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萬貴妃的家書李承訓心裏終於是閃過了一抹愧疚,因為自己為了霸業,為了活命從來沒有在乎過別人的看法與想法,確實是傷害他們太多了。


    在這個接近年關的日子裏,李承訓接到這份家書便是決定了北上長安。不管是到了長安之後被李淵軟禁,李世民忌憚,李承訓都在所不惜。


    這一切隻是因為長安的那個年近四十,滿心都撲在自己身上的女人。李承訓不是鐵石之心,他也是人,也是有著人類天生的情感。對於萬貴妃對於自己的寵溺之情,李承訓從一開始就知道,也是非常的清楚。


    隻是當時,李承訓初來隋末。自身根基不穩。對於這份感情很是抵觸,李承訓清楚當時的自己勢力太過於弱小,根本就不能夠成為任何人的避風港。所以當時為了萬貴妃的安全,李承訓一直都是抵觸,抗拒的。


    但是隨著李淵的一份聖旨讓這種祖孫之情坐實了,李承訓避無可避。隻能選擇麵對,李承訓翻看完家書式的奏折,目光閃爍了一下之後對著李一道:“傳令,黨衛軍陸軍第二軍,黨衛軍裝甲第一軍,隨本王北上長安!”


    “是】♂,!”


    李承訓離開江都,前往長安這可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長安對於此刻的李承訓來說不吝於狼巢虎穴,危險係數一個勁的上升。對於李承訓的決定,無論是劉仁軌,還是王鵬偉,甚至於整個帝洲係統都是持反對意見。


    畢竟這件事情對於帝洲這支力量來說太過於冒險了,一旦李承訓在長安發生一點的意外,這支力量就有百分之百的可能會夭折。因為李承訓如今太年輕了,還沒有到娶妻生子的年紀。


    這也就是說。李承訓沒有兒子,帝洲這股力量沒有繼承者。這是一個極其重大的事情,所以說,對於這樣的勢力其首腦的安危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因為這樣的勢力,首領若是出現死亡等意外,就意味著這個勢力的分離崩析。


    在一邊倒的反對之聲中。李承訓還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北上長安。隻是對於眾人的反對他也是選擇了一些妥協,那便是下令帝洲軍隊出動,對著長安做出一股攻擊的態勢威脅李淵。


    為了李承訓的生命安全,帝洲所有人無所不用其極。不惜做出對於長安的攻擊態勢,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


    ……


    在一片反對聲中,李承訓帶領著黨衛軍的兩個軍朝著長安行去。告別了劉仁軌之後,便是帶領著兩個軍的軍隊便是離開了這片屬於自己的土地。


    “敬德,對於這一次本王前去長安做好準備了沒?”李承訓騎著馬走在軍隊之中。便是轉過頭對著尉遲敬德開口問道。李承訓心裏清楚,這一次前往長安絕對的不會風輕雲淡。


    在長安裏麵,有著自己的死對頭李世民,也有些生身之父李建成,這些都是自己的對手。絕對不會讓自己好過的,李承訓已經想到了這一路前去必定會精彩不斷。


    ……


    太極殿內。


    李淵正在怒火中燒,看著傳來的消息憤怒簡直會燃燒九天。奏章裏麵,記錄著李承訓關於在於江都的一切事情。特別是李淵看到李承訓居然私自將楊廣的溢號溢為大字時。極其的憤怒。


    因為就在同一時間,李淵也是在承乾殿內與大唐的文武大臣商定了關於楊廣的溢號。那便是溢號為煬。是為隋煬帝。可是自己剛剛決定之後,正打算公開之時,自己的孫兒李承訓便是狠狠的對於自己來了一巴掌。


    扇的極其的響亮!


    啪啪的響!


    煬是下三濫的溢號,而大字確實是非常的高大上。這樣李淵絕對李承訓對於自己的權威產生了一種挑戰,因為李淵打算通過這種事情讓天下儒家士子對於楊廣的認可和史書記載定格與此。通過這種手段來確定自己取代隋楊帝國的正統性。


    可是這一番謀劃確實被李承訓破壞的一幹二淨,這就不由得讓大唐的統治者。至高無上的李淵產生了一種不滿和怨恨。可以說的是,就在下一刻,李淵對於李承訓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從當初的李家麒麟兒,讓他興奮無比。感覺到其軍事無雙。自己可以借助李承訓來製衡李世民的李淵,心中的觀念徹頭徹尾的改變了。因為他發現自從南下江都之後。李承訓已經越來越脫離了自己的掌控之中。


    “哎!”


