基業就需要洛陽的文武百官的鼎力支持。


    在這種前有狼。後有虎,左有虎豹。右有蛇的環境裏。想要立足就需要內部一團和氣,洛陽雖然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虎牢關為其屏障。但是卻是一個十足的四戰之地。


    如今李唐占據天下其八,可謂是占盡天時,地利。他王世充想要立足而不被吞沒就需要占據人和,就像三國之時一樣,曹操占據天時,孫權占據地利,劉玄德占據人和才得到了天下三分的結局。


    時常翻看三國誌的王世充自然是有所感悟與啟迪,這個時候他隻有人和可以得到了與利用。苦思之後,王世充便是決定了。這也是如今王世充決定北上長安助戰的最大理由。


    “退朝吧!”


    王世充在文武百官的讚美聲中說出了退朝吧三個字。轉身從龍椅上離開了。別看王世充走的很瀟灑,其實內心深處的苦澀隻有他自己能夠明白了對於這些人的嘴臉他是看透了,也是深深的明白他們的心理想法。


    如今李唐勢大,這些人的心思裏麵自然是有了一些變化。明眼人都能夠看出,李唐一統天下的機會比自己大的多,所以洛陽的這些文武百官都是為自己尋找著後路。


    為了在將來自己敗亡之後,可以隨及進入李唐而做準備。雪中送炭好過錦上添花的道理,任誰都清楚。所以在如今李唐遇到千載難逢的危機之時,這些人紛紛的出口了。


    “哎!”


    良久之後。一聲無奈的歎息聲傳來。在空曠的皇宮之中響起,王世充從來都沒有過如今的這一份感觸。他從來都沒有想過他也有今日,眾叛親離,當皇帝確實是一個難搞的差事。


    人心不古!


    王世充雖然知道自己敗亡不遠。但是他確不甘心失敗。無論是從各個方麵他都是極力的經營,想要保持如今的現狀不變。


    ……


    王世充迫於文武百官的壓力,不得不出兵五萬大軍前往長安。頓時這樣一來。天下局勢再一次的變得難以莫測了起來。天下人的目光紛紛都看向了渭水之畔,這裏將會是突厥與大漢兩個民族決定國運的地方。


    在頡利的後方匯聚這太子李建成的河北軍。秦王李世民的山東軍,秦王李元吉的晉陽軍。以及蒙辰率領的十萬黨衛軍,意圖阻斷頡利的北歸之路。其前更是兵馬眾多,楚霸王的十萬黨衛軍,李淵的五萬城防軍,王世充的五萬大軍紛紛到來。


    天下間的走勢就在渭水之爭了,若是頡利的十萬大軍攻破長安,那麽除了江南之地之外中原的花花江山必然是遭受到了突厥騎兵的踐踏。但是相反的,若是突厥騎兵敗北,就代表著大唐甚至於中原大地得到了一個很長,很關鍵的休養生息的時間。


    對於如今千瘡百孔的中原大地,這個時間真的是非常的重要。這一點李淵,李承訓等人都是清楚,所以他們才會聯合再一次阻擋頡利南下。甚至於他們很多人裏麵都沒有視突厥為威脅,他們相信隻要中原大地撫平了傷痕。


    聚完實力就可以一戰將頡利趕到漠北,但是這裏麵沒有這種思想的隻有一個人,那便是楚霸王李承訓。熟知曆史走向的楚霸王心裏清楚,頡利是一個怎麽樣的人,其梟雄心性,極其的難纏。


    頡利雄才大略,絕對是中原大地的一大威脅。隻要有機會,楚霸王不介意一次性除掉他。聚集五十萬大軍將頡利的十萬鐵騎,就在這渭水河畔,徹底的留下頡利的性命。


    ……


    長安。


    王世充的大軍已經到了,李承訓與李淵兩個人親自前往迎接,對於其給足了尊重。對於李承訓來說,這個時候無論是怎麽說都是人家前來助戰自己的,該有的尊重還是得有。


    迎接進來之後,李承訓便是下令,準備宴席給元師接風洗塵。這個舉動是必須的,人家遠道而來,又是前來拿命來拚搏的。接風洗塵之後,李承訓便是與元師商量了一下關於軍隊的指揮權的問題。


    大家都是明白人,深深的清楚天無二日,軍無二帥的道理。軍隊指揮權的問題必須得到了解決,不然的話號令得不到統一,必將遺禍無窮。


    “霸王乃是天下有名的統帥,自出道之日起,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以外臣,願意奉上洛陽軍的指揮權,供王爺破敵。”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元師自然是明白楚霸王的意思。


    來到長安,更是清楚這裏是李唐的根據地,而且楚霸王更是率領了十萬黨衛軍前來,無論是名聲還是實力楚霸王都是作為統帥的不二人選。(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承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負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負一笑並收藏大唐李承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