    太極殿內傳出一抹深深的歎息,這一聲歎息之中包含著濃濃的不甘和無奈。李淵清楚自己放李承訓南下江都,無疑是放虎歸山。南下江都的李承訓軍事政治勢力以一種讓人難以理解的速度來暴增。


    李淵通過手底下的情報係統,清清楚楚的知道此刻就在李承訓的麾下已經有了百萬大軍,長江以南的土地近乎一統。而且李承訓麾下的水軍更是跨海出擊,絕對不是一般的水軍可以比擬的。


    可以稱之為天下第一的水軍,更是有著長江天險作為天然的屏障。隻要李承訓鐵索橫江,在長江沿岸部署兵力,就可以阻止一切北地力量的南下。可以說此刻不論是地盤還是兵力,李承訓已經不弱與長安,不弱與李淵了。


    隻是真正讓李淵歎息的便是,此刻李淵沒有了製衡李承訓的手段和力量。而且此刻自己的三個兒子手中的力量也是越來越壯大,漸漸的有超出自己掌控的跡象。


    最就要的是外有李承訓,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的把持,內有萬貴妃的坐擁後宮,李淵此刻的處境絕對不像是表麵上表現的那樣光明正大,讓人垂涎。而且在外李承訓坐擁楚地,擁兵百萬,在內把持後宮的萬貴妃又是其祖母。


    昔日的一介小兒終於是成長到了讓自己也不得不為之忌憚的地步,這一刻的李淵終於是品嚐到了後人們太過優秀的苦楚,兒子孫子的太過於優秀,對於自己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此刻歎謂的李淵絕對不會想到李承訓此刻就正在率領兵馬北上長安,更加的想不到他們李氏家族最輝煌的時刻也就是此時。自第二代之後,李氏皇族便是日漸沒落,再也難以出現讓人驚豔的人才,人皇了。


    後宮之中淑芳殿,卻是另外一番景象。萬貴妃比之三年前有點老了,歲月不饒人,哪怕是萬貴妃是後宮的無冕之王,也是在其容顏之上留下了痕跡。更何況這個時代,可並沒有後世大興其道的美顏護膚產品,更加的沒有泰國韓國的技術保障。


    所以時間如水,哪怕是再美麗的容顏之上都留下了斑駁的痕跡。此刻萬貴妃獨自一個人待在淑芳殿。並沒有任何宮女的侍奉,因為她的心情並不是怎麽的好。自從李淵將李建成的兒子,孫子輩的李承訓過繼給了李智雲之後,萬貴妃整個人都年輕了不少,變得容光煥發的。


    因為過繼了李承訓就代表著自己早死的兒子有了後人,自己的後半輩子有了依靠。萬貴妃心情清楚,李淵已經老了,六十歲的老人。在這個醫療欠發達的時代,也就代表了隨時都會死去。所以對於相對於李淵來說,還很年輕的萬貴妃來說,她必須尋求一個未來的依靠。


    這個依靠便是李承訓!


    所以說李承訓的過繼,讓萬貴妃煥發出了第二春。感覺活著也有了動力,精氣神得到了很大安慰。隻是讓萬貴妃糾結的是李承訓太過於注重事業了,而且對於她有的隻是態度上的絕對恭敬,心裏確實在抗拒。


    這樣的表現讓一心都撲在其身上的萬貴妃很傷心,然而就在萬貴妃想通李承訓的抗拒是因為兩者之間不熟悉的緣故之時,打算拉升感情的時候。李承訓隨著李淵的一旨命令北上折城,殲滅西秦去了。


    就在李承訓殲滅西秦不久,甚至於還沒有迴到長安。又被李淵派遣去了江都,萬貴妃知道自己的這個孫兒離自己是越來越遠了。在萬貴妃忍不住朝著李淵抱怨的同時心裏也是對著李承訓的成績感到了欣慰。


    因為這個才能卓絕的少年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孫子。這個理由便是足夠萬貴妃欣慰了,自古以來就沒有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萬貴妃雖然不凡但是也有著凡人的七情六欲,有著老年人的對於後輩兒孫有出息的願望。


    李承訓無疑是出色的,甚至於說是極出色的。這一點可以出李淵有時候的抱怨裏麵看的出來,一旦在床上聽到李淵的抱怨,萬貴妃心裏就是一陣擔憂。伴君如伴虎,作為李淵床頭人的萬貴妃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她害怕自己的孫兒與李淵反目成仇,也更是怕李淵出手害了李承訓。所以自從李承訓南下江都以來,這種害怕更加的嚴重了起來。特別是她從隻言片語裏麵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說自己的孫子擁有的勢力比李淵有過之而不及之時,這種擔憂更加的如火熾烈了起來。(未完待續。)


    ps:求推薦,求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承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負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負一笑並收藏大唐李承訓最新章節